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参考教案第3课时.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070439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三首参考教案第3课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三首参考教案第3课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参考教案第3课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参考教案第3课时.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5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蓟、涕、裳、襄”4 个字,会写“涕、巫”2 个字,读准“裳”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课文中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点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蓟、涕、裳、襄”4 个字,会写“涕、巫”2 个字,读准“裳”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课文中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

2、言美和内蕴美。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对话诗人,解诗题 1.出示杜甫像,认识诗人。2.说一说,关于杜甫你了解多少?3.齐读诗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设计意图】从诗人的相片引入,通过学生的交流中认识诗人、了解诗题,意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二、初读感知,觅诗心 1.初读感知,课件出示:课件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师引导:当杜甫听到唐军收复失地,激

3、动无比,挥泪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请同学们读读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韵味,看看从诗中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2)指名学生读古诗,相机正音。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蓟北 涕泪 衣裳 襄阳(1)多音字:裳。(2)会写字:涕、巫指导。3.学生交流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4.交流“安史之乱”的相关信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读准字音,读出诗韵,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料信息的习惯,提高材料的组织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三、细读品味,悟诗意 1.细读品味。(1)师引导:八年战乱,不但使我们的诗人杜甫壮志未酬,更加尝尽了有家难回、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如今战乱已

4、经平息,怎能不让我们的诗人心生喜悦呢?(2)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人,默默地,用心读一读这首古诗,你可以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看看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悦呢?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深入感受杜甫内心的喜悦之情。(1)先在四人小组中汇报交流: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悦之情?(2)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自己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3.对比感悟“悲喜交集”。(1)先指名学生并说一说自己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 3/5 补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2)出示杜甫的春望。(3)学生自读杜甫的春望,看看诗中,诗人流的是怎样的泪?并带着无

5、比悲痛的心情齐读春望。(4)学生交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中,诗人流的是怎样的泪?(板书:悲喜交集)(5)朗读首联两句。4.想象感悟“欣喜若狂”(1)先指名学生并说一说自己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2)诗人的亲人们都不再愁眉苦脸,原来他们都愁些什么呢?(3)在老师的引领下,闭上眼睛想象诗人的苦难的八年生活,并说说这是怎样的八年?(板书:欣喜若狂)(4)角色朗读颔联两句。5.对话感悟“放歌纵酒”(1)先指名学生并说一说自己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2)阳春三月,诗人想到可以回到

6、故乡,内心无比的激动,请同学们想一下,诗人可能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呢?(3)朗读颈联两句 6.体验感悟“归心似箭”(1)指名说一说,从尾联两句中体会到了什么?(2)看诗人的回家路线图,感受诗人回家的迫切。(3)对比朗读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感受诗人愉快的心情。(4)轻快、愉悦的心情齐读尾联两句。【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情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以教材为载体,以“读悟说读”为基本的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四、诵读感悟,增诗韵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两次整体朗读古诗。4/5 2.学生

7、交流:学习了这首古诗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3.配乐美读古诗,尾联重复一次。4.趣读古诗(剑外忽传收蓟北)。5.熟读成诵,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设计意图】诵读整首诗歌,回归整体,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把学生带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里,与诗人同喜。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增加对诗歌韵味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多次诵读达到背诵古诗的目的。五、课堂小结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问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

8、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的喜悦兴奋的心情。【设计意图】小结课堂,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六、课外拓展 回乡后的杜甫是否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呢?这里是几首安史之乱平息以后杜甫的诗作,请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体会诗人在收复失地后的生活和情感。想想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苦难诗人,人民的诗人。课件出示:登楼 宿府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登高

9、 阁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设计意图】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古诗教学要基于文本,又要跳出文本,理解一首诗是为了理解一位诗人,理解诗人的生活,理解诗人的情怀,理解诗人的生活时代。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走进诗的世界,浸润于诗歌文化,提升语文素养,课终而意无穷。5/5 七、检测巩固 1.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

10、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设计意图】完成学习以后,当堂检测,巩固落实文本学习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八、布置作业 1.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搜集其他杜甫的诗歌读一读。【设计意图】将课文读熟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郁的阅读氛围,搜集更多的诗文,便于学生综合理解古诗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与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