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13266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试验,初步学会对试验现象进行视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试验操作 3、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和试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育学生学习的爱好,通过合作和沟通,培育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进行探究

2、2、明确表述探究所得的结论 难点:培育学生对现象的视察记录和描述实力 教学过程设计: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打算: 排水集气法的练习 导入新课 什么是呼吸作用 在家自找器皿练习 回答 使学生顺当完成探究活动 引入试验探究 新授课: 1、提问:呼出的气体与吸入气体有何不同 2、小结:二氧化碳 氧气 水 三种物质含量的区分 3、小结归纳试验方法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水-玻璃片 4、提问、现象结论 老师活动 猜想、探讨 设计试验 探讨步骤、方法 分组试验: 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用澄清石灰水区分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3、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含量的多少 4、玻璃

3、片区分水分含量的多少 依据现象归纳结论 学生活动 激发爱好 相互沟通,体现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教学 重点学问 试验探究 加深理解 视察记录 加深重点学问的驾驭 布置作业 整理探究活动记录 完成试验报告册试验二 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二氧化碳吸入气二氧化碳呼出气 氧气吸入气氧气呼出气 水蒸气吸入气水蒸气呼出气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人教版) (第一课时) 一、课标要求 1、学问与技能:相识试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2、学会细致、精确、客观的视察、描述和记录试验现象。 3、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觉生活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4、4、并能进行试验,5、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6、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亲密7、关系,8、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9、相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二、试验打算 1、澄清石灰水 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干净) 三、课堂程序 1、化学试验、科学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 A、阅读教材,了解炼丹术,炼金术对现代社会的主动和消极影响。 主动独创化学试验器具。消极长生不老药、点石成金、脱离实际 独创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不法分子制假、哗众取宠 创建分别物质的方法:过滤,蒸馏。 B、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探究活动的目的),

5、制定安排,进行试验(试验步骤),收集证据(包括视察到的现象、测量到的数据及其他资料),说明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沟通。 2、学问打算: b物质密度比水小,会浮于水面。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试验探究一 探究活动(或试验)报告 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天气 探究活动名称 探究活动目的 试验用品 试验探究步骤 视察物质的性质、改变、现象 结论、说明文字表示反应式 视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外壳 点燃前视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态 色态状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密度比水,溶于水,硬度 密度硬度溶解性 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视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层。层最光明,层暗 石蜡有可燃性,其

6、火焰分层,层最亮,灼热;固体颗粒最多的是层,最暗 取一根火柴,快速平放在火焰中,1秒后取出 火焰的层温度最高,层温度最低 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层 用一干燥烧杯,罩住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烧杯,快速向烧杯内倒少量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石灰水 蜡烛燃烧生成了和,反应式 熄灭蜡烛1将蜡烛熄灭视察2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状态转变成状态,再,而后燃烧 问题和建议 反思与体会 自我评价 组内(他人)评价 四、视察化学试验的基本方法 改变前,视察并记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改变中,视察并记录反应中出现的发光,放热,变色,生产沉淀,放出气体及其他现象。 改变后,记录生

7、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描述现象留意三个方面:形态,外观,能量改变。 五、你还能用蜡烛做那些试验?请与同学探讨,设计方案并完成。 六、课外打算:每小组打算二根饮料管,预习活动与探究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问梳理 1.利用_对物质及其改变进行_,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答案:化学试验探讨 2.化学是一门以_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试验,通过试验以及对_的视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验证_,学习_的方法并获得化学学问。现代化学试验室起源于_和_的作坊,通过_和_,为化学试验独创了很多试验仪器。在进行化学试验时,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

8、面的内容: (1)关注物质的_,如_、_、_、_、_、_、_等等。 (2)关注物质的_等等。 (3)关注物质的_,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改变。 答案:试验物质改变化学原理科学探究炼丹术士炼金术士炼丹炼金 (1)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2)改变 (3)改变过程及现象 疑难突破 1.为什么有的火焰光明,有的却不光明呢? 剖析:当火焰里有了固体颗粒,在高温下受热发光,就会使火焰光明,若燃烧的完全是气体,不含固体或不分解出固体颗粒,火焰就不光明。假如我们将玻璃管插进蜡烛火焰最亮的部分,就会引出黑色的烟。原来光明的部分里有碳的小颗粒存在,这是蜡蒸气受热分解生成的碳。蜡烛火焰的光明

9、就和此固体的小碳粒有关。 2.如何进行试验视察? 剖析:视察试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手触摸等方式得到试验的现象。记忆试验现象是不简单的,但若能找到试验现象存在的规律,则可变难为易。我们可以依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化学试验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物质燃烧试验;其次种是加热固体物质试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试验。 问题探究 问题请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哪些现象? 探究: 试验内容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蜡烛刚点燃时蜡烛燃烧,有少量蜡烛熔化成液态蜡烛燃烧放出热量,石蜡熔化成液体 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蜡烛接着燃烧,有少量蜡烛熔化成液态石蜡顺着烛杆流下大量石蜡燃烧了,少量没有燃烧的石蜡熔化

10、成液体 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出现白烟,有肯定熔化的石蜡存在于烛芯旁边水蒸气遇冷凝聚,生成液态小水珠 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熔化的蜡烛凝固成固体石蜡石蜡凝固过程释放出热量 典题精讲 例1某同学进行的下列试验操作,其关键步骤如图1-1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1-1 思路解析:A中瓶塞应当倒放在桌面上;B中进行视察应当平视而不应当仰视;C中酒精灯应当用灯帽盖灭而不应当用嘴吹灭,这样简单引发火灾;D中操作正确。 答案:D 例2为了探讨动物的呼吸作用,某爱好小组设计了如图1-2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同学们视察到试验过程中红墨水向左移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验结束后,把燃着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动物

11、呼吸吸进_气体,呼出_气体。 图1-2 思路解析:人和动物呼吸时都吸入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远高于空气中的含量。故验证时可以依据上述物质的性质进行试验设计,选择澄清的石灰水验证青蛙呼出气体的成分。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学问导学 物质在化学试验中发生了各种改变,这些改变体现了物质的性质和规律,也可以测定物质的组成。 试验是学习和探讨化学规律和改变的基础。在试验视察中,通过对各种现象的描述、总结,得到相应的结论。从而获得化学学问和规律。 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虽然没有实现把“贱”金属冶炼成黄金,或者炼成长生不老的“仙药”,但在他们长期的炼丹过程中创建

12、出了许多新的试验器皿,是我们进行化学试验的基础。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和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我们关注的主要内容。 物质在改变过程中表现出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各种规律。 疑难导析 先了解火焰光明的原理和发光缘由。 要描述点燃蜡烛,燃烧时温度的凹凸,能否使石蜡熔化并变成石蜡蒸气。石蜡蒸气燃烧,发出火焰的光明程度如何;假如固体或液体没有汽化,产生火焰的光明程度如何。要从固体或液体是否汽化来分析。 视察时要有明确的视察目的和主要的视察对象,要注意对本质现象的视察。 要正确描述试验现象。要明确“光”和“火焰”、“烟”和“雾”等的区分,不能

13、相互替代,不能以结论代替现象。 问题导思 试验现象是感官对试验过程的感受。感受来自于各个感觉器官得到的信息总和。 我们视察到的有明显现象的,要说明已经发生化学或物理改变;但没有视察到现象的,要说明不肯定没有发生改变。 试验现象的描述,要抓主要的、本质的改变,针对某个试验,有针对性和明确目的性进行视察。 在现象描述中,“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我们通过现象描述猜想反应生成的物质或反应结果。用结论来代替现象的描述,是初学者最简单犯的错误。 典题导考 绿色通道 细微环节确定成败。正确驾驭基本试验操作,驾驭基本试验技巧,是试验胜利的关键。每个细微环节应当留意的关键点,确定了操作是否胜利。

14、 典题变式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大于15mLB.小于15mL C.等于15mLD.无法确定 答案:A 绿色通道 气体成分的测定关键依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验仪器和试剂。 典题变式 如何采纳最简洁的方法,测定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 答案:用导管干脆把气体吹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视察石灰水的改变。 典题变式 测定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_,视察到的现象是_。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