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材料标准大全》GBT7689.1-2023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8.pdf

上传人:邓** 文档编号:8043323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0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筑材料标准大全》GBT7689.1-2023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建筑材料标准大全》GBT7689.1-2023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筑材料标准大全》GBT7689.1-2023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筑材料标准大全》GBT7689.1-2023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8.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59.100.10Q36中 华 人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T7689。卜-2013代替G B/T 7 6 8 9.1 0 1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Reinforcements-Test method for woven fabrics-Part 1:Determination of thickness,l(ISO 4603:1993,Texitle glass-Woven fabrics-Determiantion of thickness,MOD)201 1卜27发布 14-0B-01实施膺埤 篼 1堑嗖 篓?贸尹 垦发 布G B/T 7 6 8 9.

2、1 一砭0 1 3GB/T7689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第3部分:宽度和长度的测定;第4部分:弯 曲硬挺度的测定;第5部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本部分是GB/T7689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 GB/T1.1z O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7689-2001增强材料 机 织物试验方法 第1部分:玻璃纤维厚度的测定,与G B/T 7 6 8 9.1 zO 0 1 的主要差异如下:将适用范围由玻璃纤维增加到增强材料(见第1章,z O01年版的第1章);将适用范围中机织物的厚度由“大于等于0.1m m”修

3、改为“大于或等于0。01m m”(见第1章,2001年版的第1章);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 B/T 1 8 3 7 4 0 1,增加了G B/T 2 9 1 8 1 9 9 8 和I so2 6 0 2(见第2章,01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一种测试条件(见 5.2,z O01年版的5.2);试验报告 中增加 了需要给出的内容匚 见第9章中的 0项和 D项,01年版 的第10章中的 g)项和 项彐。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4603:1993纺织玻璃:机织物 厚度的测定。本部分与Is o 4603:199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为增大标准的使用范围,适用的产品由玻璃纤维机织

4、物扩大到增强材料机织物(见第1章);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 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 整的情况集 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Is 0139。本部分做 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标准名称改为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增加了I S O 在6 0 3:1 9 9 3/A md。1:2 0 1 0 的内容。本部分 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健、

5、徐琪、陈建明、王玉梅、陈尚、师卓。G B/T 7 6 8 9.1 zO 0 1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7689。-1987。亠刖亠一一曰GB/T7689。卜-20131 范围GB/T7689的本部分规定了增本方法适用于由单纱、增强材料 机 织物试验方法第1部 分:厚度的测定测定方法。只己、变形缈或它们 的复合物织成 的|3.1厚度大于或等于0.01对于由定长纤纬纱的织物,本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其压缩2 规范性下件。凡版本适用于本文GIretation of testresul3术下 列织物厚在规定压力4 原理用适当的仪器测量在规定的压力下经调5 仪器试样厚度。5.1 静载测微仪,具有两个磨

6、平和抛光的圆形表面,其平面度小于0。001m m,平行度小于0 003m m。测量面应能在垂直于 自身的轴上移动,测柱的主轴应垂直。测微计的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当未与测柱压脚接触时,对表壳施加15N的力不会使框架产生大于0.01m m 的变形,变形可从测微计上读出:用于检查测微计的校准计应精确至0。001m m。j 可使用 0或所述的测微计。o 电子测微计,能显示至 0.001m m。刻 度盘测微计,刻度盘的直径至少应大于50 m m,能连续地直接读至0.0】m m(小数点后第三位估读)。装备有计数器记录大指针转过的圈数。指示器机构应使用宝石轴承。1)纱(连续的或定织造的机织物,包括仅 由这日

7、期的引18-1998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毫米(m m)为状态氵试分 析值GB/T7689.1-20135.2 装载测柱压脚并能在织物上施加规定压力的合适系统(见 表 D。表1 玻璃纤维厚度测定的测二条件5.3 合适的裁剪工具,例如刀或剪刀。6 试样6.1 测量应在表面无折叠或变形的织物上进行。6.2 测量可以:可在整卷织物上;也可从织物裁取至少150m m 宽的整幅织物条(见 7.1)。7 操作7.1 测量点距布卷的始端或终端不得少于 300m m,距布边不得少于 50m m。对于斜切织物,测试点距切边不少于50m m。7.2 对于定长纤维纱或变形纱织物,在 GB/T29181998规定的温度

8、为(23 2)、相对湿度为(5010)%的标准环境下调湿6h,在相同环境下测试。7.3 按表1给出的测量条件用测微计(5。D测 试无张力的织物厚度。给织物施压力30s 后,读取测量值,精确至 0。001m m 匚见5.1中0彐 或0。01m m 匚见 5.1中b)彐,对于后者,估读至小数点后第三位,修约至 0。01m m。在整幅织物上等间隔地测量 10点,各测点间隔不少于75m m。7.4 对于 由定长纤维纱或变形纱织成的织物,按 7.3操作,但每点使用下述压力测量两次(不 改变测柱压脚与织物的接触位置):第一次测量:低压力;第二次测量:高压力。7.5 在95%的置信度下的平均值的双侧置信区间

9、(见 Is o 260z 定义)的 相对长度应不大于4%(对于由定长纤维纱或变形纱织成的织物,应分别计算低压力和高压力下的置信度)。如果置信区间的相对长度超过4%,要增加试验量至置信区间的相对长度等于4%。2测量条件由连续纤维单纱和/或 并捻(合股)纱和/或 无捻粗纱制成的机织物由定长纤维纱或变形纱制成的机织物(包括仅由这些纱构成经纱或纬纱的机织物)条件1条件z a测柱压脚直径(面 积)6.35m m(0.32c m 2)56.43m m(25c m 2)56.43m m(25c m 2)标准压力176k Pa(17.6N/c m 2)2.0k Pa(0.2N/c m z)低压力0.5k Pa

10、(5c N/c m 2)高压力2.O k Pa(20c N/c m 2)条件的选择应经相关各方同意。b 对某些玻璃纤织物(例如高密度的或者电子电气用织物)在测量厚度时可以施加比标准压力显著大的压力和使用更小的测柱压脚直径。这种测试是用来评估所测织物制作层合板(使用高压固化)的 铺层厚度变化的,测试时施加的压力应仅由相关各方确定。GB/T7689。-20138 结 果表示 、织物的厚度为10个点(见 7.3)或更多点(见 7.5)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 m),精确至 0。O01m m 匚见 5.1中 a)彐或0。01m m 匚见5.1中 b)彐。由定长纤维纱和变形纱织成的织物,以低

11、压力下测量的结果作为厚度测量值。按式(1)计算压缩率C,以 百分数(%)表 示:c=屮1 0 0%(1)式中:凡1丁 低压力下测量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 m);凡2高压力下测量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 m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 内容:o 说明依据本部分;b,识别被测织物的必要详情;o 调湿温度和相对湿度;调 湿时间,单位为小时(h);测量时施加的压力E对 于由连续纤维单纱和/或 并捻(合股)纱 和/或 无捻粗纱制成的织物,明确采用表1中给出的哪一种压力;对于所有的织物而言,如果测量时采用 的压力不 同于表1,则要给出实际所用的压力值彐;f)测柱压脚的直径E对 于由连续纤维单纱和/或 并捻(合股)纱 和/或 无捻粗纱制成的织物,明确采用表1中给出的哪一种直径;对于所有的织物而言,如果测量时测柱压脚直径和表1不同,则要给出实际采用的测柱压脚直径彐;若 测点数与标准规定不同,应注明测点数;厚 度的平均值 以及单值;D 压缩率的平均值(对于由定长纤维纱或变形纱织成的织物);j)本部分 中未提到的任何操作细节和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任何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