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抒情文学.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80722010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代的抒情文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元代的抒情文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元代的抒情文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代的抒情文学.pdf(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元代的抒情文学 一.散曲。(一)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所以称“散”:剧本之曲,粘连科白、情节;如果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即为“散”。(二)语言方面,既需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口语体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章节散漫化的状态。(三)艺术表现方面,比近体诗更多采用“赋”方式,加以铺陈、叙述。(四)散曲押韵较灵活,平仄通押;还可增加衬字,具有口语化、俚俗化特点,并使曲意明朗活泼(北曲衬字可多可少,但只能在句头或句中;南曲“衬不过三”)。(五)散曲大盛于元,与语言及音乐发展有直接关系。(六)内容涉及歌咏男女爱情,描绘江山景物,感慨人情世态,揭露社会黑暗,抒发隐逸之思

2、,乃至怀古咏史,刻划市井风情等方面;清刘熙载艺概曲概把散曲分为三品:清深,豪旷,婉丽:1.延祐前,散曲作家兼写诗文,如杨果、卢挚等;或兼擅杂剧,像关汉卿、马致远等,风格以豪旷居多,真率自然。2.延祐后,出现一批专写散曲的作家,如张可久、贯云石、徐再思等,风格以婉丽居多,有时伤于雕琢。二.诗词成就逊于唐、宋、清。(一)元初,故国之思,沧桑之感,是元初众多诗作主题。(二)延祐后恢复科举制度,忧愤之思消失,追求技巧或“盛唐”“盛世之音”;通俗文学追求新奇热闹的审美情趣,也影响诗人。(三)许多诗人不满宋以文为诗、以理入诗倾向,提倡“宗唐得古”,以唐诗和魏晋古诗为皈依,注重诗歌的形象性:如描绘自然景物集中在审美客体的局部或细部,捕捉自然界声色的细微变化,捕捉审美主体内心细微律动,用流畅的语言和韵律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