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 外用膏剂.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11521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114 大小:6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 外用膏剂.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中药药剂 外用膏剂.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 外用膏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 外用膏剂.pptx(1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本章的学习要求1.了解外用膏剂的分类、眼膏剂、黑膏药、白膏药、糊剂、涂膜剂与贴膏剂的概念、特点。2.掌握透皮吸收理论及其影响因素;软膏剂的基质;软膏剂的质量评价;3.掌握橡胶硬膏的组成、基质、质量要求;4.掌握外用膏剂的选择。5.解决软膏剂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黑膏药制备过程中的有关问题。6.重点掌握外用膏剂的特点;软膏剂的特点、软膏剂的制备。第1页/共114页2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软膏剂(外用凝胶剂、眼膏剂、糊剂、涂膜剂、膜剂)第三节黑膏药第四节橡胶膏剂第五节巴布膏剂第六节透皮贴剂第2页/共114页3第一节 概述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外用膏剂是指采用适宜的基质将药物制

2、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剂型。1软膏剂:半固体。糊剂、凝胶剂、涂膜剂、膜剂也在本章介绍。2.硬膏剂:近似固体。橡胶膏剂、巴布膏剂、透皮贴剂也在本章介绍。第3页/共114页4二、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一)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机理1皮肤的构造:1800cm2,由表皮、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三部分组成。表皮厚0.16-0.8mm,由角质层、透明层、粒层、棘层及基层组成。角质层是防止水份蒸发及抵御外部物质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在评价药物吸收因素时,是一个重要因素。第4页/共114页5表皮内无毛细血管,药物在表皮内不能吸收。真皮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脂腺、毛囊及汗腺等。皮下脂肪组织在真皮之下

3、,其中有许多血管、淋巴管及汗腺。真皮与皮下组织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小,药物进入真皮及皮下组织后易为血管及淋巴管所吸收。第5页/共114页62经皮吸收途径(1)完整的表皮:完整的表皮(角质层)具有类脂膜的特性。角质层细胞及其细胞间隙是主要吸收途径。(2)毛囊、皮脂腺:面积为表皮的0.1-1%,扩散系数是表皮的100-1000倍。充满脂质,具类脂膜的特性。药物在建立稳态扩散前以(2)为主,建立稳态后以(1)为主。(3)汗腺:大分子药物和离子型药物可通过汗腺及毛囊、皮脂腺途径吸收。达到平衡后,此途径吸收很少。第6页/共114页7(二)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基质的组成、给药部位的特性三个方面影

4、响药物经皮吸收。dQ/dt=KCDA/TdQ/dt:稳态药物透皮速率K:药物在皮肤/基质分配系数C:溶于基质中的药物的浓度D:药物在皮肤屏障中的扩散系数A:给药面积T:有效屏障厚度第7页/共114页81皮肤条件(1)皮肤的部位皮肤角质层厚度、毛孔的多少与药物的透皮吸收有较大关系。穿透性大小次序:耳廓后部腹股沟颅顶盖脚背前下臂足底。(2)皮肤的状况皮肤的屏障功能的变化,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如湿疹、溃疡、烧伤;硬皮病、牛皮癣、老年角化等。(3)皮肤的温度与湿度皮肤的温度、湿度增加,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第8页/共114页92药物性质有一定的脂溶性又有一定的水溶性的药物易透皮。小分子药物易透皮,分子量

5、600时则较难透皮。3基质性质(1)种类:O/WW/O吸水性软膏基质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2)基质的PH值:影响酸性或碱性药物的吸收。(3)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大(即K值小),则难以从基质向皮肤转移。(4)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水合作用使皮肤的角质层细胞膨胀,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角质层含水量达50%时,渗透性增510倍。油脂性基质封闭性强,利于皮肤的水合。第9页/共114页104.附加剂(1)表面活性剂: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皮肤的润湿性,可帮助药物分散,促进药物穿透。(2)渗透促进剂:DMSO:主要是对药物的增溶及对角质层脂质的溶解。氮酮:不溶于水,能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对皮

6、肤、粘膜的刺激性小,毒性小。对亲水性药物的渗透作用强于亲脂性药物。5其它因素药物浓度、用药面积、应用次数及应用时间等一般与药物的吸收量成正比。第10页/共114页11第二节 软膏剂 一、概述软膏剂(Ointments):指由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剂型。软膏剂主要用于保护皮肤、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多用于慢性皮肤病,禁用于急性皮肤疾患。少数软膏中的药物能经皮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质量要求:应均匀细腻,具有适当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无刺激性;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必要时可加适量防腐剂或抗氧剂。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第11页/共114页

7、12二、软膏剂常用的基质基质作为软膏剂的赋形剂和药物的载体,对软膏剂的质量及药物的释放、吸收有重要影响。基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适当的稠度,润滑,无刺激性;(2)性质稳定,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不发生配伍禁忌;(3)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吸收;(4)有吸水性,能吸收分泌物;(5)易清洗,不污染衣物。第12页/共114页13(一)油脂性基质包括:油脂类、类脂类、烃类。特点:1)润滑、油腻、无刺激性;2)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强;3)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不易霉变;4)吸水性较差,与分泌液不易混合;5)对药物的释放穿透作用差;6)不宜用于

8、急性且有多量渗出液的皮肤病。第13页/共114页141油脂类是从动物或植物得到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有不饱和键,易氧化酸败,可加抗氧剂改善。1)动物油:豚脂,36-42,含少量胆固醇,可吸收15%水分及适量甘油及乙醇,释药也较快。2)植物油:麻油、花生油、菜子油。常温下为液体,与蜡类调制成稠度适宜基质。3)氢化植物油:不饱和键被部分或全部氢化,熔点提高。第14页/共114页152类脂类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化合而成的酯类,较油脂稳定。1)羊毛脂36-42,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类的棕榈酸酯及游离的胆固醇,可吸水150%、甘油140%及70%乙醇40%。过于粘稠,常与凡士林合用,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

9、和渗透性。2)蜂蜡62-67,棕榈酸蜂蜡醇酯,含少量游离的高级脂肪醇,为弱的W/O型乳化剂。调节软膏的稠度,不易酸败。3)鲸蜡42-50,棕榈酸鲸蜡醇酯,含少量高级脂肪酸脂,为弱的W/O乳化剂,有较好的润滑性,调节基质的稠度。4)虫白蜡81-85,调节软膏的熔点。第15页/共114页163烃类石油分馏得到的烃的混合物,化学性质稳定,脂溶性强,能与多数植物油、挥发油混合,不易被皮肤吸收,适用于保护性软膏。1)凡士林3860,具适宜的稠度和涂展性,油腻性大,吸水能力差(5%),加入羊毛脂、胆固醇、高级醇类可增加其吸水性,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可增加吸水性和释药性。2)固体石蜡5065。结构均匀,与其

10、它基质熔合后不会析出,优于蜂蜡。调节软膏的稠度。3)液体石蜡 用于调节稠度,研磨药物,以使与基质混匀。第16页/共114页174硅酮类不同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总称,俗称硅油。常用二甲聚硅与甲苯聚硅。润滑作用好,易于涂布,无刺激性,疏水性强。对眼有刺激性,不宜作眼膏基质。第17页/共114页18(二)乳剂型基质是由水相、油相借乳化剂的作用下、在一定温度下乳化而成的半固体基质。乳剂型基质由于乳化剂的表面活性作用,软膏中药物的释放穿透性较好,能吸收创面渗出液,较油脂性基质易涂布、清洗,对皮肤有保护作用。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疾病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泡及化脓性创面。药物的释

11、放和穿透性一般O/W型快于W/O型基质。第18页/共114页19W/O型基质能吸收部分水分,水分从皮肤表面蒸发时有缓和冷却的作用,习称冷霜,油腻性小。O/W型基质能与大量水混合,色白如雪,习称雪花膏,无油腻性,易洗除。易干燥、发霉,常需加入防腐剂和甘油、丙二醇或山梨醇等保湿剂。用于分泌物较多的病变部位时,可与分泌物一同进入皮肤而使炎症恶化(反向吸收),须注意适应症的选择。第19页/共114页20乳剂基质形成原理与乳剂相似。1、油相:多为固体,如硬脂酸、蜂蜡、石蜡、高级醇,常加入液体石蜡、凡士林、植物油调节稠度。2、水相:蒸馏水或药物的水溶液及水溶性的附加剂。3、乳化剂:O/W型、O/W型第20

12、页/共114页211.O/W1.O/W型乳化剂(1)一价皂 常用钠、钾、铵的氢氧化物,硼酸盐、碳酸盐或三乙醇胺等碱与脂肪酸作用生成的新生皂,HLB值15-18,为O/W型乳化剂。硬脂酸为常用的脂肪酸,含量约为基质的10-25%,其中一部分(15-25%)与碱反应成皂,未被皂化部分被乳化分散后可增加基质的稠度,并使成品带珠光而美观,用于皮肤后,在水分蒸发后留下一层硬脂酸膜而有保护性。润滑性较差,加凡士林、液体石蜡调节稠度和涂展性。第21页/共114页22钠皂较硬,钾皂、铵皂较软,硼砂皂很白,三乙醇铵皂细腻而带光泽。此类基质的缺点是易被酸、碱、钙、镁离子或电解质等破坏。制成的软膏在PH5-6以下时

13、不稳定。处方举例:硬脂酸120g,单硬脂酸甘油酯35g,液状石蜡60g,凡士林10g,羊毛脂50g,三乙醇胺4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第22页/共114页23(2)脂肪醇硫酸(酯)钠类 O/W型,常用量为0.5-2%。水溶液呈中性,对皮肤刺激性小,PH4-8内较稳定,不受硬水影响,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形成沉淀而失效。常与W/O型辅助乳化剂合用以调整至适当的HLB值,达到油相所需范围。常用的辅助乳化剂有十六醇、十八醇、硬脂酸甘油脂、司盘等。处方举例:硬脂醇220g,白凡士林250g,十二烷基硫酸钠15g,丙二醇120g,尼泊金乙酯1g,尼泊金丙酯0.15g,蒸馏水加至1000g

14、。第23页/共114页24(3)聚山梨酯类是O/W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粘膜和皮肤刺激性小,并能与电解质配伍。此类表面活性剂能与尼泊金酯类、苯甲酸类络合而使部分失活,需增加尼泊金酯类、苯甲酸类的用量。处方举例:硬脂酸60g,白凡士林60g,硬脂醇60g,液体石蜡90g,聚山梨酯-8044g,硬脂山梨坦-6016g,甘油100g,山梨酸2g,蒸馏水加至1000g。第24页/共114页25(4)聚氧乙烯醚类衍生物类平平加O 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为非离子型O/W型乳化剂。在冷水中溶解度比在热水中大,溶液PH值67,对皮肤无刺激性,HLB值为16.5,乳化、分散性能良好。性质稳定,耐酸、碱、硬水,耐热

15、,耐金属盐。与羟基或羧基化合物形成络合物而破乳。一般用量为油相重量的510%(一般搅拌),25%(高速搅拌)。处方举例:平平加O 2540g,十六醇50-120g,凡士林125g,液体石蜡125g,甘油50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第25页/共114页26柔软剂SG 为硬脂酸聚氧乙烯酯,O/W型乳化剂,HLB值10,PH近中性,渗透性较大。乳化剂OP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O/W型乳化剂,HLB值14.5,耐酸、碱、还原剂及氧化剂,对盐也稳定,但水溶液中如有大量金属离子时,降低其表面活性。处方举例:硬脂酸114g,蓖麻油100g,液体石蜡114g,三乙醇胺8ml,乳化剂OP3ml

16、,尼泊金乙酯1g,甘油160ml,蒸馏水500ml。第26页/共114页272.W/O2.W/O型乳化剂 此类基质能吸收少量水分,但不能与水混合,在软膏中用得较少。(1)多价皂 由二、三价金属(钙、镁、锌、铝)氧化物与脂肪酸作用形成的多价皂。在水中溶解度小,HLB小于6,为W/O型乳化剂。处方举例硬脂酸12.5g,单硬脂酸甘油酯17.0g,蜂蜡5.0g,地蜡75g,液体石蜡410g,白凡士林67.7g,双硬脂酸铝10.0g,氢氧化钙1.0g,尼泊金乙酯1.0g,蒸馏水加至1000ml第27页/共114页28(2)脂肪酸山梨坦类(司盘)为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W/O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值

17、在4.3-8.6。处方举例白凡士林400g,硬脂醇180g,倍半油酸山梨醇酯5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第28页/共114页29(3)蜂蜡、胆甾醇、硬脂醇为弱W/O型乳化剂,常用作O/W型乳剂的辅助乳化剂。处方举例蜂蜡30g,硬脂醇30g,胆甾醇30g,白凡士林加至1000g。本品为吸水性软膏,加等量水后仍稠度适中。与药物的水溶液配伍,成为W/O型软膏,可吸收分泌液。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软膏时,可用此基质。第29页/共114页30(三)水溶性基质 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组成。高分子物质溶解后形成凝胶的,则属于凝胶剂。水溶性基质易涂展,能吸收组织渗出液,一般释药较快,无油腻性

18、,易洗除。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可用于糜烂创面及腔道粘膜。其缺点是润滑作用较差。第30页/共114页311.聚乙二醇:常用者分子量在3006000。700以下是液体,2000以上是固体。性质稳定,可与多数药物配伍,耐高温,不易腐败。易溶于水,与乙醇、丙酮、氯仿混溶。吸湿性强,可吸收分泌液,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使用可致皮肤脱水干燥。处方举例聚乙二醇-3350400g,聚乙二醇-400600g第31页/共114页322.甘油明胶:甘油10-20%,明胶1-3%,水70-80%。本品遇热后易涂布,涂后能形成一层保护膜。第32页/共114页33三、软膏剂的制备 软膏剂的基本要求:药物在基质中分布

19、均匀,细腻。(一)软膏基质的净化与灭菌油脂性基质加热熔融,趁热滤过,除去杂质,再于150灭菌1小时并除去水份。(二)软膏制备的方法与设备1研和法 与药物直接研匀。适用于基质为油脂性半固体,可与药物直接研匀;药物不宜加热者;药物为不溶性及少量制备。第33页/共114页342熔合法适合于油脂性基质且熔点不同,常温下不能混合者。制备时将熔点高的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加入熔点低的基质熔合,然后加入药物,不断搅拌,直至冷凝。3乳化法将处方中的油相加热至80左右,另将水相加热至80左右,两相混合,搅拌至乳化完全并冷凝。混合方法:两相同时混合大批量生产,分散相加到连续相含小体积分散相的乳剂,连续相加到分散相混合

20、过程中引起乳剂的转型,能得到更为细小的分散相粒子。第34页/共114页35(三)软膏中药物加入的方法(1)不溶性药物,须制成最细粉。制备时取药粉先与少量基质或液体成分如液状石蜡、甘油、植物油等研成糊状,再与其它基质混匀(研和法);或将药物细粉在不断搅拌下加到熔融的基质中,继续搅拌至冷凝(熔合法)。(2)可溶于基质的药物,用基质组分溶解。(3)中药煎剂、流浸膏等可先浓缩至糖浆状,再与基质混匀。(4)共熔组分应先共熔后,再与基质混合。(5)挥发性、易升华的药物、遇热易结块的树脂类药物,应使基质降温至40左右,再与药物混合均匀。第35页/共114页36举例徐长卿软膏处方:丹皮酚1g,硬脂酸15g,三

21、乙醇胺2g,甘油4g,羊毛脂2g,液体石蜡25ml,蒸馏水50ml油相硬脂酸、羊毛脂、液体石蜡水相三乙醇胺、蒸馏水丹皮酚用少量液体石蜡研匀后与基质混匀。第36页/共114页37四 外用凝胶剂(307307)(一)概述凝胶剂是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主要供外用。水性凝胶:常用西黄芪胶、明胶、淀粉、纤维素衍生物和海澡酸钠等加水、甘油、丙二醇等制成。临床较多用。油性凝胶:常用液体石蜡与聚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制成。水性凝胶剂无油腻感,易涂展,易洗除,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能吸收组织渗出液。黏度小,有利于药物的释放。缺点是润滑作用较差,易失水

22、和霉变,须添加保湿剂和防腐剂,且用量较大。第37页/共114页38(二)凝胶剂的制备与举例1水性凝胶基质(1)卡波姆是丙烯酸与丙烯基庶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为白色松散粉末,吸湿性强,可溶于水、稀乙醇和甘油,1%水溶液PH3,为低黏度的酸性溶液,加入适量碱性溶液中和后,迅速溶胀成高黏度半透明凝胶或溶解成高黏度溶液。本品制成的基质不油腻,涂用润滑舒适,特别适用于脂溢性皮肤病。盐类电解质使卡波姆胶粘性下降,碱土金属离子及阳离子聚合物等可也与之结合成不溶性盐。处方举例:卡波姆94010g,乙醇50g,甘油50g,聚山梨酯-802g,尼泊金乙酯1g,氢氧化钠4g,蒸馏水加至1000ml第38页/共114

23、页39(2)纤维素衍生物MC: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及有机溶剂。CMC-Na:PH低于5或高于10时黏度显著降低,与阳离子药物有配伍禁忌,遇强酸、重金属离子能生成不溶物。涂于皮肤有较强黏附性,易失水干燥而有不适感,需加保湿剂甘油10-15%,加防腐剂尼泊金乙酯0.2-0.5%。处方举例:CMC-Na60g,甘油150g,三氯叔丁醇1g,蒸馏水加至1000ml。第39页/共114页402制备一般先按基质配制方法配成水凝胶基质,药物溶于水者,先溶于部分水或甘油中,必要时加热,加于基质中,再加足量水搅匀,即得。药物不溶于水者,可先用少量水或甘油中研细,分散后,再与基质混匀,即得。第40页/共114页4

24、1五、眼膏剂(P308)(P308)眼膏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眼用的灭菌软膏剂。应均匀、细腻、无刺激性、无细菌污染。眼膏剂常用的基质为凡士林8份、液状石蜡1份、羊毛脂1份混合而成。羊毛脂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黏附性,使眼膏与药液及泪液容易混合,并易附着在眼黏膜上,在眼部作用时间久,促进药物向眼黏膜渗透。第41页/共114页42眼膏剂的制备眼膏剂为灭菌制剂,应在无菌条件下制备,所用基质、药物、配制器械及包装容器等应严格灭菌,避免细菌污染。第42页/共114页43六、软膏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一)软膏剂的质量检查1药物含量测定2稠度:软膏剂多属非牛顿流体,通常用插度计测定稠度以控制其流变性。一般软膏

25、常温下插入度在100300之间,乳膏为200300。3水值:衡量软膏剂的吸水能力。指在规定温度下(20)100g基质能容纳的最大水量。第43页/共114页444酸碱度:W/O型PH8.5O/W型PH8.35稳定性:391,251,01条件下13个月,检查各项目应符合规定。6刺激性皮肤测定法:0.5g涂于兔背皮肤,与空白基质对照,24小时后观察。粘膜测定法:0.25g涂于兔眼黏膜。初2小时内每小时观察一次,24小时后财观察一次。第44页/共114页45(二)药物释放、穿透与吸收1体外实验法(1)凝胶扩散法:含指示剂的凝胶为介质。(2)离体皮肤法(3)半透膜扩散法2体内试验法(三)软膏剂的包装与贮

26、藏密闭包装,阴凉干燥处贮藏。锡、铝、塑料管包装,与容器有反应时,需对容器进行处理。第45页/共114页46七、糊剂(P320)(P320)指多量药物细粉与适宜赋形剂制成的糊状制剂。外观与软膏剂类似,由于固体粉末含量一般在25%以上,吸水能力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排泄,具有收敛、消毒、吸收分泌物作用。适用于多量渗出的皮肤,慢性皮肤病如亚急性皮炎、湿疹及结痂成疮等轻度渗出性病变也适用。(1)水性糊剂: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2)油性糊剂:凡士林、羊毛脂等为基质。第46页/共114页47八、涂膜剂(P321)(P321)指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膜材料及药物而制成的外用涂剂。用时涂于患处,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

27、以保护创面,同时逐渐释放药物而起治疗作用。成膜材料: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火棉胶、聚乙烯醇-124等。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剂:丙酮、乙醇等。第47页/共114页48九、膜剂(P459P459)(一)膜剂(pellicle)的含义与特点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剂型。膜剂厚度一般为0.11mm。膜剂可供口服、口腔、舌下、眼结膜囊、鼻腔、阴道、体内植入、皮肤和粘膜创伤、烧伤及炎症表面覆盖等多种给药途径应用。膜剂主要作局部治疗,但随着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一些膜剂尤其是鼻腔、皮肤用膜剂亦可起到全身作用。第48页/共114页49膜剂具有以下优点:(1)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撑

28、握。(2)药物含量准确,质量稳定。(3)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给药途径应用。(4)采用不同的成膜材料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膜剂。(5)多层复方膜剂可避免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和分析上药物成分的相互干扰。(6)膜剂成膜材料少,可以节约辅料和包装材料。(7)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运输和贮存。缺点:不适用于剂量较大的药物。第49页/共114页50(二)膜剂的分类1按结构类型分类(1)单层膜剂(2)多层膜剂是多层药膜叠合而成,目的是避免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分析时药物成分相互干扰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3)夹心膜剂属控释给药系统,是由二层不溶性的高分子膜分别作为背衬膜和控释膜,中间夹着含药膜。第50页/共114页

29、512给药途径分类(1)口服膜剂(2)口腔用膜剂(3)眼用膜剂(4)鼻用膜剂(5)阴道用药膜(6)植入膜剂(7)皮肤外用膜剂第51页/共114页523按外观分类(1)透明(2)不透明第52页/共114页53(三)膜剂原辅料的要求与准备1膜剂原料的要求与准备(1)水溶性药物:水溶液(2)水不溶性药物:极细粉(3)中药:稠膏或干粉第53页/共114页542膜剂辅料的要求与准备(1)成膜材料无毒无刺激性,性质稳定,与药物不起作用。用于皮肤、黏膜、创伤、溃疡或炎症部位,应不妨碍组织愈合,吸收后不影响机体正常功能,在体内能被代谢或排泄,不影响药效。长期使用无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不良反应。成膜和脱膜性能良

30、好,成膜后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柔性和弹性。价格便宜,来源丰富,使用方便。第54页/共114页55聚乙烯醇(PVA)是由醋酸乙烯酯聚合后,经氢氧化钾醇溶液降解后制得的高分子物质。PVA的性质,主要由其聚合度和醇解度来决定,由四位数字表示其规格,前二位100表示平均聚合度,后二位表示醇解度,聚合度小,则水溶性好而柔韧性差,聚合度大,则水溶性小而柔韧性好。PVA对眼黏膜和皮肤无毒,无刺激性,是一种安全的外用辅料。口服后在消化道中很少吸收,80%的PVA在48小时内随大便排出。但吸收部分在体内排泄缓慢,大量蓄积会导致心、肝、肾损害。因此FDA对其可否作为口服用药剂辅料未明确,也不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31、。第55页/共114页56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过氧化物或偶氮异丁腈引发下共聚而成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EVA的性能与其分子量和醋酸乙烯含量有很大关系。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共聚物玻璃化温度和机械强度也增大。在分子量相同时,则醋酸乙烯比例越大,材料的溶解性、柔软性和透明度越大。另外还有纤维素衍生物、丙烯酸类均聚物和共聚物。第56页/共114页57(2)增塑剂能使制得的膜柔软并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常用的有甘油、三醋酸甘油酯、山梨醇等。(3)其它辅料着色剂食用色素遮光剂二氧化钛矫味剂蔗糖、甜叶菊苷、蛋白糖等填充剂碳酸钙、二氧化硅、淀粉表面活性剂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豆磷

32、脂。第57页/共114页58(四)膜剂的制备国内主要采用涂膜法溶浆加药、匀浆涂膜干燥分剂量与包装第58页/共114页59(五)膜剂的质量评定1外观检查:完整、光洁,厚度一致,无明显气泡。2重量差异3定性检查4含量测定5含量均匀度检查:取10片测定含药量。6微生物检查第59页/共114页60(六)举例锡类散口腔溃疡双层膜处方(1)含药胶浆锡类散0.5g聚山梨酯-800.15mlPVA(17-88)5.0g甘油1.0ml蒸馏水30ml(2)空白胶浆PVA(17-99)2.5g甘油1.0ml蒸馏水30.0ml制法(1)含药胶浆的配制称取PVA(17-88),加蒸馏水于水浴上加温使溶化成胶浆;另取锡类

33、散加入甘油、聚山梨酯-80研匀,边研边加入PVA胶浆研匀后,放置除去气泡。(2)空白胶浆的配制称取PVA(17-99),加甘油、蒸馏水于水浴上加温使溶化成胶浆。(3)制膜先将含药胶浆涂膜,膜厚0.3mm,于室温晾干或吹干后,在膜面上涂以空白胶浆,厚度约0.2mm,同法干燥、脱膜,按需剪成一定大小,灭菌,包装。第60页/共114页61第三节 硬膏剂一、概述硬膏剂(Plasters)是将药物溶解或混合于半固体或固体粘性基质中,摊涂于纸、布或兽皮等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中药硬膏剂又称为膏药,一般在常温下为坚韧固体,无显著粘性,用前常需预热软化再粘贴于皮肤上,而橡胶膏剂则可直接粘贴于皮肤

34、上。第61页/共114页62硬膏剂的特点1.可产生持久的药效,一般可达一天以上,甚至数天换药一次。2.可随时中断给药,安全可靠。3.使用方便,病人可自行用药。第62页/共114页63硬膏剂的作用1.固定敷料:硬膏剂粘贴于表皮上有固定敷料的作用。2.治表(局部作用):保护创伤及防治皲裂的作用;以及消肿、拔毒、去腐、生肌,主治痈、疽、疮、疖。3.治里(全身作用):用以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壮筋骨及通络止痛、祛风湿,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以补内服药力的不足;硬膏剂在穴位贴敷具有针灸穴位作用的某些特点。第63页/共114页64硬膏剂的作用机制1.热疗:贴用膏药时,常须预热软化,由于其含热量大,传

35、热性小,能使患处受到较长时间的热疗作用。2.刺激神经作用:膏药基质可以刺激末稍神经,有些药物也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和炎症的消散。3.表面活性作用:铅皂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皮肤的通透性而促进药物的被动吸收作用。4.水合作用:皮肤的水性分泌物被膏药基质吸收,因此施用膏药后,皮肤的含水量由原来的515%增加到50%,大大地增加了皮肤的水合程度。水合作用可使角质层水合膨胀而形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的扩散穿透。第64页/共114页65硬膏剂的分类硬膏剂按其基质组成可分为以下四类:1.以铅肥皂为基质:主要是以高级脂肪酸铅盐为基质。如植物油与一氧化铅作

36、用而制成的铅硬膏;以植物油、黄丹为原料熬炼成的黑膏药;以及用植物油、碱式碳酸铅为原料制成的白膏药等。2.以橡胶混合物为基质:如橡胶膏剂(俗称胶布或橡皮膏)。3.以树脂为基质:以树脂(如松香)或树脂与植物油加热熔合,再掺入药料混合而成,又称无丹膏药,如红膏药。4.以动物胶为基质:如以药物掺加于骨胶中制成的头痛膏。第65页/共114页66二、硬膏剂的制备与举例(一)黑膏药(P311)黑膏药是指药物、植物油与红丹炼制而成的外用制剂,是中药膏药中最常用的一类,其基质为植物油与红丹经高温炼制而成的铅硬膏。黑膏药一般为黑褐色坚韧固体,用前须烘热软化后贴于皮肤上。第66页/共114页671基质原料的选择(1

37、)植物油:应选用质地纯净、沸点低、熬炼时泡沫较少、制成品软化点及粘着力适当的植物油。麻油质地纯净,沸点低,熬炼时泡沫也较少,制成品的外观光润,质量较理想,且其药性清凉,辅有消炎等作用。线麻油、花生油、葵花子油等熬成的膏药质量与麻油膏药接近;棉子油、糠油、芥子油、豆油、菜子油熬膏质量不甚理想,可考虑配伍 应 用。一 般 认 为 适 宜 熬 制 膏 药 的 植 物 油 的 碘 价 在100130左右,皂化价在185206。近有报导,适宜熬膏的 植 物 油 的 碘 价 应 为 110.62161.83,皂 化 价 为186.20196.58,酸价为1.0611.19为宜。第67页/共114页68(2

38、)红丹:又称铅丹、东丹、章丹、黄丹或陶丹为桔红色,质重,非晶状粉末,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其纯度要求在95%以上,并应充分干燥,若不够干燥则下丹时容易聚成颗粒沉于锅底,而不易与油充分反应。所以在应用前应炒除水分,过筛使成细粉。第68页/共114页692制法一般流程:提取药料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1)药料的处理:膏药中所用的药材种类多而用量大,若要将全部药材掺合于基质中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应对药材进行适当处理,以去粗取精,缩小体积,以利于与基质掺合。粗料的提取:处方中药材除去易挥发,矿物类,树脂类和贵重药材外,均称为“粗料”。操作时先将粗料药进行挑选除杂,捣碎或切成小段,与油共同加

39、热,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除去药渣,备用。第69页/共114页70细料的掺合:处方中的挥发性药物、矿物类、树脂类及其它贵重药等统称为“细料”,如麝香、冰片、樟脑、轻粉、雄黄、朱砂、血竭、乳香、没药、丁香、沉香、肉桂等应先研成细粉,在摊涂前加入到于70左右加热熔化的药膏中,混合均匀,按规定量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即可。第70页/共114页71(2)炼油:炼油为熬制膏药过程中的重要关键,是使油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聚合、增稠,以适合制膏要求。炸药的油去除药渣后可继续加热(270320)熬炼,炼油程度应老嫩适宜。一般可由取样管沾取炼油少许,滴于冷水中,待油滴散开后又集聚时(俗称“滴水成珠”)为度。若油熬炼过

40、“老”则膏药质硬,黏着力小,贴于皮肤时容易脱落,可加适量的嫩油加以调节;过“嫩”则膏药质软,贴于皮肤上容易移动,且黏着力强,不易剥离,可于下丹后继续炼制。第71页/共114页72熬膏时的安全防护在熬炼膏药过程中,温度可高达300以上,操作不当,油易溢锅,引起火灾,同时由于油中低分子化合物的分解、聚合等作用产生大量的浓烟及刺激性气体,所以膏药熬制最好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挥发逸出的气体应经水洗涤后通过管道排出。熬膏场址最好选择在郊区空旷场所,并须设有防火设备。此外,工人操作时应戴防护用具,以保安全。第72页/共114页73(3)下丹:油脂在高温时,加入红丹,则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是膏药基质的基本组成

41、,此外铅盐又可进一步促进油脂氧化、聚合、增稠而致成膏。红丹用量一般每1kg植物油用丹300420g,冬季可少用些,夏季则多用些,如用量过多则膏药过老,过少则过嫩。下丹主要有火上下丹法和离火下丹法两种方式。反应后丹的颜色即消失,生成物由褐色变为褐黑色。为了检查膏药的老嫩程度,可取少量样品滴于水中,数秒钟后取出,如粘手,撕之带丝不易断时表示过嫩,若撕之显脆表示过老。当膏不粘手,稠度适当,即示膏药已制成。第73页/共114页74(4)去“火毒”:油丹化合制成的膏药若直接应用,常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性,轻则出现红斑、搔痒,重则发泡溃疡,这种产生刺激的因素俗称为“火毒”。通常将炼成的膏药稍冷后分次放入到小

42、锅中,再缓缓以细流倾入冷水中,并用木棍搅动,使药膏在水中呈带状以去“火毒”,待药膏冷却凝结,即可取出反复捏压,去净内部水分。亦可将药膏冷凝后从锅中倒出,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或将膏药留于锅内置潮湿阴凉处,贮放一段时间也能去“火毒”。第74页/共114页75火毒“火毒”是什么?至今尚未确切阐明,过去曾解释为膏药经高温熬炼后的“燥性”,在水中浸泡或置阴凉处可去除。根据膏药制备过程来看,“火毒”的一部分很可能是油在高温时氧化及分解的刺激性低级分解产物,如酮、醛、低级脂肪酸等;也有人认为“火毒”是油与红丹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或强烈刺激性的铅化合物。其中的一部分能溶于水,或有挥发性,故在水洗、水

43、浸或长期放置于阴凉处可以除去。实验证明,去除“火毒”以后的膏药无醛、酮等反应,刺激性较小。第75页/共114页76(5)摊涂:将已去“火毒”的膏药加热熔化,加入必要的细料药物搅拌均匀,保持适宜的温度(约70左右),按规定量摊涂于裱背材料上。第76页/共114页773、质量要求:(1)外观要求:膏药应乌黑光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红斑、无飞边缺口。(2)对皮肤无刺激性。(3)黏度要求:膏药加温后能黏贴于皮肤上,且不脱落也不移动。多凭经验掌握,若用软化点测定仪测定时,软化点应为4655。(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第77页/共114页78(5)重量差异:取供试品5张,

44、分别称定总重量。剪取单位面积(cm2)的裱背称定,折算出裱背重量。膏药总重量减去裱背重量即为膏药重量,与标示重量相比较,不得超出规定。标示重量重量差异限度3g或3g以下10%3g以上至12g7%12g以上至30g6%30g以上5%第78页/共114页794举例拔毒膏处方:白蔹、苍术、连翘、黄芩、白芷、木鳖子、穿山甲(生)、赤芍、栀子、大黄、蓖麻子、金银花、生地黄、当归、黄柏、黄连各100g,蜈蚣、乳香、没药、血竭、儿茶、轻粉、樟脑、红粉、各18.7g。制法:取乳香、没药、儿茶、轻粉、红粉六味分研细粉,过筛,混合均匀。其余除樟脑外,将白蔹等十七味酌予切碎,用麻油7.5kg同置锅中(或浸泡310日

45、)用文武火炸枯,去渣。滤净后炼至滴水成珠。另取黄丹2.343.28kg,加入搅匀,收膏,置于水中浸泡去火毒。摊涂前取出晾干,用文火熔化待温,加入樟脑及上列乳香等药物的细粉混合均匀,再分摊于膏药壳上即得。每张膏重0.62g或1.56g。第79页/共114页80止痛膏处方:生川乌150g 生草乌150g 生南星150g 洋金花(果实)150g 细辛50g 松节油15ml 香油250g 樟丹120g制法:酸醇提取:将生川乌、生草乌与洋金花果用60%酸性乙醇渗漉提取并浓缩至稠膏状,回流提取:生南星150g(碾碎),细辛50g用70%乙醇回流提取并浓缩至膏状。炼油:取麻油置铜锅内,直火加热熬炼,不断加以

46、搅拌,至油温达280以上,停止加热,放温至100左右。第80页/共114页81下丹:称取樟丹120g,慢慢加入炼好的油中,不断搅拌,加热至有泡沫出现,立刻离火(因为油丹作用是放热反应,易外溢)待油与丹作用完全(由朱红色变为黑褐色),否则还可适当加热使作用完全,充分搅匀。去“火毒”:将熬好的热膏,徐徐倾入冷水中,搅拌。冷后将膏坨撕碎,于流动水中浸泡一周以上。化膏兑药:从水中取出膏块,至铜锅内加热熔化后,放温至90左右兑入渗漉提取与回流提取之浸膏,充分搅拌均匀。再放置降温至60-70时,加入松节油,再搅拌均匀,保持膏药在50-60左右的温度。摊涂:用“膏药制子”蘸取半流体膏药约半钱重,摊于牛皮纸背

47、上,涂成直径8cm的圆形,折叠保存于盒内,放阴凉干燥处。第81页/共114页82(二)白膏药系植物油与宫粉(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铅)加热炼制而成,成品比黑膏药色浅明亮,故称白膏药。其制法有关提取、炼油步骤,与黑膏药相同,唯下丹时需将油冷至100左右缓缓加入宫粉。宫粉的氧化作用不如铅丹剧烈,有部分过量的宫粉未曾皂化或分解。宫粉的用量较铅丹为多,其与油的重量比约为1:11:1.5。加入宫粉后须搅拌,用文火徐徐加热,并不断搅拌撩油。视油与宫粉反应至紫酱色时迅速倒入冷水中,冷凝收膏,成品为黄白色。制成小型纸膏药,贴于疮疖处。白膏药软化点比黑膏药低,稍热即可熔化。刺激性也比黑膏药小,贴敷皮肤后几无刺激性。

48、白膏药一般不需经长时间的去火毒处理,即可烊化摊涂。第82页/共114页83举例万应膏处方:川乌(生)、草乌(生)、生地黄、白蔹、白及、象皮、白芷、当归、赤芍、羌活、苦参、木鳖子、穿山甲(生)、乌药、甘草、独活、玄参、大黄、肉桂各15.6g。制法:除肉桂外,其余川乌等18味酌予碎断,用麻油2.81kg置铁锅中以文武火炸枯去滓。滤净后炼至滴水成珠。另取宫粉1.406kg加入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再将肉桂研细粉,过筛。取出膏,用文火熔化,待温,加入上列肉桂细粉,搅和均匀。分摊于纸上,每张净重4.7g或1.6g。第83页/共114页84(三)橡胶膏剂(橡皮膏)橡胶膏剂是以橡胶、树脂、油脂性或类脂性

49、物质及填充剂混合制成的基质,与药物混合,涂布于裱背材料上而制成的一种外用剂型。例如含氧化锌的橡皮膏(胶布)与含药物的如伤湿止痛膏等均属之。橡胶膏剂使用时无需预热软化,能较长时间保持其黏性,不污染皮肤和衣服,患者乐于使用。橡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也不易与其它药物发生作用。橡胶硬膏一般由裱背材料、膏面覆盖物、膏料层组成。第84页/共114页851常用的原辅材料(1)裱背材料:又称底材,是胶质的支持体,它与橡胶硬膏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用漂白细布,也有用塑料薄膜,多孔纸,无纺布等。总的来说,底材的发展趋势是倾向于高强度、低表面阻力的薄型材料。(2)膏面覆盖物:又称保护层,主要起防止胶层氧化降解,阻

50、止挥发性药物挥散的作用,它对胶层的粘着力必须远小于底材对胶层的黏着力,同时应为化学惰性,不影响胶层的任何性能,现在以聚乙烯薄膜应用最普遍。第85页/共114页86(3)膏料层:是膏药的主要部分,由弹性体、黏着剂、治疗药物及其它辅助成分组成。橡胶:橡胶是主要的基质原料。橡胶具有弹性、低的传热性、不透气及不透水的性能。增黏剂:松香、甘油松香酯、季戊四醇松香酯、季戊四醇松香酯、氢化松香、蒎烯树酯。填充剂:氧化锌、锌钡白。软化剂: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植物油等。苯二甲酸二丁酯,苯二甲酸二辛酯等。透皮吸收促进剂药物第86页/共114页87 2制备工艺(1)溶剂法药料提取制备胶浆涂布膏料回收溶剂切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