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知识讲座.pdf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8081044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礼仪知识讲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明礼仪知识讲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礼仪知识讲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礼仪知识讲座.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中国有史以来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无论在什么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只有一个文明的人才会是受人尊敬、受人喜欢的,希望这些礼仪标准会对大家的言行有所帮助。愿我们都从自身努力,做一个文明人!一、校园“三礼礼仪 礼貌 礼节 一上 学 1.每天按时到校,因故不能到校,要向班主任请假。2.上学时要带齐学习用品。凡与学习无关的东西禁止带入校内。3.上学穿校服,佩戴校徽,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少先队干部要佩戴队干标志。4.注意衣冠整洁,钮扣扣好,书包背好,帽子戴正,不穿拖鞋,不烫发、染发,男生不留长发,不穿与学生身份不称的衣服。5.自觉遵守门卫制度。6.遇到师长要问好让道。二上 课 1.上课要准

2、备好学习用品,把它放在课桌的左、右上角。2.预备铃响后,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静待上课。3.教师走进教室,由班长喊起立,学生要立正问好。4.迟到学生要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5.上课时要坐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答复老师提出的问题。6.答复老师提问时要起立站好,发言声音响亮。争取答复老师提问或向老师发问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7.上课时不得随便讲话或插嘴、不随便换位,不做小动作,不做其他作业,不打瞌睡。不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8.自习课要和上课一样看待。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自学,老师不在时由班长负责主持全班同学学习。9.作业应自己独立、认真、按时完成。做作业时要字迹

3、端正、格式符合老师要求。绝不要抄别人的作业。10.考试、测验时不要作弊。11.上体育课应穿运动鞋,不要穿皮鞋。12.教师宣布下课时,由班长喊起立,学生待教师离开教室后才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三集 会包括各项集体活动 1.要认真参加校班会和学校、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有事不能参加要请假。2.参加升国旗仪式要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不能走动或东张西望,不能和别人交谈。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洪亮。3.听报告时要遵守纪律,不随便讲话、哄闹,不做作业,不看其他书籍,重要报告要认真记笔记,讨论时要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4.在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如运动会、外出参观、看电影、参加公益劳动等时,须准时到达

4、,服从指挥。5.要讲究礼貌,视会议情况,鼓掌表示欢迎或感谢。四课 间 1.下课后,由值日生负责擦黑板,整理教室,其他同学到教室外进行望绿或室外活动。2.课间不追打吵闹,课间十分钟不准踢球,不参加其他剧烈的活动。不随便出校门。3.每天都要按时参加播送操、眼保健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出操集队要迅速,排队要整齐、肃静,做操动作要认真、准确、到位、有力。4.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经老师同意方能进入,未经教师允许,不随便翻阅试卷、簿本。5.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和文体活动。6.与同学相处要团结友爱,不起外号,不说粗话,不打人骂人讽剌人。7.谈吐举止文明。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

5、不起、没关系、再见。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8.在校园内不要扔石块、打玩具枪,不要打闹、起哄。不要随地吐痰、扔纸屑和废弃物。不抽烟、喝酒、吃零食。不要高声喧哗。9.应注意平安。上下楼梯时不要推搡,尽量靠右行走。不要随便摆弄电器。不要做超出自己体力所能承受的事。不要做危险的游戏。10.保护公共财物。不在桌、椅、门、窗、墙壁、黑板等公物上刻、写、涂、画、砸、踢、烫。不爬门、窗、桌、凳。不拿粉笔扔砸。按规定仔细使用专用室仪器、设备、药品。不攀折花、草、树木,节约水、电,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11.保护图书、杂志,借阅的书要按时归还。损坏或遗失的应按学校规定赔偿。12.

6、尊敬老师,不在背后给老师起外号或议论老师。服从学校教职员工的管理,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不经老师同意不能带非本校人员到学校来。发现坏人坏事应及时向老师反映报告。拾到东西应交学校或送还失主。五放 学 1.放学前,值日生要把教室和保洁区清扫干净,离校前关好门窗,关闭电灯、风扇、空调。2.放学要按时回家,不要在街头游荡、踢球、打闹或参加儿童不适宜的活动。3.排好放学路队。在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那么,注意平安,不追跑、不并排横行阻塞交通,不骑自行车上学。不做危害交通平安和生命平安的行为。二、家庭“三礼 一在自己家 1.尊敬兄弟、姐妹和长辈,应做到互敬、互爱、互助、互让。2.听从父母的管教,父母有不对

7、的地方应说理,但不可莽撞。3.有事应与家长商量,向父母提出要求时应说明理由。4.未经父母同意不在外面吃饭、过夜。不带生人回家。未经父母同意不可留人吃饭、过夜。5.外出时应向家人打招呼,说明去哪里、干什么、去多久。6.借出家里的东西,须经家长同意。借用别人的东西主动告诉家长。7.个人生活尽量自理,尽力帮助父母多做些家务。8.养成有规律的起居、学习、锻炼、参加家务劳动和休息娱乐的习惯。每天睡足八小时。9.生活上有条理,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好。常用的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用完后即放回原处。10.家里来了客人,应主动热情接待,让坐、请茶,主动询问情况。对生人应问清来访意图和他的姓名、单位等情况。客人起身告

8、辞时,应起身相送到门口,亲切道别。11.就餐时,不可挑食、偏食。有客人时不先动菜肴,不在菜肴中翻拣。二到别人家 1.到别人家去,应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入内。遇到主人家比自己年龄大的,应主动问好。主人让座时才能坐下。2.到别人家要注意时间,去得太早、太晚或吃饭、午睡的时候都不适宜。在别人家的交谈时间不宜过长,说话不要重复。应主动告辞,并请主人留步。3.做客时,应注意仪表、服饰整洁、大方,符合自己身份。态度应有礼、大方,不要扭捏。答复长辈问话要站着回答。4.没有得到别人的允许,不能翻阅别人的信件、日记、手稿等,也不能翻动别人的物品和触摸、搬动陈设的工艺品或其他艺术品。5.遇到主人正在忙碌,能

9、帮助的应尽量帮助。6.做客时不脱鞋翘脚、不掏耳朵、抠鼻孔、剪指甲、掸灰。7.告辞时应对主人的款待表示感谢。8.看望病人、老人时,应送些有宜于其健康的水果等食品,也可送些给其带来抚慰或愉快的小礼品、鲜花。9.去不常去的亲朋好友家时,可带些小礼品送给主人或他的家人,但礼品不能贵重。三、公共场所“三礼 一在公园、风景区 1.不随地吐痰、扔弃瓜皮果壳,不随地大小便。注意环境保护,不污染空气和水源。2.保护绿化、不攀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3.保护名胜古迹、国家文物,不乱涂画和乱刻写。不翻越、攀登建筑物。4.保护珍稀或有益动物,不戏弄、不捕杀。5.服从有关人员管理。注意防火,不乱扔火种。6.人多时应注意

10、礼让、应遵守秩序、不拥挤、推搡,不大声喧哗、哄闹。7.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礼节。二在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 1.讲秩序,不要拥挤。保持安静,不要高声说话,走动要轻。2.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要吃零食。3.保护书刊和展品,不触摸展品。4.服从管理,按规定手续借还书刊,按指定顺序或路线参观,不随便乱跑。三在影剧院、饭店、运动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 1.自己患有易传染疾病时不要到公共场所去,以免传染他人。2.穿戴整洁,不能赤膊或光穿汗衫背心、赤脚或穿拖鞋,也不要不扣外装的钮扣西服除外。注意讲文明、讲礼貌。3.讲个人和公共卫生。不要踏踩桌椅、凳子。4.注意公共秩序,不拥挤,不哄闹,不

11、争抢座位要对号入座,不搞恶作剧。5.保护公物,节约水电。6.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拾到东西应交给失主或管理人员。四在商店 1.讲秩序,不拥挤,不高声喧哗。2.讲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乱扔瓜皮果壳和废弃物。3.买什么东西应说明清楚。挑选商品时应仔细,有问题要及时和营业员说清楚。买较大的物品时要主动要发票。4.保护商品,挑选时不要弄坏、弄脏。不能不付款就拿走商品。5.不应乱动店内的样品和陈设。应服从店内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6.人多时应耐心等待,不要向售货员发火。礼貌待人,按先后顺序购物。7.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捡到东西应交给失主或店里的效劳台或有关人员。五在马路上 1.行人应走人行道或尽量靠右行

12、走。2.横穿马路应走人行横道。在没有人行横道的公路上穿行时,应注意往来车辆,穿行时应横穿不要斜穿。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打闹。3.骑自行车应走慢车道或尽量靠右行驶。4.骑自行车不得双手离把、打伞、带人、走快车道、走反道或和别人攀扶骑行。不在路上追逐骑行。5.过交叉路口不要闯红灯。6.携带较大的物品或易碰脏别人的东西时,应注意避人并提请别人小心。7.不围观外国人、别人的纠纷、精神病人和乞丐等。8.碰到别人有困难或问路要主动、热情地帮助。9.服从民警或有关人员的管理,敢于向坏人坏事作斗争。10.讲究卫生,不边走边吃零食。注意服装整洁。11.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交给民警。12.保护交通标志和器材。不要钻、跨、坐、翻交通隔离栏杆。13.对机动车辆不要追车、爬车、扒车、跳车、强行拦车,不要抛物砸车和在路上设置障碍物。六乘车 1.上下车时应依次排队,不要拥挤,不要打闹和高声喧哗。2.注意照顾老、弱、病、残、孕和妇女、儿童,给他们让座。3.主动购票或出示月票。4.不在车上打手线,以免发生意外。不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5.携带湿、脏的东西应包好,应注意招呼别人避让。6.保护公物,不要随意搬弄开关和器具。7.注意卫生,不吃零食,不要随地扔瓜皮果壳和其他废弃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