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069518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2022 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选择题 1、某知名导演正在筹拍一部大型历史剧中华上下五千年。但当他审阅某编剧送来的剧本时,发现剧本中有很多常识性的错误。请你阅读以下剧本中的片段,并帮导演选出正确的一项()A(秦末军营)项羽仰天长叹,对虞姬说:“爱妃,天时不利,我军节节败退。军中寂寞,只好借酒浇愁。你能歌善舞,为我填一阕词,如何?”B(汉末隆中)刘备对诸葛亮深深一揖:“我刘玄德久仰诸葛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倘能得诸葛亮先生帮助,匡扶汉室又有何难?”C(唐代长安)元稹紧紧握住被贬谪的白居易的手:“乐天,造化无常,此番你虽蒙冤右迁九江郡司马,也要好自珍重,来日方长,你我

2、兄弟定有重逢之时。”D(明朝河南)大臣于谦回京之前对众同僚说:“各位的心意本官领了,但这些礼物,我却只能完壁归赵。钱财关乎百姓生计,万不敢随意收取啊!”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为我填一阕词”说法错误。词始于隋唐,至宋代达到顶峰。项羽生活在秦朝末年,当时还没有词这种文体。B.“倘能得诸葛亮先生帮助”说法错误。古人为表示礼貌,不直呼其名,此处应为“倘能得诸葛先生帮助”。C.“此番你虽蒙冤右迁九江郡司马”说法错误。此处是被贬职,应为“左迁”,升官为“右迁”。故选 D。2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揳入(xi)炽热(zh)强劲(jn)

3、兴奋(xng)B罅隙(xi)摈弃(bn)埋怨(mn)籼稻(xin)C皱褶(zh)着恼(zhu)嘈杂(co)执拗(ni)D吸吮(shn)憎恨(zng)捋虎须(l)笨拙(zhu)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炽热”的“炽”应读 ch;“强劲”的“劲”应读 jng。C“着恼”的“着”应读 zho;“嘈杂”的“嘈”应读 co。D“捋虎须”的“捋”应读 lu。故选 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 韵:韵致 B一去三十年 去:离开 C桃李罗堂前 罗:罗列 D复得返自然 复:重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A.“韵:情趣,

4、韵致”错误。“少无适俗韵”意思是“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韵”,性格,气质,情致。故选 A。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乡土本色文章意思的一项是()3 A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有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B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

5、析和理解的能力。A“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错。原文说的是“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是地方性的限制造成的。B“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选项中“远胜于”不正确,原文并没有将两种社会的“信用度”进行比较,原文只是指出,乡土社会的信用不适用于法理社会。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错。原文是“乡土社会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或个别的关联”,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普遍联系”。故选 D。5、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横暴(hng)横眉立目(hng)眼拙(zhu)弄巧成拙(zhu)B纤维(xin)说媒

6、拉纤(qin)侦缉(j)通缉逃犯(j)C创痛(chung)心灵创伤(chung)吓唬(xi)言语恐吓(h)D离间(jin)间不容发(jin)脂肪(zh)涂脂抹粉(zh)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眼拙”的“拙”应读“zhu”。C“心灵创伤”的“创”应读“chung”。D“脂肪”的“脂”应读“zh”。故选 B。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缪种 雕梁画栋 蹂躏 指点谜津 B朦胧 放涎无礼 圆满 胡说八道 C懵懂 循规蹈矩 哀宛 川流不息 D杜撰 安分耐劳 厮打 莫衷一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现代常用形近字的能力。A.“指点谜津”的“谜”

7、应改为“迷”。B.“放涎无礼”的“涎”应改为“诞”。C.“哀宛”的“宛”应改为“婉”故选 D。填空题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 石栈()锦瑟()峥嵘()渚()崔嵬()惘然()抚膺长叹()答案:zhn s zhng zh wi wng yn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石栈,拼音为 sh zhn,意思是在山间凿石架木作成的通道。锦瑟,拼音为 jn s,意思是装饰华美的瑟。峥嵘,拼音为 zhng rng,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也指高峻的山峰。渚,拼音为 zh,意思是水中小块陆地。崔嵬,拼音为 cu wi,意思是有石头的土山;形容高峻,高大雄伟的物体。惘然,拼音为

8、wng rn,一指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二指疑惑不解的样子,三谓不知所措的样子,四是迷糊不清的样子,五是空无所有的样子。抚膺长叹,拼音为 f yn chn tn,意思是抚摩或捶拍胸口叹息。形容十分悲愤的样子。8、庸()知 嗟()乎 句读()或不()焉 官盛则近谀()欤()郯()子 师襄()老聃()苌()弘 蟠()经传()贻()之 答案:yng ji du fu y y tn xing dn chng pn zhun y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本题中的生字都来自师说,要注意积累掌握。重点记忆:“读”“传”这样的多音字,还有“欤”“郯”“聃”“蟠”等6 字的读音。9、选择恰当的词

9、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青少年学生_(偶尔/偶然)玩一次网络游戏,家长也不必紧张过度,只要引导有方,孩子这种_(偶尔/偶然)的行为不一定必然发展为一种严重影响学习和成长的不良习惯。经过老师的巧妙点拨,我_(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原来破解这个难题的思路就隐含在题目给出的条件之中。他是一个习惯于_(深谋远虑/深思熟虑)的人,做事计划周密,考虑长远,在一些重大事件中从来没有因计划不周而陷于被动。答案:偶尔 偶然 茅塞顿开 深谋远虑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偶尔”表示情况并非经常出现;“偶然”,表示某种动作不是必然地发生。依据所填词语“青少年学生 玩一次网络游戏”分析可知,此处语

10、意是“情况并非经常出现”,故填“偶尔”;第二处“孩子这种_的行为”分析可知,此处强调“某种动作不是必然地发生”,故填“偶然”。“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依据“经过老师的巧妙点拨,我_”分析可知,此处强调“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故填“茅塞顿开”。“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依据所填词语语境“他是一个习惯于_的人”分析可知,此处强调“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之意,且在搭配上,“深谋远虑”搭配更恰当,故填“

11、深谋远虑”。10、请理解论语里的语句,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示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祸起萧墙(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7 (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4)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答案:(1)患得患失(2)众星拱月(3)文过饰非(4)待价而沽(5)随心所欲(6)手足无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句意:他们在未得到职位时,总是

12、害怕得不到;得到职位以后,又唯恐失去。又根据“患得”“患失”可判断,应该填“患得患失”。(2)句意:用道德来统治国家的人,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又根据“众星共之”可判断,应填“众星拱月”。(3)句意: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又根据“过”“文”可判断,应填“文过饰非”。(4)句意: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又根据“沽”“待贾”可判断,应填“待价而沽”。(5)句意: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根据“从心所欲”分析,可判断为“随心所欲”。(6)句意:刑罚如果没有具体的分类(规定),那么百姓就

13、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行为(才不犯法)。又根据“无所措手足”分析,可判断为“手足无措”。11、填空题(写全姓名)老人与海的作者是_,主人公_(人名)是_(国名)的一个老渔夫。老人晚上在海上航行,经常靠_来确定自己的航向,老人能根据鼠海豚的_特征来辨别雌雄。8 答案:欧内斯特海明威 圣地亚哥 古巴 星位 喷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具体考查小说老人与海的文学常识和情节知识,涉及作家、作品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平时阅读时有具体的了解和掌握。12、选词填空。委屈委曲(1)兰州女城管队中队长徐嘉蔚坦言,工作中,女队员们也会受到_,但大家只是私下抹眼泪,执法过程中依旧“微笑服务”。(2)为了不耽误

14、山里孩子们的每一节课,半身瘫痪的最美乡村教师杜广云每天天不亮就在妻子的背负下踏上了这条_泥泞的山路。工夫功夫(1)他读完这本小说只用了三天_。(2)中国_和西洋拳击究竟孰强孰弱,这是中外人士均感兴趣的问题。指使支使(1)这件事背后定有人_,要不然工人们不会做出这种挑衅的行为。(2)当我们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每个人心头都凉了,有一种被人随意_的感觉。意气义气(1)“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不会_用事,凡事都会三思而后行。(2)父亲训斥道:“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什么哥们儿_。我看你纯粹是游手好闲,以后不许再和那些乱七八糟的“朋友来往。”答案:委屈 委曲 工夫 功夫 指使 支使

15、意气 义气 9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辨析、运用近义词语的能力。第一组,二者的使用对象不同。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使人受到委屈。多用于人。委曲:(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勉强服从。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第二组,二者都与“时间”有关。“工夫”指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间,只强调“时间”。“功夫”指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除“时间”外,还强调“精力”。此外,“功夫”还指本领,造诣,也特指武术。第三组,两者都有让某人做某事的意思,但感情色彩、具体用法不同。“指使”是贬义词,指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支使”是中性词,指命令人做事。第四组,“意气”和“义气”区别在于:意义不同。“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用法不同。“意气”常构成“意气风发”“意气高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和“闹意气”等短语;“义气”常构成“江湖义气”“义气凛然”和“讲义气”等短语。另外,“义气”还有形容词的用法,指有这种气概或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