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高考地理常考点.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68468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复习)高考地理常考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综合复习)高考地理常考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复习)高考地理常考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复习)高考地理常考点.pdf(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综合复习)高考地理常考点 选择题 1、右图是目前世界一些国家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合理范围为 1.42.5)。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滞后城市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短缺 B.生态环境脆弱 C.经济发展落后 D.政府政策干预(2)图示发达国家中,比值最低国的低值出现是由于该国()A.经济发展缓慢 B.工业化水平低 C.再城市化出现 D.逆城市化程度高 答案:D D【提示】2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图中数值为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数值越小,越说明该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滞后城市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为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发生,

2、而采取各种政策及措施限制城市化发展。(2)图示发达国家中比值最低国为德国,比值较低说明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接近,作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和工业化水平低明显不符合实际,再城市化会使比值增加,因此可推断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德国比值较低的原因可能是逆城市化程度高。2、下图为我国某地新月形移动沙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有关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背风坡 B.位于迎风坡 C.代表沙丘移动方向 D.处沙丘堆积为主 (2)为防止沙丘移动,建设防护林最为理想的地点是()A.B.C.D.答案:C B【提示】3 风沙地貌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

3、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应该为迎风坡,A 选项错误;应该为背风坡,B 选项错误;代表沙丘移动方向,C 选项正确;位于迎风坡,不利于沙丘堆积,D 选项错误。故选 C。(2)处位于迎风坡,将防护林建在处可以有效减小风速,防风固沙,以此来防止沙丘移动。故选 B。3、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是一条全国重要的人地关系突变线。近年来,拉萨市人口数量由 51 万增长至 90 万。下图示意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A.以东平均人口密度小 B.以西平均人口密度大 4 C.以东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 D

4、.以西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2)人口密度突变线向武威地区弯曲,主要是由于该地区()A.年降水量丰富 B.植被覆盖率高 C.矿产资源贫乏 D.灌溉水源充足(3)近年来,拉萨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A.全球气候变暖 B.人口迁入增加 C.人口自然增长多 D.国家组织移民 答案:C D B【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分布。(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3)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相关知识。【解答】(1)据所学知识,由于西部自然环境相对较差、经济发展缓慢,我国人口密度突变线以东平均人口密度大,以西平均人口密度小,以

5、东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以西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小。C 正确,5 ABD 错误。故选 C。(2)人口密度突变线向武威地区弯曲,说明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矿产资源贫乏会导致人口密度较小,该地区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小,植被覆盖率低,但有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人口密度较大。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3)近年来,拉萨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优势,发展有机农牧业生产,吸引人口迁入,使人口密度不断增大。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4、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 10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完成下列

6、小题。(1)图中曲线依次代表()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2)从图中可以看出()6 A.水深超过 10 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 10 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 15 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 20 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答案:C B【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1)本题考查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及其分布规律。(2)本题考查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及其分布规律。【解答】(1)据材料,叶绿素含量在水深 1020 米之间先升后降,因此曲线代

7、表叶绿素含量。地处长江口外水域,由于长江汇入淡水,海水表层盐度低,但随着深度加深,受降水和径流的影响逐渐减小,盐度逐渐增大,到一定深度后也逐渐稳定在一定数值,曲线代表盐度曲线。长江口外水域从垂直方向看,水温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越往下,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水温也越低,但到了一定深度,太阳光线不能照射到,水温变化很小,曲线代表温度曲线。故选 C。(2)分析可得,曲线代表叶绿素含量,曲线代表盐度曲线,曲线代表温度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深超过 10 米后,盐度随深度升高,但到了 20 米深度时,盐度稳定,A 错;水深超过 10 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持续降低,B 对;水深 15 米处,只有叶绿素含量达

8、到最大值,C 错;7 水深超过 20 米后,叶绿素含量很小,D 错。故选 B。5、坦噶尼喀湖位于中东部非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高原湖泊。该湖平均深度600,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读下图,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与卢库加河相比,河()A.水能更丰富 B.有冰期较长 C.补给来源不同 D.水位季节变化大 (2)关于基戈马气候,说法正确的是()A.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海拔较高,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C.气温年较差大 D.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显著(3)坦噶尼喀湖中多独有鱼类物种,主要原因是()A.水域相对封闭,只有卢库加河与外界相通 B.独特的气候因素 C.周边多火

9、山,特殊物质多 8 D.当地人长期培育而成 答案:C B 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解析:(1)试题分析:【解答】(1)图中没有径流量、落差等信息,故不能说明河和卢库瓦河的水能大小差别;两者位于热带,无冰期也无凌汛,由于流域内是热雨林气候,为大气降水补给,没有明显的汛期;(2)该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由图文信息可知,基戈马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上,由于海拔高,气温降低,对流运动减弱,从而改变了这里的水热状况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该题选项。卢库加河与湖泊相连,主要靠湖泊水补给,补给稳定,没有明显汛期,对

10、,错。(3)根据材料,坦噶尼喀湖周边多山地,只有卢库加河与外界相通,湖中鱼类物种与外界的交流少,与外界的生物进化不同,形成众多独有的物种。综合题 9 6、读图,并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玛纳斯河流域开发是我国军垦成功的典范。一代代转业军官、支边青年和各族人民扎根边疆,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结合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玛纳斯河的河水以 补给为主,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河流的流向为 。(2)新疆瓜果生产颇具特色,目前新疆水果大量进入内地市场。试分析新疆水果与内地水果相比,在内地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3)渠灌是当地主要农业灌溉方式,分析大量引水灌溉可能给当地带来

11、的不利影响。(4)依托准格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有人提议石河子市加快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陆地内循环;自南向北(2)优势:新疆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水果汁甜色鲜,品质好。不足:交通不便,距离内地市场远,外运成本高(价格高);水果易变质,损耗大 (3)浪费水资源,使本来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河流流量小,渠灌使流入中下游流量减少,下游沙漠化扩大;河流中下游自然湿地、草地、水域和野生动物减少;渠灌在干旱地区极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4)赞同。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不赞同。油气重化工业产品属于市场

12、导向型产业,距离市场远,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程度;环境污染大 解析:(1)玛纳斯河位于新疆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因此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10 为陆地内循环,该地南侧为山地,因此河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2)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因此颜色和品质较内地好。但交通不便,距离内地市场远,外运成本高(价格高);水果易变质,损耗大。(3)大量引水灌溉首先浪费水资源,使本来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其次本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河流流量小,渠灌使流入中下游流量减少,河流末端绿洲失去水源滋养,绿洲萎缩,下游沙漠化扩大;河流中下游自然湿地、草地、水

13、域和野生动物减少;第三干旱地区蒸发旺盛,灌溉极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即可答赞同,也可答不赞同。赞同。新疆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依托丰富油气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将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平衡工业地域分布,加快西部开发。不赞同。油气重化工业产品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其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重化工业属资金密集型工业,西部地区工业基础差,科技力量落后;发展重化工,可能使当地本身紧张的水资源更加紧张,重化工对当地环境污染大。【小提示】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

14、,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雨水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冰雪融水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地下水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混合补给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

15、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1 材料一 2012 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下表是 2014 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省区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省区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重庆 13.25 安徽 10.53 四川 12.76 辽宁 10.22 江苏 12.25 广西 9.29 天津 11

16、.46 浙江 9.2 山东 10.98 河南 8.93 上海 10.64 北京 8.58 湖南 10.57 广东 7.24(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2)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答案:(1)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有利影响:促进了迁出地区与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缓解了当地的就业、环境压力。不利影响: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等;农村凋敝,使农村文化景观、乡土建筑遭到破坏;

17、出现留守儿童、农村孤寡老人的抚养等社会问题。(2)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高。原因: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下降;四川省属于人口迁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使得常住人口中老12 龄人口比重上升。解析:该题以为我国部分省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和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为材料,考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学科素养。(1)图中横坐标是常住人口,纵坐标是户籍人口。图中斜线右下方的省区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区;斜线左上方的省区情况则相反,多为内

18、陆经济欠发达省区。继而总结出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其影响。(2)结合表格中四川省和广东省的数据,可知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省高,四川省常住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广东省常住人口属于老龄化。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省高的原因主要从两省的人口迁移的方向、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进行分析。广东省经济较四川省发达,广东省能够吸引很多年轻人前往就业,缓解了本地的老龄化进程;四川的青壮年劳动力以迁出为主,导致本地常住人口总数下降,老龄化加剧。小提示: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南地区指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三省一市,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产区。从西南主要的气象灾害分布来看,该地区干旱占主导

19、地位,粮食因旱灾减产占总产量的 4.7%以上,干旱灾害的影响比其他任何自然灾害都要大。(1)分析影响西南地区 80 年代以来成灾面积变化的原因。(2)针对西南地区旱灾,请你为当地农耕业发展提出至少三种相应的对策措施。答案:(1)80 年代以来西南地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加剧了干旱;同时农耕业发展导致种植业13 面积变大,受灾面积也相应变大。(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业用水需求)提高科技水平,研发相应耐旱的作物品种(或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种植耐旱作物);(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修建、完善农口水利基础设施;(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进行农产品深加

20、工。解析:本题考查旱灾的成因和农业应对旱灾的措施。(1)读图分析西南地区 80 年代以来成灾面积变大,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自然原因可从图中分析:降水减少,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加剧了干旱;人为原因主要是农耕业发展导致种植业面积变大。(2)应对旱灾,农业发展可以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科技水平,研发相应耐旱的作物品种;修建、完善农口水利基础设施等措施。填空题 9、读地球内部圈层图,回答问题。(1)A 为_界面,B 为_界面。(2)海洋地壳厚度比大陆地壳厚度要_,地势越高,地壳越_。(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 为_,D 为_,E 为_。答案:莫霍 古登堡 薄 厚 地壳

21、 内核 岩石圈 解析:14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以及地震波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 界面深度为 33 千米,应为莫霍界面;B 界面深度为 2900 千米,应为古登堡界面。(2)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 33 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 70 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因此海洋地壳的厚度比大陆地壳厚度要薄;地势越高,地壳越厚。(3)C 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D 位于古登堡面以下,且贴近地心的部分,为内核;E 在软

22、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属于岩石圈。10、划分: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_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_区。答案:净迁入 净迁出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 1 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小提示:11、城市的辐射功能(1)含义: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_和发展带动力。(2)影响因素:城市_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_和潜力越大

23、,城市_功能越强。答案:(1)综合影响力(2)腹地范围 规模 辐射 解析:略 15 12、_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它被人们成为“_”。答案:亚马逊热带雨林 地球的肺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热带雨林的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 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小提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形成原因:1.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降雨。2.亚马孙平原面朝大西洋的东侧有缺口,且北部是圭亚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

24、入内陆。3.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4.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5.西侧受安第斯山脉的抬升,多地形雨。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当时东北地区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人迁入。图示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材料二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称为“雁南飞”。材料三 1978 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 2/3,可到了 1985 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16 (1)由材料-可知,1980 年前人口迁人地区

25、主要是东北地区,这里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哪些?(2)1985 年后人口迁移又从东北迁回山东,称“雁南飞”现象,其产生原因是什么?(3)分析“雁南飞”现象给山东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答案:(1)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大;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条件较好。(2)一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由人口净迁出省变为了净迁入省。二是移民自身受到迁返故地的潜在意识和亲情、乡情吸引。(3)有利影响: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不利影响:加重了山东省的就业压力,加大了人地矛盾

26、。解析:本题以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及相关材料为载体,主要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1)由图可知,1980 年前人口主要迁往东北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有肥沃的黑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大;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如家庭婚姻)、环境因素、国家政策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后,山东经济发展较快,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超过了黑龙江,人口大量迁入。(3)由材料三可知,“雁南飞”主要是经济收入的差异,1985 年后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导致人口大量迁入东,带来的影响,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是增加了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利影响是加重了山东省的就业压力,加大了人地矛盾,同时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对交通、住房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问题。17 小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