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发展.ppt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8061037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标准化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的发展.ppt(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标准化的发展张广标准化是人类由自然人进入社会共同生活初中的必然产物,它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发生、发展,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古代标准化人类从原始的自然人开始,在与自然的生存搏斗中为了交流感情和传达信息的需要,逐步出现了原始的语言、符号、记号、象形文字和数字,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陶钵口上刻划的符号可以说明它们的萌芽状态。元谋、蓝田、北京出土的石制工具说明原始人类开始制造工具,样式和形状从多样走向统一,建筑洞穴和房舍对方圆高矮提出的要求。从第一次人类社会的农业、畜牧业分工中,由于物资交换的需要,要求公平交换、等价交换的的原则,决定度、量、衡单位

2、和器具标准统一,逐步从用人体的特定部位或自然物到标准化的器物。当人类社会第二次产业大分工,即农业、手工业分化时,为了提高生产率,对工具和技术规范化就成了迫切要求。古代标准化从遗世的青铜器、铁器上可以看到那时科学技术和标准化水平的从遗世的青铜器、铁器上可以看到那时科学技术和标准化水平的发展,如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就有青铜冶炼配方和发展,如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就有青铜冶炼配方和3030项生项生产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要求,如用规校准轮子圆周;用平整的圆产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要求,如用规校准轮子圆周;用平整的圆盘基面检验轮子的平直性;用垂线校验幅条的直线性;用水的浮盘基面检验轮子的平直性;用垂线校验幅条的

3、直线性;用水的浮力观察轮子的平衡,同时对用材、轴的坚固灵活、结构的坚固和力观察轮子的平衡,同时对用材、轴的坚固灵活、结构的坚固和适用等都作出了规定,不失为严密而科学的车辆质量标准。在工适用等都作出了规定,不失为严密而科学的车辆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上,如我国宋代李诫营造法式都对建筑材料和结构作程建设上,如我国宋代李诫营造法式都对建筑材料和结构作出了规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药物、特性、制备工艺和可出了规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药物、特性、制备工艺和可视为标准化视为标准化“药典药典”。秦统一中国之后,用政令对量衡、文字、。秦统一中国之后,用政令对量衡、文字、货币、道路、兵器进行大规模的标准化,用律令如

4、工律、货币、道路、兵器进行大规模的标准化,用律令如工律、金布律、田律规定金布律、田律规定 与器同物者,其大小长短必等与器同物者,其大小长短必等 是集是集古代工业标准化之大成。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运用了标古代工业标准化之大成。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标准化原则,更是古代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标准化原则,更是古代标准化里程碑。准化里程碑。近代标准化在在以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以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科学技术适应工业的发展,为标准准化阶段。科学技术适应工业的发展,为标准化提供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也为

5、之提供了系化提供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也为之提供了系统实验手段,摆脱了凭直观和零散的形式对现统实验手段,摆脱了凭直观和零散的形式对现象的表述和总结经验的阶段,从而使标准化活象的表述和总结经验的阶段,从而使标准化活动进入了以实验数据定量动进入了以实验数据定量的的科学阶段,并开始科学阶段,并开始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在广阔的领域推行工业标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在广阔的领域推行工业标准化体系,作为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准化体系,作为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如1789年美国艾利惠特尼在武器工业中用互换性原理以批量制备零部件,制定了相应的公差与配合标准;1834年英国制定了惠物沃思“螺纹型标准”,并于1904年以英国标准B

6、S84颁布。近代标准化标准化组织的出现标准化组织的出现:1897年英国斯开尔顿建议在钢梁生产中实现生产规格和图纸统一,并促成建立了工程标准委员会。1901年英国标准化学会正式成立。19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荷兰(1916年)、菲律宾(1916年)、德国(1917年)、瑞士(1918年)、法国(1918年)、瑞典(1919年)、比利时(1919年)、奥地利(1920年)、日本(1921年)等,到1932年已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近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标准化理论的出现:1911美国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标准化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和作业规范,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标准化管理,

7、提高了生产率,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1927年美国总统胡佛就得出了标准化对工业化极端重要的论断。近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应用: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运用标准化原理把生产过程的时空统一起来创造了连续生产流水线;近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标准化组织的出现标准化组织的出现:1897年英国斯开尔顿建议在钢梁生产中实现生产规格和图纸统一,并促成建立了工程标准委员会。1901年英国标准化学会正式成立。19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荷兰(1916年)、菲律宾(1916年)、德国(1917年)、瑞士(1918年)、法国(1918年)、瑞典(1919年)、比利时(1919年)、奥地利(1920年)、日本(19

8、21年)等,到1932年已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近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标准化组织的发展:标准化活动由企业行为步入国家管理,进而成为全球的事业,活动范围从机电行业扩展到各行各业,标准化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分散的组织到各个工业部门,扩散到全球经济的的各个领域,由保障互换性的手段,发展成为保障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贸易壁垒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1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成立,现在,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成立了自已的国家的标准化组织。近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现代标准化工业现代进程中,由于生产和管理高度现代化、专业化、综合化、这就使现代产品或工程、服务具有明确的系统性和社会化,一项产品或工

9、程、过程和服务、过程和服务,往往涉及几十个行业和几万个组织及许多门的科学技术,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从而使标准化活动更具有现代化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过程,特别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市场全球化的需要,要求标准化摆脱传统的方式和观念,不仅要以系统的理念处理问题,而且要尽快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不仅工业标准化要适应产品多样化、中间(半成品)简单化(标准化)乃至零部件及要素标准化的辩证关系的需求,而且随着生产全球化和虚拟化的发展以及信息全球化的需要,组合化和接口标准化将成为标准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现代标准化综合标准化、超前标准化的概念和活动将应运而生;标准化的特点从个体水

10、平评价发展整体、系统评价;标准化的对象从静态演变为动态、从局部联系发展到综合复杂的系统。现代标准化现代标准化更需要运用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指导,以标准化参数最优化为目的,以系统最优化为方法,运用数字方法和电子计算技术等手段,建立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现代化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目前,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要求,加强诸如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产健康、保护环境等方面以及能源利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包装运输、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持。现代标准化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沿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非常

11、重视标准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1949年10月成立中央技术管理局,内设标准化规格处。1950年重工业部召开了首届全国钢铁标准化工作会议。1955年中央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设立国家管理技术标准的机构和逐步制定国家统一技术标准的任务。1957年在国家技术委员会内设标准局,开始对全国的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同年参加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58年国家技术委员会颁布第一号国家标准GB1标准幅面与格式、首页、续页与封面的要求。1962年国务院发布我国第一个标准化管理法规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1963年4月第一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编制了19631972年标准化

12、发展规划。同年9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国家科委标准化综合研究所。10月经文化部批准成立技术标准出版社。1978年5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标准总局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同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1979年开始,国家标准化行政部门组建了234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00多个分技术委员会,有25000多名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和标准化管理人员被聘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有100多个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沿革1988年7月19日国务院为了加强政府对技术、经济监督职能,决定将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和国家经委的质量

13、合并成立国家监督局。1998年改名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国务院领导,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计量、质量工作。1999年省以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行垂直管理。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这标志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标准工作,进入法制管理的新阶段。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沿革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 强制性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推荐性 企业标准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沿革标准数量(2003年)国家标准:20906 其中强制性:2900 行业标准:3500 地方标准:12000 企业标准:1160000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沿革标准化工作已对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保证和技术支持作用。推动科技进步: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实现产业化 规范市场秩序:企业在统一的标准下公平竞争增强消费信心:用标准衡量假冒伪劣产品促进国际贸易: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机械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