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pdf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8094566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案例一 一、案例名称:装修方案调整背后的税收筹划谋略 二、案例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天晟公司为了改善工作环境和提升企业形象,于2004 年 11 月12 月斥资 560 万元,对原值为 2000 万元的办公楼(折旧年限 20 年,已使用 6 年)进行了装修,相关费用已经全额计入了当期损益。从税收角度分析,公司支付的装修费用占到了房屋原值的28%(5602000100%),按税法规定,不能直接进入本期费用予以税前扣除,应该作为资本性支出,每年以计提折旧的形式分期(从 2005 年 1 月份开始)摊入成本。因此,公司在申报 2004 年度企业所得

2、税时,需要调增 560 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避免上述不利局面的出现,天晟公司该如何调整装修方案、有效地获得节税利益?案例二 一、案例名称:购买技术成果 还是委托开发 二、案例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2005 年,甲公司急需一项生产技术,其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研发力量,现了解到某高校正准备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现有两种方案可供甲公司进行选择:一是待该技术研发成功后以 200 万元购入;另一方案是委托其开发技术,双方签订委托开发合同,在技术开发成功后支付开发费 200 万元给该高校,甲公司即如约获得该技术所有权。这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呢?。案例三 一、案例名称:股权投资筹划要慎重 二、

3、案例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下面是中国税务报2005 年发表的两篇筹划文章:第一篇文章是2005年8月22日第六版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影响税负。原案例:A 公司 2004 年 1 月 1 日购入 M 公司股份 30000 股,占 M 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 15%。2004 年 1 月 1 日 M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 10000000 元,2004 年度净收益为 400000 元(未予分配)。2005 年 1 月 5 日,A 公司计划再对外投资 350000元,其方案如下:方案一,A 公司从 M 公司的另一股东 B 公司处购入其拥有的 M 公司 10%有表决权股份。同时支

4、付相关税费3000 元。已知 A、M 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 33%和 15%。假设 1,2005 年 M 公司预测的净收益为 450000 元,预计在 2006 年 4 月份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300000 元。假设 2,A 公司预计在 2006 年 5 月转让在 2005 年购买的 M 公司 10%的股份,转让价为 400000 元。假设 3,2004 年 1 月 1 日取得长期投资时,采用成本法核算,在2005 年中未宣告发放股利,所以 A 公司当年无需补缴企业所得税。原文认为:2005 年增加投资收益 112500 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为 23823.53元112500(115%)(33

5、%15%),在 2006 年 4 月分得现金股利为 75000元时不纳税。在 2006 年转让时的成本为 368000 元(35300045000010%30000010%),转让收益为 32000 元。补缴企业所得税为 6776.47 元32000(115%)(33%15%)。第二篇文章是 2005 年 3 月 7 日第六版股权转让节税有方一文。文中原例:A 企业分别拥有 B 企业和 C 企业 82%和 70%的股份,C 企业同时持有 B 企业14%的股份,B 企业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A、C 企业均以面值认缴)。截至 2004年 12 月 31 日 B 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为 1400

6、万元,其中累计盈余公积为 230 万元,未分配利润 170 万元,计提的各种资产减值准备为 100 万元(已作纳税调整),三企业均适用 33%的税率。A 企业为降低投资比例,决定将其持有的 B 企业的全部股权以 1230 万元转让给 D 企业,同时 C 企业亦将其持有 B 企业的股权以 210 万元的价款转让给 E 企业。原文中“如果 A 企业能换一种思路,即自己先将 C 企业持有的 B 企业 14%的股权以 210 万元的价款受让过来,然后再分别按原比例和价款转让给 D 企业和 E企业。由于此时 A 企业持有 B 企业的 96%的股权,又是一次性转让,因此按国税函2004390 号的规定,A

7、 企业取得的转让 B 企业的股权所得中,不仅其应分享的 B 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可以确认为股息性质的所得,而且 B企业已计提并已作纳税调整的 100 万元资产减值准备也可按其应分享的部分确认为股息性质的所得。”试对上述两篇文章进行点评。案例四 一、案例名称:销售变租赁可增加效益 二、案例适用:“经营方式选择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某设备制造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 A 设备,其他企业购买该设备后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可移动并且不需要安装。虽然该设备市场需求很大,但价格较高,许多购货企业拖欠货款,致使该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下不。因为回收货款比较被动,经营风险非常大。有没有既能扩大市场

8、份额,降低经营风险,又可以节税的办法呢?A 设备有关资料如下:每台售价 100 万元,缴纳增值税 17 万元;每台设备消耗材料 60 万元,取得进项税 10.2 万元,工资及其他费用 20 万元。该公司财务经理李某经过认真思考,提出如下三种方案:方案一:正常生产,正常销售。此方案即是维持企业目前采用的经营方式。方案二:该企业生产 A 设备作为购建自己的固定资产,生产时通过在建工程核算,完成后先列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然后对外经营租赁(租赁期间的设备修理费由承租方负担)。方案三:生产 A 型设备作为购建自己的固定资产,生产时通过在建工程核算,完成后对外经营租赁(租赁期间的设备修理费由承租方负担),

9、再寻找机会出售。从纳税筹划的角度,如何对上述方案进行选择呢?(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可不考虑其他经营业务、资金时间价值和印花税对税负的影响。)案例五 一、案例名称:灵活选择企业组织形式可实现节税 二、案例适用:“所得来源地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M 国一家跨国公司(以下简称 M 公司)欲在我国投资兴建一家芦笋种植加工企业,该公司于1999年11月4日派遣了一名经济顾问来我国进行投资政策考察。该顾问在选择中外合作还是中外合资形式投资时,向我国有关部门进行了投资与涉外税收政策方面的咨询。根据市场调查分析预测,M 国总公司 2000 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1000 万美元,按 M 国公司所得税的规定应缴纳 34的公司所得税;2000年其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发生亏损额为 200 万美元;M 公司在 H 国有一子公司(以下简称 H 公司),2000 年该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500 万美元,H 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 40。经过调查研究,该经济顾问向公司提交了四种可能的投资方案:方案一:由 M 公司投资设立中外合资企业。方案二:由 H 公司投资设立中外合资企业。方案三:由 M 公司投资设立中外合作企业。方案四:由 H 公司投资设立中外合作企业。从投资项目和税收筹划角度分析,该跨国公司应当作出何种选择呢?是设立中外合作企业好还是中外合资企业好?以及由谁来投资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