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分析报告:怎么看中国移动的_.doc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8025200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6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分析报告:怎么看中国移动的_.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移动分析报告:怎么看中国移动的_.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分析报告:怎么看中国移动的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分析报告:怎么看中国移动的_.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移动分析报告:怎么看中国移动的_产业视角:行业第一,领先优势显著规模优势显著,网络质量领先用户规模:全球规模第一,地位持续巩固中国移动是全球领先的通信及信息服务企业,致力于为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市场 提供全方位的通信及信息服务,是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壮大的科技引领者和创新推动者。中国移动用户规模位居全球运营商首位。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移动客户规模达 9.57 亿户,居全球第一,国内份额 58.1%;其中,公司 4G 客户规模达 8.22 亿户,5G 套餐用 户规模已达 3.87 亿户,居全球第一;5G 套餐用户渗透率 40.4%。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业务领域始终处全球领先地位。中国移

2、动成立于 1997 年,截止 2001 年末,中国移动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 6964.3 万户,是全球用户数量第二大的运 营商。截止 2002 年末,中国移动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 1.177 亿户,中国移动在 2002 年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依据用户数排名)。2002 年以来,中国移动的移动用 户数始终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移动是国内 5G 用户增长的主力军。2021 年全年,我国新增 5G 套餐用户 4.07 亿户,中国移动 5G 套餐用户数净增 2.22 亿户,公司新增 5G 套餐用户占比为 54%。网络质量:优质通信网络,云网融合布局中国移动资本开支位列全球第一、在国内占比过半,

3、公司持续打造全球最大的优质精 品网络。资本开支是网络建设的基础,2001-2021 年,中国移动累计资本开支占三大运营 商累计资本开支的 51.9%,庞大的资本开支规模助力中国移动打造优质的通信网络。根据 Omdia 的统计,2019 年中国移动资本开支约 243 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中国 电信和中国联通资本开支位列第 6 和第 14。无线网络截至 2021 年 12 月末,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 996 万个,比上年末净增 65 万个。 其中,4G 基站总数为 590 万个、5G 基站总数 142.5 万个。按照工信部口径,2021 年我 国新增 5G 基站 70.7 万。截至 2021

4、年底,我国建成全球最大 5G 网,实现覆盖全国所有 地级市城区、超过 98%的县城城区和 80%的乡镇镇区,并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 地区逐步推进。我国 5G 基站总量占全球 60%以上;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达到 10.1 个, 比 2020 年末提高近 1 倍。中国移动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最强的通信网络。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公司已开通 基站达 528 万个,基站总数位居全球第一。其中,4G 基站达 332 万个,占全球 4G 基 站总数约三分之一,全国行政村 4G 覆盖率超过 99%;5G 基站达 50 万个,已建成全球 技术领先、规模最大、品质优良的 5G SA 网络,为

5、全国地市以上城区、部分县城及重点 区域提供 5G 服务。公司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国,北至漠河、南至三沙、东至抚远、西 至喀什,最高至珠穆朗玛峰、最深至新元煤矿井下 534 米。根据工信部和中国移动披露的数据,截止 2021 年 6 月末,中国移动基站占三大运营 商基站总数的 56%,5G 基站占比为 52%。预计截止 2021 年末,中国移动 5G 基站将达 到 71 万站(预计 2021 年新增 2.6G 频段 5G 基站 12 万,新增 700M 频段 5G 基站 20 万)。传输网络传输网络方面,中国移动全力构建以云为中心的融合承载网络,网络能力持续保持领 先。截至 2021 年 6 月

6、末,公司光缆长度达 2,146 万皮长公里,家庭宽带管线覆盖超 5.6 亿户、千兆宽带覆盖超 8,600 万户,政企专用传送网带宽超 1,520Tbps、骨干传送网带宽 超 4,200Tbps;CMNET、云专网、IP 专网带宽超 365Tbps,实现公众互联网、云网协同等业务智能化、差异化承载。云资源方面,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N+31+X”移动云新型基础设施,结合领先的网 络基础设施,形成一体化云网服务能力。数据中心方面,公司规划布局了“4+3+X”数据中心,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 大湾区、成渝四大热点区域中心,呼和浩特、哈尔滨、贵阳三大跨省中心,以及多个省级 中心和业务节点。物联网方面

7、,公司构建了 NB-IoT、4G、5G 协同的物联网承载体系, 截止 2021 年 6 月,公司累计开通 NB-IoT 基站 36 万个。国际通信网络国际通信网络方面,公司不断完善国际“路、站、岛”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已拥 有通达全球的 70 余条海陆缆资源、超 98Tbps 的国际传输总带宽;拥有 182 个 POP 点, 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香港、东南亚、欧洲等地开展数据中心业务,逐步完善 国际数据中心布局。强大执行能力,CHBN 力争第一中国移动业务能力领先,治理能力出色,公司管理层具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具备 锐意进取的战略眼光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2019 年,面对流量红利

8、快速释放、同业及跨界竞争不断加剧等严峻复杂的经营环境 以及网络提速降费持续推进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中国移动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围 绕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总体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打造基于规模的融合、融通、融 智价值经营体系,构建高效协同的能力、合力、活力组织运营体系,着力推进 CHBN 四轮 全向发力,当前中国移动 CHBN 四轮业务全面向好,公司对新战略执行到位,公司战略 转向成果显著,体现出公司良好的内部治理和业务发展能力。1)个人市场(C)方面:公司坚持“连接+应用+权益”融合发展,持续引领个人市 场通信及信息消费升级。在通信连接方面,公司以 5G 为引领,坚持 4G 与 5G 协

9、同发 展,依托全球最大的 4G、5G 网络和独立组网技术,持续提供高品质移动通信服务与互 联网接入服务。在数字应用方面,公司打造了“和彩云”“超级 SIM”“云游戏”“云 VR/ 云 AR”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在权益服务方面,公司推出汇聚视频、音乐、游戏、出行等 多个领域会员权益的“权益超市”,为用户提供便捷办理、自由选择的一站式服务。截止 2021 年 12 月,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数达到 9.57 亿户,5G 套餐用户数 3.87 亿 户;公司 5G 套餐市场份额达到 53.0%,位居全行业第一。根据我们计算,2021Q1-Q3, 中国移动的单季移动 ARPU 值分别为 47.4、56.1、4

10、7.5 元,分别同比增长 1.1%、5.6%、 1.3%,移动业务全面向好。2)家庭市场(H)方面:宽带用户数持续提升,固网业务后来者居上。中国移动持续 加大家庭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实现“光纤到楼、光纤入户”。截止 2021 年 12 月, 公司宽带用户规模达到 2.40 亿户,位居行业第一。公司全年净增宽带用户 2978.5 万户, 净增宽带用户占国内净增用户的 60%。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有线宽带 ARPU 为人民币 34.8 元,同比增长 7.3%,家庭宽带综合 ARPU 为人民币 39.8 元,同比增长 10.7%。智慧家庭方面,公司推出的大屏点播、智能组网、家庭安防、智能

11、遥控器等增值业务 快速增长,2020 年智慧家庭增值业务收入达 155.81 亿元,同比提升 25.66%;2021 年1-6 月智慧家庭增值业务收入达 100.94 亿元,同比提升 35.60%。2015 年,中国移动通过中移铁通有限公司,与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协 议,收购铁通的资产和业务,从而获得有线宽带牌照和资源。截止 2015 年末,中国移动 的有线宽带用户数为 0.55 亿户,约为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数的一半。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快速增长,2016 年超过中国联通,2018 年超越中国电信。 2016-2021 年,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数增速分别为 41%、45%、39%、

12、19%、12%、14%。 2016-2021 年,我国有线宽带用户累计增加 2.18 亿户,其中,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增 加 1.55 亿户,占全部新增用户的 69%。截止 2021 年 6 月,在家庭市场领域,中国移动以“千兆家宽、千兆 WiFi、千兆 5G、 千兆应用、千兆服务”的“全千兆”策略为引领,全面推动智慧家庭服务升级。在千兆接入方面,中国移动持续提升宽带接入速度与质量,网络覆盖住户数超 5.6 亿户,其中千兆 网络覆盖住户数超 8,600 万户。在千兆应用方面,公司基于“魔百和”产品引入了影视、 少儿、健康、教育、游戏、音乐六大类内容,覆盖合作方约 300 家、内容规模超 33

13、万小 时。在智慧家庭服务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开放合作,成立“中国移动智慧家庭合作联盟”, 联合超 400 家合作伙伴、推出超 1,200 款产品,打造优质多场景服务能力,促进家庭市 场高质量发展。截止 2021 年 12 月,中国移动拥有 2.40 亿有线宽带用户。截止 2021 年 6 月中国移 动拥有“魔百和”客户达 1.54 亿户,居国内第一,渗透率高达 74.8%。3)政企市场(B)方面:政企业务战略全面提升,DICT 业务增速领跑行业。以 5G、 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各行业,公司坚持“网+云+DICT”融合发展, 提升科技化信息服务能力,提供以集团专线、集团语音、集团短

14、彩信、物联卡、5G 专网 等为代表的基础通信服务,以移动云、IDC、和对讲、云视讯、千里眼为代表的信息化应 用产品,以及面向交通、工业、教育、医疗、智慧城市等重点行业的 DICT 解决方案,满 足行业客户定制化需求。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公司政企客户数达到 1,553 万家,同比 增长 37.56%。2021 年 1-6 月,公司政企市场收入 730.74 亿元,同比增长 32.37%; DICT 收入达到 333.98 亿元,同比增长 59.78%。云计算收入快速提升,2021Q3 移动云份额提升至中国市场第七。2021Q3,中国移动的移动云在公有云 IaaS+PaaS 市场份额达到

15、 3.22%,排名第七(2021Q1 移动云份额排名国内第九,2021 年上半年移动云份额排名第八)。根据 IDC 数据,2021Q3 移动云 IaaS+PaaS 收入达 11.58 亿元,环比亿 34%的增速保持第一。根据公司招股书,2020 年公司移动云业务收入达到 91.72 亿元,同比增长 353.83%;2021 年 1-6 月移动云业务收入达到 97.21 亿元,同比 增长 118.11%。政企业务战略地位提升,政企客户持续增长。2019 年,中国移动从通信服务向信息 服务转型升级,启动实施了个人(C)、家庭(H)、政企(B)、新兴(N)的“四轮市场” 全向发力、协同发展的战略转型

16、。在政企市场方面,中国移动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和 DICT 牵引作用,推进“网+云 +DICT”智能化服务。截至 2019 年底,政企客户数达到 1,028 万家,同比增长 43.2%。 聚焦工业、农业、教育、政务、医疗、交通、金融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广与场景深度融合 的 DICT 行业解决方案。截止 2021 年 6 月,公司政企客户规模进一步提升至 1,553 万家, 同比增长 37.56%,行业客户覆盖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龙头企业、各级政府 部门等。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接近 10 亿,物联网收入近百亿元。中国移动的政企市场主要 包括 DICT、集团专线、物联网及集团短彩信等业务。

17、2020 年,公司政企业务市场收入 1129 亿元,物联网收入 95 亿元,物联网收入占政企收入的比例约 8%。截至 2021 年 6 月末,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 9.79 亿,居国内电信运营商第一, 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正式成员已超过 1,700 家。中国移动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快速提升,公司在 2021Q3 进入了蜂窝物联网模块厂商排 行榜的前三名。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总出货量同比增长了两倍,份额占比 6.2% (2021Q2 中国移动的蜂窝物联网模块份额为 1.9%,排名第十)。4)新兴市场(N)方面:公司拓展信息服务新发展空间,重点布局国际业务、数字内 容和移动支付等新兴领域。

18、国际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 完善的资源能力布局与服务覆盖。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公司国际/港澳台漫游服务覆盖 264 个方向,5G 开通方向 43 个,保持全球领先;与 466 家运营商达成深度合作,联合 27 个 电信行业领先伙伴开展“牵手计划”,覆盖全球超过 30 亿移动用户。数字内容方面,公司依托优质网络资源,全力打造“咪咕”系列产品,2021 年 6 月, 咪咕视频全场景月活跃用户达 2.42 亿户。公司借助边缘云计算优势,推出云游戏服务,汇 聚超过 1,500 款游戏,用户规模超 4,800 万户,在 VR/云 AR 业务,已储

19、备影视、直播、 体育等领域 VR 内容累计达到 6.5 万小时。移动支付方面,公司推出“和包支付”,为用户提供包含通信缴费、积分商城、水电 燃气生活缴费、党团工政务缴费、交通出行等服务,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和包支付平台 注册用户数已达 2.93 亿户,支持银行总数 185 家。按照服务类型的不同:公司的主营业务可分为语音业务、短彩信业务、无线上网业务、 有线宽带业务、应用及信息服务五类,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占公司服务收入的 50%以上。2020 年,语音业务、短彩信业务、无线上网业务、有线宽带业务、应用及信息服务的占收比分 别为 11.32%、4.24%、55.44%、11.62%和 1

20、4.52%。千亿产业投资,构建 5G 生态中国移动股权投资构筑的 5G 生态圈,产融结合蕴藏巨大发展潜力。当前,中国移动 通过中移资本、中移投资等主体,已参投项目 40 余个,权益性投资达到 1673 亿元(截止 2021 年 6 月),年投资收益近 130 亿元,其投资的代表性公司包括浦发银行、科大讯飞、 中国铁塔、芒果超媒、小米集团、中国民航信息网络、亚信科技、优刻得、金山办公等。 2021 年,中国移动投资版图进一步扩大:3 月,中国移动参与了大华股份的定增;9 月, 公司参与了紫光云增资项目(投资金额约 2 亿);10 月,中移资本成功认购中际旭创 1610 万股,投资总额约 4.99

21、 亿元,加强光通信布局;12 月,中移资本入股超聚变,进一步加 强服务器产业链布局。2022 年 1 月,5G 通信基带芯片企业“创芯慧联”宣布获得中移投 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围绕 5G+战略的股权投资,中国移动的并购投资带来了两个维度的利好:(1)产业协 同:5G 建设加速,投资标的公司可带来中国移动在云基建领域的“技术+行业解决方案+ 渠道能力”;在 5G 应用领域,运营商在 2B 需增强 5G+AICDE 平台能力,在 2C 市场需增 强内容创新能力。(2)投资收益:移动投资的公司在 5G 建设的浪潮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浦发银行为例,浦发银行的市值增长+

22、分红收益为中国移动累计贡献了超 300 亿元的投 资总收益。(报告来源:未来智库)财务视角:ROE 与现金流表现好,业绩增速持续回升持续稳定的高盈利能力1)盈利能力:盈利表现优异,ROIC 全球第一,净利率全球第二。中国移动 ROIC 全 球第一,公司盈利能力领先。2020 年,中国移动 ROIC 为 7.9%,在全球龙头运营商中排 名第一,排在中国移动之后的是 KDDI(6.7%)和 Verizon(6.1%)。对比全球运营商,中国移动 ROIC 全球领先,并在多年内保持较高盈利水平。尽管在 3G/4G时期受提速降费、价格战影响导致国内运营商ROIC下滑,但中国移动2020年ROIC 已出现

23、反弹迹象,且仍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受资产负债率较低影响,国内三大运营商 ROE 相对海外龙头运营商较低。2020 年,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 ROE 分别为 9.6%、5.8%、3.9%,中国移动的 ROE 在 国内仍保持绝对领先,看好中国移动的 ROE 在政策催化、ARPU 值反弹、竞争格局改善、 成本控制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提升。中国移动净利率全球领先,仅次于 Verizon。2020 年,中国移动净利率为 14.0%,分 别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 2.6 倍和 3.4 倍。2)资本结构:中国移动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低于全球主流运营商,公司经营更 加稳健。中国运营商资产负债率

24、和有息负债率在全球龙头运营商中均处低位,中国移动的 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低于全球主流运营商,体现出中国移动更高的安全边际和更为稳 健的经营策略。截止 2020年末,中国移动的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分别为 33.3%和 4.6%, 而全球平均水平分别为 65.7%和 46.0%。海外运营商普遍杠杆偏高,而中国移动则凭借良 好的现金流和庞大的现金类资产,使得其负债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3)业绩体量:中国移动在收入和利润体量、现金流等方面也位居世界前列。收入端: 中国移动收入全球第四。2020 年,全球收入前五大运营商分别为 AT&T(美国第一大运营 商)、Verizon(美国第二大运营商)、德国电

25、信(德国第一大运营商,也是美国第三大运营 商 T-Mobile US 的控股公司)、中国移动、NTT(日本第一大运营商)。全球前五大运营商 2020 年收入均在 7000 亿人民币以上。利润端:中国移动净利润在全球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全球净利润前五大运营商分别为 Verizon、中国移动、NTT、KDDI(日本第二大运营商)、Orange(法国第一大运营商), 中国移动和 Verizon 的净利润远超其他运营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收入领先的 AT&T, 2020 年净利润为-338 亿元。现金流端:中国移动经营性净现金流在全球运营商中排名第一。2020 年中国移动经 营性净现金流 3078 亿元

26、,排名全球第一,凸显出中国移动优质的现金流表现。现金流量 排名第二到第五的运营商分别为 AT&T、Verizon、德国电信、NTT。2020 年,中国移动 经营性净现金流占收比为 40%,在全球龙头运营商中位居首位。持续增长的高分红回报分红率:对比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股息率和现金分红比例始终保持第一。总体 来看,三大运营商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超过 40%(2017 年中国移动发放上市 20 周年特殊股 利,因此 2017 年中国移动股息率和现金分红比例较高)。三大运营商未来分红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中,中国电信 2021 年分红率有望从 40% 提升至 60%,预计到 2023 年进一步提升至

27、70%以上;中国联通在 2021 年首次开启中期 派息,预计全年股息率有望提升;中国移动 2021H1 的每股派息同比增长 6.5%。现金分红:2010-2020 年中国移动年现金分红总额超 500 亿元,巨额现金股利持续回 馈投资者。2010-2020 年,中国移动累计分红总额高达 6410 亿元,中国移动在此期间的 累计分红金额是联通与电信分红之和的 6.4 倍,体现出中国移动对投资者的良好回馈。股息率:中国移动股息率领先,长期持有价值凸显。2020 年 6 月以来,中国移动股 息率(股息率近 12 个月现金股利(税前)指定日股票市值100%)均值为 6.62%, 在港股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28、,且公司股息率显著高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持续提升的业绩成长性政策转向、竞争格局优化、新兴业务快速发展,运营商业绩有望重回稳健增长,中国 移动季度业绩与 ARPU 持续好转,未来成长性可期。政策方面,2019 年下半年开始,中 国运营商提速降费时代结束。2020 年下半年,“互联网反垄断”等政策出台,运营商从“被 管道化”走向“数字化转型引领者”,行业向高质量增长时代迈进。竞争格局方面,过去 对运营商的考核侧重于用户数和市场份额,而 4G 末期行业的失落,主要源于三大运营商 在份额考核压力下的激烈价格战。我们认为,伴随着移动/固网用户规模接近顶点、国资委 对运营商考核发生变化,运营商市场策略从

29、“拼价格”转为“拼服务”。2021 年以来,运营商业绩全面改善,中国移动的收入、利润、EBITDA 等取得显著增长。我们认为中国移 动作为国内运营商龙头,受益政策转向、竞争格局改善、新兴业务发展等因素影响,公司 有望逐步提升业绩成长性。ARPU 回升,业绩反弹我们认为,中国移动 ARPU 值持续提升的催化包括:1)政策转向:政策不再强调“提速降费”,更加注重运营商高质量发展;2)竞争格局:运营商的竞争缓和,运营商将走向竞争与合作并举,将从“用户增长” 驱动走向“ARPU 增长”驱动;3)5G 发展:5G 套餐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运营商 ARPU 增长。政策不再强调“提速降费”,更加注重运营

30、商高质量发展。“提速降费”周期:2015-2019 年,“提速降费”与“互联网+”两大政策本质是运营商“补贴”互联网,即运营商通过价 格补贴与快速建网,来降低移动网络与宽带使用成本、提高互联网覆盖能力,从而让互联 网企业获得全球最优质、最便宜的精品 4G 网。“高质量增长”周期:2019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提速降费周期结束,国家对运营商 政策转为高质量增长。5G 时代,运营商不再以“管道化”的身份为互联网企业大幅让利, 运营商更多承担了引领 5G 发展的重任,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周期。2021 年 11 月 1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 2025

31、 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 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赋能经济社会数 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力争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 数达 26 个,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行政 村 5G 通达率预计达到 80%。2021 年国资委明确央企“两利四率”经营目标,从业绩增长、利润率、研发投入、 人员效率、资本结构等多个方面对运营商等央企进行考核。(“两利四率”经营目标:中央 企业要力争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 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增

32、长,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健可控)。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委在 2021 年 对央企的考核中,增加了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企业总产值/全部职 工平均人数),可以有效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员工劳动积极性等。运营商长期发展将 更加注重业绩增长、盈利能力、人员效率等,运营商发展思路有望从“份额为王”向“全 面发展”转型。运营商的竞争缓和,运营商将走向竞争与合作并举,将从“用户增长”驱动走向“ARPU 增长”驱动。2015-2017 年,运营商 ARPU 值总体保持稳定;2018-2019 年,受运营商价 格战影响,运营商移动 ARPU 值下滑明显,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公司 201

33、9 年的 ARPU 值相对其 2017 年的 APRU 值分别下滑 17%/16%/15%。价格战趋缓,行业格局改善,对运营商的考核由用户数转向服务质量和增长。2019 年下半年开始,行业自上而下开始竞合,并形成共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 年 9 月 1 日起运营商全面停售达量限速版套餐(“不限量套餐”)。同时国资委对运营商考核方 式从用户规模、市场份额,转为考核服务质量和增长指标(营收、利润增速),运营商不 再面临用户数压力,从而能够聚焦发展与成长,更加注重 ARPU 值的提升。5G 套餐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运营商 ARPU 增长。截至 2021 年 12 月,运营商 移动用户

34、数达到 16.46亿户,5G套餐用户数达到 7.3亿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达到44.3%。 移动用户数 12 月净增 37 万,5G 套餐用户 12 月净增 2685 万。截至 2021 年 12 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 5G 套餐用户数分别为 3.87 亿、1.88 亿和 1.55 亿户,份额分别为 53.0%、25.7%、21.2%。5G 套餐用户数渗透率快速提升:截至 2021 年 12 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 通 5G 套餐用户渗透率分别达到 40.4%、50.4%和 48.9%。我们认为伴随 5G 套餐用户渗 透率的快速提升,中国移动的 ARPU 值有望持续增长。

35、我们认为,中国移动的业绩提升,体现在 ARPU、收入&利润、EBITDA 的全面提升。1)ARPU:中国移动的移动 ARPU 触底回升。2020 年以来,受运营商无序价格战停 止、提速降费周期结束、行业竞争格局改善、5G 带来单用户价值量提升等多重因素利好, 运营商 ARPU 反转与行业收入增速上行。根据我们计算,2021Q1-Q3,中国移动的单季 移动 ARPU 值分别为 47.4、56.1、47.5 元,分别同比增长 1.1%、5.6%、1.3%,移动业务全面向好。千兆网络时代到来,驱动数字家庭向智慧家庭方向演进,中国移动宽带业务 APRU 值持续提升。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应用使智慧家庭

36、不再局限于单一场景,智慧家庭进 一步延伸至家庭安防、控制、社交、教育、娱乐、健康、养老、办公等多元化场景,并不 断呈现出更多样化的产品、内容和服务。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有线宽带 ARPU 和 宽带综合 ARPU 分别为 34.8 元和 39.8 元,分别同比增长 7.3%和 10.7%。2)收入和净利润:2019 年,行业前期价格战叠加提速降费影响,运营商业绩增速普 遍出现下滑。2019 年,中国移动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2%和-9.5%。2020 年, 伴随着 5G 用户渗透率提升、运营商价格战趋缓等基本面改善,中国移动的营收增速和净 利润增速分别为 3.0%和 1.2%

37、,三大运营商行业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3.8%和 2.0%,都呈现反弹回升趋势。2021 年中国移动业绩全面好转:2021Q1-Q3,中国移动收 入增速分别为 9.4%、17.6%、11.1%,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6%、8.5%、8.7%。3)EBITDA:2020 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 EBITDA 分别为 2851 亿元、 1189 亿元和 941 亿元。中国移动以绝对优势在运营商行业中保持领先。2020 年第三季度 以来,随着运营商基本面的改善,中国移动 EBITDA 的同比增速也有了明显改善,20Q4 开始增速回正,21Q2 的增速已经达到 16.5%,创造了 20

38、17 年以来的新高。2021Q3,公 司 EBITDA 增速为 6.0%。DICT 开辟全新增长空间中国移动持续推进“网+云+DICT”融合拓展,聚焦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工业互联 网等重点领域,构建面向垂直行业的 5G+AICDE 新型基础设施,加速细分行业规模拓展, 收入和客户数量均实现快速增长。2018/2019/2020/2021H1,中国移动 DICT 收入分别为 176.17 亿元、261.24 亿元、435.00 亿元和 333.98 亿元,2019 年度、2020 年度和 2021 年 1-6 月同比增幅分别为 48.29%、66.51%和 59.78%,成为拉动政企市场收入增长

39、的主 要引擎。其中,IDC 业务、ICT 业务、移动云业务 2018-2020 年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50.56%、104.96%和 168.95%。中国移动 DICT 业务增速领跑行业,2018-2020 年复合增长率达 66.20%。2018-2020 年,中国移动 DICT 业务、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业务和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业务的收入 CAGR 分别为 66.20%、36.30%和 10.10%,中国移动 DICT 业务收入增速大幅领跑行业。 从细分领域看,中国移动的 IDC 和物联网业务收入 CAGR 远高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IDC 领域:IDC 收入快速增长,国内份额第二2021 年

40、上半年,中国移动 IDC 业务收入 118 亿元,同比增长 27%,公司可用机架数 达到 37.2 万架。公司规划布局了“4+3+X”数据中心,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 湾区、成渝四大热点区域中心,呼和浩特、哈尔滨、贵阳三大跨省中心,以及多个省级中 心和业务节点。按照机柜数量计算,2020 年中国移动在国内 IDC 的市场份额为 16.1%,排名第二。 2018-2020 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 IDC 收入 CAGR 分别为 50.56%、19.30% 和 9.40%,公司 IDC 业务收入增速大幅领跑行业。云计算领域:云网融合优势显著,移动云份额排名国内公有云第七基于“5G

41、+云”双引擎驱动,中国移动聚焦云网融合一体化发展,具备业务多频协同 优势。2019 年,中国移动实施了“云改”战略,将“移动云”作为全公司最重要的战略性业务,持续加大投入,强化全网布局,构建“云网一体、贴身服务、随心定制、安全可 控”的智慧云。并将 5G 等多样化网络能力与移动云深度融合,云网融合统一编排调度。2020 年移动持续加强网络云 8 大区布 局、“N+31+X”移动云布局和“3+3+X”数据 中心布局的完善。基于云化、集中化的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 5G SA 商用网络于 2020 年 9 月投入使用,为全国所有地级市、部分县城及重点区域提供 5G 服务。此外,中国移动 将持续加强云

42、数、云边、云智融合生态建设。移动云隶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中国移动面向政企、事业单位、开发者等客 户推出的基于云计算技术、采用互联网模式、提供基础资源、平台能力、软件应用等服务 的业务。移动云是建立在中国移动“大云”的基础上,自主技术研发而成的公有云平台, 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对象存储、网络安全能力自动化、资源动态调度等技术,将计算、存 储、网络、安全、大数据、开放云市场等作为服务提供,客户根据其应用的需要可以按需 使用、按使用付费。在云计算业务方面,公司近年来“云改”效果显著,移动云业务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2021Q3,中国移 动的移动云在公有云 IaaS+PaaS 市场份额达到 3.22%,排名第七(2021Q1 移动云份额 排名国内第九,2021 年上半年移动云份额排名第八)。根据 IDC 数据,2021Q3 移动云 IaaS+PaaS 收入达 11.58 亿元,环比 34%的增速保持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