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象灾害课件.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11319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气象灾害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的气象灾害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气象灾害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气象灾害课件.pptx(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v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气象灾害的地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理分布。v2 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多发区的成因。v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阐述旱灾灾情特点。第1页/共39页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

2、情最重。第2页/共39页一、旱灾 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第3页/共39页我国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在哪儿?第4页/共39页探究活动: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提示: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第5页/共39页第6页/共39页1972年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东部和西部。第7页/共39页第8页/共39页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

3、家。1949 年以来,1959年1961 年、1965年、1972年和1978年等年份都发生了区域性的大旱灾。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结合图2.2可知,华北地区是旱灾和涝灾灾害都很严重,而且交替频繁出现的地区,防旱、抗洪对当地政府和人民来说具有双重意义。第9页/共39页2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我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旱灾类型和灾情特点。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东部季风区。第10页/共39页第11页/共39页(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

4、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4)华南地区夏秋旱。(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第12页/共39页探究活动: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2、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理解其成因。提示: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的严重程

5、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干旱或“十年九旱”,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第13页/共39页3、旱涝关系(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第14页/共39页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

6、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第15页/共39页思考: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点拨: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第16页/共39页二、台风灾害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

7、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第17页/共39页说明:我国台风来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我国南起两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地带,时常受到台风的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其中,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左右,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数,占总数的13以上。通过阅读图2.32,掌握以下内容: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源地在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次数最多、势力最强的一个海区。平均每年有28个台风生成,约占世界台

8、风总数的13。第18页/共39页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受其影响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地均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第19页/共39页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台风灾害损失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阅读表2、6,需要了解以下内容:记录有关台风灾害灾情信息主要从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毁损船舶、倒塌房屋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纪录。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成倍增长的趋势。第20页/共39页探究活动: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区别台风和

9、旱灾、洪水的灾情报告有什么不同?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提示: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与该城市的防御能力强有密切关系。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当地的旱情。)第21页/共39页思考: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提示:提示:我国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台风带来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台风带来的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

10、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第22页/共39页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

11、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第23页/共39页第24页/共39页 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第25页/共39页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

12、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第26页/共39页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降 温、冻害、雨雪等。探究活动: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第27页/共39页四、沙尘暴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2、发生与防治: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漠

13、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沙尘暴的沙源地分布。2000年4月6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走向和覆盖范围。第28页/共39页探究活动:结合图、文资料,说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条件和防治措施。提示:提示:(1 1)沙尘暴发生时间:)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冬春季节(2)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形成沙尘暴的动力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形成沙尘暴的物质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热力条件。条件。(3)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人类行为是植树

14、造林、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湿度、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湿度、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条件。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条件。第29页/共39页思考:1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提示:提示: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滥砍滥伐森林,使得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森林覆盖率降低。在经济利益的驱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使下

15、,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第30页/共39页2、华北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提示: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春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所以没有“冬旱”之说。第31页/共39页五、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第3

16、2页/共39页读图2.36,了解以下内容:(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冬季风的通道;接近沙源地;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第33页/共39页 3、损失 华北干旱缺水、土地沙化和沙尘暴不仅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对首都北京的影响。第34页/共39页显示了干旱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和无奈。第35页/共39页4、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补充:华北地区严重缺水,主要表现为水量性缺水,即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人口密集、有超大城市群,生活用水多;国家商品粮基地,灌溉用水多;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用水多等;还表现为水质性缺水,即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农药与化肥污水、海水倒灌等一系列污染水增多,导致清洁淡水减少。第36页/共39页课下探究活动:围绕沙尘暴,设计一个试验,从中理解沙尘暴的成因和风沙灾害的防治。提示:本活动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沙尘暴成因和防治的办法。第37页/共39页第38页/共3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9页/共3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