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学习课件.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12539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77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血学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贫血学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贫血学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血学习课件.pptx(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贫血(anemia)定义 是指单位容积血液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健康人正常值的下限,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压积的减少。特殊情况 降低:婴幼儿;妊娠、低蛋白血症、心衰、肝硬化 升高:高原、寒冷;脱水、循环血容量减少 第1页/共77页 贫血的诊断标准(Hb)平原地区 WHO标准 我国标准成年男性 130g/L 120g/L成年女性 120g/L 110g/L孕妇 110g/L 94 32 3135 巨幼细胞贫血 小细胞 80 26 30 缺铁性贫血 低色素性 铁粒幼细胞贫血 海洋性贫血第4页/共77页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红细胞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丢

2、失过多第5页/共77页一、红细胞生成不足(一)造血原料缺乏 铁缺乏:缺铁性贫血 叶酸和/或VitBVitB1212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二 )造血功能障碍 造血干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受浸润:白血病、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第6页/共77页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 遗传性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海洋性贫血 获得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二)红细胞外因素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反应性溶血 机械因素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生物因素 疟疾、毒蛇咬伤 理化因素 烧伤 第7页/共77页三、红细胞丢失过多 急性失血性贫血 慢性

3、失血性贫血 两种分类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常结合应用。第8页/共77页贫血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程度、贫血 发生的速度、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年龄、有无心脑血管基础病等多种因素。贫血的临床表现是由器官组织缺氧,机 体代偿和导致贫血的原发疾病所决定,故临床表现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第9页/共77页(一)一般表现困倦乏力 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并非特异性症状皮肤粘膜苍白 是最常见的具有特异性的客观体征第10页/共77页(二)心血管表现 症状:活动后心悸、气短。体征:心率加快、心脏扩大、心脏杂音等(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症状: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四)消化系统表现 症状:食欲减退

4、、腹胀、恶心等。体征:黄疸、脾大等。(五)泌尿系统表现 症状:夜尿增加等。(六)其它 皮肤干燥、毛发枯干等。第11页/共77页 苍白、困倦、乏力 活动心悸气短 重者心衰昏迷第12页/共77页贫血的诊断贫血是多种病因通过不同的发病过程而引起的一个共同的病理情况,而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确定贫血本身及其程度与类型,最重要的是确定导致贫血的原因。详细地询问病史仔细地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第13页/共77页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涂片骨髓象必要时骨髓活检第14页/共77页贫血的治疗原则明确病因后,针对病因治疗药物治疗 铁剂、维生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切脾、骨髓移植

5、等第15页/共77页缺 铁 性 贫 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第16页/共77页 定 义体内贮存铁被用尽,致使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第17页/共77页铁的代谢健康成人体内含铁总量为3 4.5 g分布 血红蛋白 65%贮存铁 30%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含铁酶 5%循环血液中转运的铁仅占体内总铁量的0.1%左右。第18页/共77页 铁的来源 内源性 自身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分解释 放出的铁被重新利用,是铁的主要来源。外源性 来自食物,含铁量较高的食物有动物的 血、肝、海带、紫菜、黑木耳,其次为肉类、豆类、绿叶蔬菜、谷类,乳类和乳制品中铁的含量

6、很低。第19页/共77页 吸收的主要部位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食物中的铁以三价铁为主,必须在酸性环境或还原剂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才能被吸收 胃酸 使铁稳定于溶解状态并防止再氧化为三价铁 VitC 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 二者均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铁的吸收第20页/共77页铁的运转 铁被吸收后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被输送到骨髓的幼红细胞。铁的贮存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中,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时或铁丢失时即动用贮存铁。铁的排泄 主要通过脱落的胃肠道、泌尿道和皮肤上皮细胞排泄,每日排泄铁量约0.5 1mg。第21页/共77页食物铁(10-15mg)吸收 (5-

7、10%)血清铁(0.1%)骨髓 幼红细胞血红蛋白铁(65%)单核巨噬细胞 贮存铁 (30%)组织铁在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含铁酶中(5%)胃肠道、泌尿道和皮肤上皮脱落(0.5 1.0mg/日)月经丢失(平均每日0.5 mg)第22页/共77页病 因慢性失血 妇女月经过多、痔出血、消化道疾病所致的慢性失血最多见,钩虫感染、反复血尿、血红蛋白尿、咯血等。铁需要量增加 婴幼儿、青少年、育龄妇女、妊娠、哺乳等。吸收障碍 胃切除术及胃空肠吻合术后,胃酸缺乏或慢性 腹泻,长期进食植物性食物,嗜饮浓茶。第23页/共77页临床表现原发病表现一般表现 疲乏、头晕、心悸、气促、苍白等常见贫血表现。特殊表现(组织缺铁

8、)粘膜组织:舌炎、口角炎、萎缩性胃炎、胃酸 缺乏、吞咽困难。皮肤干燥、毛发脱落、无光泽、指甲扁平、反甲等。神经精神系统:头痛、兴奋烦躁、易激动、异食癖等。第24页/共77页实验室检查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1,MCH27pg,MCHC360g/dl作为缺铁诊断标准。转铁蛋白饱和度(Tf)是 血 清 铁 与 总 铁 结 合 力 比 值,正 常 为20%50%,缺铁时0.9mol/L。第28页/共77页 临床分期n铁 减 少 期 贮存铁n无 贫 血 之 缺 铁 期 血清铁 转铁蛋白饱和度 总铁结合力 铁粒幼红细胞n缺 铁 性 贫 血 期 血红蛋白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第29页/共77

9、页诊断诊断要点有导致缺铁的病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特点。铁缺乏的实验室检查依据,如血清铁、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高,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减少或消失等。铁剂治疗有效。病因诊断更复杂。第30页/共77页鉴别诊断慢性疾病性贫血 慢性疾病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铁的摄取速度增加,而释放到血循环的铁减少,故表现血清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外铁增高,而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降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是铁失利用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铁染色时出现环状铁粒幼细胞(15%),血清铁和铁蛋白升高,总铁结合力降低。海洋性贫血 是珠蛋白合成障碍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出现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表现溶

10、血性贫血的特点。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可染铁均增加。为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并有血红蛋白电泳异常等。第31页/共77页治疗病因治疗 铁剂治疗 (一)口服铁剂 安全方便,故作为首选给药方式。常用药有:硫酸亚铁、速力菲、福乃得、富马酸亚铁等。茶水、牛奶、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等均影响铁的吸收,应避免与铁剂同服。第32页/共77页最早的治疗反应是自觉症状改善网织红细胞升高(5 10天),7天达高峰 血红蛋白升高(2周),完全正常(约2个月)补充贮存铁(3 6个月)第33页/共77页(二)注射铁剂适应证因胃肠道疾病口服铁剂不能吸收者。对铁剂有严重胃肠道反应不能口服者。慢性失血多,通过口服不能补偿。妊娠晚期合

11、并严重缺铁性贫血时。副作用 局部疼痛、淋巴结疼痛、头痛、发热、关节疼痛、荨麻疹,甚至偶发过敏性休克等。使用注射铁剂时应特别注意避免过量第34页/共77页 肌注右旋糖苷铁50100mg/日 计算公式 (15患者Hb g/dL)300+5001000mg=肌注铁剂总量首次肌注50mg,若无反应,第二次可用100mg,2-3次/周 第35页/共77页 预 防大多数可以预防。重视营养及妇幼保健,改进婴幼儿喂养、妇女经期、哺乳期适当补充铁。注意卫生、预防寄生虫,如钩虫感染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如胃炎、溃疡病等第36页/共77页再 生 障 碍 性 贫 血 Aplastic Anemia第37页/共77页定 义

12、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病征临床上以进行性贫血、出血及感染为特点第38页/共77页病病 因因 约半数以上找不到明确病因约半数以上找不到明确病因原发性原发性AAAA(一)化学因素(一)化学因素 氮芥、阿糖胞苷、甲氨喋呤、柔红霉素、阿霉素氮芥、阿糖胞苷、甲氨喋呤、柔红霉素、阿霉素等抗肿瘤药,等抗肿瘤药,氯霉素氯霉素、磺胺、磺胺、苯、苯、有机砷、染发有机砷、染发剂、有机溶剂等。剂、有机溶剂等。(二)物理因素(二)物理因素 X线、放射性核素、线、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三)生物因素(三)生物因素 肝炎病毒、肝炎病毒、HIV、风疹病毒、风疹病毒、EB病毒、流感病

13、毒、病毒、流感病毒、人类人类 微小病毒微小病毒B19、严重感染、严重感染第39页/共77页发病机理造血干细胞损伤 造血微环境异常 免疫功能异常 第40页/共77页临床表现 全血细胞减少引起 贫血 出血 感染第41页/共77页分 型n重 型 再 障(重 型 再 障 型)少 见,起 病 急 骤,出 血 与 感 染 的 表 现 突 出,病 程 短。中 性 粒 细 胞 0.5 1 09/L;血 小 板 2 0 1 09/L;网 织 红 细 胞 1 5 1 09/L。n慢 性 再 障 常 见,起 病 缓 慢,多 以 贫 血 起 病,出 血 很 轻,合 并 感 染 者 少 见,病 程 长。第42页/共77

14、页实验室检查血象 骨髓象 多部位多次穿刺 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明显增多。如增生良好时红系中常有晚幼红细胞比例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活检 主要病变为红髓脂肪变。第43页/共77页诊 断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无脾肿大。骨髓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需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第44页/共77页第45页/共77页第46页/共77页第47页/共77页鉴别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低增生性白血病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脾

15、功能亢进 骨髓纤维化 恶性组织细胞病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恶性肿瘤侵犯骨髓第48页/共77页 MDS 骨髓增生活跃,Ret可 三系或二系细胞有病态造血表现 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红细胞或白细胞 可有肝脾肿大、ALIP PNH 为一种溶贫,常有黄疸、脾大及血红蛋白尿 Ret可 酸溶血试验(Ham(Ham试验)、糖水试验、热溶血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CD55、CD59双阴性细胞10%(正常5%)。第49页/共77页 巨幼细胞性贫血 三系巨幼样变、血清叶酸、VitB12VitB12降低 外周血白细胞不增多的急性白血病 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明显肿大 骨髓示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原始(或+幼稚细胞)

16、30%恶性组织细胞病 多有高热、出血严重,晚期可有肝、脾肿大、黄疸、腹水 骨髓中有异常组织细胞嗜血现象。第50页/共77页治 疗1.去除病因 对可疑因素要脱离接触、停药2.支持治疗 粒细胞 0.5 109/L患者应于空气层流室隔离护理。第51页/共77页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血红蛋白60g/L或有心功能代偿不全时 输浓缩红细胞。血小板20109/L或出血者输血小板。有细菌感染而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时输白细胞悬液。不能预防性输入白细胞。第52页/共77页3.慢性再障的治疗 雄激素:首选治疗,刺激骨髓造血,疗程不少于6个月 丙酸睾丸酮 康力隆、安雄 654-2,一叶秋碱 胎肝输注 中药第53页/共77页4

17、.重型再障的治疗 骨髓移植:45岁 免疫抑制剂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菌素A(CSA)糖皮质激素 造血因子 G-CSF、GM-CSF、EPO第54页/共77页 溶 血 性 贫 血 Hemolytic Anemia第55页/共77页 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功能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特点为贫血、黄疸、脾大、网织红细胞升高、骨髓红系显著增多。定 义第56页/共77页病因和分类第57页/共77页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一)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 1、红细胞膜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2、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

18、酶缺乏 丙酮酸激酶缺乏等。3、珠蛋白的肽链异常:珠蛋白链合成减少,即海洋性贫血 珠蛋白结构异常,即血红蛋白病(二)获得性红细胞膜异常 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第58页/共77页红细胞外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一)免疫因素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或冷抗体型2 2、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 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3 3、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二)机械因素 心脏修补术后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三)生物因素 疟原虫、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溶血性蛇毒、毒蕈中毒等(四)理化因素 烧伤、苯、苯肼、铅、铜、磺胺类药物等第59页/共77页 发 病 机 制第60页

19、/共77页游离血红蛋白 肾 血红蛋白尿(+)血 高铁血红蛋白 含铁管 +结合珠 血黄素 含铁血黄素(+)内 蛋白 溶 血红素结合蛋白+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 复合物红细胞 复合物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破坏增多血管外溶血间接 肝 直接胆红素 肠 粪胆原 胆红素 肠肝循环 尿胆原 第61页/共77页血管外溶血与血管内溶血的鉴别 血管外溶血 血管内溶血起病、病程 多慢、长 多急、短遗传、获得 多遗传性 多获得性血红蛋白尿 含铁血黄素尿 阴性 阳性血红蛋白血症高铁血红白蛋白血症脾大 多有 多无切脾效果 多好 不佳第62页/共77页临床表现 主要特点是贫血、黄疸和脾大一、慢性溶血 起病缓慢,病程长。主要

20、表现贫血的症状和体征。一般可有轻度黄疸。脾肿大的发生与溶血部位有关,血管外溶血时多有脾大,且病程长者脾大明显。合并症:胆结石(胆色素沉着)增生低下性危象(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第63页/共77页二、急性溶血 起病急骤、寒战、高热、气憋、恶心、呕吐、腹痛、腰背痛等。若为血管内溶血则有血红蛋白尿,尿色如酱油色、葡萄酒色或茶红色。严重者心力衰竭、休克、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第64页/共77页实验室检查第65页/共77页红细胞破坏增多的表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涂片见小球形和碎片状红细胞血清间接胆红素,粪便中粪胆原,尿液中尿胆原,而尿胆红素阴性血管内溶血时尚有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或消失、血红蛋白尿或含铁血黄

21、素尿、血红蛋白血症、甚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红 细 胞 生 存 期 缩 短 正 常 红 细 胞 半 衰 期T1/2(51Cr)为25-30d。红细胞生存期缩短是溶血的最可靠证据 第66页/共77页骨髓代偿增生的表现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末梢血可见幼红细胞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第67页/共77页判断溶血性贫血原因和类型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血红蛋白电泳 酸溶血试验(Ham试验)及蔗糖水溶血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实验室检查 第68页/共77页 直接证据 贫血 溶血性黄疸:间接胆红素 尿胆原 粪胆原 尿胆红素(-)(-)脾大

22、结合珠蛋白 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高铁血红 白蛋白血症 1.1.溶血性贫血的诊断诊 断第69页/共77页间接证据 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 末梢血可见幼红细胞 骨髓中幼红细胞增生第70页/共77页2.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和类型的诊断第71页/共77页判断溶血性贫血原因和类型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血红蛋白电泳 酸溶血试验(Ham试验)及蔗糖水溶血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实验室检查 第72页/共77页鉴别诊断与其他类型贫血的鉴别 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与其他类型黄疸的鉴别

23、 急性溶血性贫血应与黄疸型肝炎鉴别。慢性黄疸又有家族史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应 与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Gilbert综合征)鉴别 后者系先天性肝细胞酶的缺陷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运及排泄障碍所引起,无贫血,也无红细胞破坏增加及代偿增生的特征。第73页/共77页几种溶血性贫血的特点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S)海洋性贫血(thalassemi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第74页/共77页病名 溶血部位 缺陷所在 主要化验 治 疗 HS 血管外 红细胞膜 球 型 RBC 切脾 渗透脆性 海洋 珠蛋白肽 小细胞低 对症 性贫 血管外 链合成 色素,铁 BMT 血PNH 血管内 红细胞膜 蔗糖溶血试验 对症 缺陷,对补 酸溶血试验 雄激素 体敏感 含铁血黄素尿 CD55,CD59 BMTAIHA 血管外 自身抗体 抗人球蛋白 皮质激素 试验(+)(+)切脾 免疫抑制剂第75页/共77页谢 谢第76页/共7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77页/共7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