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市场现状、区域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80204771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5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市场现状、区域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市场现状、区域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市场现状、区域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市场现状、区域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市场现状、区域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产业园区主要上市公司:华夏幸福(600340)本文核心数据:我国开发区数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分布、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1、中国国家级开发区总体情况自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我国各类开发区发展迅速。2006年,对全国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原建设部发布了2006年版目录,公告了符合条件的1568家开发区。十多年来,我国开发区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201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目录共包括2543家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5

2、2家和省级开发区1991家。根据中国开发区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共有2728家。截至2021年4月26日,我国共有各类国家级开发区634家,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21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168家,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150家,国家级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共有19家,国家级自贸区共有18家,国家级新区共有19家,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共有19家,其他国家级开发区共有23家;省级开发区共有2094家。2、中国国家级开发区分类型区域分布情况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布情况截至2021年4月26日,我国国家级经开区共218个,分布在31个省市。其

3、中,江苏、浙江、山东三个地区的经开发数量最多,分别为26家、21家和15家,合计占比28.31%。2021年1月27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前30名的国家级经开区依次分布在江苏8家,广东、天津、山东、浙江、安徽、上海、辽宁等各有2家,北京、湖北、陕西、湖南、四川、黑龙江、吉林和河南等各有1家。2)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情况作为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国家高新区从1988年诞生之日起,就肩负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和创业结合”的历史使命。截至2021年4月26日,全国共有168家国

4、家级高新区,分布在30个省市(仅西藏暂未设立国家级高新区)。其中,江苏、广东、山东三个地区的高新区数量最多,分别为17家、14家和13家,合计占比26.19%。与经开区数量分布前三名稍有不同,浙江落选,广东省上榜。3)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分布情况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下简称特殊区域)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为适应加工贸易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它们由地方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并经其批准,设在中国关境内,赋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由海关为主实施监管。自199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综合保

5、税区等6类特殊区域。截至2021年4月26日,全国共有150家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分布在30个省市(青海暂未设立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江苏、广东和上海三个地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最多,分别为21家、18家和10家。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分布最为密集,西部地区的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至少分布有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4)国家级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分布情况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指在两国边境附近划定特定区域,赋予该区域特殊的财政税收、投资贸易以及配套的产业政策,并对区内部分地区进行跨境海关特殊监管,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在此聚集,实现该区域加快发展,进而通过辐射效应

6、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截至2021年4月26日,全国共有19家国家级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分布在云南、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和辽宁等地区(地区边境附近),是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5)其他国家级园区分布情况除以上四种类型国家级开发区外,截至2021年4月26日,全国共有23家其他国家级园区,分布在12个省市。3、东部沿海区域产业园区分布密集从以上可以看到,沿海区域经济发达,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类型的开发区基本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的省份,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国家级边境

7、/跨境经济合作区由于通常需设置在国与国的接壤地带,主要位于接壤的内陆地区的省份,如云南、新疆、内蒙古等。从产业园区区域发展现状现状来看,根据同济大学发展分析院和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在沪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百强榜单的前3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连续6年排序未变。整体看来,东部地区为产业园区的聚集地。国家级产业园区中,东部地区占据了半壁江山。根据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榜单显示,百强产业园中,东部64家、中部21家、西部15家,历年区域数量分布基本一致。分类型来看东部沿海区域产业园区数量庞大的成因:但是,东部沿海区域的产业

8、园区也逐渐显现出发展的瓶颈与弊端。土地问题是制约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土地政策是园区最希望得到的优惠政策,这一现象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尤为突出。以物流园区为例,问卷调查显示,有41%的物流园区认为现行的土地政策限制了物流园区发展;有13%的物流园区认为现行的土地政策支持了物流园区的发展;有28%的物流园区认为无明显影响;有18%的物流园区不了解现行土地政策对物流园区的影响。调查表明,土地成本上升导致产业园区建设成本大,经营成本增高。还以物流园区为例,我国部分一线城市(上海、深圳等)物流用地地价已达60万元-100万元/亩,大大超过物流业能承受的10万元-30万元/亩。例如,天津土地价格持续

9、增高,与几年前相比,物流用地价格提高了3-4倍,再加上滨海新区地势低平,物流园区建设中取土困难,建设成本成倍增大。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劳动力成本高企、土地资源紧张等因素制约,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用地用工用电用水紧张开始凸现,较高的土地价格和水电等生产成本上升,技术人才与普通劳动力短缺,企业膨胀速度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发生矛盾,使东部地区投资市场、资源利用将达到饱和,这为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潜在性发展机遇。4、未来中国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北上、西进、郊区化”近年来,产业园区出现了“北上、西进、郊区化”的趋势。所谓“北上”,是指在沿海

10、地区内部,出现了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继而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趋势;所谓“西进”,是指由沿海向中西部内地尤其是江西、安徽等地的转移开始加速;所谓“郊区化”,则是指大城市内部由市中心区向郊区和周边地区的转移在加快。根据同济大学发展分析院和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在沪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虽然东部的园区发展态势良好,总体数量多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从平均得分来看,百强榜东部产业园区平均得分(0.327)均高于中部(0.311)和西部产业园区(0.297),但从增速来看,西部园区的平均得分增速(3.1%)均高于东部(2.5%)和中部产业园区(0.46%)。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开

11、放、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东部、中部及西部的产业园区分布格局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园区赶超势头强劲。产业园区“西进”有如下两点意义:1、从企业层面来看是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不仅积累了大量资金,同时也培养了一支队伍,企业家的视野非常开阔,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企业在配置资源的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从一家地区企业跃升为跨地区的企业集团,从一家从事单一传统行业的企业转变为多元经营、触角敏锐的现代企业。2、从东部发达地区的角度看是一种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改革开放之初,东部沿海地区的第一轮发展,得益于发达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产业转移。不过当初转移过来的多是“三来一

12、补”的低端项目,起点较低,虽然经过多年发展,质量大有提升,但东部沿海地区普遍面临资源环境的严峻制约,传统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产业转移是经济规律,也是大势所趋。根据2021年3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产业园区趋势如下: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体到地域上就是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这些地区的产业园区必将承载更多的经济职能,同时也会得到国家及当地政府更大的支持力度,产业竞争将加剧,效益低的产业园区将逐渐退出或转移。未来,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随

13、西部大开发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将深入下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资本跨区域流动、跨所有制合作日益频繁,外商投资“西进北上”步伐逐步加快,产业投资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大城市向城市郊区与周边地区的转移更加明显。中西部开发较少,投资环境日趋改良,机遇众多。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会组团到东部沿海发达省市,以举行招商洽商会、招商项目推介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招商,吸引产业转移资源。更多行业资料敬请关注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与运营管理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文章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