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考研华东师大868语言基础配套考研真题集.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8077661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基础考研华东师大868语言基础配套考研真题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言基础考研华东师大868语言基础配套考研真题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基础考研华东师大868语言基础配套考研真题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基础考研华东师大868语言基础配套考研真题集.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言基础考研华东师大 868 语言基础配套考研真题集 一、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1 武汉大学文学院 633 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一、辨析下列术语 1体范畴与时范畴 2元音与辅音 3同音词和多义词 4语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5亲属语言和方言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位归类的原则。2简述复综语词根词缀与词根语、黏着语的词根词缀的区别。3为什么说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三、论述题 1论述语言是一个符号体系。2举例说明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2013 年武汉大学文学院 633 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辨析下列术语 1体范畴与时范畴 答:(1)体范畴 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

2、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例如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三种形式。(2)时范畴 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2元音与辅音 答: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1)元音 元音又称母音,是在发音过程中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2)辅音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称作辅音,也称作子音。(3)二者的区别 发元音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发辅音的时候都是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发元音的时候,发

3、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的时候,声道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克服某种阻碍才能通过口腔或鼻腔,因而气流较强。3同音词和多义词 答:(1)同音词 词的意义完全不同,但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组词称作同音词。(2)多义词 具有两种以上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称作多义词。(3)二者的区别 同音词之间意义没有联系,是不同的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而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4语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答:(1)语义的主观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而属于主观世界。由于人们的认

4、识能力、认识的角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语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2)语义的客观性 语义作为人们对词语所指事物现象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世界,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表示实有事物现象的词语,如“树、红、走”等,其语义直接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即使是那些表示虚构事物现象的词语,如“鬼、神、龙”等,其语义也间接地、曲折地反映了客观世界。(3)二者是相辅形成,互依互存关系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意识的主观性和认识对像

5、的物质性就决定了语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相辅形成,互依互存的关系。5亲属语言和方言 答:(1)亲属语言 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2)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3)二者的区别 地位不同 亲属语言彼此之间都是独立关系,可以以“语”命名,方言是同一种语言在地域上的不同变体

6、,不具有独立性,只能用“话”命名。分化程度不同 亲属语言是语言在地域上完全分化的结果,是不同的语言。而方言则未完全分化,仍然属于一种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二、简答题 1简述音位归类的原则。答:语音的互补原则、对立原则、音感差异和经济原则是归纳音位的四个重要标准,其具体表现如下:(1)互补原则 互补分布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标准,要求处于同一音位中的音素必须处在互补关系中,其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 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称作“互补分布”。(2)对立原则

7、 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则两个音素就处于对立关系中。而在一语言中处于对立关系中的音素,就可以归纳为不同的音位,所以,语音的对立原则是音位归纳的重要原则之一。(3)音感差异原则 归纳音位时除了要遵循互补原则外,还要注意音素的音感类型。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全一样,所以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同一音位。(4)经济原则 在音位归纳中还要遵循经济原则,在满足交际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控制音位的数量,使音位容易学习掌握和运用。2简述复综语词根词缀与词根语、黏着语的词根词缀的区别。答:(1)复

8、综语的词根和词缀必须连接成句使用,不能独立使用。复综语没有一个能独立使用的词,只能连缀成句子使用。比如汉语动词“吃”可以独立运用,但在美洲印第安语中,根本就不能独立说出“吃”来,必须同时把谁发出吃的动作说出来,还必须把吃的对象说出来,所以一个词带出来的就是一个句子。(2)词根语和黏着语的词缀与词根之间有较大的独立性,词缀都是附加在词根上,一个词能够区别出哪个是词根,哪个是词缀。(3)词根语的复合词多,派生词少。词根是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词缀是不成词语素,词缀数量很少,只限于“老、儿、头”等少数几个。一般是只附加 在词根上表示语法意义。黏着语中,派生词多,词根必须和词缀结合成词,词根不能单独

9、使用。词缀数量庞大,词缀的每一种变化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多种语法意义就要用多个变词语素来表示。3为什么说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答: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机互动功能,其本质功能的地位是由语言的性质和作用共同决定的:(1)语言的本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作为一种全民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所有交际工具中使用范围和使用领域最广的,人类社会时时刻刻离不开语言;语言是其它交际工具的基础,其他交际工具代表的都是语言信息。

10、旗语、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它们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3)语言人们建立或保持社会联系联的基本纽带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三、论述题 1论述语言是一个符号体系。答:(1)语言具有符号的特征 语言中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是符号的能指,“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符号的所指,语言

11、的音和义相结合共同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是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不同的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语言符号具有稳定性。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随意改变。(2)语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语言符号的组成是分层级的。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而音自然处于最下层,音位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更大的单位-音节,属于语言系统的下层-音系层。语素与语素组成的更大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层级装置的上层-语法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

12、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时语言符号系统的运转规则。组合关系指的是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又称为联想关系。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即功能类。组合是横向的,聚合是纵向的,组合是第一性的,聚合是第二性的。总之,语言符号具有符号的基本特征,是一个严密的符号系统。2举例说明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答:(1)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

13、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分为显性和隐形语法手段。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能否组合替换,拓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语序:“他笑”“笑他”(主谓|动宾)辅助词:专门或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主要是虚词(和|着|了|过|的|the|a)和助动词(shall|have+V-ed 构成完成体)。词缀:附在词根上构成派生词或构成词的形态变化(老|子|头|-er|-ism|-ed|-es|-est)内部曲折: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buy-bought、foot-feet)重叠:重复整个词或词的一部分的方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汉语中“问问”动

14、词重叠表短暂,尝试。“慌里慌张”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高或适中。“年年”名词重叠表示遍指)语调和重音:语调区别不同的句类表示各种语气和情态,如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重音常引起音位的改变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content 内容,content 满意的、使满足)异根式和零形式:异根式是用不同的词根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good-better、we-us、be-am-are-is-was-were)。(2)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必须由某种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和表述功能等高度抽象的意义。“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是反映词语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是反映词

15、语表述功能的。语法意义的类型有: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主谓|动宾等),名词的格变化也是反应词语结构关系的。结构意义有不同的层次如偏正(定心,状心)功能意义,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名词|动词|动词性短语等),包括充当某种结构成分的功能(充当主语,能带宾语等)和与某类词语组合的功能(能加冠词|副词等);也有不同的层次 情态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以及表述意图的关系。包括句子的陈述|疑问等语气、直陈式|愿望式等语式,主动|被动等语态。范畴意义,反映语法类别与所指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从词语的语汇意义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意义如名词是表示事物的。又如性、数、人称等也是一种范畴意义

16、。(3)两者的关系 语法形式同语法意义有着密切对应的关系,各种不同的形式因素对意义的表达在不同的结构中都是起作用的。即语法形式不同,语法意义也有区别。例如:a语序不同,结构意义不同 来客人了客人来了(动宾结构主谓结构);跑快点快点跑(中补结构状中结构)b虚词不同,情态意义不同 他来了吗?(疑问语气);他来了(陈述语气);他来了吧!(祈使语气)语法形式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a定中结构这种语法形式就可以表达多种语法意义(一对多):我的杯子玻璃杯子紫色的杯子借来的杯子喝水的杯子 b多种语法形式也可以表达同一种语法意义(多对一):我摔破了杯子杯子被我摔破了我杯子摔破了杯子我摔破了 (1)语言具有符号的特征 语言中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是符号的能指,“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符号的所指,语言的音和义相结合共同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是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不同的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语言符号具有稳定性。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随意改变。二、现代汉语考研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