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解析几何9.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案.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69409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解析几何9.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解析几何9.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解析几何9.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鸿优化设计】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九章解析几何9.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9.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 考纲要求 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斜截式 一般式 方程 yk1xb1 yk2xb2 A1xB1yC10(A21B210)A2xB2yC20(A22B220)相交 _ A1B2A2B10(当A2B20 时,记为A1A2B1B2)垂直 k1k21 _(当B1B20 时,记为A1B1A2B21)平行 _ A1B2A2B10,B2C1B1C20,或 A1B2A2B10,A1C2A2C10 (当A2

2、B2C20 时,记为A1A2B1B2C1C2)重合 _ A1B2A2B1B2C1B1C2A1C2A2C10(当A2B2C20 时,记为A1A2B1B2C1C2)2.两直线的交点 设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将这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 A1xB1yC10,A2xB2yC20,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l1与l2_,此解就是两直线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l1与l2_;若方程组有无数个解,则l1与l2_.3有关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 平面上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P1P2|_.(2)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面上一点P(x0,y0)到一条直线l:

3、AxByC0 的距离d_.(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已知l1,l2是平行线,求l1,l2间距离的方法:求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设l1:AxByC10,l2:AxByC20,则l1与l2之间的距离d_.4对称问题(1)中点坐标公式 设A(x1,y1),B(x2,y2),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_(2)中心对称 若 点M(x1,y1)及N(x,y)关于P(a,b)对称,则 由中 点坐 标公式 得_(3)轴对称 若两点P1(x1,y1)与P2(x2,y2)关于直线l:AxByC0 对称,则线段P1P2的中点 在 对 称 轴l上,而 且 连 接P1,P2的 直 线 垂 直 于 对 称 轴l.由

4、 方 程 组 Ax1x22By1y22C0,y1y2x1x2BA可得到点P1关于l对称的点P2的坐标(x2,y2)(其中A0,x1x2)1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Ax2y10 Bx2y10 C2xy20 Dx2y10 2已知点P在直线x2y5 上,且点Q(1,1),则|PQ|的最小值为()A.55 B.8 55 C.3 55 D.2 55 3若直线axy50 与x2y70 垂直,则a的值为()A2 B.12 C2 D12 4若三条直线 2x3y80,xy10 和xby0 相交于一点,则b()A1 B12 C2 D12 5 与直线 7x24y50 平行,并且到它的距

5、离为 4 的直线方程是_ 一、两直线的平行【例 1】直线l1:2x(m1)y40 与直线l2:mx3y20 平行,则m的值为()A2 B3 C2 或3 D2 或3 方法提炼 1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1)判定两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若存在,可先化成斜截式,若k1k2,且b1b2,则两直线平行;若斜率都不存在,还要判定是否重合(2)直接用以下方法,可避免对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设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l1l2A1B2A2B10 且B1C2B2C10.2与直线AxByC0 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AxBym0(mC),这也是经常采用的解题技巧 请做演练巩固提升 2 二、

6、两直线的垂直【例 2】若直线x2y50 与直线 2xmy60 互相垂直,则实数m_.方法提炼 1判定两直线垂直的方法:(1)判定两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若存在,可先化成斜截式,若k1k21,则两直线垂直;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 0,两直线也垂直(2)直接用以下方法,可避免对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设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l1l2A1A2B1B20.2与AxByC0 垂直的直线方程可设为BxAym0,这也是经常采用的解题技巧 请做演练巩固提升 1 三、距离公式的应用【例 3】已知点A(2,1),(1)求过点A且与原点距离为 2 的直线l的方程;(

7、2)求过点A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l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3)是否存在过点A且与原点距离为 6 的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方法提炼 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需把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运用两平行线的距离公式时,需先把两平行线方程中x,y的系数化为相同的形式 请做演练巩固提升 4 四、对称问题【例 4】已知直线l1:2x3y10,点A(1,2)求:(1)点A关于直线l1的对称点A的坐标;(2)直线m:3x2y60 关于直线l1的对称直线l2的方程;(3)直线l1关于点A对称的直线l3的方程 方法提炼 1在对称问题中,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对称处理这种问题关键

8、是抓住垂直与平分两个几何条件,转化为代数关系列方程求解;线关于线的对称问题,可以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来解决;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点的对称来处理,结合“代入法”求轨迹方程的思想方法解题也是这类问题的一个 通法 2求与距离有关的最值问题,一般是通过作图,转化为对称问题加以解决 请做演练巩固提升 3 直线中的新概念问题【典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点P(x,y),定义OP|x|y|,其中O为坐标原点 对于以下结论:符合OP1 的点P的轨迹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2;设P为直线 5x2y20 上任意一点,则OP的最小值为 1;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填上你认为正确的所有结论的序号)解析:根据新

9、定义,讨论x的取值,得到y与x的分段函数关系式,画出分段函数的图象,即可求出该图形的面积;认真观察直线方程,可举一个反例,得到OP的最小值为 1 是假命题 由OP1,根据新定义得:|x|y|1,上式可化为:yx1(0 x1),yx1(1x0),yx1(1x0),yx1(0 x1),画出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形得到:四边形ABCD为边长是 2的正方形,所以面积等于 2,故正确;当点P为25,0时,OP|x|y|2501,所以OP的最小值不为 1,故错误;所以正确的结论有:.答案:答题指导:1.本题有以下两处创新点(1)考查内容的创新,使解析几何问题与函数知识巧妙结合进行考查(2)考查对新定义、新概

10、念的理解与运用,同时考查思维的创新,本题考查了学 生的发散思维,思维方向与习惯思维不同 2解决新概念、新定义的创新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理解概念、定理的内涵与外延;(2)对于新概念、新结论要具体化,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代入几个特殊值;(3)注意新概念、新结论正用怎样,逆用又将如何,变形将会如何 1与直线 3x4y10 垂直且过点(2,1)的直线l的方程为_ 2直线xay30 与直线ax4y60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_.3如图,已知A(4,0),B(0,4),从点P(2,0)射出的光线被直线AB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上,最后经OB反射回到P点,则光线经过的路程是_ 4若P(a,b)在直线

11、xy10 上,求a2b22a2b2的最小值 5(1)在直线l:3xy10 上求一点P,使得P到A(4,1)和B(0,4)的距离之差最大;(2)在直线l:3xy10 上求一点Q,使得Q到A(4,1)和C(3,4)的距离之和最小 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自测 知识梳理 1k1k2 A1A2B1B20 k1k2,b1b2 k1k2,b1b2 2相交 平行 重合 3(1)(x2x1)2(y2y1)2(2)|Ax0By0C|A2B2(3)|C1C2|A2B2 4(1)x1x22,y1y22(2)x2ax1,y2by1 基础自测 1A 解析:所求直线与直线x2y20 平行,所求直线的斜率为12,方程为y012(

12、x1),即x2y10.2D 解析:根据题意知,|PQ|的最小值为点Q到直线x2y5 的距离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1215|12225255.3A 解析:两直线垂直,a11(2)a20.a2.4B 解析:解方程组 2x3y80,xy10,得 x1,y2,三条直线交于点(1,2)12b0,即b12.57x24y950 或 7x24y1050 解析: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7x24yc0,则d|c(5)|722424,c95 或c105.所求直线方程为 7x24y950 或 7x24y1050.考点探究突破【例 1】C 解析:(方法一)当m1 时,l1:2x40,l2:x3y20,显然l1与l2不

13、平行;当m1 时,因为l1l2,所以应满足2m1m3且4m123,解得m2 或m3.(方法二)若l1l2,需 23m(m1)0,解得m3 或m2.当m3 或 2 时,2(m1)120.m3 或 2 为所求【例 2】1 解析:(方法一)当m0 时,l1:x2y50,l2:2x60 不垂直;当m0 时,因为l1l2,则122m1,则m1.(方法二)若l1l2,则 12(2)m0.m1.【例 3】解:(1)由过点A的直线l与原点距离为 2,而点A的坐标为(2,1),可知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2,此时,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 2,符合题意;当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2),即kxy

14、2k10,由已知得|2k1|k212,解得k34,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 3x4y100,综上可知:直线l的方程为x2 或 3x4y100.(2)过点A与原点O距离最大的直线是过点A与AO垂直的直线,由lAO,得klkOA1,所以kl1kOA2.由直线的点斜式得y12(x2),即 2xy50,即直线 2xy50 是过点A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l的方程,最大距离是|5|5 5.(3)由(2)可知,过点A不存在到原点距离超过 5的直线,因此不存在过点A且与原点距离为 6 的直线【例 4】解:(1)设A(x,y),由已知得 y2x1231,2x123y2210,解得 x3313,y413.故A3313,

15、413.(2)在直线m上取一点,如M(2,0),则M关于l1的对称点必在l2上 设对称点为M(a,b),则由 2a223b0210,b0a2231,得M613,3013.设m与l1的交点为N,由 2x3y10,3x2y60,得N(4,3)又l2过N点,由两点式得直线l2的方程为 9x46y1020.(3)(方法一)在l1:2x3y10 上任取两点,如M(1,1),N(4,3)则M,N关于点A的对称点M,N均在直线l3上 易知M(3,5),N(6,7),由两点式可得l3的方程为 2x3y90.(方法二)l1l3,可设l3的方程为 2x3yc0(c1)点A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16、|26c|2232|261|2232,得c9,l3的方程为2x3y90.(方法三)设P(x,y)是l3上任一点,则P(x,y)关于点A(1,2)的对称点为P(2x,4y)P在直线l1上,2(2x)3(4y)10.整理得 2x3y90.演练巩固提升 14x3y50 解析:(方法一)易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斜率为k,l与直线 3x4y10 垂直,k43.又直线l过点(2,1),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143(x2),即 4x3y50.(方法二)设直线l的方程为 4x3yc0,由l过点(2,1),4231c0,c5.直线l的方程为 4x3y50.2 2 解析:直线xay30 与直线ax4y60

17、平行a24 且a436a 2.32 10 解析:P关于直线AB:xy4 的对称点P1(4,2),P关于y轴的对称点P2(2,0),则|P1P2|62222 10为所求 4解:a2b22a2b2(a1)2(b1)2,可看成是点P(a,b)与点(1,1)之间的距离 又点P是直线xy10 上任一点,(a1)2(b1)2即是点(1,1)与直线xy10 上任一点之间的距离 因此,点(1,1)到直线xy10 的距离即是(a1)2(b1)2的最小值 由于点(1,1)到直线xy10 的距离为d|111|12123 22,故a2b22a2b2的最小值为322.5解:(1)如图甲所示,设点B关于l的对称点为B,连

18、接AB并延长交l于P,此时的P满足|PA|PB|的值最大 图甲 设B的坐标为(a,b),则kBBkl1,即b4a31.a3b120.又由于线段BB的中点坐标为a2,b42,且在直线l上,3a2b4210,即 3ab60.联立,解得a3,b3,B(3,3)于是AB的方程为y131x434,即 2xy90.解方程组 3xy10,2xy90,得 x2,y5,即l与AB的交点坐标为P(2,5)(2)如图乙所示,设C关于l的对称点为C,连接AC交l于点Q,此时的Q满足|QA|QC|的值最小 图乙 设C的坐标为(x,y),y4x331,3x32y4210.解得 x35,y245.C35,245.由两点式得直线AC的方程为y12451x4354,即 19x17y930.解方程组 19x17y930,3xy10,得 x117,y267.所求点Q的坐标为117,2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