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土质土力学实验报告.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75935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1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土质土力学实验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土质土力学实验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土质土力学实验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土质土力学实验报告.pdf(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土质土力学实验报告 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 姓名 文李 学号 14 组别 湖南网络工程学院 实验一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固体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检测方法的练习,掌握材料基本物理参数的获取方法,并利用所测得物理状态参数来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等构造参数,从而推断其对材料其他性质的影响。二、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直尺、天平、李氏瓶、试样筛、量筒、天平。温度计、漏斗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A、表观密度测量 1、用天平称量出试件的质量m(kg)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长,宽,厚),并计算试样的体积V。(m)B、密度试验 1

2、、往李氏瓶注入与试样不发生反应的液体至凸颈下部,记下刻度(V1)2、称取 6090g试样,用小勺和漏斗将试样徐徐送入李氏瓶中 3、微倾并转动李氏瓶,用瓶内的液体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冲入瓶内液体中,待液 体中气泡排出后,记下液面刻度(V2)4、取剩余试样的质量,计算出装入瓶中的试样质量 m 5、计算瓶中试样所排开水的体积:V=V2-V1 四、实验结果计算(一)水泥石的表观密度 试件编号 试件质量(g)试件体积(cm)表观密度(g/cm)个别值 平均值 A-5 221.67 134.426 1.649 1.663 A-7 221.43 133.421 1.660 A-10 223.69 133

3、.082 1.681 B-24 175.10 127.276 1.376 1.355 B-25 173.18 127.811 1.355 B-26 168.20 126.094 1.334 (二)水泥粉的密度 试件编号 试件质量(g)试件体积(cm)密度(g/cm)个别值 平均值 1 50.000 22.9 2.183 2.255 2 50.000 21.5 2.326(三)水泥石孔隙率的计算%100)/1(01P=(1-1.663/2.255)100%=26.6%100)/1(02P=(1-1.355/2.255)100%=39.9%五、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水泥石的性质差异)由 P1P2可

4、知,一号水泥石的孔隙率比较小,其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好 实验二 混凝土用砂实验 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时间 2013.3.29 温度 22 相对湿度 82%一、砂的筛分析试验 筛孔径(mm)筛余量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 4.75 4.3 1.6 2.95 2.36 32.1 37.3 34.7 1.18 97.1 93.8 95.45 0.60 211.7 207.5 209.6 0.30 95.6 93.1 94.35 0.15 45.9 51.3 48.6 底盘 7.9 11.4 9.65 二、砂的表观密度测定 试验次数 试样干重量(g)干砂盛入瓶中加水至规定时的质量(g)瓶内单独加水至规定刻度

5、时的质量(g)1 300.00 853.3 688.99 2 300.00 812.8 629.03 三、砂的堆积密度测定 试验次数 容量筒 容量筒与试样总质量(kg)试样净质量(kg)体积(L)自重(kg)1 1 0.8774 2.3147 1.4373 2 1 0.8774 2.2936 1.4162 实验二 混凝土用砂 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砂的筛分析、表观密度测定、堆积密度测定,掌握混凝土用砂的检验,评定其各项技术性能 二、实验仪器 水泥标准筛、筛框、筛盖 广口瓶、天平、筛子、搪瓷盘 容量筒、平头铁掀。天平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A 砂的筛分析 1、称取试样 50g,倒入标准筛内

6、,盖好筛盖 2、放在震动的机器上摇动,使试样均匀分布在筛网上 3、称量筛余物。B 砂的表观密度 1、将试样装入广口瓶中并浸水饱和,然后注满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于上下左右摇晃排除气泡,2、气泡排尽后,向瓶内添加水,直至水面凸出到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m1 3 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搪瓷盘中,并放入烘箱,取出试样并放入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质量m。4、将瓶洗净,重新注入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将瓶外侧擦干净,称取瓶,水,及玻璃片总质量m2 5、试样体积计算wmmmV1200 C 堆积密度测定 1、称取量筒质量

7、m1(kg),2、将容量筒稳固放置平整桌上,用平头铁掀将试样在距容量筒上口约 5cm处自由下落入容量筒中,装满后刮去凸出筒口的表面砂粒,3,称取容量筒与试样的总质量 m2(kg)4、计算堆积密度 四、实验结果计算(一)砂的筛分析 筛孔径(mm)分计筛余百分数(%)累计筛余百分数(%)细 度 模数 1 2 1 3 平均 4.75 0.86 0.32 0.86 0.32 0.59 2.86 2.36 6.42 7.46 7.28 7.78 7.53 1.18 19.42 18.76 26.7 26.54 26.62 0.60 42.34 41.50 69.04 68.04 68.54 0.30 1

8、9.12 18.62 88.16 86.66 87.41 0.15 9.18 10.26 97.34 96.92 97.13 底盘 1.58 2.28 98.92 99.20 99.06(二)砂的筛分析曲线绘制(用坐标纸绘制)二、砂的表观密度及堆积密度 试验次数 表观密度(g/cm)堆积密度(kg/m)单个值 平均值 单个值 平均值 1 1.628 1.63 1437.3 1426.75 2 1.632 1416.2 三、砂的空隙率计算 P=(1-/)100%=(1-1426.75/1630)100%=12.5%五、实验结果(分析砂粗细程度及级配是否合格)由于 M=2.86.处于中砂 M=3.

9、02.3 范围内,所以是中砂 9.50 4.75 2.36 1.18 0.60 0.30 0.15 实验数据 0 0.59 7.53 26.62 68.54 87.41 97.13 参考数据 2 区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所以实验的砂是合格的中砂.筛 孔 径 mm 累 计 筛 余 实验三 水泥混凝土实验 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时间 2013.5.10 温度 28相对湿 84%一、初步计算配合比 项目 水泥 水 砂 石子 外加剂 1m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kg/m)420 185 573 1202 材料质量比 1 0.44 1.36 2.86 二、新拌混凝土坍落

10、度测定及调整 材料种类 初次拌和材料用量(12 升混凝土)调整情况 调整后混凝土拌和材料用量,k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调整比例,%增加材料用量,kg 调整比例,%增加材料用量,kg 调整比例,%增加材料用量,kg 水泥 5.04 5 0.25 5.29 水 2.22 5 0.11 2.33 砂 6.88 6.88 石子 14.42 14.42 外加剂 坍落度(mm)28 37 粘聚性 良好 良好 保水性 良好 良好 备注 三、新拌混凝土表观密度测定 三个空试模质量,kg 三个满试模总质量,kg 试模个数 试模尺寸,m 1.072 8.3 3 0.10.10.1 指导老师签名:四、混凝土试

11、块抗压强度测定 试块编号 龄期,d 受 压 面 尺寸,mm 破坏荷载,kN 破 坏 状 态描述 1 28 100100 190.95 倒梯形 2 28 100100 185.24 倒梯形 3 28 100100 180.20 倒梯形 五、回弹仪法测定混凝土回弹值 试块 编号 回弹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实验四 水泥混凝土 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试件制作、养护及强度检测方法,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或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提供有效可靠的技术依据。二、实验仪器 坍落度筒、捣棒、300mm 钢尺 2 把、孔径筛,装料漏斗,镘刀,

12、小铁铲,温度记等.试模、天平 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钢制垫板、试模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A 坍落度试验 1)按本规程混凝土拌合物室内拌合方法拌制混凝土拌合物.若骨料粒径超过 40mm,应采用湿筛法剔除.2)将坍落度筒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放在测量用的钢板上,双脚踏紧踏板.3)将混凝土拌合物用小铁铲通过装料漏斗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体积大致相等.底层厚约70mm,中层厚约90mm.每装一层,用捣棒在筒内从边缘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匀插捣 25次.插捣深度;底层应穿透该层,中,上层应分别插进其下层约 lOmm20mm.4)上层插捣完毕,取下装料漏斗,用镘刀将混凝土拌合物沿筒口抹平,并清除筒外周围的混凝土.5)

13、将坍落度筒徐徐竖直提起,轻放于试样旁边.当试样不再继续坍落时,用钢尺量出试样项部中心点与坍落度筒高度之差,即为坍落度值,准至 lmm.6)整个坍落度试验应连续进行,并应在2min3min 内完成.7)若混凝土试样发生一边坍陷或剪坏,则该试验作废,应取另一部分试样重作试验.8)测试记录试验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B 表观密度试验 1、称量空试模的质量,2、将拌和好的混凝土放入试模内,称量装混凝土后的试模的质量 C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 按本规程混凝土拌合物室内拌合方法及混凝土的成型与养护方法的有关规定制作试件.2)到达试验龄期时,从养护室取出试件,并尽快试验.试验前需用湿布覆盖试件,防止试件干燥.3

14、)试验前将试件擦试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当试件有严重缺陷时,应废弃.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 l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 l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试件承压面的不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边长的 0.05%,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l.4)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正中间,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宜垫以垫板,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开动试验机,当上垫板与上压板即将接触时如有明显偏斜,应调整球座,使试件受压均匀.5)以每秒 0.3Mpa0.5MPa 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井记录破坏荷载

15、.四、实验结果计算(一)理论计算配合比 项目 材料用量 水泥 水 砂 石 1m混凝土材料用量(kg)420 185 573 1202 质量配合比 1 0.44 1.36 2.86(二)调整后配合比 项目 材料用量 水泥 水 砂 石 1m混凝土材料用量(kg)441 194.25 573 1202 质量配合比 1 0.44 1.30 2.73(三)混凝土抗压强度 试块编号 龄期,d 单个抗压强度(MPa)抗压强度平均值(MPa)标准抗压强度(MPa)1 28 19.1 18.5 17.6 2 28 18.5 3 28 18.0(四)混凝土回弹值计算 五、实验结果分析(判断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说明)由

16、标准抗压强度 17.6MPa 可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 C15 实验五 钢筋拉伸实验 试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塑性材料)的弹性摸量 E;屈服极限s 等机械性能。2测定灰铸铁(脆性材料)的强度极限b 3了解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低碳钢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的意义:单向拉伸试验是在常温下以缓慢均匀的速度对专门制备的试件施加轴向载荷,在试件加载过程中观测载荷与变形的关系,从而决定材料有关力学性能。通过拉伸试验可以测定材料在单向拉应力作用下的弹性模量及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截面收缩率等指标。其试验方法简单且易于得到较可靠的试验数据,所以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试验。操作

17、步骤:1试验设备:WDW3050 电子万能试验机 2试件准备: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试验段长度l0 和截面直径 d0,并作记录。3打开试验机主机及计算机等相关设备。4 试件安装(详见 WDW3050 电子万能试验机使用与操作 三 拉伸试件的安装)。5 引伸计安装(用于测量 E,详见 WDW3050 电子万能试验机使用与操作 四 引伸计安装)。6测量参数的设定:7再认真检查一遍试件安装等试验准备工作。8负荷清零,轴向变形清零,位移清零。9开始进行试验,点击试验开始。10根据提示摘除引伸计。11进入强化阶段以后,进行冷作硬化试验,按主机控制面板停止,再按,先卸载到 10kN,再加载,按,接下来计算机控

18、制,一直到试件断裂(此过程中计算机一直工作,注意观察负荷位移曲线所显示的冷作硬化现象)12断裂以后记录力峰值。13点击试验结束(不要点击停止)。14材料刚度特征值中的弹性模量 E 的测定 试验结束后,在试验程序界面选定本试验的试验编号,并选择应力应变曲线。在曲线上较均匀地选择若干点,记录各点的 值,分别为 及(如 i=0,1,2,3,4),并计算出相应的 计算 Ei的平均值,得到该材料的弹性模量 E 的值。15材料强度特征值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的测定 试验结束后,在试验程序界面选定本试验的试验编号,并选择负荷位移曲线,找到的曲线屈服阶段的下屈服点,即为屈服载荷Fs,找到的曲线上最大载荷值,即为极

19、限载荷 Pb.计算屈服极限:;计算强度极限:;16材料的塑性特征值延伸率及截面收缩率的测定 试件拉断后,取下试件,沿断裂面拼合,用游标卡尺测定试验段长度,和颈缩断裂处截面直径。计算材料延伸率 计算截面收缩率低碳钢拉伸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1.掌握电子万能试验机操作;2.理解塑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3.观察低碳钢拉伸时的变形特点;4.观察低碳钢材料的冷作硬化现象;5.测定低碳钢材料弹性模量 E;6.测定材料屈服极限 和强度极限;7.测定材料伸长率和截面收缩率试验设备:1.WDW3050 型 50kN 电子万能试验机 2.电子引伸计(标距:50mm;量程:5mm;精度 0.001mm)3.游标卡尺

20、 试件尺寸:试验前 试验后 标距长度 l0=l1=直径 d0=d1=(颈缩断裂截面)横截面积 A0=A1=(颈缩断裂截面)试验记录:1.弹性模量 2.屈服极限 4.延伸率 3.强度极限 5.截面收缩率 灰铸铁拉伸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了解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观察脆性材料拉伸时的载荷变形曲线。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试验设备:WDW3050 型 50kN 电子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试件尺寸:试验前 试验后 标距长度 l0=mm l1=mm 直径 d0=mm d1=mm 横截面积 A0=mm2 A1=mm2 载荷-位移曲线 强度极限:MPa 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土质土力学实验心得 在湖南科创高

21、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为期两天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经验与体会,这些使我一生受用不尽,我认为一下几点是我学习的到的:1.手脚勤快,热心帮助他人。初来匝道,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份内之事,都应该用心去完成,也许自己累点,但你会收获很多,无论是知识与经验还是别人的称赞与认可。2.多学多问,学会他人技能。学问学问,无问不成学。知识和经验的收获可以说与勤学好问是成正比的,要记住知识总是垂青那些善于提问的人。3.善于思考,真正消化知识。有知到识,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你真正学会去思考时,他人的知识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4.前人铺路,后人修路。墨守陈规永远不会有新的建树,前人的道路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另辟蹊径更为重要。5.独立而不孤立。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实验,但要记住与他人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和实验事永远不是你自己的。6.实事求是做实验。不骗自己更不要骗他人。7.认真仔细地做好实验纪录。不要当你真正用到它时才知它的重要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