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灾害次数、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应对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分析[图].doc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8024598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5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震灾害次数、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应对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分析[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地震灾害次数、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应对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分析[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震灾害次数、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应对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分析[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震灾害次数、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应对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分析[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地震灾害次数、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应对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分析图 一、概述 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 按震级大小可分为七类:超微震(震级小于1级)、弱震(震级小于3级,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可造成破坏的地震)、强震(震级

2、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和巨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 二、地震灾害情况 地震是造成人员伤亡与城市破坏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发生是十分突然,一次地震持续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这是其他的自然灾害难以相比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者几十秒内摧毁一座文明的城市,能与一场核战争相比,像汶川地震就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的能量。事前有时没有明显的预兆,以至来不及逃避,造成大规模的灾难,对社会影响非常大。2018年中国共发生地震灾害11次,较2017年增加了1次;2019年中国共发生地震灾害13次,较2018年增加了2次。 2019年中

3、国共发生地震灾害13次,其中吉林发生地震灾害1次;湖北发生地震灾害1次;广西发生地震灾害2次;四川发生地震灾害5次;贵州发生地震灾害1次;西藏发生地震灾害1次;甘肃发生地震灾害2次。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地震预警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发生5.0-5.9级地震灾害8次;共发生6.0-6.9级地震灾害2次;无7.0级以上地震灾害发生。 2019年吉林发生5.0-5.9级地震灾害1次;广西发生5.0-5.9级地震灾害2次;四川发生5.0-5.9级地震灾害3次;甘肃发生5.0-5.9级地震灾害2次。2019年四川发生6.0-6.9级地震灾害1次;

4、西藏发生6.0-6.9级地震灾害1次。 地震波到达地面以后造成了大面积的房屋和工程设施的破坏,若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往往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2018年中国地震灾害造成85人伤亡,较2017年减少了591人;2019年中国地震灾害造成428人伤亡,较2018年增加了343。 2019年广西地震灾害造成6人伤亡;四川地震灾害造成415人伤亡;甘肃地震灾害造成7人伤亡。 2019年中国地震灾害造成17人死亡,其中广西地震灾害造成1人死亡,四川地震灾害造成16人死亡。 地震破坏性大,成灾广泛,地震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发生在城市里,像国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几次大的地震

5、,造成很多的人员伤亡和损失。2018年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较2017年减少了117亿元;2019年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亿元,较2018年减少了24亿元。 2019年吉林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6.4万元;湖北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8万元;广西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8万元;四川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307.9万元;甘肃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3万元。 三、应对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 应对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主要有:(1)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必须严格符合国标标准。(2)重点防范海啸、疾病等次生灾害,避免造成重大伤亡。(3)加密地震监测预报并加快地震预警工程的建设。(4)加强地震中逃生、互救和自救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