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详细教案(精选12篇).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87750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月亮详细教案(精选12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走月亮详细教案(精选12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月亮详细教案(精选12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月亮详细教案(精选12篇).pdf(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35 页 走月亮详细教案精选 12 篇 走月亮详细教案 1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调动所有感官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教学重点:进入本文所营造的宁谧、淡中蕴浓的气氛。教学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你认真看过晚上陪伴我们的月亮吗?听一段表达月夜静谧的音乐,放朦胧的月景图。师:让我们把耳朵、眼睛、鼻子和心都唤醒,带着它们去月光下散散步。板书课题:走月亮 评价课题读法,重新

2、试读。轻而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翻开课本,咱们到书本上去看看月亮。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感受课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三、再读课文,研读重点 师:要想走月亮,先得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读,连课题读读。师:这不是月亮升起来,月亮什么时候升起来?生:晚上。师:晚上周围环境有什么特点?第 2 页 共 35 页 生:很安静。师谁再来读,接着读。师:还没读过书的请举手。请你读。生读: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师:挺好!谁还想读?师:读得有点急。“柔和的月光是什么样的?谁能读出来?师:下面我需要课堂特别安静。注意听

3、!听我读这三个“照亮,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呀,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看听不听得出来。师:远处的景物在月光朦胧中能看清楚吗?生齐:不能所以读起来模模糊糊,到了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点了,看得最真切的是脚下的路,所以就有不同的读法。谁能读读?生读。学生读得很好 师:踩着月光的银辉,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柔和的月光,团团的月影中一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你,快快带着你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心一起走月亮,并与你的小伙伴交流并分享。Ppt 溪边田埂 视觉眼看 听觉耳听 嗅觉鼻嗅 感觉心想 重点汇报讨论点 1、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溪水在流动,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在秋风的吹拂下漂到了溪水上空,随着溪水

4、飘啊飘,月光洒在溪水里,溪水流动月光也跟着动。2、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第 3 页 共 35 页 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白天和妈妈在一起,晚上还和妈妈一起去走月亮,很快乐 4、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5、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渡亮的银毯。说话与不说话我和阿妈走月亮 拉着阿妈温暖的手我和阿妈走月亮 师: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ppt:在我仰

5、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似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月亮带着星星走就像阿妈和我走月亮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样的夜晚美在哪?走月亮详细教案 2 教学目标 1、品词析句,感悟走月亮的景美和情美。2、积累语句,背诵课文,体味小韵文的韵味。3、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4、培养孩子运用语言表达生活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整体感受文本。师:上节课我们跟随张老师一起美美的读了读走月亮,这节课我们再一次与作者和他的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一走月亮。师:下面老师先来读一遍课文,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生畅所欲言

6、谈听后感受。二、品词析句,把握文章情感。第 4 页 共 35 页 师:好,下面带着你的感受自己小声的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你最喜欢文章哪个地方?为什么?可以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A、学生找出第二自然段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1、师:为什么喜欢这?带给你什么感觉?生:觉得我的家乡很好看,很美。2、师: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能照亮?手电筒、太阳、灯塔那月光和这些光有什么区别?生:更柔和,更浪漫。师:好,孩子,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3、师:太柔和了,这月光一下把作者带回了故土,月光照亮了远处高高的点苍山,近了,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更近了,也照亮了村间

7、的大道和小路。同学们,还没有完,你说这月光还会照亮哪些地方呢?师:在月光照亮下的作者家乡变得更美丽,更宁静板书。师:好,谁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4、师:真美,这么美的景色,我起头一起背一背,看是不是记在了心里。设计意图:本段通过“三读一背来指导学习,体会月光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家乡美。让孩子初步感知排比句的用法以及作者由远及近的写作手法。B、学生找到文章第四自然段:1、品读“流着 师:好,还有哪些景色你觉得很美,你很喜欢?生找到第二段。这一段里你觉得哪的景色你最喜欢?生:我喜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抱着一个月亮!师:嗯,真是,这香味怎么还会流呢?生:可能花瓣落到了水里,水就有香味

8、了,因为溪水在流,所以香味也就随着溪水在流动。第 5 页 共 35 页 2、品析“抱,体味景中带情,情寄予景的写作手法。师:太美了,这条细细的小溪里有花香,有月光,还有什么?生:有水塘、还有月亮。师板书:水塘抱月 师:每个水塘里还抱着一个月亮,水塘多不多,月亮多不多,有几个小水塘就有几个月亮。多美的景啊,谁来读一读。师:孩子,老师发现你读“抱字的时候特别有感情,这个抱字让你感觉到什么?“水塘抱月亮让你想到了谁?妈妈作者看到小水塘和月亮也马上想到了他的妈妈,想到了他和妈妈白天在溪边洗衣裳,坐小船谁喜欢这,给我们读读,带给你什么感觉?很美,很快乐 师:孩子们,看来和妈妈在一起总是那么快乐,你有和妈

9、妈在一起特别快乐的事吗?3、指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文本。师:可是刚刚我们说了,这篇课文是作者长大以后回忆他的妈妈时写的,当时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回过家乡,十几年没有见过他的妈妈,孩子们,如果让你一年不回家,见不到妈妈,你什么感觉?脑子里天天都在想妈妈。那对于十多年没有回过家没有见过妈妈的作者来说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他心里在想什么呢?那你们再读一读这一段,你看看作者写到这心里还充满了对家乡,对妈妈的思念、思念谁来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师:读得真好,这小溪边,小水塘里,花瓣,纸船、其实都运载了妈妈对我的爱运载了我对妈妈的思念。4、虽为散文,却带均有韵脚,指导学生读出韵文的味道,便于背诵。师:同学们,刚

10、刚你们读的时候,我在这一段里还发现一个小秘密,你们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生:都带韵母 ang 师:每句话末尾的字读起来感觉像读一首诗歌,朗朗上口,很押韵,不仅写的很美,还很好记。我们一起再读一遍,把它记在心里。设计意图:通过指导朗读,初步感受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到后来感受到对家乡、对母亲的思念,令学生翻开文本,嫁接生活,读出不同的感悟,由景 第 6 页 共 35 页 美升华至情深。C、文章最后一局部指导学生自学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品景、品情的方法,下面这一段请你自己来学习体味一下月光下的景,月光下的情,试着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边读边想画面,看看你能不能背下来?师:谁先来?波

11、光粼粼,月光闪闪的溪岸,真美。谁还来读。师:你感受到什么?生:特好看。师:谁还想读。师:月亮妈妈牵着星星宝宝走啊走,你感觉到什么?妈妈的爱 师:说的真好,谁能试着背一背看大屏幕背诵 生充分背诵。师总结:嗯,我闻得见妈妈的气息,妈妈的气息是什么气息呢?家的气息,温暖的气息,爱的气息 师:走月亮,我和阿妈走月亮,不仅走出了月光下的美景,还走出了月光下我和阿妈浓浓的爱。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不同段落的学习、品析、朗读的目标,做到讲解详略得当,每一段的品味都带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起来更高效,更扎实。三、拓展、写作训练 师:这篇文章读起来字字皆美,这么美的一篇文章还被入选了“全球经典美文之一,有记者采访吴

12、然,问他是否还记得当初怎么写出这篇文章的呢?吴然:把小时候与妈妈一起月下散步的情景一口气写在了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师:看来我们不光要留心生活,热爱生活,还要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师:下面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先来说一说你和妈妈在一起感觉最温暖,最快乐,最难忘的事,然后写一小段在小本本上。师:课下作业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摘抄在小本本上,收集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采访将作者的写作动机呈现出来,并用写作大家的好习惯影响孩子们,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第 7 页 共 35 页 走月亮详细教案 3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教学重难

13、点: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生:好听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走月亮 板书课题 7走月亮 走月亮是什么意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 照亮、阿妈、洒满、香味、灰白色、抱着、运载、温暖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听课文朗读录音告诉我你此时此刻的感受

14、。生谈感受:我觉得这篇课文很美;我认为这篇课文写的很温暖;太美丽了;我感到母女的感情特别深;我感受到了快乐嗯,你们说的可真棒!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来体会它的美吧学生自由读课文,感悟美丽。有的同学觉得这篇课文很美,在柔和的月光下,这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一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你,快快与你的小伙伴来分享吧。谁第一个带我们去感悟它的美?学生汇报:1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出示小黑板 第 8 页 共 35 页 师:你为什么觉得它吸引你?生:月亮圆圆的发出柔和的光,把一切事物照得特别美丽。师:这么祥和的山村月夜应该怎

15、样读呢?生:声音应洪亮,大点声。师:是需要大声读吗?生:应该温柔点,小点声。师:你们自己试一试吧。学生自己试读,指名读 师:谁还想读?想一想这月光还有可能照亮什么地方?生:有可能照亮荷塘;有可能照亮小溪;有可能照亮草地 师:多美呀,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生:卵石间有很多小水塘,月亮照在小水塘里,水塘里的水紧紧地抱着月亮,好似妈妈抱着我一样 师:多温暖呀!那这句话“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是怎么感受的?生:溪水在流动,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在秋风的吹拂下漂到了溪水上空,随着溪水飘啊

16、飘,月光洒在溪水里,溪水流动月光也跟着动 师:这迷人的夜晚,动听的旋律,读读它蕴含的感情吧!生读文有的同学说感到母女的感情特别深,那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哪吸引了你?3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生:卵石间有很多小水塘,月亮照在小水塘里,水塘里的水紧紧地抱着月亮,好似妈妈抱着我一样 师:多温暖呀!4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似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第 9 页 共 35 页 生:我感到很温暖,很幸福,很快乐。妈

17、妈拉着我就像美丽的月亮拉着小星星;我感到了他们的母女深情 师:说得可真不错,你能再读读吗?生读这一段。师:自己再读一读,看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生自读 师:谁愿意给老师和同学们再读读?学生读 师:文中还有没有吸引你的地方?5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句话:“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你能体会到什么?生:白天和妈妈在一起,晚上还和妈妈一起去走月亮,很快乐 三、小结 这诗情画意的文章,把我们带入了爱的天堂,到处充满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让我们再一次细细品读课文吧!学生配乐读全文,指名

18、读文 师: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最想说什么呀?生:妈妈,我爱你!妈妈我也想和你一起去走月亮;妈妈我们之间的母子情最深 师适时地给以表扬说到亲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么的温馨、幸福和快乐。四、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摘抄在你的小本本上,或者是把你和妈妈在一起时发生的最快乐、幸福的事情记录下来。走月亮详细教案 4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 7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

19、得的无限乐趣。第 10 页 共 35 页 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2、激起学生读的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具准备:歌曲月亮船 教法学法:导读法 朗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师: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3、解题。走月亮的习俗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教师配乐范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20、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小老师,不明白的词语画下来大家一起交流。3、指名读课文。4、交流不明白的字词。5、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6、指导书写。“载和“栽“裁比照记忆。7、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又有怎样的感受?第 11 页 共 35 页 三、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全班交流。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描写美好月夜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认真读一读,并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作者都嗅到了

21、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引导学生想象第八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快乐,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3、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课文是怎样把这些景色串起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配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1、指名范读,师评价。2、小组比赛读 3、学生评价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受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

22、班交流。第 12 页 共 35 页 2、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五、课后作业 摘抄描写月夜美景的段落或句子。板书设计:走月亮 景美情浓 调动感官走月亮 四次我和阿妈走月亮 走月亮详细教案 5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识字,学会本课的 6 个生字,认识 7 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的乐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

23、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 6 个生字,识记理解新词。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一、导入新课 1 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 第 13 页 共 35 页 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

24、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题:走月亮读课题。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自主识字。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课文,利用课后拼音认识生字并注音,标出文章段落序号,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学,老师巡视。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2交流记字方法。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形近字比拟的识字方法,如“兔和“免,“俗和“裕。3指名读生字。4齐读生字。二学词 1出示词语。淘洗

25、 柔和 坑坑洼洼 浇灌 银毯 闪闪烁烁 风俗 运载 低垂 气息 沟水汩汩 2学生自由读。3指名读,随机纠错这个环节是为了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点拨。4齐读词语。第 14 页 共 35 页 5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6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难词点拨。设计意图:确保学生自学时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己发现问题的好习惯。三写字 1自主完成练习册“看拼音写词语,师巡视批阅。2指导写字。将批阅中发现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指导纠正。学生改错。3学生互评,展示佳作。三、熟读感知 一熟读课文 1学生认真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2学生自读。3全班交流。可用自己的话说,也可

26、以读书中的文字 二感知内容 1月儿是那样的明亮,月光是那样的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师问:这么柔媚的景象,应该怎么读呢?指导朗读 发散问:还有可能照亮了什么地方?学生交流 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问:你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这么迷人的夜晚,动听的旋律,试着读读它蕴涵的感情吧!3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 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

27、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象也在天上走着,走着??第 15 页 共 35 页 问: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爱的主题?三感知语言 四学生自读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读正确为止。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3评一评。设计意图:熟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问题,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根底。五共同交流 1出示问题:这么美好的夜晚,这么迷人的画面,使我们仿佛进入了爱的天堂!细细读读课文吧!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等。2问: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有可能问:我和阿妈为什么要走月亮呢?全班交流,体会出爱的存在、爱的和谐、爱的温

28、暖 3小结: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重点问题,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六展示收获 1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2评一评。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赛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板书设计:走月亮 月儿明亮 月光柔和 走过:溪岸 桥 果园 美好景象 我和阿妈看到 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浓浓亲情 听到:秋虫唱 鸟拍翅膀??第 16 页 共 35 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复习回忆 1揭示课题并板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走月亮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复习检测。听写词语

29、,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二、专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明确目标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把文章读得更美。二充分自学 1自读,自我评价。正确流利地朗读 2同桌评价。3男生读,女生闭眼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三精要点拨 1指名读第八自然段,学生评价 2学生自由读。3指导朗读,读时注意读出我的幸福之情。点拨:朗读时要注意语速、语气、重音、节奏,做到抑扬顿挫,以声传情,声情并茂。4学生自由练习。四 强化训练 出示课文片段: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

30、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 第 17 页 共 35 页 星,好象也在天上走着,走着??1自由朗读。2展示读。指名读课文,带着幸福之情去读,注意朗读技巧。3师评价指导。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朗读方法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光下的美景以及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深情。三、展示检测 1这两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收获有了一个扎实的回忆,也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时机,使学生更加自信。板书设计:走月亮 读出幸福之情 景美 情浓 走月亮详细教案 6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中的

31、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 第 18 页 共 35 页 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

32、的语言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7、走月亮 二、学习生字词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到达全班师生集体正音。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5

33、、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i。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第二课时 第 19 页 共 35 页 一、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二、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34、,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第六、七自然段

35、: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走月亮详细教案 7 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 第 20 页 共 35 页 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

36、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但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要读出意境并不容易,所以需要利用课件及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意境。文章描

37、写的意境美。因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表达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防止把文章“讲没味儿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

38、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第 21 页 共 35 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秋夜月景图,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并配上音乐。学生欣赏后谈

39、感受。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根底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局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激趣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悠扬的音乐,展示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把学生带入一种秋夜赏月的意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更直观、形象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并配以月亮船,文章内容随着朗读滚动

40、着显示在 第 22 页 共 35 页 屏幕上。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多媒体出示有关云南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学生自读课文,交流不明白的词语。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根底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局部。三、品读课文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及蕴涵的真挚的亲情。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

41、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读完之后,学生发现“流着一词两次使用,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见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使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学生不难从“走过这个词和省略号中发现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是什么样的?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喜欢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找出全班学生都喜欢的段落,

42、细读品味,理解感悟。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并组织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遣词造句,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鼓励及纠正,真正到达具有时效性这一教学目的。在细读课文这一环节上,采取多种形式来读,朗读的基调应是轻柔的、甜美的,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读出来。第 23 页 共 35 页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看似重复,实那么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四、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入情入境地读,使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深层次的体验对课文的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反复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及我和阿妈走月亮

43、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内化至学生心里。展开全文阅读 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五、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你的“采蜜集上,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感到非常幸福的时刻?同桌之间讲一讲,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

44、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开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把自己做的、想到的、体会到的写下来,发散学生思维。板书设计 走月亮详细教案 8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是发生变化的。第 24 页 共 35 页 2、了解月亮运动的轨迹,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3、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历史。4、了解观察月亮的工具天文望远镜,知道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认知月亮变化的根本形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从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认知月亮形状变化的活

45、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历史及月亮运动的轨迹。难点:知道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学会天文使用望远镜。教学准备:PPT 课件、月相盒、简易天文望远镜。预习要求:1、观察天空中的月亮,知道月亮的形状是变化的。、2、收集资料,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历史。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聚焦月亮 1、猜谜: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太阳 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月亮 同学们,对月亮有什么认识吗?交流同学们竟然对月亮有这么多的认识,很棒!那今天这节课就来进一步来研究一下月亮,学习月亮的知识。2、板书课题:5、看月亮 3、学生齐

46、读课题。第 25 页 共 35 页 二、月亮的形状。1、同学们看过月亮吗?你们看过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请你们拿出自己手中的笔来画一画,画出你们看到的月亮。2、学生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3、展示学生画出的月亮。4、出示一个月的月相图,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明白,月亮的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发生变化的,从月牙,变成半圆,再变成圆,然后又变成半圆,变成月牙。三、研究月亮的运动。1、月亮在天上是怎么运动的呢?也是跟太阳一样,早上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2、学生讨论交流并答复下列问题。3、教师小结:我们现在看到的月亮,差不多就是东升西落,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实际上,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除了绕地球公

47、转,本身也在自转。四、人类探索月亮奥秘的历程。1、月亮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望远镜创造之前,古人遥望月亮,却没有方法登上月球去一探究竟,只能想象月亮上的景色。2、出示嫦娥奔月图和古希腊月亮女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这两个神话故事人物。在中国人的想象中,月亮上住着嫦娥仙子。她带着一只玉兔,住在月亮的,寒宫里。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树,吴刚每天都在那砍那棵桂花树。这就是故事嫦娥奔月,与之相连的故事就是后奔射日。在西方人的想象里,月亮上有一个女神,人称月亮女神,她的名字叫阿尔武弥斯。阿尔武弥斯是宙斯和勒托之女,阿波罗的孪生姐姐,是希腊神话狩猎女神,为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3、望远镜创造之后,人们凭借

48、望远镜,终于看清了月亮的样子。4、出示图片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相机介绍:一百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这幅图 第 26 页 共 35 页 片上画的人物就是伽利略,他正在用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而旁边的这幅小图就是伽利略在望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的月亮的样子。5、出示图片二,引导学生观察 讲解: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的情景。请同学们读一读旁边的这段文字。6、学生自由朗读旁边的这段文字,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情景。教师介绍:1969 年 7 月 21 日,格林尼治时间 12:56,美国宇航员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 11 号的登月舱,终于在月球上印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迈出了人类巨大的

49、一步,至此,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能够登上月球。但是我国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也可以登上月球。五、研究望远镜。1、在天文学上,天文望远镜是必不可少的。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开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它对于人类观察宇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出示简易的望远镜,引导学生观察。3、教师介绍望远镜的结构以及作用。教师指着天文望远镜的部件相机介绍天文望远镜上一般有两只镜筒,大的是主镜,是观测目标所用的,小的叫寻星镜,是寻找目标所用的,也叫瞄准镜。日镜是单独的个体,是决定放大倍率的物品,日镜上都会有 F 值,

50、这目镜的焦距。4、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介绍望远镜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对准观察物体。第二步: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直到看清楚倒立的图像。5、强调天文望远镜的使用要领:第一步:对准观察物体。第二步: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直到看清楚倒立的图像,而不是正像。要注意轻拿轻放。6、学生练习使用简易望远镜观察物体。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观察情况,并做相应的指导 第 27 页 共 35 页 7、全班交流自己的观测情况。8、小结: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候,要轻拿轻放,按照使用方法正确操作,切忌急躁,以免损坏。六、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看月亮,了解了月亮的形状是发生变化的,指导了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