院内感染分析.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8119783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内感染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院内感染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内感染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内感染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院内感染分析 R45 A 1672-3783(2010)10-0218-02 大量事实证明院内感染是21世纪医院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经 济 支出,而且恶化病情,并发多器官衰竭,严峻影响患者康复。近年来医院内获得感染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上升,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问题更加严峻,且明显高于一般病房。对本院重症监护感染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及防治感染供应依据。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耐药性 我国住院患者医院感 染发病率为5%-18%。重症病房医院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染菌株的多重耐药对患者的生命预后构成了严峻威协。本文依据我院全部

2、ICU(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了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影响院内感染死亡率的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 1 院内感染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该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国内很多学者对临床耐药进行了大量探讨和报道。防治细菌耐药性的首要问题是驾驭本地区本单位临床细菌的耐药状况、耐药类型及其发生、发展趋势。高龄患者及不合理运用抗生素是院内感染的易患因素,院内感染是影响总死亡率的重要缘由。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收治医院急、重、疑难病例并赐予细心监护和精确治疗的救援病房。本着“生命第一”的原则,工作人员在抢救病人时不

3、行能首先去检查其是否患有某些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而是先维护其生命体征,因而把自己暴露在比较危急的环境中。他们频繁地接触各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排泄物等,因此相对而言,ICU的工作人员获得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病房的工作人员。 本文结合实际状况,分析ICU工作人员的院内感染缘由,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有效地削减和限制工作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随着细菌耐药性的逐年增加,如何更好的限制院内感染已成为目前医院管理中的一项再要探讨课题。 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无明确潜藏期的疾病(指发生在入院48 h后的感染);有明确潜藏期的疾病(指自住院第1天算起,超过平均潜藏期后发生的感染);患者发生的感染干脆与上次住

4、院有关;在原有院内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新的不同部位的感染,或在原有感部位又培育出新的致病菌。 院内感染的发生缘由有二:一为外源性交叉感染。医院是各种带菌者集中的地方,许多设施和某些器械受消毒条件的限制,易被病原感染仅占1.6%。呼吸道感染的商发生率与国外Icu的报道相符,可能因Icu内运用呼吸机的患者多.重视了痰标本的送检有关。而泌尿系统感染的低发生率则与常规对留置尿管的病人进行一日两次的膀胱冲洗;尽可能的缩短尿管的留置时间有关。 在病原体方面,医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以G杆菌最常见,G+球菌次之。细菌的感染正在逐年增加中。在细菌中列前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大肠艾希菌。这与美国、日本、比利时

5、最近的统计结果是一样的。值得指出的是在历年的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几乎都占据首位,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2 院内感染的防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防护意识的增加,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是可以通过护士的自身防护和自身保健来避开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爱护措施,既能保持手术室护理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又能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自身健康。 防治方法许多,医院工作人员、病人、环境、治疗途径、方法等等。举例如下: (1)对于重症感染,初始治疗应首先选用一种广谱的抗生素或联合应用抗生素,以覆盖全部的可能病原院内感染时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

6、杆菌,其中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患者,细茼严峻耐药。因此,加强院内毒素相关因素的限制和预防.合理运用抗生素.是降低院内感染率和细茵耐药率所必需的。 (2)预防耐药性的产生:尽可能削减耐药菌株的传播,包括实行有效的限制医院感染等措施;削减颏耐药菌株的产生,包括限制抗生素的应用,限制运用可能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或交叉耐药的抗生素,抗生素的剂量要适当等。 (3)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包括高龄、糖尿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削减,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严峻的原发基础疾病,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内环境平衡破坏。外界引起的易息因素,包括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7、,留置各种导管、气管切开、运用呼吸机、血液透析、反复多次输血、长时间胃肠外养分以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措施。 (4)皮肤粘膜暴露面对各种重急症患者,ICU医务人员接触各类病原体的概率比一般病房要高。他们的皮肤粘膜长时间暴露于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存在着医务人员与患者双向传播的危急。医院工作人员应戴防护眼罩,穿铅衣或防护服。 选择优质、高效、低毒或无毒的化学消毒剂,配制和运用化学消毒剂时,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应戴口罩、帽子、手套,尽量避开吸人或干脆接触。防止消毒剂泄漏,常常监测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预防皮肤、黏膜过敏和呼吸道损伤。 环氧乙烷灭菌时,严格限制空气中环氧乙烷的浓度(低于2 mg/cm2)以防

8、中毒。同时常常检查灭菌器是否漏气,发觉问题刚好修理,防止因气体泄漏而引起中毒、爆炸或燃烧。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布类、敷料和其他物品应放在无泄漏、无遗失的清洁袋内密封,运输至洗衣房消毒清洗。锋利器具和针头、刀片等用后应放置于防水耐刺的容器内,平安运输到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中关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原则。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换气,有条件的医院尽量安置空气净扮装置。 加强手术室护士医学心理学学问的学习,培育良好的心理承受实力,树立正常的人生观和医学观,正确面对自己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特点。管理者应与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建一个轻松、开心的工作环境,多给下属

9、关切和照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心态。 预防接种疫苗可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综上所述,ICU的工作人员作为医院工作人员中院内感染最危急的易感者.应定期查找、分析缘由,加强管理,实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削减和限制工作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医护质量,也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革.卢仙娥,邓济苏,等.重症监护室获得性感染与传播机制探讨口.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4-406 2 王力红.石海鸥.张京利.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探讨.中华医院癌染学杂志。2002.12(4);268-270 3 吴安华,徐秀华.预防医院感染标准原则(英国)叫.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0):800 4 李家泰,杨敏,等.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01,8l(1):8-16 5 期刊论文.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138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 6 王枢群,张邦燮.医院感染学,1990 7 期刊论文.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人员院内感染缘由分析及防护措施-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