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等温线》学案分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13909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等温线》学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等温线》学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等温线》学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等温线》学案分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地理等温线学案分析高三地理复习区域综合分析 教学目的:培育学生利用区域地图判读地理信息的实力,学会区域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培育学生利用区域地图判读地理信息的实力。 教学难点:区域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用具:欧洲、非洲各自然地理要素图、农业发展资料。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依据经纬线和区域自然特征推断区域地图的基本方法。但是,推断区域地图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推断出区域地图后,接下来就应当进行区域综合分析。 案例:德国。 一、问题 1、这是哪一个地区?推断依据是什么? 2、你

2、能够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二、学生探讨 (1)依据等高线推断德国的地形 北部波德平原(冰川侵蚀、波状起伏)、中部中德山地、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北部边缘。 (2)河流 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威悉河、埃姆斯河以及莱茵-美茵-多瑙运输河、中部运输河、北海-波罗的海运输河(基尔运输河)。 河流流向受地形限制。 (3)依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气候类型 50N,以温带气候为主。绝大部分国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成因);东部小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部边缘高山和高原气候。 依据系统地理学问说明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 依据气候与河流的关系说明河流的水文特点。 依

3、据气候类型推断自然带。 高三地理区位分析建模与应用 地理区位分析建模与应用 1、农业区位分析模式: 影响因素详细分析的参考方向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改变: 市场:市场区位及需求的改变,对农业区位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加;(通过供求关系调整生产类型和规模) 交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科技:。 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要素特征、主要的气象灾难 地形地形类型、地势凹凸及起伏等 土壤肥力状况、酸碱性质 水源气候潮湿度,河流、湖泊分布 社会因素市场市场的需求、市场距离 交通交通通达度、运输方式 科技技术水平、科技投入 政策现行政策指向、社会发

4、展趋势和理念 劳动力劳动力素养、劳动力数量 分析模式的应用1 中国主要农业地区气候条件的对比分析: 有利条件制约因素 青藏 高原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 多夜雨,利于作物汲取降水稀有,水源不足; 地势高,气温低,生长期短。 河西 走廊光照足够、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祁连山的冰川融水供应了浇灌水源深居内陆,降水稀有且变率大,水源紧缺;风蚀剧烈,蒸发旺盛,土地荒漠化严峻。 东北 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冬季,多积雪和季节性冻土,使土壤具有良好的墒情纬度高,气温较低,生长期短;易受洪涝(夏)、寒潮、春季低温等气象灾难的影响。 华北 平原夏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地处暖温带,热量相对足够。春旱,多风

5、沙; 旱涝灾难频繁。 中国主要农业地区土壤条件的对比分析: 制约因素整治对策 青藏 高原地表坎坷,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因地制宜,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 东北 平原土质疏松,易被风力和流水侵蚀,表土流失,肥力下降。退耕还林、还草,爱护湿地;加强对坡面和沟壑的治理,并植树造林;实施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华北 平原多风沙地、低湿易涝地和盐碱地,土壤肥力低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推广鱼塘-台田模式,对低洼易涝地进行立体开发,综合利用;采纳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及生物措施等手段科学调控水盐运动,加强盐碱地的治理。 河西 走廊多荒漠土,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退耕还林

6、、还草、还牧;植树造林,增施绿肥;科学浇灌,防止土地盐碱化。 南方 丘陵红黄壤分布广泛,具有酸、瘦、黏等特点,肥力较低。红壤的改良: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矿质肥料,协调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地中海气 候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 温带季 风气候 温带海性 洋气候 分析模式的应用2 棉花种植业: 主要分布地区区位条件共同区位条件 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光照足够、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 浇灌便利,土壤

7、肥沃; 多晴朗天气,便于后期采摘。 埃及尼罗河沿岸 印度德干高原中西部 中亚(乌兹别克斯坦) 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种植园农业: 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共同区位条件 东南亚、南亚气候湿热,雨热同期; 水源足够,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 拉美 撒哈拉以南非洲 2、工业区位分析模式: 详细分析的参考方向工业区位因素的改变: 原料:;市场:; 交通:;通信:; 劳动力:。 经济效益主导要素、运输费用、协作程度、市场需求和距离 环境效益污染企业类型、工业区与其它功能区的位置关系 社会效益国防须要、就业须要、区域平衡、个人偏好 附1: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 附2:风频玫瑰图的判读: 附3:常见

8、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 区位要求常见工业部门 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甘蔗、甜菜)、水产加工、水果罐头 市场指向型接近市场啤酒、家具、印刷、食品 动力指向型接近火电厂、水电站炼铝、电镀、有色金属冶炼 技术指向型接近高校和科技发达区电子(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方一般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分析模式的应用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区位分析: 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发展方向 辽中南同:矿产和能源丰富; 。 异:科技实力雄厚; 。同:水资源紧缺; 。 发挥重工业基地的优势,要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原料缺乏的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9、京津唐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沪宁杭同:水资源丰富; 。 异:沪宁杭腹地广袤,珠三角毗邻港澳。矿产和能源资源缺乏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珠三角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并留意产业结构的升级。 日本与俄罗斯工业区位条件的比较: 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工业布局特点 日 本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水源足够;海岸线曲折,港口优良,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经济、技术发达。岛国,地小人多,国内市场狭小;矿产和能源缺乏;原料、燃料须要进口,产品依靠出口。沿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俄 罗 斯地大物博,矿产、能源及

10、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靠近欧洲市场;工业基础好,科技实力强。主要矿区深居内陆,气候条件恶劣,开发难度大,运输不便。集中于矿产和能源基地 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对比分析: 分布区位条件面临的问题解决措施 美国 硅谷旧金 山(科技)高等院校云集,技术力气雄厚;(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相宜、环境美丽;(政策)军事订货。用地惊慌,地价上涨; 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大将新工厂转移到内地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降低劳动力、土地、住房成本; 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 意大 利新 兴工 业区中部 和东 北部大批廉价劳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生产特点:以

11、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但亲密协作。 3、商业中心的区位分析模式: 城市内部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 详细分析的参考方向 市场最 优原则城市几何中心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消费人口集中 街角路口,交通便利,人口流淌量大,顾客购物便利 街角路口 交通最 优原则城市环路边缘、市 郊高速马路沿线交通便捷,有利于节约运费,加快货物流通速度,提高经济效益高;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有利于降低成本 商业城市发展的区位分析: 区位要求典型案例 商品生产力本身具有较强的商品生产实力(工业发达)上海(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北京、武汉等。 经济腹地拥有发达、广

12、袤的经济腹地 交通区位交通便捷 分析模式的应用上海与武汉的商业区位条件的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发展前景评价 上海 武汉 4、城市(或城市群)区位分析模式: 影响因素详细分析的参考方向 自然气候气温、降水状况对人口分布和居住的影响 地形平原、山谷或河谷地区是城市分布的有利位置 河流城市多出现于河流航运起点、干支流汇合处或河口位置 人文自然资源矿产基地易发展为矿业城市 交通交通干道沿线,或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 政治、军事、宗教国家或区域的政治中心、军事要塞或重要宗教活动场所 科技、旅游因高新技术产业或旅游开发和发展而兴起 分析模式的应用 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地区 分布城市带(群)共同区位条件 60N以南的

13、欧洲地区地处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气候潮湿、温度适中;位于沿海和平原,地势平坦;河流为其供应了便捷的水运条件和足够的水源。 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 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分布特点成因 澳大利亚 巴西 俄罗斯 5、铁路区位分析模式: 影响因素详细分析的参考方向 自然气候气温、降水对工程施工难度、设计要求的影响 地形地形类型、坡度大小 地质地质构造、地貌状况,地质灾难暴发的频率 水文河流分布状况、水文改变以及河谷、峡谷区位 人文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需求状况 社会需求维护国家稳定、区域经济平衡以及民族团结 科学技术科技条件、技术力气支持

14、状况 分析模式的应用 青藏铁路、南昆铁路的制约因素: 起点-终点制约因素社会经济意义 青藏 铁路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通达度,促进青藏地区矿产,尤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巩固民族团结。 南昆 铁路暴雨集中,多泥石流、滑坡;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地质条件困难;地表坎坷,河流密布,山高谷深;少数民族集中,经济技术落后。完善了西南的交通网络;巩固民族团结;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中国铁路运输网的“五纵三横”的分布: 起止点、交通枢纽或重要城市沿线的风景名胜或自然、文化遗产 五 纵京哈-京广线 京沪线 京九线 焦枝-枝

15、柳线 宝成-成昆-南昆线 三 横京秦-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北疆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6、港口区位分析模式: 影响因素详细分析的参考方向 自 然地形地势地形地势状况以及码头对外陆地交通联系状况 水域特征水的深度(等深线的密度)、水域面积的大小 风向考虑避风的须要,应选择于盛行风向的背风港湾 人 文经济腹地腹地范围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依托港口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区域辐射的功能和地位 陆域交通码头应选择在对外陆地交通联系便捷的地方 分析模式的应用 比较上海港与天津港区位条件的异同: 位置相同点不同点 上 海 港长江入海口 天 津 港海河入海口 洋山深水港、曹妃甸港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16、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建设的重大意义 洋山深 水港 曹妃 甸港 附: 曹妃甸与洋山的地理位置图: 全国铁路网分布图: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优点缺点 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强。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马路运输机动敏捷,周转速度快,装卸便利,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敏捷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航空运输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17、,平稳平安,管理便利。管道运输要铺设特地管道,设备投资大,敏捷性差。 2022届高三地理重点例题分析014 对地球公转、自转理解不清 读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幅图中都有明显画错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正。 (2)分别在甲、乙两幅图中适当位置标注二分日、夏至日。 (3)将甲图中代表地球公转不同位置的字母a、b、c、d按要求填在下列横线上。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北京昼长夜短,昼渐长。 此题组出错的缘由一是不清晰地球公转的方向;二是对二分二至日与近、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驾驭不清;三是不清晰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改变与地球公转位

18、置的对应关系。甲图是北半球上空俯视图,公转方向是逆时针;乙图是南半球上空俯视图,公转方向应是顺时针。从春分日至秋分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在夏至日这一天昼达到最长;由秋分目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在冬至日这一天昼达到最短。南半球则相反。 (1)甲图地轴倾斜方向错了,应改为向右倾斜。乙图地球公转方向错了,应改为顺时针。 (2)标注略。 (3)c、da、bdca 地球的公转方向危自西向东,不过在南北极上空视察时分别呈顺时针与逆时针,因视察位置的差异,二分二至的位置在不同的公转轨道图上是不同的。地球运动到近日点时北极点旁边

19、应出现极夜现象,运动到远日点时北极点旁边应出现极昼现象。在做此类涉及地球公转运动的试题时要留意以下几点:地球公转的方向;太阳的位,区分近日点与远日点;当地球位于近日点旁边时,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从而可推断地轴的倾斜方向。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改变 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改变图(乙),回答 (1)(2)题。 (1)甲图中M点的纬度、乙图中N点 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301月B607月 C601月D307月 (2)当公转速度为N时 A漠河市民欢庆“白夜”B新西兰南部海疆冰山座座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D悉尼处于雨季 该题出错的缘由一是对地球公转、自转的速度改变特点理解不清,不能利用图形进行表达;二是对

20、选项中提到的一些学问点不理解,像“白夜”、新西兰南部出现冰山的季节、缘由等。M点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可以推断其纬度约为南北纬60;由N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以推断其位于远日点旁边,时间为7月初。7月初为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此时漠河地区白昼为一年中最长的时期,称之为“白夜”。 受地球形态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在南北纬60处为赤道的一半,随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也是在不断改变的,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其

21、平均速度为30千米/秒。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同样是在不断改变的,近日点最大,远日点最小,其平均角速度为1/日。复习中识记一些主要的地理数据是特别重要的,如二分二至赤道、回来线、极圈的中午太阳高度数值或昼夜长短等,会特别有利于一些题目的分析。 光照图判读实力差,缺乏空间想象实力 典型例题1右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A为圆心。读图回答(1)(3)题。 (1)A点的坐标和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10N,80E80 B10S,80E70 C10N,100W80 D10S,100W70 (2)此时北京时间是 A2点40分B14点40分C13点20分D1点20分 (3)P在Y的 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

22、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 此题出错的缘由一是空间想象实力不足,不能进行正确的图形转化;二是对图中各点发生的地理现象不明确;三是不明确图中所示半球为夜半球;四是在详细计算的时候马虎大意。图示半球为夜半球,结合赤道的弯曲状况可以推断此时北纬80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XY所在直线为过南极点的两条经线,Y点所在经线为西经100则A点所在经线为东经80,A为圆心则其纬度为南纬10。 此时太阳直射北纬10、西经l00,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70,北京时间为2点40 分。从图中可以看出P在Y的北方,P点在昏线上,因而P点又在Y的东方。 在解答有关光照图的问题上,一要精确把握图中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晨

23、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等)、线(晨昏线、太阳直射经线、0时所在经线等)、面(赤道面、晨昏圈所在平面等)的精确含义及其隐藏的条件(太阳直射的半球、太阳直射点可能运动的方向、季节的信息等);二要能把不常见的光照图转换成平常常见的侧视图或俯视图,这样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留意对常见的光照图进行不同形式的转换,从而达到娴熟驾驭的目的。 典型例题2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DNO为晨线 (2)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日12时B7日12时 C

24、6日24时D5日12时 (3)此时 A开普教燥热干燥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 此题出错的缘由一是对图中信息提取不足,如地球自转的方向;二是对晨昏线的概念及特点理解不透;三是对日期分界线理解不到位,对图中阴影部分的理解不精确。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推断该半球为南半球,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与l80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经线为0时或l2时所在经线,由此可以推断过极点与P点的经线 为0时所在经线,南极点旁边出现极夜现象,NO为晨线。南极点旁边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温柔多雨。过

25、Q点的经线为180经线,过P点的经线为西经60,从而可知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有关日期的问题要留意区分日期的分界线:0时所在的经线和180经线。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日期较早的1天,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日期较晚的1天。过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假如该经线大部分位于昼半球则为12时所在经线,若大部分位于夜半球则为0时所在经线。在今后的复习中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肯定的练习来进行运用。 东南 不清晰经纬线的长度改变 读图完成(1)(2)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动身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 C丙D乙和丙 (

26、2)有关甲、乙、丙旁边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乙处比例尺最小 该题出错的缘由一是对经纬线长度改变的特点不清;二是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甲、乙、丙三地与l80度经线都相差了5个经度,但甲、乙、丙三葩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长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旁边三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在图幅相同的状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

27、小,从而可以推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丙处大于乙处。故第(1)题选B,第(2)题选D。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经纬线特点的驾驭可采纳两者相互比较的方法进行,全部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一半。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道想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60的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比例尺的大小要依据起定义进行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是分数值的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数值越小,比例尺越小。 等值线的弯曲状况判读不清 读某等值线图,图中数值abc,据此回答(1)(3)题。 (1)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纬度位置B沿岸暖流C地形D夏季风 (2

28、)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 A处坡度小于处B处为山脊 C处山坡降水较多D处山坡比处山坡马尾松长势好 (3)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则 A处吹偏南风B处易出现锋面C处降水较多D该地区天气晴朗 该题出错的缘由一是审题不清,思维转换较慢,不能依据题干的要求思索问题;二是对影响不同等值线发生弯曲的因素没有理解或驾驭;三是马虎大意,没有仔细分析选项。第(1)题,假如是等温线图,在沿岸暖流或夏季风的影响下等温线应当向温度低的地方凸出,在纬度因素的影响下等温线应当与纬线平行,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应当是受地形的影响,此处地形应较高。第(2)题,若为等高线图,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应最大,处

29、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为山谷;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处山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马尾松长势更好。第(3)题,假如为等压线图,图示气压系统为低压,处于低压槽中易出现锋面,在低压限制下多阴雨天气;因位于我国,处吹偏北风;位于冷锋锋前降水较少。 各类等值线图是高考青睐的图形之一,在学习中要留意总结各类等值线图的推断方法,并加以对比,总结其共同的规律,留意等值线图中的弯曲方向、闭合、疏密、数值(极大值、微小值)、走向等在不怜悯景中的应用。等值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凹凸改变规律,一般在等高线图中弯曲部分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起)或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起),在等压线

30、图中弯曲部分为高压脊(等压线向低值凸起)或低压槽(等压线向低值凸起),在海水等温线图中弯曲的部分一般表示洋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凸起为寒流,等温线向低值凸起为暖流)。 地形剖面图判读不清 下面沿甲图中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的地形是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 (2)地比地 A海拔高,坡度大B海拔高,坡度小C海拔低,坡度大D海拔低,坡度小 (3)地位于地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该题组出错的缘由一是看不懂剖面图,不能依据乙、丙图中地势的起伏改变推断地形,缺乏空间想象实力;二是对图中各点定位不精确。EF剖面线海拔渐渐降低,MN剖面

31、线海拔存在一个最高点,两者相结合可推断该地地形为山脊,EF为脊线,MN为过脊线上O点作的剖面。、两地位于EF脊线上,从两点的位置看地海拔高,结合EF剖面线的起伏状况可以推断地坡度更小。地在EF脊线上,地在MN剖面上,可以看出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 剖面图的判读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复习时不能只在等高线图上进行分析,要依据剖面图、示意图的形态借助空间想象实力来解决该题中出现的剖面图组合的问题。依据等高图线沿着不同方向作出几种常见的地形剖面图进行比较,从而驾驭其剖面的起伏特征。推断剖面图的基本方法如下:细致阅读图例、比例尺(包括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剖面线方向和经纬度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依据剖面图

32、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对应的垂直比例尺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区位置;确定地形剖面图所表示的地区以后,将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度、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进行比照,推断地形区名称;依据该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推断其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等与该地区剖面图亲密相关的各种地理事象,通过读图视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经纬网图判读不清 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1)(3)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2)若此

33、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则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B乙地的区时为l7时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3)若6月22日在丙地观测太阳并做记录,则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当太阳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2326 C正午时太阳在天顶位置 D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26 该题组出错的缘由一是不会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二是对太阳视运动、日期推断等学问理解不透;三是对有关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等的计算错误。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丙、丁位于北半球,丙位于丁的东南方向;丁位于东经40度,甲位于西经130度以西,因而丁在甲的东北方向

34、;乙位于西经130度以东,因而在丁的西南方向。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甲地大约为3月20日23时,应位于夜半球;乙地位于西9区,区时为3月20日23时;丁地的地方时为l0时40分;丙地为21日12时,从而可知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来线,丙地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正午时太阳在南方的天空,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该日丙地出现极昼现象,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26。 解答有关经纬网判读的试题时应留意以下几方面:地球自转的方向无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两点间判读方向要取最短距离,即两点间的劣弧段,看两点的经度和是否大于180;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出现

35、极昼现象的地点都是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他地方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除极夜区),出现极昼的地点在地方时0时时,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该太阳高度的数值加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除以2为直射点的纬度数。 高三地理时间问题学案 其次单元时间的问题 高考要求:1.驾驭地方时的计算。 2.驾驭区时、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3.驾驭日界线及两侧日期的变更。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学问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大地理考卷必考的学问点。该学问点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该类题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实力,学问应用及迁移实力,图形设计新奇、设问敏捷、综合程度高,详细命

36、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务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实力的要求的考查。) 【概念比较】1.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 2.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心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运用的时刻(同区同时)。 3.日界线:人文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日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第29页 共29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