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术学_心意拳学臆参.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18277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意拳术学_心意拳学臆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意拳术学_心意拳学臆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意拳术学_心意拳学臆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意拳术学_心意拳学臆参.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意拳术学_心意拳学臆参 夫炼拳之法:先要快乐明目、怡声下气、降心火于下田、泯绝狂虑、预想每势出有人无之机、俟心愿泯泯澄静之时,方可操之。如此行功则形随意立,形神俱妙,神在形固,气全形坚,坎离交遇,身中丹成,与道合真矣。 拳有六势,前软后硬,犹文章之有层次也。识五行生克,体三才而履道,于阴阳二气中淘炼消息,是初学第一步功夫。 六势之用,五行而已。夫五行者,乃吾之五识也,即一念虚无自然之谓也。经云:“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拳术虽云法天则地,实取之以求自变,识自性之真如也。 尝闻欲求拳之意趣冲夷,先求拳势中正,势正方能心安,神安则心静,心静则意活,意活则身灵,身灵则修短在手,去留随心也。 力大且

2、速者谓之劲,劲从三节四梢中生出。心不一,力不齐,则步步挂碍,如行荆棘也。盘根错节,主宾俱有其因,须明心者乃劲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未有不因心而修学,至于成备者也。 真精既备乃合灵,灵光照射脱全阴。拳要心思微,通其变,魄力方大,成天地之技。拳学无难,必谓攻苦殷勤,志念坚实,方能与时进益。 拳架未善,遑言其他,欲去心僵意滞之病,明决而已,决者,若水决堤也。 夫立意之士,操履艺能,务必造奇而驰心于玄默之表,久久自然纯熟,聚散了无踪迹矣。故云:“形气俱贯,心同意合是拳家无等等咒也。” 所谓机应于心,不挫于物,损有余而补不足为柬展之旨。大则包虚空,小还如黍米,功夫所至,自有强欲之而不能者,若问束

3、展根源,搜骨之法而已矣。 即日动静,不行心粗气浮。拳学乃心学,拳势随心而变化,岂可以浅尝薄涉而冀其成者。动而荣身,静以镇身,静者动之基,动者静之机。心气一注,无气不从。晋真人云:“心清意静天堂路,意乱心慌地狱门。”拳虽小技,当有庖丁解牛、勾蝼承蜩之意。又云“诚于中而形于外,灵元有上机,乃制躁动之枢要,皆静定之功也”。 拳之虚实相连,犹形之与影。有虚实逆顺,有消息盈虚,则有范围之道。虚实之间,不行不察,虚实不明,动则招愆,虚实不明,终不济事,虚实之理,人罕得知其深邃,斯理难言,吾门高第,细致参详。 长身而起,束身而落,起如崩浪雷奔。落如高峰坠石,拳势陡起陡落如舟行浪尖,变虽不常,然盈虚各有所主,

4、岂可忽哉。 拳法不从吞吐入手,必堕恶道。吞如守土防隘,吐如攻城拓地。此乃拳法之地矩天规,并须二存,不容偏有取舍。 开如机发矢直,合如涧曲湍回,去如车赴沟壑,就如力翘门关。开合必需惬当。来避其锋,去剪其疲,其来可见,其往可追,一开一合应乾坤,开合之势如斯而已。 拳法有阴阳,动则为阳,静则为阴。阳刚者,喷薄而出;阴柔者,吞吐出之。独阴不生,独阳不长,二者兼营并进,相附不相离,庶有动静两途均无窒碍归于一势九转之时。 刚柔为拳法之性,二者不行偏颇,专气致柔,无欲成刚,刚柔合一,方是贯穿之理。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其妙无穷无尽,穷居不损,大行不加,自然之势使然也。 谚云:“不知进退枉学艺,炼遍十形拳何

5、济”。欲求进退之君子,按三拳以配六势,如神龙出没,首尾相顾。随敌之阴阳,虚实旋转改变,于难进处求进,从可退处求退。八盘娴熟,而成八阵,头、面、胸、背、肋、腹、手、足各有所属,进既退、退既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此中味,惟此中人明之。 多技多能,不如绝学以守拙。或急、或缓、或坚、或软,好打、好顾、好进、好退,凡此众好,各有一失。人惟好养,于己有益,本元之理昭矣,还元之道明矣,不必期于颠沛而走也。 能得天地冲和之气,方识人生淡泊之真。气本无形,匪在他求,必赖有形之躯。全真养性秘诀尤宜特别留意,得之未真实者,未可轻试。 暴乱生乎是非,乃致错误之根由。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乎微,守真者欲遏万邪,全在运摄生命

6、之枢机耳。 和神气,惩思虑,避风湿,节饮食,适嗜欲,此寿考之方,五脏既和,百骸自理,精神足,自慊候,诸病不生,百岁可期也。 欲行呼吸之法,必先调息。“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必咽,水火自见。”此十六字仙家名十六锭金,亦极尽吾拳呼吸之妙。诀曰:神入气为胎,气入脐为息,此乃长生不死之道。谨秘,谨秘,勿妄泄之。 力与元气相通,力以气而出,方是气与力合,中气不足,岂可使力。飘风尚不能终朝,何况人之力乎,过劳损气,不行不戒。 古之拳家善养生者,呼不出声,行不扬尘,不恒舞而熊经鸟伸,不长啸而呼吸元神,殆皆息力以生元气之法。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斯真千古持平之论矣。 礼云:“欲不行纵,志不行满”。学须渐悟顿悟

7、,学须按部就班,生有涯而道无穷,总以有恒为主,不间断最妙。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但能勤行,与天地相保。 昔人有云:“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学拳不尚躬行为口头禅。动静不失时,修炼应其法,折旋俯仰,静中至乐,莫非至理名言乎? 亢则害,满则覆。患消于所慎,祸每生于所忽,万事是非,皆由此也。以得势天梯可上,失势一落千丈。朝荣夕悴,变在反掌。水之激岸,浮薄者先崩,拳家无非戒花除酒,忍气廉财,以及一切谨行慎言而已。颜公曰:“虚心冲损,可以免害。”不信有之乎,慎之哉!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心气和则拳势调,拳势调则灵劲生。心虑真形则现,心拙势则机械。拳要在有意无意间最妙,临敌机触于目,神应于心,总以机中藏

8、机为主,变外生变为要。经云:“穷则变,变则通。”其理昭然矣。 论打法巧处在用意,尤在生变。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打法左右逢源,纤毫无间,然非生死关头过来者,安能论九锋之关窍也。理不本于拳经,法未熟乎三拳,纵有偶然小中,亦非标准不易。打法变化倏忽,挽回非易,谁与吾共谈斯道哉? 凡打之枢要,如狮子捉象,必发蕴而飞滞,拨一寸之机,发千均之弩,皆需以全力赴之。谋得战胜,兼弱取乱,契机入巧,古来无懵,此遥近似迂阔,实切打法之秘要也。 善行无辙迹。君子遇权豪而不惧,处患难而不忧,故卓智之人,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足之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虽颠蹶于崖岸必可以挽回。 兵贵神速,打法须洞

9、浊机先,因形用权,诈而诱之,其意不备,潜而袭之。谱云:“老师打老师,意先打意迟。”打倒尚嫌慢也,神壮心静,遇敌不动,难矣哉!苟无圣贤之心,神仙之骨,未易为也。 盖人禀五材,修短殊用。岂可以肯定之法,而测特别之变耶。一有成法,便是虚妄。故交手之要,待时而动,先夺其志,复夺其气,触而击之,轻进速退,此论千古不易。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形之法,以切至为贵,则改变见矣。十形象为六艺之滥觞,形有尽而意无尽,方是象形,反之则犹东施捧心也。故心如渊泉,形如处女;刻鹄肖鹜,贤者不为,君子勉乎哉。 若论象形岂可独法虎豹之强,以骀驽之弱,亦可往来无形,出入无迹,克强敌于蹄下。此中消息甚微,不行不知,能知顾法,刻

10、刻留意,时时在心,可保终身无疾。 夫上乘拳法,善乎忘心、忘意、忘形、忘势。一念成真,势中有心,势外有意,意不外泄,拳道之秘尽此矣。知乎此,而吉凶祸福之机,求诸本心而尽之矣。 善为士者不武,善攻者藏于九地之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与人。故沛公笑曰:吾宁斗智不斗力。君子以心导目,小人以耳目导心;以头跄地者,庸夫也;不战而屈人者,贤人也。非天下之大英雄,其孰能与于此?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真君子逆来顺受,爱先人之遗体,惜自身之分气,善护念始得善终。元善先生劝相打歌曰:“但存夫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法刑。”静言思之,甚哉,甚哉。 古之善拳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为,何势不行为拳之乎哉。

11、夫养生者先须虑祸,不畏不怒,惕然震悸,吾将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 通会之际,不意而拳,乘虚不坠,触实不骇,身心何等自由。心光洋溢,智神涌跃,无所不通,无所不解,若到此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拳无真我,则非精解拳者,学者须扫除外物,先人后出,直觅原来,才有个真受用。 拳法玄妙之伎,活人之术亦杀人之法,戒毋妄用第一,好杀之人因拳殃祸,致干天谴,古来数不胜数。苟非高超之士,贤达之流,不传斯道。如违此语,先祸其身,后罪及九族,坠沉无间,永无出期,切切记之。 抱真轩主曰:拳法本应心传身授,不立文字,吾今悯初学之士,谨摭“拳经”精义,设此臆参,用资武学变通,门中有志之士,深可详察知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