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定最终版.pdf

上传人:hg158****2095 文档编号:8072368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规定最终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管理规定最终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规定最终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规定最终版.pdf(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管理规定最终版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2020.目录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 2.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 3 3.项目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5 4.安全技术交底制度7 5.防护用品及设备管理制度8 6.危险源控制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9 7.消防安全制度12 8.安全事故报告制度13 9.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整改制度14 10.安全工作会议制度15 11.应急预案及演练制度16 12.劳动管理制度18 13.劳动保护管理制度19 14.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制度19 1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奖罚制度20 16.安全生产教育

2、制度21 17.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2 1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3 19.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24 20.脚手架验收检查制度25 21.动用明火三级审批安全规定26 22.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7 23.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28 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做到“五有”和“五同时”(即日程上有计划,组织上有保证,任务上有安排,防护上有措施,工作上有督查和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二、建立安全工作网络系统,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三、

3、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专业岗位和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保护措施。四、建立安全生产的各类检查制度。坚持每班日检查,每月每季检查,半年和年终检查,安全技术性检查,重大节假日检查等。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五、各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违章违法操作。六、健全防火管理制度。对防火重要部位采取特殊措施:责任到人,悬挂醒目的警告和警示牌,购置和配备必要的防火器材。七、职工工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的防护用品。两米以上的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上安全带,并有安全防护措施和监护人。米以下的沟底

4、作业首先要清除上部可能坍塌、坠落的土方和物品,采取必要的可行措施,防止倒塌和坠落引发事故。与旋转设备打交道的职工,操作时严禁戴手套。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做到“五有”和“五同时”(即日程上有计划,组织上有保证,任务上有安排,防护上有措施,工作上有督查和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二、建立安全工作网络系统,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三、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专业岗位和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保护措施。

5、四、建立安全生产的各类检查制度。坚持每班日检查,每月每季检查,半年和年终检查,安全技术性检查,重大节假日检查等。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五、各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违章违法操作。六、健全防火管理制度。对防火重要部位采取特殊措施:责任到人,悬挂醒目的警告和警示牌,购置和配备必要的防火器材。七、职工工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的防护用品。两米以上的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上安全带,并有安全防护措施和监护人。米以下的沟底作业首先要清除上部可能坍塌、坠落的土方和物品,采取必要的可行措施,防止倒塌和坠落引发事故。与旋转设备打交道的职工,操作时严禁戴手套。

6、八、各种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操作,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自查检测,按规范要求使用、保管、储运。九、道路施工必须先办理施工许可证。现场施工时路挡、警告标示牌、照明、红灯、红旗必须齐全有效。现场物料应堆放整齐。架设施工电器设备要按照其架设标准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架设。合格后才能使用。十、工程施工前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方案,方案经安全部门会审后方可实施。安全部门对其实施检查和监督。安全施工措施要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十一、遇有五级以上大风、大雾、大暴雨等恶劣气候时,应停止进行露天作业和施工,雷雨时不能在树木下休息和作业。夏天应做好防暑降温的有关工作,冬季应做好防冻、防寒

7、、防滑等工作。十二、安全生产应作好原始记录。认真填写施工记录和“安全工作”记录,生产中发生的各类情况分别记入,写明记录人姓名和时间,不得丢失和更改它用。十三、进入施工现场和生产工作场地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一穿二戴十不准”的规定:1.一穿:穿好劳动保护用品 2.二戴:作业戴好安全帽,佩戴安全带 3.十不准:(1)不准班前班中饮酒;(2)不准现场打盹、睡觉;(3)不准打闹开玩笑;(4)不准带小孩和闲杂人员到现场;(5)不准在易发生倒塌和坠落的场地停留;(6)不准随意拆除和挪用各种安全防护装置、设施标志;(7)不准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区;(8)不准无证操作特种作业,也严禁非本岗位人员操作自己的设备;(

8、9)不准窜岗位;(10)不准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一)、资金保障制度 A、为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安全生产资金由施工经营项目的决策机构或主要负责人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正确使用,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B、安全生产资金在项目招标中予以保障,施工技术措施费、施工组织措施费取费不得低于陕西省建设工程施工取费定额的弹性区间费率下限。C、安全施工费(包括安全防护用具和服装,施工现

9、场的安全警示,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及编制安全措施方案等发生的费用)属施工组织措施费在项目招标中(人工费+机械费)的%提取。D、职工教育经费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E、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在规费中列支。F、其它施工技术措施费、施工组织措施费按招标中的各项目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G、各项目在签订项目经济目标责任书时必需明确规定各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费和安全组织措施费金额,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资金提取与使用。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的落实与到位。H、以上规定望公司各单位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与公司工程部联系。(二)、劳保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A、采购 1、生

10、产所用的所有劳动保护用品,一律由公司采购部门集中统一采购。2、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必须是符合正规的采购渠道,在专门从事劳保用品生产经营的厂家或商家处采购。并办理正规合法的供购手续。3、所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在采购前必须确认产品质量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采购人员不得采购品质不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4、严禁有采购人员伙同经销商徇私舞弊、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一经查处,从严处罚,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B、发放 1、采购回来的劳动保护用品在办好入库手续后,由公司工程部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依以下四款按需发放。2、劳保用品的发放严格遵守员工防护用品发放标准。3、由公司制定统一的各不同工种人员的劳保用品

11、发放办法,任何人不准随意更改。4、发放的所有劳保用品应登记发放日期,经领人必须签字。5、对部分易消耗磨损的劳动保护用品,应该采用定期发放的办法。C、使用 1、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由使用个人保管。2、一次性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施工作业人员在使用后可以自行报废。3、公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由各施工队和班组集中保管,各施工队和班组对于公用的劳动保护用品要有保管制度和专人保管。4、进入施工作业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因未按规定穿戴而造成事故者,后果由个人承担。5、如故意损坏劳动保护用品者,要按价赔偿或本人自己出钱购买。6、未经同意,不得使用他人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D、报废 1、公司安全科平时应加强对

12、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对超期,失效或不能继续使用的劳保用品,应当予以报废。2、对报废的劳保用品应做报废登记,并应及时检查该品种的库存情况。对库存不足的,应及时报备相关部门进行采购。项目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项目安全技术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1、成立由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员工等人员组成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并形成文件。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应结合本项目实际,按公司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的规定,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13、制订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台帐、重大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清单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管理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三、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成立由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组织机构,并形成文件。2、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订施工现场应急预案,经审批后实施。3、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及时对预案进行评审、修订,以便提高应急能力。四、安全技术措施 1、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时,应当根据工程特点,针对工程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2、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针对工程特点、施工方法、作业条件以及队伍素质等,对工程中各种危险源,从防护上、技术上制

14、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要求。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对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2)土方开挖工程 土方开挖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3)模板工程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4)起重吊装工程(

15、5)脚手架工程 高度超过24m 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悬挑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卸料平台。(6)拆除、爆破工程 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7)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隧道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含架桥);特种设备施工;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6m 以上的边坡施工;大江、大河的导流、截流施工;港口工程、航道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已经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2、在施工准备阶段,应根据工程涉及内容,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制订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计划。3

16、、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应结合工程实际,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从施工技术上采取措施保证安全;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 环境,从防护技术上采取措施保证安全;针对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从安全保险的有效设置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并经审批后实施。4、应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的工程(1)深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2)地下暗挖工程 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3)高大模板工程 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

17、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 的模板支撑系统。(4)30m 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5)大江、大河中深水作业的工程。(6)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大爆破工程。4、项目部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完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专家组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应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5、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方案编制人员对方案的实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项目施工负责人负责组织方案实施的验收和检查。6、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的作业行为必须列入危险作业管理范围,作业前,必须办理作业申请,明确经过岗位培训的安全监控人,实施监控,并有监控记

18、录。六、应根据施工特点和地域,收集与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适用性评价,并将目录及时发放相关部门和岗位,以指导相关部门和岗位始终使用现行有效的规范、标准和文件。七、严禁使用国家、行业和地方明令淘汰、危及施工安全的施工生产设备、施工工艺和材料。应提倡优先选用国家、行业和地方推荐的新型施工生产设备、施工工艺和材料。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本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前必须认真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其中必须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2、安全技术交底必须由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然后由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履行审批手续,安全技

19、术交底由工程技术人员组织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人员进行认真的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是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并要严格履行签字手续,交底人、接底人、安全监督人都要进行签字。3、安全技术交底要与施工技术交底同时进行,不能分开,要融为一体,安全技术交底要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不得施工期间进行交底,也不得交底提前得过早,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一般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同时进行,如果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很复杂、技术难度大,作业条件很危险,可单独进行工种交底,以引起操作者高度重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分部分项工程需要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项目为:1)、土建工程:包括挖土工程、回填土工程、基坑支护、砌筑工程等。2)、安装工程:

20、包括管道管件吊装及安装施工等。3)、用电工程。4)、工机具及设备:力工、电焊等机具设备的安装、使用。5)、防火工程:包括电气防火、木工棚(车间)防火、职工宿舍防火及建筑材料防火等。6)、其它工程。4、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5、把制订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贯穿到每个施工环节,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中去,分派工作时施工员、安全员对各工种的班组长,特殊工种的负责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工作,并履行签字手续。6、各班组长在接受工作任务后,根据本工程的生产特点,对本组作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并履行签字手续。防护用品及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各项安全设施、设备的组装搭设,严格做到规范齐全,提高安全

21、设施、设备的完好率。为此制定如下验收制度必须认真执行。一、大型机械装拆,必须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有效许可证,严禁无证单位承接任务,安装完毕须经公司安全科、动力设备科、施工现场的安全员、机管员、电气负责人共同组织验收。由项目部签发验收记录,并经机械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二、施工现场上所有的临边、洞口、通道等安全防护设施。搭设前,必须按专项方案由技术员、施工员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以后,由技术员、施工员和安全员共同参与验收,不合格的安全设施必须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每验收一次须做好验收记录。三、井架搭设前,由施工员、技术员按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作井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接

22、受人审阅签字后,方可搭设。井架搭设完毕后,经企业与项目部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共同参加验收,做好验收记录,挂上验收合格牌后,方可使用。四、临时用电设施、装置,通电前必须由电气负责人、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并做好验收记录。五、中小型机械使用前,由机管员、安全员、施工员负责检查,填写书面验收记录,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六、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审定发证,并持证上岗。危险源控制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危险源控制制度 一、目的 通过识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并依次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事故和污染。二、职责 1、由项目工程负责组织项目全体管理人

23、员识别各个领域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负责制定相应重大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2、由安全员负责识别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列出危险清单,并负责制定一般危险源控制措施。3、由技术员负责识别一般环境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列出环境因素清单,并制定一般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及不利环境因素的识别要求 1、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2、应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3、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应从以下分项或设施为辨识的重点(不限于):安全管理、脚手架、基坑支护、模板工程、高处作业、洞口临边防护、施工用电作业、大型机械、井架、起重吊装、明火、事故易发多发地点或作业环境、施工机具(包括桩机)

24、等。四、本工程重大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 1、本工程重大危险源(1)大型机械装、拆及使用过程;(2)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3)模板支撑、拆除过程;(4)悬挑钢平台安装、拆除过程;(5)井架安装、拆除过程;(6)深基坑施工。(7)隧道爆破(8)隧道施工(9)挖孔桩施工(10)高边坡防护 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1)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实施计划,落实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策划、监控、检查和验收的实施。(2)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包括监控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内容。(3)按规定审批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前必须完成审

25、批。经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确需要修改时,应按原审批程序审批。(4)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要使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领。(5)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应按方案实施,凡涉及验收的项目方案编制人员应参加首次验收。应及时形成验收记录台帐。2.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一、目的 通过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确定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建立并保持应急计划和响应管理,以防止和减少事故及可能带来的疾病、伤害和环境影响。二、职责 1、项目经理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并上报公司审批。2、项目副经理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及审批后的实施。3、各职能部门按预案要求配合

26、执行。三、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1、项目副经理应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结合工程特点,识别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潜在的重大事故和紧急情况,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应急救援预案。2、应急救援预案应具备下列基本要素:(内容)A、根据环境、安全应急的不同目的,识别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B、可能发生的事故名称、性质、后果;C、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明确指挥、成员间的职责权限、义务、关键人员名单;D、与内外部的联系方式(包括消防、医疗急救等)E、应急器材设施、设备的配置(包括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和动力逃生工具、安全避难场所、安全开关和切断阀、消防设备、急救设备、通讯设施等)以及维护方式;F、报警联络步骤

27、、方式、疏散路线、程序、救援措施等;G、预案演练(培训)计划及设备有效性测试计划。3、存在潜在危险因素的项目应列入应急预案中,如火灾、触电、台风、高处作业,塔吊及起重吊装、井架、脚手架倒塌、混凝土支模板垮塌、食物中毒、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等。4、当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施工,且施工过程可能发生潜在事故时,项目部应对预案的可行性进行试验(或演练),确保预案的有效。5、项目部应根据批准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培训、预案演练,使员工掌握必要的应急知识,并配备必需的应急设备、物资,做到组织全、责任明、方法清、设施齐。四、应急响应 1、事故或应急事件发生后,项目部应按预案要求做好下列工作:A、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28、成员各就各位;B、根据预案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分工落实,实施抢险救援工作;C、立即上报事故情况(消防、公安及主管部门);D、采取措施防止事故(事态)扩大,根据事故性质、类型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E、保护事故现场、配合事故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取证;F、通讯联络、车辆调度、组织伤员救护等。2、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应配合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五、应急救援预案评审及纠正 1、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效果进行分析、评审,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纠正和改进措施,及时调整不适宜的应急措施。2、项目部应根据预案进行演练,对预案演练效果作出评价,必要时对预案作

29、出修订。3、项目部应根据演练中设备、设施的测试情况,及时更换不适宜的设备、设施,对组织人员的不符合进行调整,确保预案的良好状态。消防安全制度 为贯彻执行消防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根据本工地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防火责任制:工地临时用火,用火的班组必须先将用火现场的易燃、可燃物清理干净,无法清理的,必须采用不燃材料进行分隔,并配好灭火器具,经现场检查后,方能点火,现场必须有专人看管,用火后熄灭火种,经检查确定安全后,看管人员才能离开。在高处电焊、气割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火星跌落和飞溅。厨房、沥青溶解用火,必须选择适当的场地,经安全负责人审核同意,确定专人负责管理。2、工地的木

30、工棚、仓库和易燃场所应设置明显标志,并严禁吸烟,严禁烧火取暖。3、工地用电线路和设备必须由电工统一安装,并必须符合电力规范要求,用电由工地专职电工统一负责。工地上任何人不得任意安装电炉,严禁使用电炉或其他电热设备取暖。4、施工现场动用明火要经项目部审批。大功率照明灯具,应用支架支撑,使用碘钨灯时必须距可燃物件和可燃物50厘米以上,电源引入线应有隔热措施。电器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应及时切断电源。下班时,必须由电工负责巡回检查,并切断总电源。5、工地如需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专库存放,专人保管,定量领料,用后多余部分及时交库房保管,不准到处堆放。6、施工现场临时工棚、木工库房、厨房等处,应配备足够

31、的灭火器具,放置在取用方便的地方。并严格管理、保养,不准移作他用。7、工人临时宿舍每幢居住人数不宜超过100 人,每25 人要有一个可直接出入的门口,门窗宽度和室内通道应不少于 米,层高不低于。8、工棚距火灾危险大的生产场所不少于30 米。9、建立防火值班制度,工地24 小时安排有专人值班,定时巡回检查,下班时查看电源是否切断,火种是否熄灭,发现有烟气、异味、火光,应认真检查,及时处理,并做出记录。10、对于违反消防制度者,项目经理部将视情节轻重,对其进行50 元-200 元的罚款,造成危害的,除罚款外,赔偿全部损失,并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者,报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1.发

32、生事故、重大死亡事故,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2.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部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3.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区建设部门、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等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4.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5.凡项目部管辖范围内施工生产区域、生产经营过程和设备设施及人员有关的各类安全事故,不论事故大小、原因、责任及伤亡人员归属如何,都必须执行事故报告制度。任何项目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报告、谎报或隐瞒不报。伤亡事故报告、

33、调查、分析、处理执行中交股份有限公司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办法。6.项目内部对事故执行以下报告程序:a.发生一般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带领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救援,并于24小时内逐级对口报至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b.发生险性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带领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救援,并于12 小时内逐级对口报至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c.事故报告内容:事故项目,事故发生的事件、地点,事故经过,伤亡人数。伤亡人员自然状况,采取的应急措施,调查、善后组织工作及初步分析的原因等。事故报告可采用电话、传真、电报或其他快速办法。安全

34、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1、工地定期安全检查:项目部每旬对施工队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工地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由项目负责人召集施工员、工地安全员及各班组长参加,对工地的管理、设备、措施、装置、违章行为、各项安全制度进行检查,做到检查与总结经验相结合,检查与评经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发现有危险的隐患的现场、部位要立即停工整顿,带病运转的电气设备、垂直运输设备、起重设备要坚决停用,并由工地安全员发出事故隐患通知单,责令有关人员限期整改。改好之后经施工员和安全员会同有关班组长复查合格后,方可解除禁令,继续工作。2、经常性安全检查:工地安全员每天进行巡回安全检查

35、并记录,深入各施工场所、操作点、工作面、库房,对各种设施、安全装置、水电设备、起重设备运行状况,以及各班组长有着无违章指挥、工人有无违章行为等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查,发现问题,指出其危害性,教育当事人,并在安全工作日记中填写处理情况。发现特别危险情况时,要采取紧急措施,先停止施工或停机,并立即报告工地施工员和项目经理研究处理。3、班前班后安全检查,由工地安全员和各班组长负责检查,每天班前班后,班组长重点检查班组使用的架设设备、手动、电动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电工检查配电箱下班是否上锁、电源是否切断、上班有否私自接拉电线的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4、验收性安全检查 脚手架搭好由项目部负责组织、

36、架子工,各使用工种(泥工、木工钢筋工等)的班组长、安全员参加,按照表格列的检查项目内容进行详细检查,达到规程要求后,检查组成员签字正式验收交付使用。5、季节性节假日安全检查(1)冬季定期检查、防冻、防滑、防火灾情况。(2)雨季定期检查,电气是否漏电,材料堆放及土方是否下沉,现场的排水是否畅通。(3)夏季检查:作息时间是否合理,饮用茶水卫生情况,防暑药品配备数量。(4)节假日加班及节假日前后进行安全检查。6、狠抓整改和整改复查工作,认真执行“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积极广泛地发动广大施工人员搞好整改,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对于签发的限期整改通知书和危险隐患,检查单位必

37、须组织力量逐项复查。凡不认真整改者,对其主要责任者要给以批评,经济处罚。屡教不改者,令其停工。安全工作会议制度 根据管理处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要求,我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项目安全生产形势,总结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研究安全生产奖罚事宜,参与或配合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因此为及时准确的掌握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参会人员 1、安全生产例会由工项目部安质部负责组织,项目经理、书记、总工、副经理负责主持。2、参会人员为:安全领导组织机构人员参加。二、会议制度 安全生产例会每月不少于召开一次,召开时间为

38、每月25日,也可根据当前的安全重点工作和管理处、总监办、驻地办安全工作重点要求,增加会议次数或提前不定期召开。三、主要职责 1.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国家、陕西省及管理处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指令和规章制度等,研究制定指挥部、各项目部贯彻落实意见。2.根据上级安全工作总体要求,项目部安全生产指导思想,安全目标、重点、关键和措施。3.分析安全生产情况,查找倾向性、关键性问题,研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隐患,制定超前性对策措施和解决方案,确定安全生产。4.贯彻执行上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并认真督促抓好落实。5、汇报本月安全生产情况;通报本月安全检查情况及事故情况;分

39、析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研究下一步安全工作的重点;安排下月安全生产工作计划。6、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措施,采取相应对策,确保安全施工。7、征求各部门建议,持续改进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使安全工作不断适应现场,达到管理创新的目的。四、会议程序 1.会议准备(1)项目部安质部要将本月完成的主要工作(重点是安全检查与整改落实及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作汇报。(2)项目部安质部要将本季度安全检查情况、检查的问题、整改情况以及现在还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下个月安全工作重点,形成书面材料在会上汇报。2.会议程序(1)首先安全总监、总工程师组织学习上级近期安全生产的有关文件、电报;项目部由项目经

40、理、总工、安质部组织学习上级近期安全生产的有关文件、电报;(2)工程指挥部由安质部、各项目部由安质科汇报本月安全生产情况、检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现还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下季度安全生产重点与安排;(3)项目部安质部汇报:一是本月围绕重点在安全管理上抓了哪些工作及完成数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二是下月安全工作重点及思路;(4)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各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听取发言后,主持分析、研究当前倾向性、关键性问题和安全隐患,确定整治项目,制定对策措施,明确实施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完成期限;(5)每次会后,由安质部、根据安例会记录,及时整理形成会议纪要,并整理存档。应急预案及演练制

41、度 1)应急预案制度 一、在本工程项目开工前应对本工程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1)项目部组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成立危险源辨识小组。2)危险源辨识小组根据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对危险源进行辨别、分类。3)对重大危险源提交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部门建档、备案。4)重大危险源必须编写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盖章后送监理业主审批。二、针对本工程项目危险源编制相适应的应急预案和救援制度:1)项目部组织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成立;2)根据本工程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编写应急预案和救援制度,经负责人审批后实施;3)组织学习应急预案和救援制度 4)对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的职能、电话号码详细情况进

42、行公示;5)配备相应的救援设备和医疗用品;6)应急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救援,由应急救援组长统一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行动迅速,保证救援工作的进行 7)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疏散现场被困人员按预定路线安全撤离。(疏散组应在工程开工时,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图制定疏散 路线,安全通道要保证无障碍,确保救援车辆顺利通过)。并保护事故现场,对可能造成二次伤害的现场要做重点保护。并给事后的事故调查、分析、取证作好准备。二)定期进行救援预案演练 一、培训 根据接受培训的人员不同,选择不同侧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如下: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并

43、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自救与互相救护的能力;学习使用各种器件、工具的技能与知识;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二、演练 定期组织进行演练。项目部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训练和演习可以验证事故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发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找出不足项和整改项,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进行事故应急预案的演习要注意以下事项 1、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完成后,项目部应向所有员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2、每一次演练后,公司应核对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找出不足的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事故期间

44、通讯系统是否运作;员工是否安全撤离;急救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是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三)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内容及分类 1、分类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可分为室内演习和现场演习两种。室内演习又称组织指挥演习。主要由指挥部的领导指挥、通讯、调度等组成的指挥系统。在各级职能机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室内组织指挥的形式将各级救援力量组织起来,实施应急救援任务和对危害到的人员实施有效防护的指导。现场演习即事故设想实地演习。根据其任务要求和规模可分为单项训练、部分演习、综合演习三种。A、单项训练。针对性完成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某个单科目而进行的基本操作。如个人防护训练、火灾处臵训练

45、、人员互救训练等的单一课目训练。B、部分演习。部分演习是检验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某个课目、某个部门准备情况,同应急单位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而进行的基本工作。C、综合演习。综合演习是检验指挥部的指挥、协调能力和救援专业队的救援能力及其配合情况、各种保障系统的完善情况及员工的避灾能力等。(三)演习基本要求和内容 1、基本要求。为了使演习得到预期的效果,演习的计划必须细致周 密,要把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和应该配备的器材组成统一的整体。2、演习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演习的任务要求和规模而定,应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各演习单位相互支援、配合及协调程度;项目部生产系统运行情况,项目部内应急情景、项目部内应急抢险、急救与医

46、治;项目部内消防安全通道保障及安全撤离通道路演;事故区清点人数及人员控制,防护指导,包括专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及对员工对毒气的防护;通信及报警讯号联络,各种标志布设及对危害区域的变化布设点的变更;交通控制及交通道口的管理,治安工作;员工及无关人员的撤离、防护区的洗消污处理及上、下源受污染情况调查,事故的善后工作;当时当地的气象情况及地形、地物情况及对事故危害程度的影响;向上级报告情况及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各专业队讲评要点,演习资料汇总需要的表格。以上这些内容仅是一般情况,还应根据演习的任务增减内容。3、演习人员的组成 不论演习规模的大小,一般都要有两部分人员组成:事故应急救援的演习员工,占演习人员

47、的绝大多数,主要为各工段生产操作人员及部分后勤保证人员,即将来可能与事故应急救援直 接有关者。考核评价者,由项目部应急领导、安全员及部分外协专家组成。对于每一次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进行评价,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持续改进。劳动管理制度 1、外来民工,必须持有本人身份证,首先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办理好临时暂住户口及其他各项有关手续,经项目经理检查后,报公司有关管理人员备案,项目部方可接纳。2、进入项目部后,由工地安全员按规定进行在册登记,然后安排安全三级教育,学习安全制度,安全纪律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再分到各班组安排工作。项目部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外来民工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3、

48、项目部配订报纸、配制电视机为外来民工提供学习技术、学习政治的良好场所,并经常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专项技术、安全生产学习。4、外来人员离开项目部,必须提前三天通知有关人员,办妥离开手续,结清工资,退还劳保用品,项目部治保人员及时注销其名册。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一、贯彻执行各项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有关安全生产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二、及时向职工群众宣传党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及企业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对职工群众进行遵章守纪和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三、做好新进职工、调换岗位职工、特殊工种职工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四、配合卫生管理部门做好新职工从业前的

49、卫生健康检查。对从事或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实行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五、做好职工因工伤残和职业病的鉴定工作,对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工种工作的,应及时调离,妥善安置。六、以科学方法不断改进技术措施,改善职工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设施,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七、严格执行国家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改善女职工的劳动保护设施。做好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的特殊保护工作。八、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件,按有关规定为职工配备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对特殊防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严格按规定使用、保养、报废。在搞好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的同时,要对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工作,及时改进、改善。九、控制加班加点,确需加班加点

50、的,应控制时间和人数。十、对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及时改进,保证劳动保护工作的实施。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制度。1、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以及当地政府和管理处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学习教育,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全体环保意识为目的,达到自觉遵守环保法规,爱护生态环境。2、施工中的污水及生活废水按照业主指定的地点排放,不随意乱排,施工现场清洁卫生,无积水、无淤泥、无杂物、无垃圾。3、改善职工生活区的环境,搞好临时绿化工程,种花利草,及时清理生活区的垃圾,疏通排水沟,每天清扫生活区的卫生,保持道路,地面干净。4、施工现场各种工器具、水泥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