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033306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无误的一项是()A燥热惠风激湍(dun)彭殇(shng)B皙得禊事虚诞(dn)流觞(shng)C俯仰嗟悼会稽(kui)绰约(chu)D葵丑暮春形骸(hi)骋怀(chng)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借以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丝竹:借指音乐C夫人之相与与:交往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导致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列坐其次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或因寄所托,放浪

2、形骸之外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6下列各句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天朗气清,惠风和畅D齐彭殇为妄作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复驾言兮焉求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乐夫天命复奚疑D当其欣于所遇8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童年时代。B称制,指封建社会里君主即位执政,也可指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C“嗣位”指的

3、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黑色,也有“众多”的意思。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

4、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

5、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起家秘书郎,累迁长史。后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

6、:“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

7、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B所以游目骋怀所以:的原因C及长,辩赡赡:丰富D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桑榆:晚年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以八千岁为春B及其所之既倦鹏之徙于南溟也C论者称其笔势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D便有终焉之志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年幼时

8、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后善于辩论,以性情耿直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受人称道。B左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孙绰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C王羲之的书法为世人推崇,他在其学生家的几案上写的字被学生的父亲误刮去,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在一老太婆卖的竹扇上写字,人们争相购买。D王羲之对自己的书法很自信,认为自己胜过钟繇和张芝。曾经与人书信,认为如果今人也像张芝一样勤苦练习,也可能达到他的水平。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3)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二)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事。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为得一智略之士,以设谋计取之,必获。”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

10、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辨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因便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各赋诗。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如是者数次,于是诗酒为务

11、,僧俗混然。遂经旬朔,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辨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辨才。辨才熟详之,曰:“是则是矣,然未佳善也。贫僧有一真迹,颇是殊常。”翼曰:“何帖?”辨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辨才曰:“禅师临亡之际,亲付于吾。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颣,曰:“果是响拓书也。”纷竟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辨才出赴邑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

12、:“翼遣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翼便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摘自何延之兰亭记)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B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C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D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

13、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癸丑:干支纪年的癸丑年。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法也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B潦倒:举止散漫,不自检束,与杜甫登高中“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里的“潦倒”同义。C倾盖:盖,马车上的伞盖。倾盖指途遇友好,停车靠近交谈,伞盖倾斜相交,引申为朋友相交亲切。D旬朔:旬,十日为一旬;朔,农历每月初一。旬朔,十天或者一个月,泛指不长的时日。1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名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的思考。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语言清畅精警,富有哲理。B选文一中的“乐”字绾住

14、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内容,既是对雅集的一种概括,也为下文的“岂不痛哉”蓄势。C唐太宗为了得到兰亭帖,答应了萧翼的请求,将王羲之、王献之的三四份杂帖送给了他。D何延之兰亭记叙述的是书法史上的大事,描述了萧翼入寺寻机得到兰亭帖的故事,将萧翼的狡黠写得十分舒展生动。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17萧翼为了取得辨才的信任,花费了一番功夫,最终见到辨才私藏的兰亭帖。他运用了哪些方法?三、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汉字的

15、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造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和_。古人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见创造汉字是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体现。汉字是中国的根,中国人的根,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中国书法的根。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汉字在先,书法在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包括出土的大量简帛文字,主要是交流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工具。虽然我们今天也把它们称为书法,但在当时它们并不叫书法。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也是幸运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又孕育了王羲之、颜真卿这样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集序祭侄文稿这样伟大

16、的书法作品。书圣王羲之最伟大的贡献是完成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化、_,在中国书法的提高和普及之间、历史和未来之间架设了桥梁。即使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颜真卿之所以能够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书法家,是因为他在继承王羲之书法的基础上,超越了王羲之,开拓了中国书法_的宏大格局和正大气象,达到了骨力和_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B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C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

17、代表,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D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它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博大精深典范化空前绝后婉转B千姿百态典范化空前绝后含蓄C博大精深规范化前所未有含蓄D千姿百态规范化前所未有婉转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B虽然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但是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C如果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D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

18、集大成者。四、语言表达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在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虽然_,但简牍依然存在,所以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包含着不同的书写习惯。_,又利用当时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纸张的特征,将其书法加以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_:唐时及以后书法学习者,均以王羲之为正宗;直至今日,王羲之的书法范本仍广为流传,成为我们宝贵的艺术财富。第5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激湍”的“dun”错误,应读“tun

19、”,需要注意与“端”的区别。B“皙得”的“皙”错误,应为“暂得”。D“葵丑”的“葵”错误,应为“癸丑”。故选C。2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句意: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致”,意态,情趣。故选D。3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以为,古义:以作为。今义:认为。句意: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B.所以,古义:表原因。今义:用于因果句里表结果。句意: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C.其次,古义:他们的旁边。今义:指示代词。句意:列坐在曲水的两旁。D.自足,古今同义:自己感到满足。句意:快乐而自己感到满足,不知道衰老即

20、将到来。故选D。4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A.“贤、少、长”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年少的人、年长的人。句意: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B.没有词类活用。句意: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C.“游、骋”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游览、使驰骋。句意: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D.“一”数词意动用法,认为一样;“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句意: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故选B。5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

21、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能力。D句意:后来的人看今天也像今天的人看过去。“由”通“犹”,像,好像。故选D。6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贤”“少”“长”,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年纪轻的,年纪大的。B“一”,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C没有词类活用。D“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等同。故选C。7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A.宾语前置句,应为“复驾言兮求焉”。B.宾语前置句,应为“胡为乎遑遑欲之何”。C.宾语前置句,应为“乐夫天命复疑奚”。D.状语后置句,应为“当其于所遇欣”。故选D。8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

22、识的能力。A“指的是男子”错误,“总角”指的是古时未成年人的发型,不分男女。故选A。9B10C11D12(1)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3)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所以:的原因”错误,句意: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所以”:用来的。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

23、两个“以”都是介词,把。句意: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把千年当做春天。B.动词,往、到达;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大鹏鸟要迁徙到南海去。C.代词,的人;助词,用于时间词后。句意: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D.兼词,于之,在这里;代词,相当于“之”,留名。句意:便有在这生活一辈子的志向。/只有不为世俗所拘的卓异之士才能见称于后世。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认为自己胜过钟繇和张芝”错误。由原文“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可知,王羲之常自称说:

24、“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可以说像大雁排行。”由此可知,是“不相上下”,并不是认为自己“胜过”钟繇和张芝。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相与”,相处、相交往;“诸”,之于;“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因”,依、随着;“放浪”,放纵、无拘束。(2)“固”,本来;“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3)“虽”,即使;“所以”,表原因;“兴怀”,触发人们情怀;“致”,情趣。参考译文: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

25、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

26、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

27、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于说话谈吐,人们看不出来他有什么超过常人的地方。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闻名。他尤其擅长隶书,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像云一样很轻盈,同盘旋舞动的龙一般敏捷有力。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 陈留人阮裕在当时享有极大的声誉,而阮裕也很看重王羲之,将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

28、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从家中征召出来任秘书郎,多次升迁任长史。后来就任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很喜欢服药保护调养自己的性情,不喜欢呆在京城,刚到浙江时,便有在这生活一辈子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没有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出名,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很合得来。王羲之曾和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

29、想买而买不到,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给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的时候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答应执笔开始抄写,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非常高兴。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棐木矮桌干净明亮,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叫买。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

30、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 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一把扇子来,王羲之笑而不答。他的书法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说:“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可以说像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了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会比他差。” 王羲之的字开始不如庾翼、郗惰好,到了晚年才出色。曾经用章草给庾亮回信,庾翼见到后深深地叹服,于是给王羲之写信说:“我从前有十张伯英的章草,过江时颠沛,因而遗失了,常常叹惜美妙的笔迹永远不会再有了

31、。忽然看见足下答复家兄的信,光彩焕发有如神明,顿时又有了旧日景象。” 谢安曾经对王羲之说:“自从中年以来,常因喜怒哀乐而损害身体,与亲友告别,总有几天心情抑郁。”王羲之说:“人到晚年,自然会这样。近来正靠音乐排遣忧闷,总担心被儿女辈发觉,影响欢乐的情绪。”朝廷因为他的誓言发得很毒,也就不再征召他。 五十九岁时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13D14B15C16(1)借以纵目观察,开畅胸怀,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令人愉快的啊。(2)(萧翼)倚仗才能技艺,富有权术智谋,可以担当这个使命,一定会得到兰亭帖。17隐瞒身份,化装成商人。借机结交辨才,喝酒吟诗论书法成为知己。以二王的杂帖为诱饵,最终

32、见到兰亭帖真迹。【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萧翼奏道:“如果充当公家的使节,情义上说是没有理由得到兰亭帖的。下臣请求以私事出行到那儿去,需要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三四份。”太宗依从他的请求,并把王羲之、王献之的帖交给了他。于是,萧翼改变冠戴,换上民服到洛阳。“翼奏曰”意思是“萧翼上奏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公使”为“作”的宾语,“若作公使”句意完整,不能断开;“改冠微服”的主语是“翼”,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文化常识的能力。B.“与杜甫登高中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里的潦倒同义。”本文中“潦倒”意思是“衣服宽大随便”;“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里

33、的“潦倒”意思是“衰颓,失意。”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送给了他”错,根据原文“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可知,萧翼为了完成任务,需要二王的杂帖为诱饵,太宗只是把王羲之、王献之的三四份杂帖给萧翼,用来完成任务,并非是送给萧翼。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用来;极,穷尽;信,实在。(2)负,倚仗;充,担任;获,得到。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可知,答应太宗之后,萧翼首先隐瞒身份,化装成商人;根据原文“寒温既毕,语议便合

34、,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因谈论翰墨”可知,萧翼来到辨才住处之后借机结交辨才,喝酒吟诗,谈说文史,论书法成为了知己。根据原文“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贫僧有一真迹,颇是殊常。”“辨才曰:兰亭。”“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可知,萧翼以“二王”书帖为引子取得了辨才和他的弟子等人的信任之后,趁辨才外出,通过辨才的弟子打开门偷走了兰亭帖。文言译文:(一)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

35、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二)皇上对侍臣说:“王羲之的书法,是我特别宝爱的。王羲之的墨迹中,没有及得上兰亭帖的。我日夜操心,设法见到此帖。这个和尚晚年又没有什么用处。如果找到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让他设计谋取此帖,就一定能得到。”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说:“下臣听说监

36、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如今籍贯在魏州莘县。他多才多艺,富有权术、智谋,可以担当这个使命,一定会得到兰亭帖。”太宗就召见萧翼。萧翼奏道:“如果充当公家的使节,情义上说是没有理由得到兰亭帖的。下臣请求以私事出行到那儿去,需要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三四份。”太宗依从他的请求,并把王羲之、王献之的帖交给了他。于是,萧翼改变冠戴,换上民服到洛阳,随乘商人船顺流而下,来到越州。又穿上黄衣衫,极其宽大随便,很符合山东书生的身份。傍晚时分,他进入寺庙,在廊庑间闲步,观赏着壁画。经过辨才的庭院,他在门前止步。辨才远远看见萧翼,就问道:“哪儿的施主?”萧翼乘机上前作揖行礼说:“弟子是北方人,带一些蚕种来卖,游历

37、寺庙纵目观赏,有幸遇到禅师。”寒暄之后,言谈就投机起来,辨才就把他引入房内,马上一起下围棋、弹古琴,玩投壶、握槊的游戏,谈论文学和历史,见解非常投合。辨才便说:“到了头发白时还和初交一样,刚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一般。今后用不着拘束了。”就留他宿夜,摆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东说的缸面,就如河北称瓮头,指初熟酒。极度欢乐之后,邀请宾客赋诗。彼此诵读对方的诗篇,只恨相识太晚。这样一连好几次。于是,饮酒作诗,僧人和俗人混然一片。过了十天或一个月,他们顺便谈论书法,萧翼说:“弟子的先世都继承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弟子我自幼以来沉迷、爱好他们的书法,今天也有几本帖随身带着。”辨才高兴地说:“你明天来,可带到这

38、儿来看看。”萧翼按时前往,拿出书帖给辨才看。辨才仔细观看,说:“是倒是的,可并不好。贫僧我有一件真迹,很不平常。”萧翼问:“什么帖?”辨才说:“兰亭帖。”萧翼假装笑着说:“几经战乱流离,真迹哪儿还在!一定是摹写的伪造品。”辨才说:“禅师临终之际亲手托付给我的。哪能掺假?你明日可来看!”等到萧翼来了,师父亲自从屋梁的槛架中取出兰亭帖。萧翼见了之后,故意吹毛求疵说:“果然是摹写的书帖。”两人争论不休。自从给萧翼看了之后,兰亭帖不再放在暗藏的槛架中,并借了王羲之、王献之的诸种帖留下,一起放在书案上。从此,萧翼往还了好几次,童仆、弟子等都不再对他产生猜疑。后来,辨才外出到邑汜桥南严迁的书斋去,萧翼就私

39、自来到辨才的房前,对辨才的弟子说:“我把包裹书籍的绸巾遗忘在床上了。”童仆立即为他开门。于是,萧翼从书案上拿到兰亭及皇家王羲之、王献之的书帖,就赶到永安驿站。萧翼便骑驿站的马兼程出发,到都城启奏皇帝,太宗大为高兴。18A19C20C【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衔接补写能力。A根据前后文“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分析,括号中句子表述的主体应是“汉字”,排除B、D两项。比较A、C两项,应先说“最小单元”,后说“最高代表”,形成递进关系,排除C项。故选A。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

40、多样,各不相同。语境形容“中华文化”,应用“博大精深”。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规范: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化”是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语境强调王羲之使中国书法有了一定的标准,应用“规范化”。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语境用于强调颜真卿的成就是其之前所没有的,并没有强调以后也不会有,应用“前所未有”。婉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含蓄:包含。(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语境形容的是颜真卿的书法

41、,应用“含蓄”。故选C。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根据时间顺序和上下文语意,应先说“王羲之是”,再说“颜真卿则是”;二是关联词使用错误,语境是假设关系,故应用“如果那么”,B项“虽然”转折,不合题意,D项“即使那么”不搭配。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故选C。21 纸张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他既保留了简牍的某些写法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语段主要介绍了王羲之的书法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处,从“但简牍依然存在”“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纸张”可知,应填“纸张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之类的内容;处,从“简牍依然存在”“不同的书写习惯”以及其利用纸张特征将其书法加以变化可知,应填“他既保留了简牍的某些写法”之类的内容;处,从后文可知,应填“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之类的内容。答案第11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