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家庭关系.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72434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5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家庭关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四章家庭关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家庭关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家庭关系.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家庭关系 一 家庭关系的涵义及其种类(一)家庭关系的涵义 所谓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或联系。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共同生活,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有着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使家庭成员相互不可分离不可缺少。家庭历来被看做由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的一个具体系统,被看做是由婚姻关系或亲缘关系、生活的共同性以及相互的道德责任联结成的小群体。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相当多,因此家庭被看做一个相互关系系统;另一方面,家庭又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组织,尽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它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家庭要适应变化着的社会

2、关系,就必须实现内部关系的协调与团结。(二)家庭关系的类型 家庭关系表现了组成家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这种互动,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这种互动又包括不同家庭角色之间的联系。按照家庭成员间的人际互动,家庭关系应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祖孙关系、姑嫂关系、叔侄关系等。按照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或类型划分,可以从生物、经济、法律、道德等多种角度来认识家庭关系。前苏联的家庭关系专家科瓦廖夫把家庭关系划分为七类:(一)社会生物学关系。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因性别、年龄、人数、出生率水平的不同而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统关系;(二)构成家庭物质生活基

3、础的家庭经济关系。其中包括主持家务、家庭收支、家庭义务分配等方面的关系;(三)法律关系。这种关系的作用是,依照法律来调整结婚与离婚,调整夫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调整父母、孩子以及其他亲属间的关系,解决继承问题;(四)道德关系。这种关系涉及到家庭情感与义务关系的问题;(五)心理关系。这种关系涉及到家庭成员的心理气质,相互作用的范围,其主要功能是增强家庭成员的相容性,调节家庭内部的心理气氛和情感。除了上述五种关系外,还有教育关系以及美学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总之,家庭关系的内容多,种类也多。这些互相紧密相连、彼此交织在一起的关系,决定着家庭的稳定性和家庭功能的实现程度,决定着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科瓦廖夫

4、的家庭关系分类主要基于家庭关系的功能特征。而就家庭成员互动的性质或状态而言,我们又可以划分出以下几种类型:(1)以相互支持和帮助为前提的实现共同目标的合作关系;(2)以家庭全体成员的相互利益为基础的、民主协议的平等关系;(3)家庭成员间矛盾尖锐、家庭团结在外部压力之下被迫维持在表面上的对抗关系;(4)家庭成员间矛盾恶化引起家庭关系破裂,需要社会规范力量加以调整的冲突关系。家庭关系的理想性质应当是家庭成员相互平等与合作,相互支持与援助,共同承担责任。对抗 和冲突对家庭无疑是有害的。但家庭关系的不同状态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各种家庭中,促进或妨碍家庭的稳定性,促进或妨碍家庭成员中的正常家庭生活和活动,

5、扩大或缩小家庭在履行其重要功能时所能取得的成就,因此家庭关系的调适尤为重要。可以说,正是家庭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家庭的最终幸福。二 家庭关系的特点 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称。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家庭关系具有以下的特点。(一)家庭关系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联系纽带,表现为有婚姻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由收养关系建立起来的拟血缘关系)。其中,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人称为姻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称为血亲。婚姻关系是自然与社会两重因素的构成物,是两性间具有由规范所指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它是两性间的交往,具有排他性。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面形成,

6、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以婚姻和血缘为根据,因面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有着不同的联系纽带。(二)家庭关系是社会中较为简单、基本和初级的关系。家庭关系具体体现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联系,反映了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广泛、深入、直接的交往,交往程度密切,因而是基本的社会关系和初级关系。(三)家庭关系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特殊的相互行为。这样的特殊行为包括共同生活、经济联系、情感交流、性爱和生育、消遣娱乐等多种方面。任何其他社会关系都不能涵盖这么多的互动内容。(四)家庭关系既有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的水平关系,也有代际垂直关系,在交往的方向与选择上有着双重的趋向,即不仅包括水平的交往,还具有垂直连

7、续性和代际传递性。这是其他社会关系所不易具备的属性。(五)家庭关系是具有较高的规范化程度的正式社会关系。虽然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家庭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血亲和姻亲、夫妻和亲子关系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的偏重,但家庭关系一直为一定的程序、一定的原则所规定和制度化,有着相对固定的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非正式社会关系相比,家庭关系规定了诸多成员间的相互权利和义务,规范程度较高,其中既有法律的规定,也有伦理和道德的约束。与其他社会关系不同,家庭关系体现了家庭内在矛盾的特殊性,是家庭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只有从家庭关系的固有特性入手,才能把握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家庭与社会的互动。

8、影响家庭关系的各种因素 家庭关系既非孤立也非永恒,它受着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也受家庭内部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对家庭关系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在起积极作用的情况下,家庭关系会得到加强;在起消极作用的情况下,家庭关系会受到削弱和破坏,甚至造成家庭关系的破裂和家庭的解体。三 良好的家庭关系的基本要求 从家庭与社会和个人关系来看,没有健康的家庭生活,便没有健康的个人与健康的社会。什么样的家庭才是一个健康的家庭?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归纳许多研究结果,一般认为一个良好的家庭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家庭成员对家庭能认同、有默契与承诺。一个健康的家庭,家庭成员认可、关爱、依恋、珍惜

9、、呵护自己的家,其家庭成员互相合作、鼓励与支持,并重视家庭生活,即使是牺牲一点个人的嗜好或减少一点工作时间,也要维护家庭的幸福。一个健康的家庭,有其共同目标,而目标的拟定是家庭成员共同拟定与修改的;健康家庭的目标,具有弹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因外在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对目标的达成,成员能彼此互相妥协与承诺,并努力实践。健康的家庭,其成员在认知上会有一定的认同感,并对自己的家庭感到骄傲。健康的家庭,夫妻间对性忠贞不二,彼此尊重、信任与诚实,美满的婚姻,是配偶彼此之间都觉得对方是“世界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同心同德 2 注重家人团聚与共同的家庭活动。初级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成员面对面的密切互动

10、,相互了解,心心相印。日久生情,情感是在共处中培养升华的,亲人之亲,一方面来自于血缘之情,另一方面来自于共同生活中的让我们感动的是深夜里父母给我们留的一盏灯,让我们难忘的是母亲给我们做的可口饭菜,是父亲从口袋里掏出的糖果,让我们思念的是亲人的微笑,是亲人的欢聚。是家人共处时的点点滴滴。无论多么忙碌,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控制时间,而不被时间所控制,并设法安排家庭团聚时间。这种家庭聚会并非偶然发生,而是有计划地进行。例如:参加社会活动、打扫卫生、做饭、一起用餐或家庭旅行等等。健康的家庭,提供成员们情绪上的支持及安全感的保证。3 家庭成员互相接纳、尊重、欣赏、赞美与鼓励。健康的家庭,其成员在认知上彼此

11、承认个别差异,在情感上有一种内在的亲近感,无条件的彼此互相接纳并互相尊重、相互欣赏和鼓励。许多研究结果也提出“欣赏是婚姻的润滑剂”,“欣赏对方的优点就是带给自己的快乐”。“距离产生美”,人总会有毛病,亲密无间的家庭生活,很容易让美发生化学反映,让讨厌的东西一览无余的呈现在面前。冲突、矛盾、厌倦、失望、对抗/破裂。4 家庭成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方式。健康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倾听对方说话与理解对方的修养。不健康的家庭,往往在沟通时有“当耳边风”或“对牛弹琴”的现象。当然健康家庭并不是绝对没有冲突、抗衡或争吵,而是他们强调解决冲突的方法,彼此都有选择的余地。健康的家庭强调夫妻间平等的关系。良好的沟通

12、不仅传达信息,而且对信息做出反应。沟通的内容包括非口语式的信息。健康的家庭允许成员们自由地表达喜怒哀乐。在健康的家庭中,家人们能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见,而不必担心将被责备、讥笑或阻止,但是,健康家庭沟通时也注意到表达情意的用词,注意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后果。5 健康家庭是一个“压力有效家庭”。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困扰,也就是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健康的家庭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或面对压力,他们能认识困境,进一步同心协力,有创造性,有系统、理智地克服困难,在困境中家人能做到同舟共济,彼此支持与鼓励。健康的家庭,在面对困难时,勇于面对困难,善用支持系统。发展新的家规,随时接受

13、“再社会化”,态度倾向于解决问题而非互相指责。四 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 影响家庭关系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家庭人口数 家庭关系的复杂程度,往往与家庭人口数成正比。家庭人口越多,人际关系越复杂。家庭关系的频率和家庭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家庭互动定律公式来计算:公式中的 N 为家庭关系数,x 为家庭人口数。依此公式计算,若家庭人口数为 2,则只有一种家庭关系。若家庭人口数为 3,则有 3 种家庭成员关系。若家庭人口数为 6,则有 15种人际关系。这一公式表明,家庭人口数决定着家庭关系数。(二)家庭代际层次 家庭成员在代际关系中被划分为不同层次。家庭中代际层次越少,关系越简单;反之,代际层

14、次越多,关系越复杂。代际关系表示上下代之间的垂直交往,体现了家庭关系的连续性和承继性,但世代之间也存在着一种自然的隔膜,具有显著的特征差异。(三)夫妻对数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每一对夫妇都形成一个关系的中心,多对夫妇就有多个中心。家庭中夫妻对数越多、中心越多,家庭关系就越容易产生对抗和冲突,家庭就越是不稳定。常见的婆媳冲突、妯娌不和就是这样的例证。根据夫妻对数来区别家庭类型和判断家庭关系,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只有一对夫妻的核心家庭里,家庭关系最容易协调,而在有多对夫妻的联合家庭中,家庭矛盾和家庭冲突很容易发生,关系难以理顺。从根本上来说,扩大的 联合家庭之所以矛盾多,就在于这样的家庭中存

15、在多个中心。不同中心的情感寄托与利益关注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这是一种天生的离心惯向,如果没有某个家庭权威或强有力的核心来调节各中心之间的利害关系,联合的大家庭是难以维持的。(四)家庭成员间的特征差异程度 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有差异就会有矛盾。成员之间相互接触越频繁,这些差异发生的作用就越大。这些差异包括年龄的差异、经历的差异、性格的差异、文化素养的差异、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差异等。家庭成员之间的生理和社会特征的差异,会给共同生活带来困难。正确处理这些差异,如存异求同、互补等,才能使家庭成员互相容忍、顺应和合作。(五)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 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大,交往和沟通的频率低、次数少

16、,相互关系就较为疏远。相反,家庭成员间区位距离近,交互频繁,有助于成员间情感的密切和关系深厚,也容易产生矛盾与纠纷 影响家庭关系的外部因素则主要有三种。(一)社会生产方式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家庭关系与之适应。在小农经济的社会条件下,家庭是生活和生产单位,且必须自给自足。这时,就需要家长承担和履行组织生产、统辖分配的职责,因而形成家长的无限权威及其对家庭事务的裁决权,其他家庭成员则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这决定了“家长制”式的家庭关系。(二)社会规范 法律制度对家庭关系有一种约束力。法律所规定的父母、子女的责任义务必须体现在家庭互动之中,家庭关系不能违背法律的原则。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也对家

17、庭关系的维系起着示范和警世的作用,其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其他因素。(三)宗教 宗教对家庭关系也有巨大的影响和约束力。如宗教教义对婚姻的阐释和对离婚的规定、限制,便对信徒的夫妻关系产生约束力和规限作用。家庭关系受到家庭内部因素和外部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反过来,家庭关系也会影响家庭的结构稳定,影响家庭功能的发挥与实现,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五 夫妻关系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和起点。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核心的关系。有夫妻才有子女,然后才有家庭中的其他关系,因此,家庭关系是以夫妻关系为核心展开的。夫妻关系即两性在家庭领域的角色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中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它是一种被结构化、制度化的关系

18、。有关夫妻角色的规范,随着社会的变迁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在所有的社会中,家庭内部都存在着一系列普遍适用于丈夫、妻子性别角色分工的规则。尽管并非每个人都能适应社会加于他(或她)的性别角色及其规范。如果谁不能适应社会的性别角色要求,就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如:某家庭房间零乱不堪大家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这个家里有一个不称职的主妇,社会习俗规范中要求主妇完成这些任务。但是再过 50 年会不会还想到妻子呢?家庭的角色分工规则是变化的。如:某某打妻子了,在传统社会人们马上想到妻子有毛病,丈夫教训她。现代社会人们马上想到家庭暴力,丈夫无这种角色权利。中国历史上“举案齐眉”的成语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汉代有位

19、先生梁鸿,娶了位贤妻孟光,很贤惠,对丈夫特恭敬,把放饭菜的托盘举到眉毛这么高,树立了一个好妻子形象,成为千古美谈符合传统社会对妻子的角色要求。丈夫应该怎样关心妻子呢?历史上记载很少,也很少为人们了解,有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丈夫关爱妻子的美好佳话,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张敞画眉,张敞是汉武帝的名将,很爱自己的妻子,每天早上要替妻子画好眉毛再去上班,浪漫有情调的生活。这也是一个美谈,谁说中国人不懂生活,不会浪漫。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上不了台面,因为男主外,大丈夫胸怀天下,好男儿志在四方,这种描眉画眼的事不是丈夫这个角色份内的。可见,这两个同是反映和美的夫妻生活的成语故事,一个广为人知,一个鲜为人知,主

20、要原因是社会文化、规范对夫妻的角色要求不同。(一)决定夫妻关系的因素 1 生物因素 家庭中夫妻角色的分工首先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如丈夫不可能十月怀胎,生育哺育子女的角色只能由妻子担当。女性天性细腻,心灵手巧,针头线脑的细活女性做起来轻松快捷,采茶女。妻子不如丈夫强壮因而不擅长需要力量和速度的劳动,开山劈石,捕鱼打猎,挑水打材男性绝对胜过女性。这些性别差异是由两性的生物特征决定的。2 社会因素 家庭中夫妻角色分工和彼此关系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规定,经济、政治、教育、宗教、传播、社会福利等一系列制度影响着家庭模式和组织性质,也影响着家庭中的互动关系,包括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行为与期待。在家庭

21、发展史上,曾经存在过母权制。母权制始于原始氏族公社产生之时,其存续的时间大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在母权家庭阶段,家庭的绕治者是女人丽不是男人,财产由女人占有,经济由女人控制,各项事务由女人决定亲属传承依母系传递和计 算。妇女地位高贵并在氏族中受尊敬的根本原因在于,她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了男子。妇女从事采集、纺织、养畜和原始农业,创造了绝大部分的生活用品,提供大量的食物。而男子从事狩猎,往往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而且不可靠。如果运气好,可能收获很大;如 果运气不好,则可能一无所获,因而男子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者,甚至需要依靠妇女的可靠收获生活,地位较低。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分工。随着金属工

22、具的出现和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的发展,男子开始从事农业、畜牧业、制陶业,他们的劳动收获逐渐超过了妇女,从而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而妇女则被排斥于主要的生产部门之外,从事附属性的劳动和家务。男子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强,地位提高,自然就产生了统辖家庭的要求,世系由母系转为父系,子女继承父亲的血统、财产和权力。同时,伴随着生产劳动中性别角色的高度分化,妇女受到严格的人身隔离,她们的活动被限制在家庭之中,从而依赖于男子。工业革命以来,两性关系发生了许多历史性的变化。工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促使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尤其在与传统女性的性别角色和个性特征相联系的工作领域中,工业化给妇女创造了许多位置如食品

23、加工、服装制造、教育、社会工作等。妇女投身 于家庭以外的社会领域,参加工作,参与交往,重新获得为家庭做出经济贡献的机会,自身价值相应得到提高。此外,在工业社会中,孩子不再像农业社会或采集、狩猎社会中那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关于孩子的价值观的转变有助于妇女摆脱生育的压力,从而可以比较自由地在家庭和社会上寻求新的角色。男女两性关系在社会、家庭领域中走向平等的趋势,改变着夫妻地位和相互关系。在当代工业社会中,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工作与家庭完全分离,男女平等主义的思想大造声势,出生率降低,生育与性行为分离,儿童教育和家务劳动社会化,妇女广泛就业,家庭生活水平提高,这一系列因素对家庭中的夫妻

24、关系产生了三个重要影响:(1)夫妇式的家庭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家庭轴心从以往的亲子轴心转向夫妻轴心;(2)夫妻关系在家庭内部趋于平等,夫妻各自保持思想和经济的独立,共同分担家庭义务;(3)在夫妻关系中,更受注重的是爱情、情感支柱、友谊和伴侣关系的实现以及性的和谐与满足,这些需要已经成为达到理想的家庭生活的前提。但在当代工业社会,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夫妻关系上也出现了某些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最为明显的是,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反映了夫妻生活的失调和夫妇冲突的频繁。研究表明,在夫妻之间,如果丈夫一方的权力明显高于妻子,夫妇冲突的外显性就较小;相反,如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权力接

25、近平等,则夫妻冲突就很容易外显。在 20 世纪,平等主义理想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妇女通过教育和就业得到日益增加的财力,夫妻之间的更公开的互相冲突于是呈上升趋势。引起夫妇冲突的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金钱。由于获得金钱具有提供个人生活安全的功用和自身价值实现的象征意义,所以金钱可以成为婚姻成功的因素,也可能是使婚姻失败的因素。对金钱的不满足和金钱使用与处理的分歧往往是夫妻冲突的根源。二是子女抚育。许多夫妇间的争执往往以子女为中心,抚养、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法上的差距,往往给夫妻生活带来不少困难和压力。三是家务分配。承担家庭事务的责任 的分配,往往也是导致夫妇争吵的导火索。四是性生活问题。夫妻间性生活不协

26、调,出现婚外性关系等,这些与性有关的事件是导致夫妻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夫妻冲突达到激烈程度时,婚姻便有了不可挽救的危险。在西方世界,当代的社会条件创造了其历史上最高的离婚率。自 1900 年以来,西方所有国家的离婚率都在逐渐上升。美国从一个世纪以前的内战以来,离婚率每十年就上一个台 阶。预料在目前结婚的男女达到 55 岁时,将只有 40一 50还留在婚姻中。(二)维持健康夫妻关系的策略 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很多,如结婚动机、结婚时的感情基础、结婚后角色适应情况、双方的个性因素等。要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双方在婚前婚后都要分析和把握好这些因素。要相互了解,包括了解对方是否与自己志同道合,是否真正地

27、爱自己;彼此是否有共同的乐趣;彼此的性格、气质等有何差异,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及文化素养等。只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对方出现不如己意的事情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夫妻感情还要在婚后不断更新,因为夫妻之情并不会随着婚姻时间的延续而自然递增。即使婚前关系较好,如不注意相互间个性心理及角色行为的适应与调适,不保持爱情的新鲜感、充实感和美感,不善于缓解心理冲突而做到求同存异,夫妻感情就会出现裂痕。婚前基础不太好的夫妻更应主动努力协调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卢瑟伍德沃德,在研究了幸福婚姻的特点后,提出了建立良好夫妻关系的十条建议,内容如下:1 幸福的家庭生活是夫妻共同合作的产物。幸福的家庭生活并非从天而降,而

28、是家庭成员间相互体贴和合作的产物。每个人婚前都有承诺,“我一定给你幸福的生活”,“我一定会是最幸福的家庭”要信守诺言,应努力工作,积极的生活,营造美好的家庭。不能忘记自己的承诺,自己的期盼,这是对爱人的爱,也是对自己的爱。但是在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心中只有对方的承诺,在生活出现不如意或没有达到预期的状态时,一味的去埋怨对方,觉得对方对不起自己或欺骗了自己。2 性和谐 性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种天性。它像视觉、听觉等一样,是极其有价值的。人们必须明智地、巧妙地利用它来丰富自己的生活。3 志同道合 在婚姻中,各种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共同的信仰和兴趣、和谐一致的谈话、融洽的性生活对婚姻的美满都有举

29、足轻重的影响,其间同时又相互影响。4 真诚 真诚友好地相爱,但不要把爱变成一条绳索,因为虽然爱是婚姻和家庭的基础,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表现出对别人的爱,要百分之百地时时刻刻地表示爱是一种幻想。5 尊重对方的个性 作为配偶,夫妻之间应该有许多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但是两个人的志趣和爱好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应该允许对方有自己独特的志趣和爱好,夫妻双方应该学会尊重对方的个性。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性是完全一致的。6 知足常乐,愉快地生活 知足常乐,愉快地生活,生活不如意,偶儿发脾气是难免的,但切不可经常闷闷不乐,愁眉苦脸。7 包容 尽管对方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不要嫌弃对方,今天他或她有这个缺点,

30、明天就可能自然而然地改掉。切记不要有意去设法“改造”对方,这样的努力十有八九会失败。通过婚后生活在一起的潜移默化过程,人的个性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注意恋爱中发现对方的人生观、态度、习惯、爱好等与自己有分歧时,一定要好好思考 自己是否能容忍之,不要抱幻想。谈恋爱时一定要了解清楚,生活化不要太理想化。8 多谈论自己爱人的优点和长处,讲给他(她)自己听或者熟人听,因为人们生来都喜欢听关于自己的好话,而不爱别人批评或指责自己,有时越是被指责,越是会顽固地抱住自己的缺点不放。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多想、多说好,容易悦纳他人。婚姻咨询的方法之一,说对方的优点、好处。9 正确处理冲突。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有时难免

31、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争吵。明智的方法是吵过、争过就算了,不要耿耿于怀,有时一方发脾气,另一方要采取忍耐的态度,如果以牙还牙,只能使矛盾扩大和激化。10 同甘共苦 自己有什么感受应该告诉自己的爱人,快乐两人一起享受,忧愁两人一起分担。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受各种形式的考验,而真正的爱情必须是真诚的,毫无保留的。(三)夫妻沟通的方式 1 倾听。沟通时,倾听比说更重要。在沟通时,许多人往往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忽视了别人在说什么,而各说各的,使沟通效果大打折扣。倾听是指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用心去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不只包含听到对方说什么,还要观察到对方话语里蕴含的意义,注意到其手势、表情、声调、身体语言,当一个

32、人心口不一时,往往可从中感到真正的含意。然后对于所听到、观察到的,给予适当而简短的反应,例如:“原来如此”“是”以及点头,让对方知道你在听,也会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2 接纳。不论你听到什么,不管对方的表达内容是对是错,先别急着辩驳或去指正,试着去承认对方真的有此感受,才能够使他愿意放下防卫,弱化个人的坚持,进而聆听你所说的话。认可对方并非代表同意对方的观点,只是表示你能够体会到他的个人感受。假若你的他表示:“我受够了你老是对我挑三拣四。”若你回答:“我不是挑剔你,只不过是想要告诉你如何正确地保持干净罢了!”这一番听起来无伤大雅的话,可能会引来一次争吵,因为这句话否定了另一半的实际感受。若能认可

33、对方的感受而回答:“我看得出来我的唠叨、挑剔令你心情不好,真的很抱歉让你这么难受”,另一半惟有感到你接纳他之后,才会愿意聆听你的心声。另外,通过观察另一半传达的信息及其背后的真正用意及深为愁苦的烦恼,才能逐渐接纳对方。3 澄清。学习在沟通过程中给对方反馈,将你所听到的告诉他“你的意思是”“你是说吗?”可避免因听错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4 运用“我信息”。许多人常喜欢用“你信息”来沟通,“你不准这样”“你难道不能”“你以为家里只有你一个人吗?”这容易让对方感到受威胁,而引起反抗心理,或者激怒对方而引发矛盾。若运用“我信息”,以我当语句开头,后面接感受的词汇,“我觉得”“因为”则较无攻击性,让听者有

34、较大的心理空间来思考你所说的话,而且用“我”当开头,表示说话者自己负起这次沟通的责任;若用“你”来叙述,则把过错丢给听者,容易激起听者的负面情绪。例如:“我很难过,因为我原本以为我们早就约好今天要一起吃饭的。”就会比“你每次都说要忙公司的事情,到底是公事重要还是我重要!”让对方更清楚地了解你的感受,而不是遭受批评而已。5 表里如一的沟通。当你内在的想法与表达出来的信息一致时,一方面可能让你照顾到自己内在的需求,不会委屈、压抑情绪或有戴面具的感觉,另一方面让配偶知道你到底要什么,才能重视你的问题。这样的沟通,才能顾及双方感受。例如:有些配偶表面上回答:“没关系、都可以、看你想怎么做”,实际上内心

35、另有其他想法。6 具体化。说话者要尽可能把自己的感受与期待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简单、具体、明确能让对方抓住你要表达的重点。每个人的内在状态有如水面下的冰山,并不容易让别人了解,除非你愿意表达出来,告诉配偶你的内在感受、观点、期望、渴望与需求,能让配偶了解你的内在状态。许多人习惯于表达看法,但只停留在表面的事件讨论及问题解决,很少把真正的感受表达出来,而表达感受却是让对方了解你的重点所在。7 多用正向的语意。例如:“记得把用过的杯子拿到厨房放好”,将比“每次喝完开水,杯子总是乱放”这样的沟通来得好。8 不可用威胁、羞辱等伤害性或批评性的言语。沟通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信息能被尊重与接纳,如果用具有伤

36、害性或批评性的方式来传达,对方会产生巨大的防卫心理,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负面情绪,这样会让双方陷入情绪化的互动中,失去沟通的目的。9 别陷入是非对错之争。沟通的目的在于交换信息以解决问题,增进了解或促进关系。但是夫妻沟通时,常把注意力放在谁是谁非上,意见的沟通变成意气之争,沟通时若不能对事不对人,则容易造成彼此的伤害。而沟通时无法就事论事,主要是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10 欣赏与鼓励、包容与谅解。增进两人的情义,随时为两人的情感亲密度加温的沟通,可为夫妻之间的和谐美满打下深厚的基础。为了维护良好的婚姻关系,夫妻双方必须有能力做清楚有效的沟通,而沟通是需要学习的,如何通过沟通化解因男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37、是很重要的。六 代际关系 代际关系指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即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或祖父母与子女、孙子女的关系。本节主要谈谈父母双亲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父母双亲与未成年子女之间,既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又有长期养育而形成的感情联系,因此,亲子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代际关系的内容 代际关系是涉及多方面有价值资源的双向支持和交换的复杂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代际关系涵盖的内容是有所区别的。从微观家庭角度出发,代际关系的内容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日常服务的互惠以及亲情、情感的沟通和慰籍,见图 3;从代际关系涉及的主体出发,则包括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以及祖孙关系等直系血缘关系和非直系血缘关系

38、;从代际关系发生联系的中介出发,包括金钱、物质、时间和情感等。从社会宏观角度出发,包括同期的老年中青年少年代际间的生活资源分配关系,社会成员间的代际互惠关系,代际经济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的代际精神利益关系。在此主要从家庭的角度阐述代际关系的内容。(1)经济支持 所谓经济支持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一般地,我们将财富从子女流向父母的过程定义为供养,将从父母流向子女的过程定义为抚养。在一个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供养和抚养分别占据不同的地位。经济支持的流动方向可能是单向的,也可能是双向的。但随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代际关系中的经济支持在家庭中不再单纯是单向的,更多地表现为双向的(见表 2)。代际

39、关系由家庭逐步外化到社会,也就使得代际经济关系复杂化。(2)日常生活照料的互惠 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一般经历自我照料、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家庭成员或社会养老机构完全承担照料的过程。因此,笼统地说,老年人在晚年需要生活照料和日常服务的帮助,这样的结论是不切合实际的。在老年人健康状况允许的前提条件下,老年人和其子女在生活照料和日常服务方面更多地表现为以“互惠”为特征。但随着年龄的增高,体质日趋下降,健康问题突出时,才需要代内或代际之间提供照料。(3)亲情、情感的沟通 在现代社会中,因为角色的转变,生理机能的限制,使得老年人接触社会和外界的机会要较从前少得多。使老年人极易形成孤独感和被排斥感。只有来自于家

40、庭的亲情和情感的沟通和相融,才能消除老年人心里的孤独感,使他们觉得自己依然有用和受重视。另外,从子女的角度讲,同父母的感情沟通也是必要的。父母作为社会活动的曾经参与者,必然积累了相当的人生经验,遇事向父母请求帮助、提出的参考和建议,对于子女而言,仍然具有实用价值。亲情和情感的沟通,从行动主体而言,对任何一方都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并不是某一方善意的施与。(二)、代际关系新走向 1、分而不离的代际关系 家庭自古即形成了敬老养老的传统,因而,长期以来,中国老人的供养主要以家庭为主。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家庭模式变化

41、显著,老年人选择独立居住的现象较为普遍。应该强调的是:尽管养老居住方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却有别于西方国家代际之间完全独立的居住方式。独立居住的老年人与其子女居住在同一个居委会或同一个区的比例很高。两代人居住距离较近,代际之间既可以互相独立,生活自由,同时又可以经常来往,为两代互相帮助提供了空间上的便利条件。分开居住但彼此仍然互相照顾与关心,又适应两代人各自的需求,维系代际关系的双优局面,保持着和谐的代际关系。2、民主和谐的平权家庭代际关系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变革、商品经济和现代化信息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多变性的特征。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处事态度、生活方式随社会发展,不断裂变而重新组合,由于

42、每个人社会程度的差异,变裂组合有快有慢,形成了“代沟”。年轻人有超前意识,易于接受现代观念,变裂组合较快,而老年人则反之。现在一般的老年人能够正视与年轻晚辈的代差,也在努力参与社会,继续终身学习教育,尽力适应新时代发展;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突破既定的思维定势,加速变裂组合速度;改变教育子女的方法,尊重孩子,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有各方面的合理选择权利;尽量做到与子女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减少分歧和差异,建立平等、民主、温馨、和谐的新兴家庭代际关系。3、隔代抚养关系增加 近十多年中国隔代户与日俱增,这种隔代家庭主要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户型。隔代户普遍增加的

43、原因有以下两点:(1)人口社会流动增加,大量年轻父母外出务工。对于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待遇并没有城镇居民化。其子女不能在城镇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去接受教育,即便能入学,需要交付昂贵的赞助费或学费,很少农民工能负担得起。孩子只能由祖辈照顾和抚养。(2)城镇双职工的孩子无人照顾,为减轻家庭负担,把孩子送到父母家长期居住而形成隔代抚养。(3)情感需要。老年人退休后,每天赋闲在家,容易感到冷清寂寞,子女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无暇陪伴父母,孙子女可以给老人带来精神寄托,给老人带来天伦之乐,于是老人主动要求为子女照顾抚养孩子。(4)补偿心理。老人退休前忙于工作,对子女照顾相对较少。孙子女出世后,子女工作紧张忙碌,没有精力带孩子,或带孩子缺乏经验,给老人提供补偿机会。4、代际关系重心下移 在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中,尊老和爱幼是同时被强调和关注的,处于中间地位的中年人要对他们给予同等程度的关爱与照料。可以说,代际关系的重心支点处于中间位置,中年人就是代际关系重心支点的承担者。但近年来,出现了关注下一代甚于关注上一代的代际关系重心下移的现象,即表现为尊老不足而爱幼有余。所谓尊老不足,指的是“孝亲”观念的淡化以及对老年人的情感疏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