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_2.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82880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8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_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_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_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_2.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 1通过实例,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 2采用播放录像、收集报刊资源等,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具准备 资料卡片、投影仪(片)。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8 年第 22 号超强台风山竹,这个从 9 月 7 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6 日在广东台山以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4 级登陆的超强破坏王,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

2、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个标题。讲授新课 一、自然灾害(板书)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转承那么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回答 点拨:自然灾害形成的具备条件: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

3、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提问那么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自然异变发生在哪些地方呢?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点拨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提问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回答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如果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 10,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减产,发生自然灾害。点拨所以说,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思考读课本 P

4、2P3 页案例,辨析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学生活动:讨论 点拨:(本题判别的标准有两条:其一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其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社会失稳。因此:(1)案例 1,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2)案例 2 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3)案例 3 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4)案例 4 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过渡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提问请大家看课本第二个大标题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

5、闻,谈谈灾害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学生活动:看课本后,讨论并回答 点拨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一)人员伤亡(投影资料)根据科普中国网的数据统计,截至 2018 年 9 月 18 日,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 5 省(区)近 300 万人受灾,还造成 1200 余间房屋倒塌,800 余间严重损坏,农作物受损面积 174.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52 亿元。同学们,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是相当惨重的,同时在灾害中还会由于断水、缺粮、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等灾害境遇,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心

6、理和精神伤害。点拨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因此人是防灾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由于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导致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因此,同样强度的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的情况不同。投影:图 1.1 地震中受伤的儿童 被地震惊吓后哭泣的儿童 点拨照片不仅反映了人员受伤的情况,同时又说明儿童是易受灾群体。在承灾人群中脆弱的不仅有儿童,还有妇女、老人、残障人等,都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二)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

7、损失。(投影资料)结合课本 P4 图理解:说明了不同自然灾害有其一定的受灾体,造成的财产损失内容不同,灾情不同。点拨除了直接的财产损失,自然灾害还造成一些间接影响(例如对社会功能的破坏)。(三)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属性 被破坏后情况 1998 年夏季,长江经历了自 1954 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 29 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 500 万所房屋倒

8、塌,2000 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 1600 多亿元人民币。矿产资源等 非可再生 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水资源 可再生 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大气资源 可再生 生物资源 可再生 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 土地资源 可再生 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投影:1987 年大兴安岭火灾图片 (让学生体会灾害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设问同一种自然灾害,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危害程度是否相同?学生回答:不同。承转对。同一震级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可能毫发未伤,但对其他国家来讲可能伤亡惨重。那么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为什么存在地

9、域差异呢?(四)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投影)课本 P6 页图 1.8,提问:根据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学生活动:讨论 点拨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

10、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引申: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面对自然灾害,我们人类怎样才能减少灾害损失?学生回答: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因一个地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而异。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积极应对,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其灾害损失。板书设计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的发生条件:二、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人员伤亡(二)财产损失(三)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四)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