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沙漠旅游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18326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沙漠旅游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国沙漠旅游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沙漠旅游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沙漠旅游现状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沙漠旅游现状分析我国沙漠旅游现状分析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活力。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也快速发展起来。沙漠旅游就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之一,具有广袤的发展前景,沙漠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沙漠旅游集观光、健身、消遣于一身,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沙漠旅游是一项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新兴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特别的旅游资源,沙漠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沙漠旅游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主动开发我国沙漠旅游资源,既有利于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又有利于全面推动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经营沙漠己经成为一

2、些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争相发展旅游业的首选。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沙漠旅游。2.1 沙漠旅游概述 沙漠旅游是在某一特定旅游目的地开展的有特色的特地的旅游活动,即属于专项旅游产品中的一种。依据国家颁布的旅游分类标准将我国沙漠旅游资源分为三个自然大类,含两个伴生类、三个亚类、五个基本类型,也有学者从更加详细的方面,将其分为沙漠风光类、鸣沙山类、雅丹景观、生物景观、沙漠遗址类、沙漠医疗类、沙漠奇观类。1 、沙漠及沙漠旅游概念 在自然地理学上,凡是气候干旱、降雨稀有、植被稀疏低矮、土地贫瘠的区域,都叫做荒漠,意为荒芜之地。荒漠按地表形成特征和物质组成有岩质荒漠(石漠)、砾质

3、荒漠(戈壁)、沙质荒漠(沙漠)、泥质荒漠(泥漠)、盐质荒漠(盐漠)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是指沙质荒漠。依据植被覆盖度指标划分的沙丘活动程度类型在沙漠中所占的比重,把沙漠划分为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的沙地和以流淌沙丘为主的流淌沙漠两种类型。沙漠旅游是指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满意旅游者求知、猎奇、探险、环保等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它包括沙漠观光旅游、沙漠探险旅游、沙漠体育旅游、沙漠生态旅游,是一项和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并列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产品。2 、沙漠旅游分类 我国沙漠分布范围广,风沙地貌类型多样,客观上确定了沙漠旅游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样性。

4、沙漠资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沙漠风光、鸣沙山、沙漠疗养、沙漠动植物、沙漠奇观、沙漠遗址等几类。沙漠景观独特,具有不行替代性。如宁夏沙湖旅游区沙漠和湖泊组合,沙坡头处于腾格里沙漠和黄河交接处,沙水景观组合是宁夏沙漠旅游的突出特点;勃隆克沙漠旅游区是集沙漠、草原、奇山、异石、湖泊、原始次生林地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尉犁县和新疆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罗布人村寨景点、民丰县城以北 150km 的尼雅遗址、汉代的精绝国故址等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沙漠和湖泊、河流、草原、人文景观有机组合,构成独特的沙漠景观。我国沙漠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 (1 )沙漠观光游 沙漠景观具有垄断性和独特性,无法复制和转移

5、,并能够带给游客剧烈的感官刺激和心灵冲击。沿途巡游典型的沙漠、沙丘、雅丹地貌以及平常难得一见的沙漠植物,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沙漠,游客可以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美景,也可以感受沙湖的婉约清丽。目前,内蒙、宁夏、新疆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沙漠风光游活动。( (2 )沙漠体验游 沙漠边缘地区可以利用沙漠的特性发展一些沙漠消遣项目,以增加旅游途中的趣味性,如赛马、射箭、滑翔、滑沙、疗养等。此外,游客能够参加体验滑沙、骑马/骆驼、高空跳伞、打靶射箭、沙浴划船等沙漠旅游项目,可以乘坐临空飞架的缆车,从高空领会大漠的壮阔美景。( (3 )沙漠特种游 沙漠内的风蚀地貌等对于游客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6、,因此,沙漠考察游也成为一项增长学问、开展科学探讨的旅游项目。另外,针对喜爱猎奇的游客可开展探险游,如沙漠徒步穿越、沙漠生存挑战等。( (4 )商业性质的竞赛活动 可与营利性机构结合,举办沙漠摄影大赛、沙漠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既能获得良好的收益,又能扩大当地沙漠旅游的影响力,提高沙漠旅游的知名度。3 、沙漠旅游的特点 ( (1 )资源丰富,景观独特 我国沙漠的地貌、景观及区位等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详细来讲,东部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沙地与草原、湖泊镶嵌分布,形成景观组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沙漠本身难于独立成景,较少传统意义上的沙漠观光和探险旅游资源;西部沙漠多处于大型盆地、高原,沙丘高大,形态

7、多样,景观类型丰富,形成各自均能独立构景的景点集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沙漠周边还有很多历史遗存等人文景观,因此是具有严格意义上的 沙漠观光、考察和探险旅游资源。中部沙地的特征则介于景观组合式与景点集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之间。( (2 )档次较高,类型多样 目前,我国荒漠地域已开发各类景区(点)几十个,其中,莫高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内蒙古克什克腾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甘肃省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开发的沙漠景区开发力度大、档次高,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在沙漠地域中,国家还设立了国家级自然爱护区十余处,另有二三十处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在广漠的沙

8、漠中分布。( (3 )产品多元,注意体验 依据旅游管理北美体验派学者的观点,旅游消费是一种体验性消费,旅游产品的核心就是游客的体验。体验式旅游就是指在旅游目的地伴随着一些主题, 旅游者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单纯的观光,而是主动的参加到被预先设计好的各种项目活动中来,通过这种互动将这次旅游变成一段难忘的经验,可以常常回味。体验旅游是旅行社支配游客亲自参加、自身体验,使游客真正感受到旅游之中的乐趣的一种形式,体验式旅游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沙漠旅游景区已开发的具有沙漠特色的项目主要有滑沙、沙漠探险、骑骆驼、沙浴、沙漠露营、沙滩排球、摄影创作、考古等,这些项目参加性强,注意顾客的体验,在不同程

9、度上都迎合了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能充分感受惊喜。充溢挑战的各种沙漠旅游项目让旅游者产生自我实现的满意感。( (4 )回来生态,注意环保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峻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40 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1/4,已影响到全世界 1/6 的人口,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 600 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 320 万公顷是牧场,250 万公顷是旱地,12.5 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 2100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遇荒漠化影响最严峻的国家依次是中国

10、、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由于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专家学者对沙漠探讨日益关注。我国沙漠旅游景区在开发初始就比较重视生态环境教化,其中,民勤沙漠植物园、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榆林沙地植物园就是治沙基地或科研基地,走科研、旅游一体化创新道路,在保障科学性前提下,努力提高欣赏性、休闲性、趣味性,满意了人们回来自然的愿望。同时,在宣扬科技成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上也发挥了主动的作用。( (5 )游客集中,动机类似 在市场开发方面,沙漠旅游区以周边城市作为主要的客源地,以旅游消费劲较高的京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主要的市场开发地,国内游客占主体。游客以中青年为主,且男性比女性所占的比例高,这与沙

11、漠旅游给予人们的荒芜粗犷的形象有关。就游客的旅游动机而言,周边地区的游客以专程观光巡游和会议旅游为主,而距离较远的游客则以商务、探亲、访友、观光的居多。2.2 国内沙漠旅游胜利案例 1 、榆林沙漠旅游 ( (1 )案例背景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西北少部分地域呈现出流沙和固定半固定沙丘相互交织的景观。东部沙地植被覆盖程度与内蒙古东部沙地特征相像, 植被为温带稀树草原,覆盖度达 30% - 50%,草地上散布有少量榆、桦、柳等乔木疏林。本区沙地与黄土高原连接,被黄河呈弓背状包围,形成景观组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为大力发展沙漠旅游,当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措施:资源开发与生态爱护亲密结合。沙漠环境是一

12、种脆弱的生态系统,其环境承载实力较低,过频的人类活动干扰,必将加速沙漠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恶化。因此,在榆林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更应注意生态环境的爱护。开创特色沙漠旅游项目。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和生命,旅游项目开发的成功与否,对于推动旅游景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干脆关系到区域旅游开发的成败。榆林针对当地的沙漠生态特色,主要是景观组合式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的旅游项目。实施区域合作,不断优化资源。榆林以当地的中心城市为主,打破区域界限,在沙漠旅游上打开和接近区域的旅游发展合作之门,实施区域联合,不断优化资源,加快实现沙漠旅游形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沙漠生态文化、沙漠理疗

13、、适度消遣竞技类旅游等综合旅游项目的纵深转变。( (2 )沙漠旅游概况 榆林伴生沙漠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深厚的古文化遗存、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罕见的能源。全部这些伴生资源作为榆林沙漠旅游品牌的连锁产品,具有广袤的发掘空间。目前榆林依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相继发展了沙漠历史古迹游、沙漠探险游、沙漠观光游以及沙漠生态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榆林地区的 6 个自然爱护区也成为陕西省治沙探讨所重要的试验探讨和示范基地。( (3 )可以借鉴的地方榆林地区发展沙漠旅游注意产品的结合、地区的结合,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特色的旅游项目给沙漠旅游的发展增色不少;开发过程中注意生态的爱护,也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供应了一

14、个很好的范例;治沙防沙的胜利为国内外供应了一个很好的阅历借鉴,也是对我国多年来治沙防沙努力的一个确定。2 、鄂尔多斯沙漠公园 ( (1 )案例背景 鄂尔多斯沙漠公园是以库布齐沙漠为背景,以穿沙马路响沙带、七星沙湖旅游区、库布齐沙漠旅游区、恩格贝旅游区、泊江海、响沙湾、成吉思汗陵与鄂尔多斯沙漠绿海乐园为框架而构建的,是一种静态欣赏与动态参加相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辉映、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衬托的全国最具特色的沙漠公园。( (2 )沙漠旅游概况 鄂尔多斯沙漠公园的发展构建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旅游空间格局,以沙漠公园为主题,充分体现沙漠风光,鄂尔多斯民族风情两大特色,形成一个中心、两条旅游带、五大

15、旅游区、三项旅游精品工程的总体空间布局:一个旅游中心枢纽:鄂尔多斯市作为鄂尔多斯沙漠公园的中心服务枢纽和游客集散地 两条旅游带:北部黄河沿岸沙漠风情旅游带、东部以成吉思汗陵、响沙湾、鄂尔多斯市为主体的文化生态旅游带 五大旅游区:鄂尔多斯民族风情旅游区、沙漠探险科考旅游区、沙漠绿海观光度假旅游区、沙漠生态旅游区、沙漠健身疗养区 三项旅游精品工程:恩格贝沙漠绿海乐园度假旅游精品工程、库布齐沙漠生态旅游精品工程、鄂尔多斯民族风情旅游精品工程 ( (3 )可以借鉴的地方 依据旅游资源的结构和地域组合特点,鄂尔多斯沙漠公园可划分为五大旅游区,其中鄂尔多斯民族风情区、沙漠探险科考旅游区、沙漠绿海观光度假区

16、、沙漠生态旅游区作为近期建设的重点旅游区分别进行规划。各区分别从包括景点范围、定位、形象、开发思路、重点规划项目等几方面详细阐述。各个分区的划分,有利于景区的管理,旅游层次也更加分明。为我国管理沙漠供应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更丰富了沙漠景区的形式,促进了沙漠旅游的发展。2.3 国外阅历开发模式借鉴 1 、埃及巴哈利亚沙漠绿洲 自然景观+ 文化体验 l 山坡美景 自然喷泉村庄民情 l 古庙遗迹 墓穴壁画 2 、华卡齐纳绿洲 自然景观+ 体育运动 l 梦幻般的空中楼阁景象沙漠冲浪竞赛 l 沙丘滑沙沙地马车3 、玻里哥牧场度假村 自然景观+ 休闲度假 l 美丽的风景奢华环境的营造 l 私人小屋临湖客房4

17、 、沙漠中的绿色奇迹 迪拜 自然景观+ 文化体验+ 商务度假+ 体育运动+ 主题消遣2.4 内蒙古沙漠旅游分析 沙漠旅游早已成为国际上主要的时尚旅游的方式之一,沙漠的新颖性、刺激性、惊险性、挑战性迎合了现代社会发展的特性化趋势。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观念更新时期,传统的观光旅游慢慢被追求新颖、探险、享受其中的度假旅游所取代。1 、内蒙古近年来旅游业发呈现状 过去 5 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呈现 4 个亮点:首先,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全区累计接待游客 3.42 亿人次,比十一五增长 194%,年均增速 12%,完成旅游业总收入 7482 亿元,比十一五增长 300

18、%,年均增速 26%。其次,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明显增加,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末,全区旅游业对 GDP 的综合贡献率为 11.8%,对第三产业的综合贡献率为 31%,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综合贡献率为 37%,旅游行业干脆、间接就业 165 万人,分别占全社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 10.52%和 26.54%。此外,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末,全区有涉旅企业 2 万多家,其中 A 级景区 318 家,同比增加 113 家,旅行社 936 家,同比增加 235 家,星级饭店 335 家,同比增加 73 家。旅游企业集团公司 20 家,旅游商品企业 402 家,旅游

19、运输企业 35 家。全区有乡村旅游接待户 4200 家,其中星级接待户 462 家,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585 家,其中国家和自治区级示范县 20 个,示范点 83 个。虽然旅游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是在全国所占的地位与所占土 地面主动不相称。目前,在内蒙古旅游资源中居于主要地位的仍 然是草原旅游资源,丰富的森林资源、沙漠资源、冰雪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内蒙古自治区 21 万平方公里的沙漠资源长期以来在内蒙古 大草原的片面宣扬之下被掩盖,创建出来的价值较低。目前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是全国唯一的沙漠地质公园,库布齐沙漠响沙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 5A 级景区,腾格里沙漠月亮湖景区

20、和库布齐沙漠恩格贝景区被评为 4A 级景区,内蒙古沙漠旅游景区急须要进行资源整合,开发精品沙漠旅游线路,打造世界知名的沙漠旅游品牌。 2 、内蒙古沙漠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气候多变。沙漠中降水稀有,气候干燥,紫外线强度较高,昼夜温差大。流淌沙丘较多,简单形成沙城暴、黑风暴等灾难天气,这些大大的限制了沙漠旅游的发展。在沙漠中旅行,必需要克服气候劣势。(2)缺乏统一的形象定位。内蒙古目前具有影响力的沙漠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零散,宣扬力度不大,知名度不高,沙漠旅游带来的收入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3)欠缺完善的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肯定的资金投入,沙漠旅游景点基础配套设施达不到要求,景区基础设施满意不

21、了游客多方面的须要,有些旅游场所缺乏必要的消防和医疗设施,无法应对紧急事务;并且没有标准星级的宾馆酒店。(4)旅游景区综合服务功能有待完善,专业人才僵乏。目前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导游人员素养较低,景区景点缺乏文化底蕴。旅游购物市场不健全,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缺乏特色,而且价格不合理,对游客吸引力不强。3 、内蒙古沙漠旅游开发的建议 ( (1 )发展沙漠观光旅游产品 观光旅游是传统的主流旅游形式,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旅游资源景观独特,直冲云霄的高大沙峰,世界知名的浩瀚鸣沙,星罗密布的湖泊,摄人心魄的寺庙,构成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 (2 )发展沙漠深度体验产品 所谓深度体验旅游

22、,就是游客依据个人爱好和条件选择某一个旅游目的地,通过深度参加体验当地民俗、饮食、起居或探险,全面融入、了解、感受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自然环境等的一 种旅游方式。沙漠深度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时尚一族的宠爱,做好平安保障工作是这一旅游产品开发的重中之重。( (3 )发展沙漠科考、探险与文化体育产品 沙漠不仅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更为宝贵。黑城 遗址、居延海、巴丹吉林庙、闻名的哈拉和卓古墓群以及近几年实行的全国汽车越野锦标赛吸引了众多的科学考古以及探险旅游者。( (4 )发展沙漠环境爱护和治理产品 沙漠地区的自然环境爱护始终颇受关注,目前我国沙漠的总体状况是治理与破坏并存,且治理的速度还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沙漠化仍旧越治越多,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体,这里的生态状态不仅关系自身发展,也关系东北、华 北、西北乃至全中国的生态平安。把沙漠治理与旅游产品进行深 度结合,大力发展沙产业、沙经济、沙文化,合理开发利用沙资源,可以取得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