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规范大全》GBT50379-2023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pdf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8060294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66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GBT50379-2023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GBT50379-2023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GBT50379-2023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规范大全》GBT50379-2023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pdf(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UDCP GB/T 50379-2006工 程 建 设 勘 察 企 业 质 量 管 理 规 范Code for quality management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enterprises2006-09-26 发布2007-04-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 合 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Code for quality management of 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 enterprises CB/T

2、50379-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 行(北京西郊白万庄)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密云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开本:850X1168毫 米 丨/3 2 印张:1%字数:35千字 2006年 11月第一版 2006年 1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0000册 定价:7.00元 统一书号:15112 14438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霣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www.cabp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building com cn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 告第483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

3、规范的公告现 批 准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为国家标准,编 号 为 GB/T 50379-2006,自 2007年 4 月 1 日起实施。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 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年 9 月 2 6 日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二二三年度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 标 2003 102 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 制的。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工程建设勘察企业的质量管理工 作、管理水平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认真总结了实践经验,为加强质量管理、健全管理体系、提髙管理水平提供了依据。本 规范在广

4、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 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的内容共10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质 量方针和质 目标、质量管理机构和质缳符理岗位设置及职责、X 程勘察基本过程和过程控制程序、资源、分包管理、不合格品 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等。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 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北京 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编委会办 公 室(地 址:北 京 市 复 兴 门 外 羊 坊 店 路 15号,邮政编码:100038),以供修订时参考。

5、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 编 单 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参 编 单 位:(排名不分先后)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厲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勘察委员会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海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北京中设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曹 佑 裕 张 在 明 陈 波 朱 长 喜 孔 千 邓 文 龙 李 兵 杨 俊 峰 秦 瑞 珍 曾 昭 健 张 家 麟 温 靖 王佩凤克孝欣 小术:/;王次1总 则.12术 语.23基本规定.34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4.1质量方针.44.2质量目标.45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岗位设置及职责.55.1技

6、术质量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55.2技术质世管理岗位设置基本要求.56工程勘察基本过程和过程控制程序.86.1-般规定.86.2岩土工程勘察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86.3 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116.4 水文地质勘察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146.5 工程测量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157资源.168分包管理.179不合格品控制.181 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19规范用词说明.20附:条文说明.211.0.1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勘察企业(以下简称工程勘察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行为,促进工程勘 察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髙,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程勘察企

7、业的质量管理活动。1.0.3 本规范是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的标准,也是对工程勘 察企业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1.0.4 工程勘察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 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 语2.0.1 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由工程勘察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企业总的质量宗 旨和方向。2.0.2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工程勘察企业的协调的活动。2.0.3 质量管理体系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工程勘察企业的管理体系。2.0.4 过程 process一组

8、将输人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2.0.5 程序 procedure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程序形成文件后称为 程序文件。2.0.6 不合格品 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的成品。2.0.7 工程勘察企业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enterprise 是指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颁发工程勘察资质证书的企业(含尚未改制成企业的事业单 位)。2.0.8 岩土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是岩土工程中的一部分,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 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

9、程条件,编制勘察 文件的活动。本规范所指的岩土工程勘察包含目前体制下的工程 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勘察。23基 本 规 定3.0.1 最高管理者是企业工程勘察成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除 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外,还应严格遵守国家对本行业有关技术质 量方面的规定。3.0.2 工程勘察企业的最髙管理者应确保本企业制定明确的质 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形成文件。3.0.3 工程勘察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质童管 理人员。3.0.4 工程勘察企业的技术业务部门的设置应贯彻技术与劳务 相分离的原则。3.0.5 工程勘察企业应针对工程勘察的基本过程制定程序文件 及相关作业文件。3.0.6 工程勘察企业应配备与所

10、从事业务相应的现行国家、行 业和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有效文件,还应制定相应技术 文件和质童记录的归档制度。3.0.7工程勘察企业应具备必要的办公基本设施和工作环境。3.0.8 工程勘察企业应确保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 仪器、测量仪器等设备和操作符合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3.0.9 工程勘察企业应对工程项目负责人、测量员、描述员、试验员、司钻等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其持证上岗,并制定相应的 专业培训制度和相应的岗位职责。3.0.1 0 工程勘察企业应注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制 定对成品质童和质童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的程序文件,还应制 定处置不合格品的程序文件。4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11、标4.1 质 量 方 针4.1.1 工程勘察企业应制定与本企业宗旨相适应的质量方针。4.1.2 质量方针应满足法律、法规和顾客对勘察成品质量的要 求及体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4.1.3 质量方针应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和基础,便于质量 目标的逐层展开和落实。4.1.4 质量方针确定后,应在企业内部按层次进行宣贯,确保 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执行。4.1.5 质量方针应根据企业的成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状况,市场 环境变化等情况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以确保质量方针的持续适 宜性。4.2质 量 目 标4.2.1 质量目标应建立在质量方针的基础t 并与其保持一致,应按照本节4.1.5条对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

12、进。4.2.2 质量目标应包括工程勘察成品的功能性、可信性、安全 性、可实施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时间性等质量特性。4.2.3 最高管理者应采取措施确保质量目标在相关职能和层次(如: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上的分解和实施。4.2.4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特别在作业层应尽可能地规定 可最化的具体指标,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5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岗位设置及职责5.1 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5.1.1 工程勘察企业内部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 应制定质量管理职责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并形成文件。5.1.2 技术质量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职责主要包含下列内容:1按最高管理者的要求,负责组织质量管

13、理体系文件的编 制、修订、报批以及日常管理工作;2按总工程师的要求负责检查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 标准、规范、规程的情况,负责有关技术文件、技术规定的编 制、修订、报批、监督贯彻实施工作;3按总工程师的要求,负责抽查工程勘察项目的勘察设计 文件,对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意见并组织实施4负责搜集、分析质量信息并管理质量记录;5协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技术培训工作;6其他有关技术质量管理工作。5.2 技术质量管理岗位设置基本要求5.2.1 工程勘察企业应设立总工程师、审定人、审核人、项目 负责人的岗位,其中资质为丙级(含丙级)以下的企业可将审定 人、审核人合并为一个岗位。所设立的上述岗位必须拟定明确的

14、 岗位职责文件。5.2.2 工程勘察企业的最髙管理者、总工程师、审定人、审核 人、项目负责人含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 等相关人员必须 在工程勘察设计文件上签宇或盖章,对工程勘察设计文件负相应 的质鼉责任。5.2.3 总工程师的技术质最管理职责应包含下列内容:1负责技术质S T 作并对成品的技术质里负全责2组织制定并贯彻实施技术、质量、科研工作规划及计划 3主持审查和审定重大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文件4负责技术业务培训的指导工作5针对日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 对不合格品处置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最高管埋者提出质 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意见和建议;6其他有关技术质量管理的职责。5

15、.2.4 审定人的技术质量职责应包含下列内容:1对所完成的工程勘察项目的成品质量负审定责任;2审定重大工程勘察项目的勘察纲要并应到现场指导、检查;3对所审定的工程勘察文件的结论和建议、方案的安全性、正确性、合理性负责。5.2.5 审核人的技术质量职责应包含下列内容:1对所完成的工程勘察项目的成品质量负审核责任2对项目负责人提交的资料和数据(参数分析)的正确性 和完整性负校对检查责任;3审核工程勘察项目的勘察纲要,对重大的或复杂的工程 勘察项目应深人现场指导和检査;4对工程勘察设计文件中所提供的方案的安全性、正确性、合理性负责。5.2.6 项目负责人的技术质量职责应包含下列内容:1严格遵守国家有

16、关工程技术质量的标准、规范、规程和 本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对所承担的工程勘察项目负主要的质量 责任;2认真研究和分析工程勘察项目的技术要求,收集相关资 料,认真做好现场踏勘工作,编制勘察纲要3认真完成现场技术交底,负责勘察纲要的组织实施与 监控,对原始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负责,通过综合分析原始资料,提供工程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参数,提 出安全、经济、合理的方案与建议,负责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 编制。6工程勘察基本过程和过程控制程序6.1 般 规 定6.1.1 工程勘察企业应按所从事的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 计与治理、水文地质勘察、工程物探、工程测量等专业的基本过 程,分别确定各专业的

17、基本过程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6.1.2 工程勘察工作的基本过程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确定,应 包括:前期工作,现场工作,试验工作,内业工作和后期服务等 过程。6.2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6.2.1 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控制程序应包括下列内容:1目的2适用范围;3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 、4工作程序应包括:前期工作,现场工作,试验工作,内 业工作,后期服务工作;5不合格品的评价和处置。6.2.2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工作程序及至少保持的记录:1投标文件的编制、投标、签约、项目承接,包括明确顾 客的要求及确认具备达到其要求的能力2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下达和人员、设备等资源配置的要求;3项目负责人接受项

18、目后,收集已有资料及现场踏勘;4勘察纲要的编制与审核5勘察纲要实施前的技术交底;6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书等在内的外来文件;2)勘察纲要3)勘察纲要技术交底记录。6.2.3 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工作程序及至少保持的记录:1工程地质测绘,包括编制工程地质测绘纲要,工程地质 测绘现场记录;2勘探点定位和高程,包括测量定点和高程的要求以及现 场测量记录;3勘探及取样要求,包括:1)符合规范、规探的规定2)必须按照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的要求进行勘探及取样3)现场的原位测试必须符合本规范第6.2.4条的规定;4)按规定对钻探孔量测地下水位5)现场的原始记录应真实

19、、准确并按规定格式填写,字迹淸楚,不得涂改或電色覆盖。如需改错,应把 错字画去,在旁边标注正确的字。原始记录必须有 记录人和校对人签字,并经项目负责人签字验收6)对现场勘察过程中的试样、半成品、成品必须按规 定进行醒目标识、贮存和搬运。4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工程地质测绘、钻孔定位和高程测量记录;2)勘探记录;3)原位测试记录;4)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更改审批记录;5)岩土工程勘察工序质量评价记录。6.2.4原位测试工作程序及至少保持的质量记录:1按岩土工程勘察纲要实施测试;2对需进行载荷试验、现场剪切试验、岩体原位变形测试、抽水、注水和压水试验等,应由试验负责人拟定试验纲要并由项 目负责人审核3

20、按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或试验纲要的要求进行测试仪器设 备的准备和检査;4按规程、规定的要求做好试验记录、校对和检査工作;5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工程项目需要编制的试验纲要;2)试验成果报告和试验原始记录。6.2.5 室内土工试验工作程序及至少保持的记录:1按项目负责人下达的土工试验任务书完成试验,必要时 应编制试验纲要;2核对试验样品的数量、编号,检査样品质量,对不合格 样品按规定进行处置;3检查试验的仪器设备,定期做好检测工作和记录;4严格按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试验并真实地做好 试验记录;5试验原始数据的记录、校核、更改应符合相关标准、规 范和规程的要求;6按需要提供相应试验成果图表,主要

21、包括下列内容:1)土工试验成果报告;2)固结试验成果图表;3)剪切试验成果图表;4)颗粒分析成果图表。7试验报告应经审核人审核签字后方可送交;8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土工试验任务书;2)样品接收登记表;3)试验原始记录;4)土工试验成果报告(原稿);5)检测、标定试验仪器、设备的记录。6.2.6 岩土工程勘察内业工作程序及至少保持的记录:1整理、分析原始资料;2编制相应的图表;3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审核和审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5勘察报告交付;6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相关的计箅记录;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原稿);3)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审核、审定记录;4)勘察报告交付记录。6.2.7岩土工程勘察后

22、期服务的工作程序及至少保持的记录:1参加工程设计方案的讨论;2参加基槽检验或验桩;3施T 监测;4提供相关的专项咨询服务*5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有关洽商记录J2)基槽检验或验桩记录;3)有关专项检测、咨询记录或报告;4)顾客意见记录。6.3 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6.3.1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的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应包括下列 内容:1目的;2适用范围;3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质最职责;4工作程序应包括:前期工作,内业工作,现场工作,后 期服务工作;5不合格品的评价和处置。(I)岩土工程设计6.3.2 岩土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程序及至少保持的记录:1编制投标文件,投标,签约,承接项目;2编写、审

23、核岩土工程项目设计策划书,应包括:收集资 料,现场踏勘,根据工程特点确定设计阶段、设计进度安排、接 口管理等;3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外来文件:招 标 文 件(委托任务书)、投标文件、中 标通知书,工程合同;2)岩土工程设计策划书。6.3.3岩土工程设计的内业工作程序及至少保持的记录:1确定设计输人的内容,应包括:项目的功能要求,顾客 提供的相关文件,使用的规范、规程及相关设计软件、有关岩土 设计参数、设计方案及其他相关文件,必要的审核、审定2确定设计输出的内容,应包括:编写岩土工程设计文件,岩土工程设计计箅书、绘制图表,设计文件的审核和审定,必要 的设计验证程序;3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岩土

24、工程设计输人记录;2)岩土工程设计文件;3)岩土工程设计审核、审定记录;4)岩土工程设计计算记录。6.3.4 岩土工程设计的现场及后期服务工作程序及至少保持的 记录:1项目负责人应检查施工现场实施情况;2项目负责人应及时进行设计变更并做好变更记录3设计的变更应按原审批程序审批;4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岩土工程设计变更文件;2)设计变更审批记录;3)后期服务的有关记录。(n)岩土工程治理6.3.5岩土工程治理的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目的;2适用范围;3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4工作程序,应包括:1)按设计文件的要求编写施工组织设计2)物资采购;3)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4)施工作业5)施

25、工过程监测仪器、设备的控制;6)施工质量检验与试验7)成品的验收与交付;5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6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外来文件;2)岩土工程设计文件;3)施工组织设计文件;4)材料采购计划单;5)材料进货检验记录6)设计交底记录;7)设计变更记录;8)工程定位测童记录9)现场施工记录10)检验与监测记录;11)成品验收及交付记录。6.4 水文地质勘察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6.4.1 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目的;2适用范围j3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4工作程序应包括:前期工作,现场工作,内业工作,后 期服务工作;5不合格品的评价和处置;6成品的验收与交付。6.4.2水文

26、地质勘察的过程控制程序及至少保持的记录:1前期工作应包括:投标、签约、承接项目,现场踏勘、收集已有资料,编写、审核水文地质勘察方案设计书,物资采 购,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等;2现场工作应包括:水文地质测绘,勘探点定位及钻探工 作,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试验及水质取样分析等;3内业工作应包括:整理分析原始资料,编制相应的图表,编制、审核、审定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等;4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外来文件;2)水文地质勘察方案设计书;3)外业施工技术要求交底记录;4)水文地质勘察方案更改审批记录;5)现场勘探原始记录;6)抽水、注水、压水试验记录;7)内业计算及图表8)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原稿);9)水文地质勘察成

27、品的审核、审定记录;10)成品验收及交付记录;11)后期服务记录。6.5 工程测量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6.S.1 工程测量的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目的;2适用范围3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4工作程序应包括:投标、签约、承接项目,编写工程测 量纲要,测量过程策划(接受项目及前期准备、现场踏勘及核实 项目要求、工程测量项目书及工程测量纲要的编制和审核、工程 测量项目书的下达和技术交底、测量仪器的常规检查并记录检査 情况、现场测量作业、内业计算和测量报告的编制及审核、成品 交付和后期服务);5不合格品的评价和处置。6.5.2 工程测量的过程控制至少保持下列记录:1工程测里项目委托书2工程

28、测量纲要3收集测量控制点成果的记录;4仪器检査(检验)记录;S原始观测记录;6内业计算书及图表;7测量成品检查、审核、审定记录;8测量成品交付记录。7.0.1工程勘察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根据企业所从事的专业和 本规范的要求确定本企业对资源的需求并确保供给资源。资源应 包括人员、资金、设备、软件、技术档案和工作环境等。7.0.2 工程勘察企业应确保与其资质相符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及 能力,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并保持必要的 记录。7.0.3 工程勘察企业应根据工程勘察成品的生产过程特点,确 定并确保配置下列设施:1固定的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室、试验室、库房和临时设 施等;2与所从事的专业

29、相符的生产设备,包括钻机及取样设备、原位测试设备、测绘设备、水土试验设备、检测设备、岩土施工 设备、计算机及软件等。上述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 准、规范和规程的要求;3必要的通信、运输和印制等服务设施。7.0.4工程勘察企业应提供为实现工程勘察成品所需的工作环 境,如工作空间、照明、卫生、通风、噪声、温度和生产安全等 方面的要求。7.0.5 工程勘察企业应建立必要的文件档案的管理制度,做好 标准、规范、规程的有效版本、应用软件、已形成的成品文件、原始资料等的档案管理工作。8分 包 管 理8.0.1本规范所指的分包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允许的工程勘察 项目的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8.0.2工程勘

30、察企业宜按下列内容综合考虑选择专业分包方和 劳务分包方:1单位营业执照及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证书;2单位资信度;3人员执业资格及能力;4设备能力;5以往工作业绩;6质鼉保证能力7交付能力和交付后服务能力。8.0.3 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应签订分包合同或协议。8.0.4对分包方的工作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并按合同或协议的要 求进行检验。8.0.5 工程勘察企业应留存分包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记录,建立 分包方的质量业绩档案和信誉档案并定期评价。9不合格品控制9.0.1 工程勘察企业应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不合格品 控制程序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标识并记录不合格品;2应指定部门及人员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和提出

31、处置 意见,并对其纠正进行监督和验9.0.2 工程勘察企业应保存不合格品的发生、评价、处置、纠 正和验证等记录,1 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10.0.1工程勘察企业应通过有目的活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的有效性。1 0.0.2 应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和实施效果的分析,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向并进行改进。10.0.3通过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成品审核结果和对不合 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组织 实施。1 0.0.4 重视持续的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质量奖惩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质撒意识。1 0.0.5 针对本企业的质最状况和需求,不断调整和配置企业 资源。规范用

32、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 文 中 指 定 应 按 其 他 有 关 标 准 执 行 的 写 法 为“应 符合规 定(要求)”或“应按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379-2006条 文 说 明次1 总则.23

33、2术语.253基本规定.264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85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岗位设置及职责.306工程勘察基本过程和过程控制程序.317资源.338分包管理.349不合格品控制.351 0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361.o.1本规范是根据2003年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和 全国建筑市场与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由建设部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和标准定额司于2003年下达编 制的规范。本规范编制的目的是督促工程勘察企业加强质量管 理工作,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本规范属国家推荐性规范。本规范依据和贯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 务 院 令 第 279号)、建设工

34、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务 院 令 第 293号)、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5号)等国家法律、法规,以 及 2000版 GB/T 19000族质置管理体系标准的有关规定和 精神。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程勘察企业。由于传统的工程勘察业务 正处于与国际通行的岩土工程业务转轨的进程中,而岩土工程的 业务范围很广,涉及土木工程建设中所有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 程技术问题,同时考虑到这是首次在全国工程勘察企业中推行质 量管理规范,应让企业留有针对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空间 以及结合全国工程勘察质量检查和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 问题,鉴于上述

35、原因,本规范主要针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管理 作了比较详细规定。对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水文地质勘察和工 程测量仅作了较为原则的规定。对岩土工程涉及的其他方面没有 作出规定。以便在本规范推行一段时间后,再作进一步的补充和 修订。各工程勘察企业应按照本规范的原则对其从事的其他专业 作出相应的质量管理规定。1.0.3 本规范可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勘察企业的质量管理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1.0.4 由于本规范不可能将工程勘察企业的各项技术质量活动 都包括进去。各工程勘察企业还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 范的规定。2术 语2.0.1-2.0.6 是引自 2000 版 ISO 9000 标

36、准(GB/T 19001-2000)。2.0.7 本规范适用于领取建设主管部门统一颁发的工程勘察资 质证书的企业和尚未改企转制的事业单位。3基 本 规 定3.0.1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如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 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5号)第13条规定,企 业的法人代表或最高管理者对本企业勘察质量全面负责。除执行 本规范外,还应遵守国家对本行业有关技术质量方面的有关 规定。3.0.2 工程勘察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必须制定 阶段性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形成书面文件。还应根据情况 变化,修订质量方针和质童目标。3.0.3 工程勘察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中、小型企业也

37、可 以设立综合性的管理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的质最管理人员。3.0.4 条文中提出的“应贯彻技术与劳务相分离的原则”是贯 彻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 部 令 第93号)规定的精神。3.0.5 工程勘察企业应按照本规范规定的岩土工程勘察、岩土 工程设计与治理、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测量专业制定文件化的过 程控制程序和记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本规范确定的原则 制定本单位从事的其他业务的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3.0.6工程勘察企业必须配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工程勘察业务 相应的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有效版 本。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档案制度的规定,

38、建立相应 的、严格的技术文件和质量记录的归档制度。3.0.7 工程勘察业务本身就需要相对固定的、有工程勘察资历 和资质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劳务人员、国家规定的工商注册资本 金、有足够数量的计算机、试验设备和必要的钻探设备以及工作 和办公环境,以保证业务的基本质童。3.0.8 工程勘察企业必须确保本企业工程勘察业务所需的仪器、设备及其使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应的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 定。定期进行检测、检修和更新。3.0.9 工程勘察企业必须对本规范规定的工程项目负责人、测 最员、描述员、试验员和司钻等岗位的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 并经考核后,持证上岗。同时制定文件化的专业培训制度和相应 的岗位职责。

39、3.0.1 0 工程勘察企业应建立最高管理者组织策划本企业成品质 量、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及处置不合格品的程序文件,并决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工作。必要时也可以委托管 理者代表或总工程师进行具体的策划和操作,但必须由最高管理 者作出决策。4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1 质 量 方 针4.1卜 4.1.51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质量方针并确保与本企业的宗旨相 适应;2对满足顾客和法律对成品质量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 体系的有效性作出承诺;3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和基础,便于质量目标 的逐层展开和落实;4应在本企业内各层次上传达质量方针,达到沟通并确保 全体职工的理解和执行5在适当的时机(

40、如:管理评审、成品和市场环境变化等)对质董方针进行评审和修订,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6对质童方针的批准、发布、评审、修改应予以控制并满 足文件控制的要求。4.2 质 量 目 标4.2.卜 4.2.4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相关职能和层次(如:决策层、管 理层、作业层)上建立质量目标。2所建立的质量目标应是:1)可测量的、可行的。在作业层次上应规定具体指标,以作为质最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判定指标;2)建立在质量方针基础之上。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满足成品要求所需的内容;3)工程勘察项目的质量目标应包括成品的功能性、可信性、安全性、可实施性、经济性、时间性。质最目标通常是:1)每年创省、部级或国家级优秀工程勘

41、察奖几项2)野外描述准确率达到多少;3)成品合格率100%,优良品率达到多少;4)确保工程勘察成品满足质量特性和贯彻国家、行业 和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特别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建标 2002 219号)中有关工程勘察的强制性条文;5)做好工程勘察成品完成后的后期服务工作;6)对设备和仪器完好率的要求;7)为提高技术质量水平而安排的人才培养和培训目标;8)企业认为需要列入的其他要求。5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岗位设置及职责5.1 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5.1.1对于甲级资质的工程勘察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 构。对于中小企业可以设立综合性机构,但必须制定文件化

42、的质 量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5.1.2 质量管理职责应按条文中的规定执行,企业也可以增加 适合本企业需要的其他职责。5.2 技术质量管理岗位设置基本要求在本节中各条所提的“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各企业可以 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增加其他的职责要求。5.2.2 本条中有关审定人、审核人、项目负责人所承担的审定、审核、主要质量责任是按照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5号)第13条中的规定。具体按 照有关法律的界定来确定。5.2.6 企业在编制技术质量职责时,要特别强调项目负责人对 原始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负责,并拟定相应的保证 措施。6工程勘察基本过

43、程和过程控制程序6.1 般 规 定由于大多数工程勘察企业是以岩土工程勘察为主要业务,在 国家质量检查和施工图审查中,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质量问题较 多。因此,本章中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控制程序和质量记录作 了比较详细和具体的规定。对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水文地质勘 察和工程测量专业,仅作了主要的和原则的规定,留下较大的质 量管理空间,以便各企业根据各自专业技术质量管理的需要,作 出具体规定。6.1.1 本条中所提到的工程物探内容仅限于岩土工程勘察项目 中所使用的工程物探方法,不是工程物探专业的全部内容。6.2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6.2.2 本条文及以下条文中所提到的“至少保持的记录”是

44、最 低要求。各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工作特点增加各种记录。6.2.3 本条文中第3款第5项所要求的原始资料应真实、准确,并对填写、改动和有关签字的要求应特别引起重视。工程勘察的 成品质量首先取决于野外第一性资料和其他原始资料的真实和准 确。在企业制定过程控制程序时应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以防 止不负责任和弄虚作假的行为。6.3 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1由于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的业务范围很广,所涉及的专 业很多,而且从事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业务的主要是一些大的工 程勘察企业,每个企业所做的业务和项目也不一样,考虑到工程 勘察企业从事岩土工程设计和治理业务的时间还不长,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积

45、累,因此在条文中只作了一些原则的规定。2各企业在编制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的过程控制程序时,可以结合本身的业务和专业项目,参照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与行业发展司和中国质量体系任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编制的 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指南GB/T 19001-2000中 建设工程勘 察部分的要求和规定进行编制。6.4 水文地质勘察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由于现今各地水文地质勘察项目相对较少。本节只作了一些 原则的规定。各企业应结合本身承担的业务和项目作出具体的 规定。6.5 工程测量过程控制程序和记录由于在工程勘察企业中只有部分企业有工程测量业务,因此 本节只作了一些原则的规定。各企业应结合本企业承担的业务和 项目

46、作出具体的规定。由于目前全国工程勘察企业数量太多,并且规模参差不齐,人员、仪器设备和工作环境的情况极为复杂,难以作出统一的规 定。因此本章只作了一些原则的规定。7.0.1工程勘察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和企业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 对资源的需求并提供充分的资源,以便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度。7.0.2 企业应通过教育、培训和技能、经验的考核,确保从事 影响工程勘察成品质最的管理、验证和执行人员具有相应的能 力。对本规范第3.0.9条中规定的岗位人员应确保其教育、培训 和考核,并持证上岗。7.0.3、7.0.4 中所提的要求是根据工程勘察成品实现过程的特

47、点所需的基本条件和支持条件,也是国家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 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93号)中的基 本要求。7.0.5 在资源管理中之所以要求建立必要的档案制度是因为工 程勘察的有关文件、原始资料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是必 须存档若干年的,钻孔的原始记录必须长久保存。工程勘察的技 术特点中,经验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资料的积累给技术经验的 总结和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8分 包 管 理8.0.1 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279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 院 令 第 293号)、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 共 和 国 建

48、 设 部 令 第 115号)以及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中都有 有关工程勘察分包的规定,应遵照执行。9不合格品控制9.0.1 本章对不合格品的控制仅作了原则的规定。不合格品是 指未满足要求的成品。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及形成文件的程序应 包括:1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内部的及外供的成品,应规定对其 进行识别和处置的机构职责和权限;2控制活动可以包括对不合格品的识别、记录、隔离和处 理,并通知有关部门3为防止非预期使用和交付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的处置 方法可以包括: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品,如返工、报废 经授权人批准或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采取其他措 施,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应用4在不合格品纠

49、正后,应重新验证其符合性;5当交付使用后发现外供成品不合格时,企业应采取措施 以解决问题,处置措施应与不合格品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 适应6对不合格品提出让步处理进行授权,包括让步条件下的 使用、放行和接受。适用时可以由顾客让步授权;7对不合格品的性质,处置措施及所获得的让步,应予以 记录。1 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除本章第10.0.110.0.5条的规定外,企业可以以下列活 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1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及实施效果的分析,明 确改进方向;2通过审核结果和数据分析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并作出 改进活动的安排;3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现持续;4在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并确定新的改进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