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I学习.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13764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71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电路I学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集成电路I学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I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I学习.pptx(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23/3/22 第一节 输入缓冲器要通过输入缓冲器转换成合格的CMOS逻辑电平,再送到其他电路的输入端。可以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CMOS反相器实现电平转换,它的逻辑阈值设计在输入高、低电平范围之间,即若 ,则要求输入级反相器的比例因子为由于 ,这就要求 ,也就是说输入级反相器中的NMOS管要取较大的宽长比,这将增加电路的面积。另外,当输入为 或 时,反相器处在转变区边缘,将引起附加的功耗。第1页/共41页22023/3/22 第一节 输入缓冲器为了降低输入级反相器的逻辑阈值,而又不使NMOS管宽长比很大,可以采用另一种输入缓冲器电路。在第一级反相器上面增加了一个二极管,用来降低加在反相器上

2、的有效电源电压,从而降低反相器的逻辑阈值。另外增加一个反馈管Mf来改善第一级反相器输出高电平。当 时,M2弱导通,使输出高电平降低。这个较差的高电平经过第二级反相器反相后,输出一个较差的低电平,只要这个低电平使Mf导通,靠Mf把第一级的输出电平拉到合格的高电平。第二级反相器的尺寸根据驱动能力的要求设计。第2页/共41页32023/3/22 第一节 输入缓冲器第3页/共41页42023/3/22 第一节 输入缓冲器CMOS史密特触发器电路也是实现电平转换的接口电路,它是一种阈值转换电路,当输入信号从低电平向高电平变化时,必须大于阈值V+才能使输出电平下降;当输入信号从高电平向低电平变化时,必须小

3、于阈值电压V-才能使输出电平上升。第4页/共41页52023/3/22 第一节 输入缓冲器CMOS史密特触发器的正向阈值,或叫正向触发电平其中用史密特触发器作输入级,当接受TTL输入电平时,即使 接近或大于NMOS管的阈值,只要 ,输出就是合格的CMOS高电平。从高电平向低电平变化时的反向阈值,即反向触发电平第5页/共41页62023/3/22 第一节 输入缓冲器用CMOS史密特触发器作输入缓冲级,可以提高输入噪声容限。对CMOS史密特触发器最大的输入高电平、低电平噪声容限为当采用对称设计时,CMOS史密特触发器有对称的正、反向触发电平,即使输入噪声容限比对称设计的CMOS反相器增大 。第6页

4、/共41页72023/3/22 第一节 输入缓冲器第7页/共41页8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一、栅击穿问题MOS晶体管是绝缘栅场效应器件。当栅极加电压时会在栅氧化层中形成一定的电场,电压越高或者栅氧化层越薄,电场强度越大。当上氧化层上的电场超过一定的强度,会引起氧化层击穿,造成MOS器件永久性破坏。引起氧化层本征击穿的电场在 范围。若 ,允许的最大栅压为 ;若 ,则由于MOS晶体管的栅极,即集成电路的输入端,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干扰而形成很高的栅压。由于MOS晶体管栅极和其他电极之间是绝缘的,外界引入的各种杂散电荷将在栅上积累,形成等效栅压,这种静电引起的等效栅压将会造成栅击穿。第

5、8页/共41页9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一、栅击穿问题例如:一个作为输入端的MOS晶体管,若使等效栅压达到栅击穿电压50V,栅上需要积累的电荷为因此只要很少的电荷就可以引起栅击穿。人体所带的静电荷足以引起上千伏的栅压,因此防止杂散的静电荷引起栅击穿是很重要的。第9页/共41页10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二、输入保护电路1、为了防止MOS IC中接到芯片输入端的MOS晶体管出现栅击穿,必须在MOS IC的输入端增加保护电路,用来为栅上积累的静电电荷提供放电通路,保护连接输入压点的MOS管的栅。最简单的保护电路是由一个二级管D和一个电阻R组成的。第10页/共41页1

6、1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二、输入保护电路 当外界干扰或静电感应使输入端有很高的电压时,高电压可以使二极管击穿。只要设计二极管的击穿电压小于MOS晶体管的栅击穿电压,首先使D击穿,产生的大电流在R上引起压将,从而使加在MOS晶体管栅极的电压降低,防止了栅击穿。电阻R还有限流的作用,防止二极管击穿引起过大的电流而被烧坏。由于干扰信号包括静电引起的输入端高电压都是瞬时的脉冲信号,只要电流不是非常大,二极管不会被烧坏,从而可以继续起保护作用。这种单二极管保护电路非常简单,占用面积也小,但是对于CMOS IC输入级的NMOS和PMOS两个晶体管的栅极不能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第11页/共

7、41页12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二、输入保护电路2、上图所示可以很好保护NMOS管栅极,但是对PMOS管栅极保护作用较差。若把二极管接在VDD和输入端之间,则对PMOS管栅极保护作用好而对NMOS栅极保护差。因此,CMOS IC中一般都采用双二极管保护电路,用两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构成的保护电路。第12页/共41页13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二、输入保护电路 其中D1是p+n-二极管,D2是n+p-二极管,R是多晶硅电阻。这种保护电路对NMOS管和PMOS管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电路的缺点是占用面积较大,不仅因为增加了一个二极管,而且为了防止闩锁效应,在两

8、个二极管周围都要增加保护环。第13页/共41页142023/3/22CMOS电路版图中的闩锁效应有下图所示的反相器的版图剖面示意图可见,在这个P阱CMOS电路中,以N型衬底为基区,P+源区及漏区为发射区,P阱为集电区形成一个横向的寄生PNP三极管。而以P阱为基区,N+源区及漏区为发射区,N型衬底为集电区又形成一个纵向的寄生NPN三极管。这两个寄生三极管构成了一种PNPN的四层可控硅(SCR)结构,其等效电路图中,Rs、Rw为衬底和P阱的体电阻。第14页/共41页15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CMOS电路版图中的闩锁效应第15页/共41页16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

9、CMOS电路版图中的闩锁效应在正常工作状态下,PNPN四层结构之间的电压不会超过Vtg,因此它处于截止状态。但在一定的外界因素触发下,例如由电源或输出端引入一个大的脉冲干扰,或受r射线的瞬态辐照,使PNPN四层结构之间的电压瞬间超过Vtg,这时,该寄生结构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导通电流。只要外部信号源或者Vdd和Vss能够提供大于维持电流Ih的输出,即使外界干扰信号已经消失,在PNPN四层结构之间的导通电流仍然会维持,这就是所谓的“闩锁”现象。一旦发生闩锁效应,CMOS电路的电源和地之间就处于近似短路的状态,这势必破坏电路的正常工作。此时只有将电源关断,然后重新接通,电路才可能恢复正常工作。如果这种

10、电流不加限制,最终将使整个电路烧毁。第16页/共41页17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CMOS电路版图中的闩锁效应产生闩锁效应的基本条件有三个:(1)外界因素使两个寄生三极管的EB结处于大于等于0.7的正向 偏置。(2)两个寄生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乘积大于1:(3)电源所提供的最大电流大于寄生可控硅导通所需要的维持电 流Ih。第17页/共41页18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其中条件(2)的推导如下设外界干扰引起的触发电流 使Q1的EB结正偏电压大于0.7V0.7V。此时Q1Q1导通,若 流过RwRw产生的压降大于0.7V0.7V,就能使Q2Q2也导通,并引起较大的电流

11、 ,有等效电路可得到如下关系:上式最后的近似是考虑 后的结果。由Q2Q2的电流放大特性可知,因外界触发而引起的集电极电流等于若该电流流经电阻RsRs时所产生的压降足以保证Q1Q1的导通,则此时就有 (考虑到 )也即有整理后得到 第18页/共41页19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防止闩锁效应的措施:(1)减小阱区和衬底的寄生电阻Rw和Rs,这样可以减小寄生双极管发射结的正向偏压,防止Q1和Q2导通。(2)降低寄生双极晶体管的增益,增大基区宽度可以降低双极管的增益,如适当加大阱区深度;从版图上保证NMOS和PMOS的有源区之间有足够大的距离。(3)使衬底加反向偏压,即p型衬底接一个负电

12、压而不是地,这样可以降低寄生NPN管的基极电压,使其不易导通。(4)加保护环,这时比较普遍采用的防护措施。保护环起到削弱寄生NPN晶体管和寄生PNP晶体管之间的耦合作用。在NMOS周围增加接地的p+保护环,在PMOS周围增加接Vdd的n+保护环,这会增加面积。第19页/共41页20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防止闩锁效应的措施:第20页/共41页21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防止闩锁效应的措施:(5)用外延衬底,在先进的CMOS工艺中,采用p+衬底上有p-外延层的硅片,p-外延层较薄,大约比n阱深几个微米。这样使寄生pnp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主要被p+衬底收集,从而极大

13、减小了寄生NPN晶体管的基极电流,使NPN晶体管失去作用。(6)采用SOICMOS技术是消除闩锁效应的最有效途径。由于SOICMOS器件的有源区完全有二氧化硅包围隔离,不会形成纵向和横向的寄生双极晶体管,从根本上避免了闩锁效应。第21页/共41页22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防止闩锁效应的措施:第22页/共41页232023/3/22 第二节 输入保护电路二、输入保护电路 3、在CMOS VLSI 中还可以用一个栅接地的NMOS管和一个栅接电源的PMOS管共同构成输入保护电路,由于保护电路的MOS管尺寸较大,其源漏区pn结又可以起到二极管保护作用。保护电路MOS管的宽长比(W/L

14、)一般在200以上。第23页/共41页242023/3/22 第三节 输出缓冲器当一个电路的输出要驱动一个很大的负载电容时,为了保证电路有一定的工作速度,必须使电路的输出既能提供足够大的驱动电流。因为电路的延迟时间可近似用下式表示:在一定负载电容和逻辑摆幅的情况下,要减小电路的延迟时间必须增大MOS管的驱动电流;要增大驱动电流只有增大输出级MOS管的宽长比,而这样将加大前一级的负载电容,影响前一级的工作速度。因此在驱动很大负载电容时,如扇出很大的情况或是接到片外的输出端,需要经过一个输出缓冲器电路或叫输出驱动器第24页/共41页252023/3/22 第三节 输出缓冲器 为了驱动很大的负载电容

15、,可以用反相器链作输出缓冲器,用几级反相器串联,使反相器的尺寸逐级加大。为了使加入缓冲器后的总延迟时间最小,对反相器链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也就是确定合适的反相器链的级数以级反相器逐级增大的比例,使反相器的延迟时间最小。第25页/共41页262023/3/22 第三节 输出缓冲器 各级反相器的尺寸以第一级反相器尺寸为标准归一化,以反相器中的NMOS管为例考虑,PMOS管的宽长比可以取为NMOS管的两倍。取第一级反相器中NMOS管的导电因子为令 ,则第二级反相器中MOS管的导电因子为:第三级反相器中MOS管的导电因子可表示为:如此递推下去,可以得到一个普通表达式:其中 表示第i级反相器中MOS管的宽

16、长比,且有 ,n为反 相器链的级数。第26页/共41页272023/3/22 第三节 输出缓冲器 每级反相器都有它的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这些电容的大小与反相器中MOS管的宽长比有关。反相器的输入电容可近似用下式计算:反相器的输出电容为:尽管MOS晶体管的漏pn结电容不是直接与管子的W有关,但是pn结面积也是与W成正比例的,可以近似认为对第i级反相器,它的负载电容可用下式近似计算其中 为第一级反相器的输入电容,即缓冲器的输入电容。第27页/共41页282023/3/22 第三节 输出缓冲器 反相器链中的每一级反相器的延迟时间可近似为其中为第i级反相器中MOS管的导通电阻,R1为第1级反相器中MO

17、S管的导通电阻。把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得到A是与比例因子无关的常数。N级反相器构成的反相器链的总延迟时间是:第28页/共41页292023/3/22 第三节 输出缓冲器 反相器链优化设计的目标是寻找反相器逐级增大的适当比例,使总延迟时间最小。只有当使 反相器链中的反相器应按固定的因子S逐级增大尺寸,即把最终的负载电容 看作第n+1 级反相器的输入电容,则有因此得到反相器链设计的比例因子第29页/共41页302023/3/22 第三节 输出缓冲器 一般反相器的第一级尺寸按内部电路的尺寸设计,因此 是已知的,若知道了最终要驱动的负载电容和反相器链的级数,就可以确定每一级反相器的设计尺寸,即反相器的总

18、延迟时间可以表示为级数n和比例因子S的函数由于MOS晶体管的输入电容比它的输出电容大很多,且S是大于1的比例因子,因此在计算延迟时间时可以忽略第一项第30页/共41页312023/3/22 第三节 输出缓冲器 把S的表达式代入上式求解 ,可以得到一个n的优化设计结果则采用n级 反相器链作驱动器驱动大的负载电容 ,各个反相器逐级增大e倍,可以使驱动器总的延迟时间最短。要想电路总的延迟时间最小,并不意味着经过的逻辑门的级数最少,而是要使每级逻辑门的负载电容与其驱动能力有一个适当的比例。第31页/共41页322023/3/22 第四节 脱片输出驱动级对于接到片外的最终输出级反相器的设计,要考虑三方面

19、因素(1)输出要和TTL电路兼容(2)要有足够大的输出驱动能力(3)输出静电保护一、CMOS IC输出与TTL接口设计一般要求CMOS IC的输入出至少能驱动一个TTL门,也就是要求CMOS电路的输出和TTL电路的输入之间满足电平匹配和电流匹配的要求:N是实际扇出系数。第32页/共41页332023/3/22 第四节 脱片输出驱动级 对标准TTL电路为了使CMOS电路的输出能与TTL电路兼容,对CMOS IC输出级的要求是第33页/共41页342023/3/22 第四节 脱片输出驱动级 由于CMOS电路的逻辑摆幅远大于TTL电路的逻辑摆幅,电平匹配不成问题。输出高电平时的电流匹配要求也很容易满

20、足。为了使输出低电平时满足电流匹配的要求,必须使 时有足够大的导通电流。当 时,NMOS管处于线性区导通:若 要求 ,则NMOS管的宽长比应为CMOS IC输出驱动一个TTL门的要求是很容易满足的。第34页/共41页352023/3/22 第四节 脱片输出驱动级 二、输出驱动能力设计对于脱片输出级,需要驱动包括压点、封装引线以及印刷电路板的寄生电容,这些电容总和可以达到几十甚至几百PF。驱动这样大的负载电容,需要用反相器链作驱动器。如果简单地接反相器链的设计方法,可能需要的反相器级数太多,占用面积太大。一般根据实际负载电容的大小及对输出级上升、下降时间的要求设计出最终输出级,然后根据反相器链的

21、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前几级反相器。第35页/共41页362023/3/22第36页/共41页372023/3/22 第四节 脱片输出驱动级 二、输出驱动能力设计例如最终输出要驱动100pF负载电容,要求输出级上升和下降延迟时间不超过20ns。若工艺水平是根据若要求 ,则根据可以得到 。类似可以设计出PMOS管的宽长比第37页/共41页382023/3/22 第四节 脱片输出驱动级二、输出驱动能力设计脱片输出级为了驱动很大的负载电容,要求输出级MOS晶体管有很大的宽长比,有的MOS IC输出级MOS管的宽长比做到几百甚至上千。对于宽长比很大的MOS管必须采用梳状结构。由于多晶硅比金属的电阻率大得多,

22、很长的多晶硅线将有较大的寄生电阻和电容,使输入信号在硅栅上有一个RC延迟。采用梳状结构,把很长的多晶硅线分成几段较短的线条,这相当于把一个宽长比很大的MOS管变成多个并联的小管子,对于宽长比很小的管子,信号在多晶硅栅上的RC延迟可以忽略。梳状结构有利于改善电路速度。第38页/共41页392023/3/22 第四节 脱片输出驱动级二、输出驱动能力设计第39页/共41页402023/3/22 第四节 脱片输出驱动级二、输出静电保护对于连到片外的输出端,也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信号包括静电荷的影响。有的电路在输出端也增加了二极管保护。由于一般接到压点的输出级MOS管都有较大的尺寸,他们的漏区面积也比较大,因此漏区寄生pn结的二极管就可以起到静电保护作用,而不必再专门设计保护二极管。第40页/共41页412023/3/22感谢您的观看!第41页/共4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