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入门教学.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10325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隶书入门教学.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隶书入门教学.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隶书入门教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隶书入门教学.pptx(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隶书的源流及特点n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另外,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趋衰微,但在两汉玺印、瓦当和嘉量上还使用,并使篆书别开生面。n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

2、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兵马俑一样,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第1页/共39页二、隶书基本笔画第2页/共39页(一)、隶书横的变化(四种)长横:长横:逆锋起笔,稍停转锋向右,中锋行笔,收笔时或笔锋转势向左回提,或略停即提笔空收。粗细横:粗细横:逆锋起笔,转笔向右,边行边提,至收笔处,轻提回分锋,呈前粗后细状。弧横:弧横:此笔画在书写时,应注意起笔后先往右上运行,至中间再往右下运笔,略呈弧形。细横:细横:有的体的变化,其横画不宜粗长,应写的瘦劲点字结。第3页/共39页(二)、隶书波的变化八种底尾波:底尾波:行笔接近尾部,向右下边行边按,然后向右出锋

3、,整个笔画略成弧行。大尾波:大尾波:该笔画在书写时宜稍重顿按,使其下部粗大有力,上沿线较平。竖折波:竖折波:此笔画是竖画和波画的组合,在书写时要注意衔接自然。藏锋波:藏锋波:书写该该笔画的尾部时,稍重按后向右提笔运行些许即将笔锋回转裹藏收势。第4页/共39页长平波:长平波:逆锋向左下方顿挫,势饱劲足,形成蚕头,中部微细,至尾部稍停顿后向右偏上逐渐顺势提锋,形成一波三折之势。方头波:方头波:落笔取逆势,然后向下切入成方笔,似刀切状,转笔向右运行,中部很尾部的运笔和长波相似。翘尾波:翘尾波:行笔接近尾部,稍重按后向右上方逐渐提出比锋,尾部上翘。小尾波:小尾波:此笔画在运行时,宜瘦劲些,至尾部处微按

4、(有的甚至不按)后,即向右出锋,雁尾不太明显。第5页/共39页(三)、隶书第竖的变化四种长竖:长竖:起笔藏锋,转锋向中锋运行,回锋收笔,应粗状有力、刚劲挺拔。弧竖:弧竖:与弧横类似,在起笔后往下运行时应先向右下运笔,至中间时再往左下运笔,略呈弧行。斜竖:斜竖:此笔画在起笔后,往下运笔时应向左下方运行,切忌垂直。细粗竖:细粗竖:起笔向下运行时边行边按,收笔圆转回锋,上细下粗状。第6页/共39页方折:方折:该笔画为横画和竖画的组合,转折处稍提起,调整笔锋后于远处入纸向下徐行。上角折:上角折:此种类型的折法,在书写时笔锋至转弯处微提,向右上方换向转笔向左下运行。(四)、隶书折的变化八种右折角:右折角

5、:将笔行至转角处,即向左下方换锋运笔,右角明显外突。圆折:圆折:转折时笔锋稍转,宜圆润灵活,切记顿挫粗重运行。第7页/共39页竖折:竖折:行笔至转折处,将笔锋调整后向右运行,竖与横及转角要连接自然,和谐统一。下斜折:下斜折:书写至转角处,即转笔向左下斜势徐行,使折角一下的竖画向内收。上斜折:上斜折:逆入向左下运笔,至适当处即转锋向右,使折角以上的画成斜势,转折处宜大些。绞丝折:绞丝折:由于该笔画的折角较多,在书写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参差错落,力求生动多变,形容各异。第8页/共39页(五)、隶书捺的变化八种直捺:直捺:此捺较挺直,运笔时应畅快直率向右下行,边行边按,中部切记弯曲。平捺:平捺:起笔后

6、向右下边行边按,同时根据结体的需要,有一定的弯曲状,做到生动活泼。斜捺:斜捺:运笔的斜侧和弯曲的程度在直捺和平捺之间,忌生硬和过于弯曲。短捺:短捺:起笔后向右或向下边行边按,中部宜竖直,整个笔画应短粗状实。第9页/共39页小捺:小捺:出于字的结构等因素,有时的捺画应写的细小点,以此来衬托其他笔画。戈捺:戈捺:此笔画为整个字的主笔,书写时粗重点也无妨。起笔转锋后即向右下边行边按,中部要挺拔有力,尾部宜雄强自然。走之捺:走之捺:该笔画的起笔往往与前一笔或前几笔相联系,在书写时要在注意上下左右大小粗细关系。心底捺:心底捺:在书写该笔画时要根据整个字中其他部分的大小多少来决定该笔画的斜直、大小、粗细,

7、使之整体协调和谐。第10页/共39页(六)、隶书撇的十二种变化竖撇:竖撇:起笔后向下中锋运笔,约至三分之二处转锋向左,转弯处宜圆转,回锋收笔。斜撇:斜撇:逆锋起笔,稍顿后转锋向左下运笔,斜势大些,收笔时或圆转回锋,或略停空收弯撇:弯撇:逆锋起笔后转锋向下,至中间出圆转向左,圆弧的大小及位置,根据结体的需要来定。平撇:平撇:起笔后向左撇出,它的上沿线基本相平,下沿线略呈弧行,或收笔出锋、或向左之间出锋。第11页/共39页短撇:短撇:或露锋或藏锋起笔,向左下顿挫运行,回锋收笔,书写时要做到短促有力。尖头撇:尖头撇:出于结构变化的需要,该笔画起笔应露锋入笔,头呈尖状。尖尾撇:尖尾撇:此笔画在书写至接

8、近尾部时,应边行边提,渐轻,较快出锋,力到尖锋,尾呈尖状圆尾撇:圆尾撇:行笔至尾部,锋尖向上或向下圆转回锋,尾部略圆均,忌过于肿大。第12页/共39页出锋撇:出锋撇:书写至尾部,笔毫向右上圆转回锋,至适当处向上或右上方出锋。带勾撇:带勾撇:行笔接近尾部,不要提笔,仍向上和右上圆转运笔,然后边行边提出锋,弯勾需自然活泼。带折撇:带折撇:该笔画在起笔、转锋向右或向下运行后即以圆转或折转向左下方运笔,转角处切记粗重。横撇:横撇:逆锋圆转起笔向右运行,至适当处即转锋(或圆转、或折转)向左下方行笔,转角要灵活自然。带第13页/共39页七、隶书钩的变化十二种竖钩:竖钩:藏锋起笔后转笔向下,宜挺直,至转弯处

9、要圆转,然后向左运笔,边行边提出锋。斜钩:斜钩:此笔画在(向右下或左下)运行时,要视整个字的结体来决定其斜度,保持重心平衡,钩不宜粗大。右折钩:右折钩:藏锋或露锋起笔后向下行笔,至适当处转折调整笔锋向右运行,要求活泼渐粗,尾部微上翘。短钩:短钩:该笔画在行至转弯处,要求圆转,其钩不宜粗大,微向上钩。第14页/共39页长钩:长钩:该钩略呈半圆状,斜势,转角处忌方折,向左钩出应舒展有力,收笔或出锋或回锋。粗钩:粗钩:运笔向左或向右至转折处,应边行边重按,略粗状有力度,做到雄强稳实。平钩:平钩:转折向右行笔过程中,为使整个字显的劲朴,宜写的平直点,尾部略微上翘。弯钩:弯钩:向左转笔要求圆转,接近尾部

10、逐渐向上运行,呈圆弯钩形状。第15页/共39页 回锋勾:回锋勾:运笔至尾部,将笔毫向上或向下圆转回锋,做到稳实有力度。出锋钩:出锋钩:向右或左运笔接近尾部,要求边行边提笔,由粗渐细,稍快出锋,切记浮滑。横折钩:横折钩:该笔画实为折与钩的组合,在书写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笔,做到连贯自然。右向钩:右向钩:中锋向下行笔,至适当处转折调整笔锋向右上方运行,至收笔处或出锋或稍挺收起。第16页/共39页八、隶书点的变化十六种正点:正点:逆锋起笔,稍顿既右下运笔,然后转势向左下方行笔,渐提,收笔出锋。横点:横点:逆锋起笔,转笔向右轻松自然运行,回锋收笔。状似横画,但注意写的太粗太长。竖点:竖点:藏锋逆入,

11、稍停即向下转锋,切忌写的细长或粗短。侧点:侧点:逆锋向右上行,稍停过程中略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左下顺势提锋收笔。第17页/共39页撇点:撇点:逆锋起笔,转笔向左下方运行渐提,或回锋或出锋收笔,此笔画不要写的粗大。捺点:捺点:逆锋切入,转锋向右或向下运笔,由轻渐重,至捺脚处重按后即由重渐轻。力到锋尖,笔画宜粗短。横挑点:横挑点:或露锋或藏锋切入,转笔向右或向上渐行渐提,出锋收笔,不宜写的粗长。上对点:上对点:左右两点的起笔应基本相对,然后顺势向左右或左下右下出锋。第18页/共39页上分点:上分点:虽然中间有笔画相隔,但左右仍需基本对平,形成遥相呼应、相互顾盼之势。下对点:下对点:此二点为左撇点和右

12、捺点的结合,书写时应注意错落有致,变化活泼。下分点:下分点:此二点在书写时起笔应大致相对,然后向左下和右下出锋,宜粗短些。左二点:左二点:二点的起笔应有所不同,或方笔或圆笔,上下宜紧凑些,气势必须连贯。第19页/共39页下三点:下三点:在书写时应注意三点的笔画即要各不相同,又要相互顾盼呼应,生动活泼。左三点:左三点:上下排列要参差变化,并注意气势的连贯,切记大小一样,有时为了书写的需要,上、中、二点可用牵丝连带。四平点:四平点:在书写时要写出各点之间的启程呼应,还要注意使它们的形态各有不同。多合点:多合点:一个字中如出现许多的点,要使每个点的写法有所不同,并注意它们之间的气势连贯。第20页/共

13、39页三、隶书偏旁部首第21页/共39页第22页/共39页第23页/共39页第24页/共39页第25页/共39页第26页/共39页四、隶书结构第27页/共39页1 1、横平竖直:、横平竖直:横画平稳,竖画正直,整个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动,笔画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写出和谐匀称、端庄整齐、生动活泼的优美之感。2 2、蚕无二设:、蚕无二设:隶书中的波捺之笔处于主笔地位,然而使用较严格,一个字中不允许出现二个以上的蚕头,在书写时必须避免重复出现。3 3、雁不双飞:、雁不双飞:与蚕头一样,在一个字中不的有二个以上的雁尾出现。如多横的字应选取最关键的一横作为雁尾,使结构主次分明活泼生动。4 4、左右舒

14、展:、左右舒展:隶书字形一般为扁方,上下紧缩,而左右的撇捺之笔尽量伸展,形成横势。第28页/共39页5 5、上下精密:、上下精密:一般情况下,字的结体避免写的过高过长,横画较多、字形高大的字,要尽量写的细点、紧凑点,笔画宜清秀遒劲。切记过分压缩,须加强左右伸展。6 6、重心平稳:、重心平稳:每个字都有他的重心,掌握的好字就平稳端庄,掌握不好,字就倾斜跌倒。字的重心笔画,须落在字的份量较重、位置较关键的中心点上,以保持平衡。7 7、相互呼应:、相互呼应:一人字出现上下或左右相对称的部分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呼应、顾盼、配合关系,要贯气生动。8 8、重浊轻亲清:、重浊轻亲清:字的左部或上部,笔画较多较

15、密的要清,右部或下部笔画较少较稀的要浊。清就是轻或瘦些,浊就是重或粗些,但不要使笔画粗细相差较大,力求整体匀称。第29页/共39页9 9、比例相等:、比例相等: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上下、左右搭配要适当,分布均匀,各占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力求上下、左右平稳,比例均等。避免相互疏密不匀、大小不等。1010、参差错综:、参差错综:形态相似的笔画在一个字中出现二笔以上,要避免雷同和呆板,力求生动多变,参差不乱,跌宕生姿。笔画排列疏密适度,稳中寓险,气韵统一。1111、捺画宜上:、捺画宜上:为字的结构美观起见,有两画以上的横画出现时,某些字型的波画应选取上部的横画,使整体更协调和生动。1212、捺画宜中:

16、、捺画宜中:有的字型如出现若干横画时,力求其字势活泼,应选取中间的横画做波画,以突出关键的主笔。第30页/共39页1313、捺画宜下:、捺画宜下:有的字形为求字坚实稳重,应选取下横画作为波画,以托起上部字架,求得字形稳健有力,不失重心。波画的长短可视上部情况而定。1414、捺画宜小:、捺画宜小:一个字中如波画下面有两肩相垫时,其蚕头雁尾不宜过大,应略瘦薄。否则会使整个字不协调和不美观。1515、左旁宜平:、左旁宜平:字的左边部首小,应把左部与右边大的主体平头,以让右边主体部分充分展示其笔画,使整体既和谐又有主次。1616、右旁宜中:、右旁宜中:字的右边部分小,应把右部分与左边大的部分相靠近,并

17、居与中间,切记偏上或偏下,以使整体有平衡协调之感。第31页/共39页1717、宜丰勿瘦:、宜丰勿瘦:笔画少、结构疏的字,要以丰衬疏,宜把笔画写的粗壮丰满开张些,字形有饱健飞动宽宏之感,间架端正,遒劲自然。1818、宜瘦勿肥:、宜瘦勿肥:笔画繁多、结构宽大的字,应以瘦衬密,要求清瘦但不细弱,宜把笔画的略细和紧密些。运笔时注意间架结构匀称,不使字有局促或松散之感。1919、宜穿勿粘:、宜穿勿粘:笔画交叉多的字,应注意上下或左右间隔布白及交叉笔画的疏密、长短、宽窄,穿插交叉处切不要粘连拥挤,笔画要清晰,穿插要得体。2020、偏旁揖让:、偏旁揖让:左右偏旁的大小要根据主体部分的大小而定,如主体较大,则

18、偏旁略小,要做到相互照应、迎让得体、密切配合,以窄让宽、以小让大,和谐协调。第32页/共39页2222、画距均等:、画距均等:字形端正、横竖笔画教多的字,笔画之间的距离要匀称,笔画要整齐,切勿过空或过密、过偏或过连。为避免呆板,展现活泼动态,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变化。2323、斜中求正:、斜中求正:字形、笔画偏斜的字,要在点画偏斜的字,要在点画形态、中心线、支撑点上下工夫,掌握好重心,偏中求正,使字的形体产生玲动态势,给人以活泼之感。2424、内外适中:、内外适中:包围结构的字,内部要均匀、充实,内部不宜过大或过小、过高或过低,位置要居中,不可与外围相逼,注意内外相称,配合得当,不得有空旷或臃肿

19、之感。2121、避同求异:、避同求异:有两个以上相同部分组成的并列或重叠,其相同部分的写法应各有区别,以各部分微小的变化来丰富和活跃整体的和谐与生动。忌形态相似状如算子。第33页/共39页2525、向背分明:、向背分明:字的左右部分相向或相背,相互间要穿插避让、各得其所,在向背之中成一整体,做到向不犯碍,背不脱离。2626、因字生形:、因字生形:每个字的笔画有多少、长短、大小之分,书写时必须根据其特点和自然形态,来决定字的高低、宽窄、大小的形状。2727、上覆宜宽:、上覆宜宽:宝盖头一类的上宽下窄的字形,要求上面宽的部分覆盖下面窄的部分,呈倒三角形状,但重心不倒。上实下虚,相映之中见神采。28

20、28、横长竖短:、横长竖短:凡中间或底部穿插一横的字,要突出横画,横宜长竖宜短,长横要丰满状实,但不要臃肿,使静态边动态。第34页/共39页2929、横短竖长:、横短竖长:中间贯穿竖画的字,要使竖画正而直,稍微写的长点,突出竖画在字中的主要地位,忌短而斜。要写的安稳壮实,如同坚挺的柱子。3030、左小右大:、左小右大:有的字形处于结构变化的原因,往往把左部分写的小点,而把右部分写的大点,伸展稍长,粗略看去是有倾斜,其实不失重心,平衡统一。3131、左大右小:、左大右小:有的字左边写的较大,右边部分则写的较小,放左敛右,右边拘紧,左边舒展,两部分之间一大一小,一高一低,遥相互应,别有情趣。323

21、2、左右避让:、左右避让:有的字由于结构或笔画繁简等问题,上下、左右的排列,容易出现松散、不和谐,应此要把有的笔画左伸或右展,使之即不拥挤又不分离,保持整体的稳定。第35页/共39页3333、上大下小:、上大下小:有的字,上部要宽大舒展,下部不宜大。具体笔画根据各自结构处理,要做到上宽下窄、上实下虚、以虚托实。3434、上小下大:、上小下大:有的字,下部要宽大舒展,而上部宜紧小短促,似三角形。具体笔画根据各自结构进行处理,要做到下宽上窄、下实下虚、稳实端庄。3535、横宜扁方:、横宜扁方:形状扁阔的字,要顺其自然,取横势,结体稍扁,生动丰满。要防止把笔画象左右拉的过长,上下把形体拉的过扁。36

22、36、纵宜长展:、纵宜长展:形状狭长的字,取纵势,清秀雅致,上下舒展。要注意上下笔画勿压的过紧,也不要把笔画拉的过长。做到横敛纵放,上部较密和下部较疏成对比。第36页/共39页 37 37、内紧外舒:内紧外舒:隶书的特点之一,是字型扁方、取横势,形成长撇长捺向左右伸展,而中宫紧密,中间部分收拢,具有内手外展的特征。3838、宜选斜捺:宜选斜捺:当多笔横画与斜画同时出现时,横画应服从斜画。一般情况下,横画不能用雁尾做捺脚,应选用斜画做捺脚,使整体更为美观。3939、左高右低:、左高右低:为字的美观活泼起见,有的字左右两部分可写成左高右低状,形成错落参差、顾盼生动之感,在协调中求变化,使整个字和谐和灵动。4040、同字异形:、同字异形:在一个内容中,出现两个以上相同字时,应避免写的雷同,要从结构、笔画上给于变化,使通篇文字丰富多采。第37页/共39页小结:隶书书写技巧第38页/共3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9页/共3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