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8033039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1(4分)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4分)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4分)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0C全年日P1D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

2、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4(4分)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4分)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4分)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

3、年生草本植物如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7(4分)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ABCD8(4分)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

4、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9(4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如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10(4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BCD11(4分)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1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

5、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

6、,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选做题请考生在第14、15、16三道题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旅游地理14(10分)今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

7、月下旬自驾前往如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自然灾害与防治15如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环境保护16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如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8、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1(4分)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考点】16: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N35N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30N40N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

9、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解答】解: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高值区,人口稀少,有大面积的未利用土地。所以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掌握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熟悉我国的主要地理区域,是基础知识2(4分)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考点】48: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太阳能光热电站工作原理是通过数以十万计

10、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解答】解: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的热能制造出蒸汽,推动发电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太阳能光热电站带来的影响,获取图中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3(4分)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0C全年日P1D冬至日P1【考点】1G: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对影长的影响,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时,P=1;当正午太阳高度角45时,P1;当正午太阳高度角45时,P1【解答

11、】解:A、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5,影长小于塔高,P1,A错误;B、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物体正午影长为0,所以夏至日P=0,B错误。C、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全年绝大部分时间45,P1,但冬至日前后的几天时间内,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45,p1,C错误;D、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冬至日最小,为43,所以,冬至日时,P1,D正确。所以,在此题中,全年大部分时间p1,只有冬至日前后的几天时间P1。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应用的考查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

12、所示读图,完成46题4(4分)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考点】72: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根据铁路线修建的原则,在山区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解答】解:A、图示天山地区河流短小,铁路线没有沿河修建,故不符合题意;B、线路没有经过主要城市,主导因素不是聚落,故不符合题意;C、该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也是聚落主要分布区,故不符合题意;D、图示铁路沿1000米等高线修建,主要是因为不穿越等高线,地势起伏较小,所以考虑的主

13、导因素是地形,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理解即可5(4分)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考点】72: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铁路修建的意义是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解答】解:A、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线路长短,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不符合题意;B、图中铁路线与城市吐鲁番之间高差较大,距离远,不利于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专家认为,兰

14、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故正确;C、该地区是干旱区,洪水灾害少,故不符合题意;D、沿等高线修建,工程量较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6(4分)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考点】4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影响城镇分布的主要因

15、素是水源【解答】解:图示区位于干旱地区,城镇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山麓地带的绿洲上,绿洲上农业基础较好,适宜人类生存,B对。干旱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铁路沿线如果没有水源,也不会形成城镇,所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地形、河流、沙漠分布对城镇分布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城镇分布的因素,理解即可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

16、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7(4分)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ABCD【考点】2W: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该题较简单,主要是进行数据分析,生物量提高了,因

17、为植株数量总体而言上升了植被的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为地上的生物量和地下的生物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解答】解:生物量提高正确,因为总体而言,植株的数量增多了。故正确;生物量降低错误,因为总体而言,植株的数量增多了。故不符合题意;植株密度改变,总体的生物量增多,故正确;根据数据分析,不能得到植被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该题较简单,主要是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相关信息分析答案8(4分)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考点】2W: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该题主

18、要是分析数据,此消彼长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灌木、草本两类植物一个增多、一个减少【解答】解:A植株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灌木无变化,草本逐年增多,不符合此消彼长,故不符合题意; B总生物量,是包括地上生物和地下生物,通过计算灌木变化较小,草本是逐年增多,故不符合题意; C地上生物量,草本和灌木都是逐年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D地下生物量,灌木逐年减少,草本逐年增多,故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主要任务就是分析数据,并能理解此消彼长的含义,题目难度不大9(4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19、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考点】2W: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而实验数据表明该地的草本植物的增多,灌木数量变化不大【解答】解:实验地区本身是以灌木为主,草本植物较少,随着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导致草本植物越来越茂盛,那么相应的灌木会相应萎缩。故选:D。【点评】该题难度不大,主要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有数据可得,草本植物增多,故而其越来越茂盛,灌木相应萎缩如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10(4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BCD【考点】52:人

20、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由图可知移民人数/总人口=移民人口比例,可以推导出移民人数/移民人口比例=总人口【解答】解:A、读图分析,从1910年到1970年,迁移人口变化不大,但迁移人口所占的比重却持续稳定下降,说明这段期间该国人口总数持续稳定增长。1970年后迁移人口增长快,占总人口比重增长较慢,说明人口总数继续增长,只能是符合,故正确;B、图中1950年后,如果人口总数不变,迁移人口增加,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呈正比例增长,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总人口出现下降时期,与迁移人口比重下降不相符,故不符合题意。D、图中总人口出现下降时期,与迁移人口比重下降不相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21、:A。【点评】本题以“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为背景考查了某地区人口增长特点,这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11(4分)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考点】5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人口增长趋势是正增长的说明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时,说明此时人口数量为最多【解答】解:从图中迁移人口数据分析可知,该国人口呈增加趋势,19501970迁移下降,说明此时段人口数量增长最多。故选:C。【点评】本题以“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为背景,

22、考查了人口数量增长,需要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有一定的难度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1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92:水土流失、荒漠

23、化等发生的原因;U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115: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对策类简答题;12E:地理关联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51F:自然灾害;57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1)读图可知,有多条河流在东北部注入错那湖,抓住冬春季河流水位低以及当地风力强盛的特点分析沙源的变化(2)当地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风力强,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底、湖底水浅处泥沙露出地表(3)主要分析铁路路基较高,阻挡风沙前进和强劲的风力对路基和路肩、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的损坏;以及影响列车运行和乘客、物资安全(4)防风沙的措

24、施主要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分析【解答】解:(1)读图分析,图中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河流从山上流下注入湖泊,携带的泥沙在湖泊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在地表错那湖水位低,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 较大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说明沙源近所以大风吹起的沙尘只能是东北岸湖底露出地表的泥沙或河口处河滩出露地表的泥沙(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底、湖底水浅处泥沙才能露出地表这种季节性出露的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冬春季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在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所以易起风沙(3)铁路路基较高,阻挡风沙前进,导致风沙在

25、铁路线及附近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强劲的风力侵蚀路基和路肩风沙可能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甚至影响运行列车安全,危害乘客和物资的安全(4)防风沙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植被固沙,或是建设阻挡风沙的工程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树,只有种草或用石块压沙所以采取的阻沙措施是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堆(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是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故答案为:(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

26、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堆(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若所提措施不符合当地实际,如植树造林,不得分)【点评】考查的内容较多,需要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

27、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考点】64: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66: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1)读图,根据位置判断,从市场、

28、交通、资源、资金等方面进行分析。(2)根据图例分析,从气候、水资源、人口、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不利的地理条件。(3)开放性试题,先要说明观点,然后能自圆其说即可。【解答】解:(1)读图,根据位置判断,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国际市场广阔。该国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资源丰富,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该国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有利于磷酸盐工业的发展。(2)根据图例分析,甲地位于沙漠气候区,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位于内陆,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甲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等是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3)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甲地

29、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投入的治污资金少。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需要增加治污的成本。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所以赞同在甲地。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分析,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矿产开发和工业生产易导致土地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对整个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所以反对在甲地发展。故答案为:(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味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

30、础设施薄弱。(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选做题请考生在第14、15、16三道题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旅游地理14(10分)今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

31、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如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考点】K2: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L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根据经纬度可以推断,该地区为青藏高原该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防晒),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御寒),大风天气比较多(防风)等【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地区为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

32、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此时该区域多大风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为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高压锅等;防晒物品;防寒衣物;防风帐篷等故答案为: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 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即可自然灾害与防治15如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

33、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多发生在地壳活动强烈地区,如川、滇、黔交接地带【解答】解:图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震区出现多次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故答案为: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34、【点评】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环境保护16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如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考点】92: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5: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对策类简答题;12E:地理关联图;36:图文结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57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读图可知,切沟是坡耕地上由流水侵蚀而成的沟谷结合图文即可解答该题【解答】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切沟会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切沟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

35、,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导致耕地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对切沟危害的防治措施,可以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梗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可以设置障碍,如种植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减少水土的流失,对切沟填埋都是减少切沟危害的措施故答案为: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梗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流水侵蚀的危害与防治;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