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6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_历史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15672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6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_历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第6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_历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6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_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6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_历史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第6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_历史教案第6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夏、商、西周的科学和文化北京市龙潭中学 颜世佳(一)教学目的基础学问:夏商时期我国历法的形成。夏朝时我国最早记录了流星雨和日食。商周时我国已有了医学分科。甲骨文和金文。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特点及在中外文化史上的地位。夏、商、周时期我国音乐、舞蹈的发展。思想相识:1通过讲解并描述使学生相识到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这是值得我们傲慢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起先。2我国的青铜艺术,在我国和世界艺术史上历史悠久,占有重要地位。实力培育:通过启发学生回答“甲骨文的发觉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问题,培育学生综合思维实力。通过视察司母

2、戊鼎和四羊方尊等青铜制品的图画,总结“商周的青铜艺术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培育学生归纳问题的实力。(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第6课课文提示,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天文、历法和医学1天文:流星雨和日食的最早记录无边的天际,浩渺的星空,改变多端,神奇莫测,充溢了奇妙的魅力,常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然而我国古代人民对天象的相识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遐想之中,从很早的时候起,人们就起先留意视察天象以找寻其改变的规律了。传闻在尧舜时代就有了观象的专职人员,人们不仅留意观象,而且注意记录。我国的古书上有一段记载说,夏桀统治时期的一个午夜“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古书当中还记录过

3、我国最早的观测到的一次日食,它不仅记录了日食发生的过程,而且还描述了当日食发生时,人们惊恐万状的情态。(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5页其次段文字)这是世界天文史上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商朝的文字中,保存了很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到周朝,天象观测更为精细,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一次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准确年、月、日的日食记录。随着对天象的视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2历法:夏历和殷历历法:简洁说起来就是根据肯定的规律计算年、月、日、节、候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唯恐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到历法,一天过去你家的台历会被翻过一页,你们在翻过日历的时候是否留意过:一般的日历上在公历时间下面还注

4、有农历的时日,你们知不知道“农历”还叫什么?(夏历)所以这样叫的缘由是因为它源于夏朝的历法,提问:夏朝距我们现在有多少年了呢?(4000多年)那么也就是说我国历法发展的历史已很久远了。夏朝的历法是在视察天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规律,确定一件为12个月,我们现在只能从后世的一些历书找寻夏代历法的痕迹了,然而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夏历是中国历法之源。假如说夏朝是中国历法初创时期的话,那么商朝应当是我国历法走向较为完备的时期了。商朝历法也叫“殷历”,商代人以月亮圆缺一次为1个月,以太阳的温凉寒暑的演化一次为1年,1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用设置闰月的方法调整阴

5、阳之差,即3年设一闰月,凡有闰月的年份就叫闰年。商朝人对年月旬日的概念,已经分得很清晰。商代历法中还有农事支配,告知人们何时下种,何时收获,等等。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3医学:医学的分科我国人民很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学问,商朝的文字中记载了16种疾病,并对某些疾病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商朝人还能做简洁的外科手术,用汤药治病的方法也是由商朝人首创的。到了周朝,医学有了较大发展,那时在周王室和政府中已设有特地的医疗机构,已经分科治病,有内科、外科、养分保健和兽医等科。甲骨文和金文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记,我国文字出现很早,还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旺盛时期,陶器上已经

6、有了刻划符号,我们在一些夏朝的遗址中也发觉过不少刻划符号(引导学生看书第35页: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其中有些符号看起来已经特别接近于后来的文字。到商朝时,我国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叫甲骨文。1商朝的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因其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得名甲骨文。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方案,我们今日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后人是如何发觉这些文字的?商代的人在龟甲、兽骨上原委写了一些什么呢?商灭亡以后,商朝的历史文物就随着岁月的推移沉没于地下,静默无闻了,久而久之对于商朝,人们了解知道的越来越少,以至于对于古代文献中的一些简洁记述也众说纷纭,无物可证。这种状况经验了几千年,直到19世纪末,问题才得到解决。 /P123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