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为人民服务句.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8112748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7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 为人民服务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16 为人民服务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 为人民服务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 为人民服务句.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 为人民服务句16 为人民服务参考教案一 16为人民服务参考教案一 16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化。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

2、文中生字新词。 (二)老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状况,并留意订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须要特殊引起留意。如悼读d4o,不读di4o;炊读chu9,不读cu9,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可以采纳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如: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数量不多。其中有3个字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如: 这样可以利用熟字帮助学生很快记住生字。 3课堂探讨识记难字的方法。 应当留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 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记忆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特殊要强

3、调这个字的笔顺:目、鼎。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探讨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探讨。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探讨,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老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

4、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事实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稍微的,是微乎其微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稍微,微乎其微。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究竟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当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伤;

5、思指思念;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伤、思念的感情。 固:原来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索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育学生仔细思索、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依次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依次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志气,

6、不怕牺牲,相互爱惜;最终讲了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化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打算。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沟通,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老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可以采纳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读。可以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

7、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可以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化。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一心一意

8、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相互关切,相互爱惜,相互帮助;最终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老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能够说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化详尽。 2板示

9、: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白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亲密关系。 (三)学习其次段。 1学习其次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其次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

10、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化领悟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与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

11、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震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3学生领悟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老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假如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责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方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老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老师

12、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擅长接受别人的指责。无论是自己的同志,密切的挚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冲突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指责都要听得进去。只要是正确的指责和看法,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白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肯定会兴盛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老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盛起来,就必需从人民的利益动身,坚持好的,坚持

13、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老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实行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探讨,自己学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终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探讨,相互补充。 2集体探讨。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探讨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探讨。

14、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这几句话的点拨。 我们今日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依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依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依据地。当时这些依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依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战胜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果,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志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定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果和光明,要树立信念,鼓足志气。 我

15、们的干部要关切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相互关切,相互爱惜,相互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相互关切、爱惜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1)背诵之前应先让学生将这两段话再读一读,对这两段话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出示填空: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指责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方法(),我们()。 背诵这几句时老师可指导学生抓住这几句话中的关联词语及重点

16、词语,利用这些词语指导学生记忆。 ()这一条看法,就是党外人士()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我们就采纳了,只要我们为(),为(),我们这个队伍就()。 我们都是来自(),为了一个(),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走这一条路。我们今日已经领导着有(),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要(),要提高()。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解救他们,我们要()。要奋斗就会(),死人的事是常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想到(),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削减那些()。我们的干部要(),()都要(),(),()。 在指导学生背诵时,老师可实行多种形式

17、。如让学生自己比照课文口头填空,熟读,或同桌相互填空,小组填空等。也可以教学生一起背的方法,如先熟读再背诵、抓重点词背、分层背等等。 (六)学习第五段。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索,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指导学生理解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七)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1提问: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16 为人民服务参考教案二 16为人民服务参考教案二 16为人民服务 一、素养教化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生字:

18、迁、鸿、鼎、铭。 2新词:鸿毛、泰山、寄予、哀思、追悼会、精兵简政、五湖四海。 3理解重点句、段: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假如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责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方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二)实力训练点 1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 2熟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

19、生观的启蒙教化,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同位探讨、集体沟通,老师点拨来解决重点。 (二)难点 理解困难句子之间的关系。 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索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支配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回答课中设计的问题,勾画重点词语。 (二)探讨发言,列举事例。 (三)归纳中心思想。 (四)朗读全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五)质疑问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20、 2揭题引读、整体感知。 3学习第一、二段。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五名同学读全文,结合正音,检查对字词的理解状况。 留意读准字音:悼d4o炊chu9受难n4n送葬z4ng 迁qi1n迁移。本课为人名。 鸿h$ng鸿雁。鸿毛,鸿雁的毛。比方事物稍微或不足道。通过谜语记字形:一只鸟落在江边。(鸿) 鼎d!ng(三足两耳器物正值;正在)鼎盛。本课为人名。鼎共有12划,第六划是。 铭m0ng警示、鞭策自己的文字:座右铭。本课为人名。 死得其所:所,处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必。或,有的人。

21、于,表示比较。 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伤思念的感情。 2指名读全文,把你觉得含义深刻的语句划下来,再读给大家听。 3质疑问难。 (三)揭题引读,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说明服务: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为人民服务即为了广阔的人民群众而工作。 本文是以什么命题?(中心命题) 2毛主席在什么时间、地点、场合发表的这篇演说?(结合预习提示回答。) 3老师简介张思德同志生平事迹。(学生可看书中插图。) (张思德同志是中共中心警卫团的战士,16岁参与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始终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直到在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他虽然只活了28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

22、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4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每段向我们讲了什么问题。(学生可简要回答。) (四)老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一段。 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亲密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 (其次句与中心联系最亲密,讲的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重点词语有完全、彻底。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究竟的意思,不达目的决不休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做到完全、彻底。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2学习其次段。 (1)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

23、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详细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终确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4)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 (5)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后读读写写。 其次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第3、4、5段。 2熟读课文,背诵3

24、、4段。 3总结、扩展。 (二)老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3段。 (1)指名读第三段。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识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肯定会兴盛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通过举例和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 (3)出示投影。 上面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先说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在书上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假如就(假设)只要就(条件) 每句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指责。 其次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

25、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指责和看法,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特别紧密。先讲不怕指责再讲不讲究指责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通过这段学习谈一下我们党为什么日益壮大,从而成为执政党。 2学习第4段。 (1)指名读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当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相互爱惜并分别把这三部分内容读出来。) (3)默读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其次层:

26、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果、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志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开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相互关切、爱惜、帮助。 3学习第五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予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总结、扩展 1朗读全文。 2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 (文章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全文围绕这个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指责,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

27、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五方面的问题,思路非常清晰。这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联系实际谈体会。 (不仅联系过去的,还要联系现在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徐虎、李素丽等英雄模范都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可以让学生详细说说他们的先进事迹。) (四)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六、作业布置 1看拼音写词语。 t4ish1n h$ngm2o ji7ji) x9sh5ng () () () () jtu# 1is9 j9ngb9ngji3nzh8ng () () () 2读句子,先理解带点的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

28、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3勾画本课中你喜爱的警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会。 七、板书设计 16为人民服务 【作业答案】 1泰山 鸿毛 解放 牺牲 寄予 哀思 精兵简政 2(1)这句话是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并且做到完全彻底,也就是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任何别的目的,还得做究竟,不达目的决不休止。只有这样才是名符其实的革命者,人活着才有意义。 (2)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

29、比鸿毛还要轻。 (3)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为人民服务而集中到一起。 为人民服务 教案示例一 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老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状况,并留意订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须要特殊引起留意。如悼、炊、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可以采纳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 2学生自主分析字形结构。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

30、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探讨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探讨。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探讨,体会死得其所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老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事实上

31、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稍微的,是微乎其微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稍微,微乎其微。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究竟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当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伤;思指思念; 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伤、思念的感情。 固:原来的意思。 于:

32、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索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育学生仔细思索、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依次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依次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志气,不怕牺牲,相互爱惜;最终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

33、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探讨述,这样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化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打算。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沟通,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老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可以采纳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读。可以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

34、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可以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化。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的题目

35、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相互关切,相互爱惜,相互帮助;最终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老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能够说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化详尽。 2板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6、。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白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亲密关系。 三、学习其次段。 1学习其次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其次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

37、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化领悟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与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震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3学生领悟了这

38、两个难句的意思,老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假如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责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方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老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老师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擅长接受别人的指责。无论是自己的同志,密切的挚友,还是平日相处时

39、有冲突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指责都要听得过去。只要是正确的指责和看法,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白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肯定会兴盛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老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盛起来,就必需从人民的利益动身,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老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

40、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实行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探讨,自己学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终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探讨,相互补充。 2集体探讨: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探讨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探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这几句话的点拨。 我们今日已经领导看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依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

41、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依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依据地。当时这些依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依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战胜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果,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志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定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果和光明,要树立信念,鼓足志气。 我们的干部要关切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相互关切,相互爱惜,相互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相互关切、爱惜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六、学习第五段。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索,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指导学生理解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七、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提问: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八、背诵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