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设计—导线风偏计算及校验.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10100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电线路设计—导线风偏计算及校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输电线路设计—导线风偏计算及校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设计—导线风偏计算及校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设计—导线风偏计算及校验.pptx(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概述、概述 2 2、风偏计算基本参数、风偏计算基本参数 3 3、档距中导线风偏、档距中导线风偏4 4、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风偏、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风偏5 5、风偏校验方法、风偏校验方法6 6、摇摆角太大时解决方法、摇摆角太大时解决方法第1页/共35页一、概 述 架空输电线路长期运行在野外,受自然界气架空输电线路长期运行在野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风是自然界影响线路的主要现象候变化的影响。风是自然界影响线路的主要现象之一。大风引起的导线风偏对地或对杆塔塔头构之一。大风引起的导线风偏对地或对杆塔塔头构件放电是线路故障的主要形式。件放电是线路故障的主要形式。下面介绍导线风偏对地或交叉跨越计

2、算和下面介绍导线风偏对地或交叉跨越计算和绝缘子串风偏计算。绝缘子串风偏计算。第2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1)比载(2)比载是电线单位长度、单位截面上的荷载自重比载 g1冰重比载 g2自重冰重综合比载 g3风比载 g4覆冰后风比载 g5自重风重综合比载 g6覆冰、风综合比载 g7第3页/共35页第4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比载以荷载方向分类 分为垂直比载、水平比载、综合比载。垂直比载有 g1、g2、g3水平比载有 g4、g5综合比载有 g6、g7第5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自重比载g1计算 式中:g1 电线自重比载(2)W0 电线自重(N/m)g 重力加速度 S

3、电线截面(mm2)第6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冰重比载g2计算 式中:g2 电线覆冰的冰重比载(2)b 覆冰厚度(mm)g 重力加速度 S 电线截面(mm2)d 电线外径 (mm)第7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电线覆冰垂直综合比载g3计算 式中:g1 电线自重比载(2)g2 电线覆冰的冰重比载(2)第8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风比载g4计算 式中:g4 电线上风比载(2)g 重力加速度 V 大风风速(m/s)风压不均匀系数 S 电线截面(mm2)K 电线体型系数 d 电线外径 (mm)d d第9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覆冰后风比载g5计算 式中:g4 电线

4、上风比载(2)g 重力加速度 V 大风风速(m/s)风压不均匀系数 S 电线截面(mm2)K 电线体型系数 d 电线外径 (mm)b 覆冰厚度(mm)第10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风压不均匀系数取值 基准风速m/s2020V2727V31.531.5计算杆塔荷载1.00.850.750.70计算风偏用1.00.750.610.61水平档距 m200250300350400450500550校验杆塔间隙用0.800.740.700.670.650.630.620.61第11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风电线综合比载g6计算 式中:g1 电线自重比载(2)g4 电线的风比载(2)第

5、12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冰、风、电线综合比载g7计算 式中:g3 覆冰、电线垂直比载(2)g5 覆冰后电线上的风比载(2)第13页/共35页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 P 单位荷重(N/m)单位荷重是电线单位长度上的荷载,单位荷重为应力与电线截面的乘积。自重 P1冰重 P2自重冰重综合 P3风 P4覆冰后风 P5自重风重 P6覆冰、风 P7第14页/共35页(2)应力(N/mm2)应力是电线单位截面上所受的力电线张力T是应力与截面的乘积 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第15页/共35页 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导线有不同的应力。在线路档距中,电线弧垂上各点的应力是不相同的,施工图设计应力表是指电线弧

6、垂最低点单位截面所受的力。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第16页/共35页 获得导线应力方法:获得导线应力方法:1、查施工图设计中的应力表。2、采用状态方程式计算。3、根据施工图图纸中的导地线放线K值表进行换算。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第17页/共35页第18页/共35页式中:m、gm、tm 已知条件的应力、比载、温度 、g、t 待求条件的应力、比载、温度 线膨胀系数 E 弹性模量(N/mm2)代表档距(m)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第19页/共35页 三、档距中导线风偏第20页/共35页式中:电线应力(N/mm2)g1 电线自重比载(2)K K值(x10-4)利用施工图图纸中的放线K值表中数值反算相应温度下的导

7、线应力。由于施工图中放线K值表中的数值是降温后对应温度的数值,因此表中的温度减去K值表降温的度数,才是所求应力对应的实际温度。二、风偏计算基本参数第21页/共35页档距中央的弧垂(最大)计算:三、档距中导线风偏第22页/共35页电线风偏角计算:式中:式中:电线风偏角(度)电线风偏角(度)g g1 1 电线自重比载(电线自重比载(N/mmN/mm2 2)g g4 4 风比载(风比载(N/mmN/mm2 2)三、档距中导线风偏风偏是风偏是导线弧垂以档距两侧导线悬挂点连线为轴旋转。以档距两侧导线悬挂点连线为轴旋转。第23页/共35页电线上档距中央的弧垂(最大)计算:式中:式中:f f 电线任意一点弧

8、垂(电线任意一点弧垂(m m)g g1 1 电线自重比载(电线自重比载(N/mmN/mm2 2)b b 电线应力电线应力 (N/mmN/mm2 2)g g1 1 电线自重比载(电线自重比载(N/mmN/mm2 2)L L 档距(档距(m m)h h 电线悬挂点高差(电线悬挂点高差(m m)高差角高差角 三、档距中导线风偏第24页/共35页导线风偏计算中任一点对地弧垂计算:式中:式中:f f 电线任意一点弧垂(电线任意一点弧垂(m m)g g6 6 电线综合比载(电线综合比载(N/mmN/mm2 2)b b 电线应力电线应力 (N/mmN/mm2 2)g g1 1 电线自重比载(电线自重比载(N

9、/mmN/mm2 2)距两侧杆塔的距离距两侧杆塔的距离(m m)h h 电线悬挂点高差(电线悬挂点高差(m m)高差角高差角 三、档距中导线风偏第25页/共35页绝缘子串风偏计算:式中:式中:P P 绝缘子串风压(绝缘子串风压(N N)L Lh h 水平档距(水平档距(m m)W W 绝缘子串重量(绝缘子串重量(N N)L Lv v 垂直档距(垂直档距(m m)S S 电线截面电线截面 (mmmm2 2)线路转角度数(度)线路转角度数(度)g g1 1 电线自重比载(电线自重比载(N/mmN/mm2 2)T T 相导线张力(相导线张力(N N)g g4 4 电线风压比载(电线风压比载(N/mm

10、N/mm2 2)W WJ J 重锤重量(重锤重量(N N)四、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风偏第26页/共35页绝缘子串风压计算:式中:式中:P P 绝缘子串风压(绝缘子串风压(N N)V V 风速(风速(m/sm/s)n n 绝缘子片数绝缘子片数 单联串金具算单联串金具算1 1片,片,双联串算双联串算2 2片。片。四、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风偏第27页/共35页垂直档距计算:四、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风偏式中:式中:L Lv v 垂直档距(垂直档距(m m)L Lh h 水平档距(水平档距(m m)电线应力电线应力 (N/mmN/mm2 2)g g1 1 电线自重比载(电线自重比载(N/mmN/mm2 2)h

11、 h1 1、h h2 2 计算杆塔两侧导线悬挂点高差(计算杆塔两侧导线悬挂点高差(m m)l l1 1、l l2 2 计算杆塔两侧档距(计算杆塔两侧档距(m m)第28页/共35页第29页/共35页 绝缘子串极限摇摆间隙圆图绘制需考虑的因素:绝缘子串极限摇摆间隙圆图绘制需考虑的因素:1、角钢及脚钉宽度一般取150mm。2、线夹出口处的弧垂(瓶口弧垂)与塔身宽度和计算塔两侧杆塔相 对位置有关。3、电气间隙应根据海拔高度进行修正。第30页/共35页在外过电压、内过电压及正常工作电压情况下,分别求出绝缘子串的风偏角1 1、22、33,然后绘出间隙圆,如右图所示,由图中的间隙距离e1e1、e2e2、e

12、3e3,即可得知各种情况下的空气间隙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五、风偏校验方法第31页/共35页为便于设计验算,可采用反推法,先利用已知参数,反算出直线杆塔的允许高差hh,再在定位中进行控制。五、风偏校验方法第32页/共35页也可以利用上述公式算出各种条件下水平档距与垂直档距的关系,画出摇摆角临界曲线,若定位图上某杆塔的垂直档距和水平档距落在临界曲线以上,说明摇摆角在安全范围以内,反之则说明该杆塔摇摆角太在,存在安全风险。五、风偏校验方法第33页/共35页1 1、调整杆塔位置;2 2、加高杆塔或更换塔型;3 3、加重锤(该方法慎用);4 4、降低导线应力;5 5、采用其他绝缘子固定方式,如“V V”型。六、摇摆角太大时解决方法第34页/共3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5页/共3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