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八)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含解析)《中外历史纲要(上)》.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73728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8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八)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含解析)《中外历史纲要(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八)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含解析)《中外历史纲要(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八)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含解析)《中外历史纲要(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历史课时双测过关(十八)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含解析)《中外历史纲要(上)》.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课时双测过关(十八)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A 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其撰写者是()A梁启超 B康有为 C林则徐 D谭嗣同 解析:选 B 据所学可知,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2拉开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 B“东南互保”C“虎门销烟”D“百日维新”解析:选 A 据所学可知,“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百日维新”是维新运动的高潮,B、C 两项与题意无关。3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戊戌维新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2、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解析:选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戊戌维新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故选C 项.其他选项不是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讲的。4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的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反割台斗争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解析:选D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发生于鸦片战争时期,故 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台湾人

3、民掀起反割台斗争,故 B 项错误;左宗棠于 1875 年至 1878 年消灭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势力,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故 C 项错误;由材料“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可知,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故 D 项正确。5某同学推断下图所示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情景。他推断的主要依据是图中的()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3-A建筑 B人物 C国旗 D硝烟 解析:选 C 从建筑、人物、硝烟无法看出是哪场战争,排除A、B、D 三项;图中的国旗有左下角的美国国旗以及城楼上的各国旗帜,结合所学八国联军由俄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日本八个国家的

4、军队组成,可判断该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 C 项正确.620 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一个国耻。这里的“国耻应是()A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解析:选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20 世纪的第一个国耻”的限定.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是在 1895 年,八国联军侵华是在 19001901 年,巴黎和会召开是在 1919 年,“二十一条”是在 1915 年签订。所以 20 世纪的第一个国耻是指八国联军侵华.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4-7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战争是()A鸦

5、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 D 据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8“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这一条约内容出自()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解析:选 D 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与材料中“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相符,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14 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摘编自翦

6、伯赞义和团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5-材料二 义和团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出更多的反侵略勇气。其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义和团运动所体现的精神。(5 分)(2)材料一、二中两位史学家在评价义和团的态度上有何不同?(9 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和材料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等信息概括。第(2)问,据材料一“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可知,翦

7、伯赞肯定了义和团运动;据材料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可以得出材料二则一分为二地评价义和团运动.答案:(1)反帝爱国精神。(2)不同:材料一只肯定了义和团运动积极的一面;材料二则一分为二地评价义和团运动。B 级-选考能力提升练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6-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1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是()A挽救民族

8、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解析:选 C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维新运动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2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解析:选 B 据材料“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表明是反帝运动。据所学可知,

9、太平天国运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7-动承担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故 A 项错误;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故 B 项正确;五四运动主要是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和游行示威方式为主,不符合“血战”的特点,故 C 项错误;国民革命主要是为了打倒北洋军阀且国民革命开始后孙中山先生已经逝世,故 D 项错误。3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与前几次列强侵华相比,主要不同在于()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获取在华特权 D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解析:选 B A、C 两项史实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已发生,均排除;据所学可知,1898 年,中国民

10、间组织义和团发起反帝爱国运动,1900 年,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华战争,故 B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故 D 项错误.4清朝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8-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解析:选 D 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中割让了大片领土,马关条约将台湾等领土割让给日本,均与材料“不割我土地”不符,故排除 A、B、C 三项;辛丑条约未涉及割地,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14 分)5阅读下列

11、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摘编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摘编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2 分)(2)材料二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维新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3)对比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何变化?为什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9-么会发生上述变化?(8 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考查戊戌维新运动过程中采取的某些措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康有为的变法态度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是由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的软弱性所决定的。答案:(1)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2)导致守旧大臣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辞抗命,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了一纸空文。(3)变化:材料一中主张全面改革变法,材料二中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于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二是由维新派的软弱性所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