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特点.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9654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22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特点.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特点.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特点.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特点.pptx(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展的背景、规律和特点,把握律和特点,把握经济社会社会发展的大展的大趋势。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经济全全球球化化趋势和和知知识经济对中中国国经济发展展的的影影响响;中中国国经济发展展的的规律律性性特点和前景。特点和前景。重点、重点、难点:点:重点介重点介绍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展的特点。难点是把握点是把握经济发展的本展的本质性特征。性特征。第1页/共42页 一、知识经济发展及其影响 1、什么是知识经济 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新经济。第2页/共42页2、

2、知识经济的特征 *信息资源的利用被提到战略高度。*信息、知识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以前。*信息、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信息、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经济为分散化的劳动。*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社会主体发生变化。*分配方式发生变化。*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是一种世界经济。*原有的经济学原理将发生变化。第3页/共42页3、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所谓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资源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海洋技术。第4页/共42页 4、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准: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当有80%的劳动力从

3、事以知识为中心的服务业时,只有20%的劳动力解决工农业生产时,为知识经济时代。按此标准,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到2010年将完成。第5页/共42页 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实行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增加国家研究开发投资,提高其占GDP的比重;大力发展知识产业,重点向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倾斜;建立高科技园区,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增加教育投入,重视终身教育。第6页/共42页 5、发展中国家的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面对知识经济既是一种机遇,即能实施跨越式发展,但又是一种挑战,即发展差距大。发展战略:制订科技、教育发展战

4、略规划;加大教育、科技的投入;建立科技工业园区,实现科技产业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奠定知识经济的基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第7页/共42页R与D支出占GDP的比重时间:1994年 单位:%国家国家占占GDP的比重的比重日本日本2.88美国美国2.44韩国韩国2.29中国台湾中国台湾1.8新加坡新加坡1.18中国中国0.5第8页/共42页 6、知识经济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投入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将实施跨越式发展,及早跻身世界经济强国。挑战: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离知识经济社会还比较远。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200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在29.

5、3%,从业人员达到21809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在,从业人员1607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在,从业人员为36546万人。第9页/共42页 第10页/共42页主要对策:第一;加快发展高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第二;建立良好的经济政治体制。第三;建立完备的科技体制;第四;形成发达的科技环境与基础。第五;将教育办成先导产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第11页/共42页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用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加快。第12页/共42页 *2006年11

6、月,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已达150个;*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9160亿美元,比上年提高29%;*全球有万家跨国公司,28万家子公司;*全球跨国公司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1/3以上,世界贸易的2/3以上;*截至2006年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第13页/共42页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预示着中国经济将广泛而持久地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通过利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和协调机制获得利益;将排除一些国家对中国在贸易、技术引进等方面设置的壁垒,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各国交往创造条件;将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带来强大的

7、压力和动力。第14页/共42页挑战:经济实力挑战;争夺市场的挑战;争夺人才的挑战;金融市场上的挑战。第15页/共42页3、迎接全球化的策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及地区经济合作;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企业必须加强改革、改组与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些产业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应对措施。第16页/共42页三、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一)产业结构的转变与调整 1、经济发展的本质:产业结构的均衡化与非均衡化的结果。2、产业结构均衡化的作用方式:经济发展重心转移与产业分布的规律 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经济发展重心转移与劳动力流向的趋势 农业劳动

8、力工业劳动力第三产业劳动力。经济发展重心转移与工业内部结构转变规律 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化工业第三产业。第17页/共42页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三个产业占GDP的比重:1978年为;1999年为17.7 49.3 33;2007年为 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比例:1978年为;1999年为50.1 23.0 26.9;2007年为 GDP总量对比 1978年为3645亿元;1999年为亿元;2007年为249530亿元.第18页/共42页第19页/共42页第20页/共42页第21页/共42页3、工业内部结构均衡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器的组成部分:工具机、动力机、传动机工具机的改进动力:农业劳动生产力

9、的提高。工具机的改进要求:农产品加工工具。工具机改进的作用:轻工业内部结构变革(关联效应)和基础工业、重化工业结构的变革(旁侧效应)第22页/共42页工具机改进的关联效应和旁侧效应纺纱机出现后的关联效应 对上游的关联:轧棉机的发明与改进 对下游的关联:织布机、漂白术、印花和染色术的发明与改进。纺纱机出现后的旁侧效应 对基础工业的旁侧:发动机的发明与改进、交通运输、通讯业的兴起。对重化工业的旁侧:机器制造业的兴起、冶炼、开矿业的兴起 第23页/共42页4、工业内部结构均衡化的规律从单个工业部门考察 加工工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工业从社会考察 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化工业从经济发展历史考察 农业轻工业基础工

10、业重化工业第三产业第24页/共42页5、产业结构均衡化的经济意义实现三次产业转变,使一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和现代化社会过渡。它推动一国工业化的实现:传统部门工业化;新兴工业部门兴起;孤立生产部门和行业连结成工业体系。社会合理分工和协作加强,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不断创新,提高劳动生产力。第25页/共42页工业化历史经验国国 家家工业化起止时间工业化起止时间工业化的历史成就工业化的历史成就英国英国17371840日不落帝国日不落帝国美国美国184019101913年为世界霸主年为世界霸主德国德国186019001895年经济超过英国年经济超过英国日本日本18681937亚洲第一经济强国亚洲第一经济强国

11、韩国韩国19502000人均人均GDP超过超过1万美元万美元中国中国1980起起年均年均GDP增长增长10%第26页/共42页(二)产业结构升级 1、产业结构均衡化后经济发展的动力 对外经济扩张,延长国内经济结构均衡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实行科技革命,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即现代化。第27页/共42页战后科技革命的作用6070年代,主要工业国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其在过去200年创造财富的总和。70年生产消费的产品中90%在1900年时从未见过。科技对发达国家经济的贡献率在70%以上。第三产业的产值平均占GDP产值的60%以上。科技成果更新换代加快。第1代计算机与现在第5代相比,体积缩小到3万

12、分之一,价格下降到万分之一,速度增加了30多万倍。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周期大为缩短。第1次为100年,第2次为5060年,第3次发达国家为3年。第28页/共42页科技革命的内容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大机器生产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推动人类进入 电气化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叶,以原子、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科技革命对传统产业部门进行改造并产生了一批新兴生产部门。电子、通讯、生物工程、新材料、海洋工程、空间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等。这些高新技术

13、正在形成产业部门,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第29页/共42页 2、产业结构现代化对经济的作用过程产业分析:根据经济效能、技术含量大小、国际竞争能力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产业分析和预测。产业构成转换:建立在产业分析基础之上,确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制定产业政策:依据不同时期支柱产业不同,向其倾斜,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第30页/共42页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条件以产业结构均衡化为基础。建立在技术结构不断创新的基础之上。重视国民教育和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作用第31页/共42页产业构成的转换与经济增长:日本:19501990,实现电力、钢铁、合成纤维、半导体、汽车转换,30年GDP年增长10%。美

14、国:19902000,以信息产业为先导,改造所有传统产业,10年GDP年增长率4%。中国:1990开始,以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建筑业为支柱产业,经济持续增长。第32页/共42页几点启示一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需要经历工业 革命,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的差距是一个时代的差距,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需要既完成工业革命,同时,又进行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都会诞生新的经济强国:第1次有英国;第2次有德、美;第3次将是亚洲新兴国家。第33页/共42页(三)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前景 1、重化工业领先发展年年 份份重化工业增

15、长倍数重化工业增长倍数 轻工业增长倍数轻工业增长倍数1952年年 1 11978对对1952年年 40 161999对对1978年年 13.5 23.5第34页/共42页重化工业领先发展的功绩:奠定了经济基础;实现了经济自立。重化工业领先发展的失误:国民经济低速度、低效益增长;基本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重化工业处于自我循环、自我服务的封闭状态。第35页/共42页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二元经济结构: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并存和分离的国民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农村滞留大批劳动力,以手工劳动为主,从事传统农业、手工业、小商业和家庭服务业,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低。城市集中着现代工业、建筑业和现代

16、服务业,进行专业化协作生产,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高、收入高。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严重脱节的局面。第36页/共42页2、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带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份 GDP GDP增长 一产 二产 三产第37页/共42页3、产业结构转变与升级并存产业结构均衡化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非均衡化发展方向:振兴支柱产业,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调整、改造、提高加工工业,参与国际竞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38页/共42页4、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经济持续增长,到21世纪中GDP将达到世界第二、

17、三位;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和优化,知识经济产业不断上升;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将从物质与精神需求量的矛盾转化为质需求的矛盾;传统产业将被改造,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要产业;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将成为社会主要问题;第39页/共42页区域经济将由不平衡发展转变为适度差距、整体优化、协调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步入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并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必要的独立性;中国将由经济大国步入经济强国,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第40页/共42页教学小教学小结 知知识经济和和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影响中国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涵。但是,展的内涵。但是,经济发展依然遵展依然遵循循经济结构构变化推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展的规律行律行进。我国我国经济发展既展既继续存在高速度存在高速度发展的必然展的必然趋势,又面,又面临着复着复杂的的经济结构构调整任整任务。这一一趋势影响着未来十几年影响着未来十几年经济社会社会发展的方展的方针政策。政策。第41页/共4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2页/共4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