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标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80981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48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课标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物理课标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课标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课标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pptx(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内容标准二、学习要求三、教学建议第1页/共40页第一章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一、内容标准一、内容标准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培养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2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2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1 1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例1 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A制定实验计划 B猜想与假设 C发现并提出问题 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第3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

2、要求2 2对自然界中的神奇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例2 雨后我们常会看到天边那一道美丽的彩虹,请你就这一现象进行质疑,提出你的一个问题,并对问题可能的答案进行合理的猜想。疑问:。猜想:。第4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 1、走进神奇 本节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第一堂物理课。教师要把握: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物理的意义,体会从生活走进物理的理念。希望教师认识到此节课的重要意义。建议采用以下方法:(1)将有关教学内容编成课件,在多媒体教室讲授;(2)通过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尝试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

3、教师讲解、激趣。本节内容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讲解过程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第5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2 2、探索之路 在讲解时建议为学生勾画出物理学发展的几大阶段,强调这几个阶段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索路程的艰辛与漫长以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联,结合考古学、历史学的知识讲解,突出物理学史。对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要求有初步的认识。第6页/共40页第二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运动的世界 一、内容标准一、内容标准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 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

4、运动中。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第7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1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参照物。例1 2005年10月12日,载着中国人飞天梦的“神舟六号”飞船发射了。飞船发射时,航天员聂海胜相对费俊龙而言是 的,以 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第8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2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知道测量存在误差。例2 图2-1物体的长度为 cm。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

5、是 cm。0 cm123图2-1第9页/共40页3 3能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时间和长度。例3 坐在温馨的家,思考生活中的物理情景。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某同学跑100m所用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例4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2cm 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C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D一般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0cm 第10页/共40页4 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例5 厦金航线在加强闽台交流、促进海西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开通的厦金第二航道全

6、程航行时间只需24 min,航道长18 km,仅为第一航道的一半。求:(1)第二航道客船航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若第一航道快速航班航行的平均速度为50 km/h,选择第二航道比第一航道全程可节省多少航行时间?第11页/共40页5 5借助图表展示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通过实验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例6 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 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参赛者甲乙丙时间t/s 13.613.813.7第12页/共40页5 5借助图表展示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通过实

7、验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例7 测短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运用的实验原理是 。所需的测量工具是 、。某同学测量时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s/m102030405060708090100t/s2.03.65.06.27.38.39.410.611.913.3由上面表格数据得:前30 m的平均速度是 ,第六个10 m的平均速度是 ,该运动员百米短跑中速度变化特点是 。第13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1 1动与静 教学中,提倡使用多媒体手段,多视角向学生展示运动的世界。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如启发、引导学生课前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收集描述运动的诗歌、文字、音

8、乐、绘画等作品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运动的描述。第14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2 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提倡通过教师指导、阅读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1)以分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就同一任务进行测量,在小组内讨论测量结果后,将测量结果写在黑板上,然后,以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要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测量创造条件,防止出现一部分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旁观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予以解决。第15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2 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3)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9、 对于教材中不具体指定的测量内容,如时间的测量、特殊长度的测量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自行设计,如每个小组推出一名同学从起点跑到一指定地点后返回,测量每个小组派出同学完成任务的时间。又如启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活动,了解各种测量时间、长度的方法,学习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时间和长度。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视野,倡导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第16页/共40页3 3快与慢、探究速度的变化 建议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理解速度概念。将教学重点放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物理意义上来。可借助图表展示

10、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的概念。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进一步指出应如何正确测量时间和长度。三、教学建议第17页/共40页3 3快与慢、探究速度的变化 将重点放在探究物体运动速度是否变化的方法上,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匀速与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启发、引导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活动,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速度大小:如运动最快与最慢的动物、交通工具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视野,倡导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教学建议第18页/共40页第五章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熟悉而陌生的力一、内容标准一、内容标准 1通过常见

11、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能用示意图描述力。3会测量力的大小。第19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1 1 知道力的概念。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了解力的作用效果。例1 用脚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脚也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第20页/共40页2 2 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会画力的示意图。例2 如图5-1所示,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是2 N。请你画出此压力的示意图。图图5-15-1第21页/共40页3 3 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用弹簧测力计正确测量力的大小。例3 如图5-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12、4 4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三要素。例4 如图5-3所示,一重为G的木棒斜靠在墙角,请画出木棒重力的示意图。132450132450N图图5-25-2图图5-35-3第22页/共40页5 5知道滑动摩擦力。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例5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提出以下几种猜想:A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C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第23页/共40页5 5知道滑动摩擦力。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利用图5-

13、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图5-45-4第24页/共40页5 5知道滑动摩擦力。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序号实验条件实验条件摩擦力摩擦力/N/N表面情况表面情况压力压力/N/N1 1木板表面木板表面4 40.80.82 2木板表面木板表面6 61.21.23 3木板表面木板表面8 81.61.64 4木板上铺棉布木板上铺棉布4 41.21.25 5木板上铺毛巾木板上铺毛巾4 42.02.0第25页/共40页(1)本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的,要使水平拉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木块必须保持 状态;(2)

14、由序号1、2、3的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要验证猜想C,应选择序号是 的三组实验;(3)请设计一个能够验证猜想B的实验方案。5 5知道滑动摩擦力。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第26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 1力的示意图(对力的图示不要求)教学时,应着重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力、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注重从“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举生活中的实例来丰富有关力的知识;对力的三要素,一定要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归纳,渗透物理方法。第27页/共

15、40页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 1力的示意图(对力的图示不要求)如:告诉学生“科学概念是抽象的,为了使抽象的概念便于理解、表述和交流,人们常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图样或模型去表现它们”。画示意图是学物理的重要方法和技能。力的示意图就是抽象的力的一种形象直观的表现方法,课堂上要强调画力的示意图的重要意义,并进行适量的强化训练。第28页/共40页2 2测力计(提出基本仪器使用的规范性要求)应该让学生明白,使用测量仪器或工具,应先了解这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简便的方法是仔细阅读这个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边读说明书边观察仪器。搞清楚了,再动手做实验。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照弹簧测力计实物读教材中的使

16、用说明,并通过提问和讨论,弄清楚所使用的那种测力计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各表示多少,然后完成校零,再练习使用弹簧测力。关于测力计测力的小实验,除课本上三个小实验外,还可鼓励学生设计一些更有趣的测力小实验。第29页/共40页3 3重力 提前对物体的质量做必要的讲解,对物体的重心做适当的要求。用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引入。比如演示:粉笔离开手后竖直下落,小球滚到桌边落地等,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教师再总结,接着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受重力作用的种种现象,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重力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第30页/共40页3 3重力 对于探究实验的结论,应让更多的同学都交

17、流、讨论一下他们得出的数据,哪些数据是相似的,哪些数据表现出异常,为什么会这样等。让学生明白,仅凭两三组数据是不可能概括或总结出规律的。所以,在实验探究中,彼此交流实验数据、信息共享、数据共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教师要指出出现误差的一些原因。科学家所做的大量实验表明: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9.8 N/kg。第31页/共40页4 4探究摩擦力 教学时,建议先让学生知道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以及对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例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进行科学探究。对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习惯,特别是对科学探究的每个步骤做仔细的要求。如:制定实验计划、收集实验数据、

18、记录实验数据等等。最后通过迷你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大胆创新的思想。建议对整章知识进行对比梳理,对各种力产生的条件、三要素、影响大小的因素和单位等进行表格式比较。第32页/共40页第十八章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走进信息时代 一、内容标准一、内容标准 1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第33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1 1了解电磁波在医用、生活、通信和军事等方面的应用。例1 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打开电视机,听到的、看到的是 电磁波传来

19、的声音和图像 B导线中通过电流就会产生电磁波 C收音机上的天线是接收电磁波的 D电磁波可以用来治病第34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2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例2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厦门新闻广播调频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为99.6 MHz,该电磁波的波长是 m(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3 3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例3 翔安隧道最深处在海底下70 m,手机仍有信号,说明该处有能传递信息的 。第35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 1了解电磁波在医用、生活、通信和军事等方面的应用。关于人类传递信息的发展历程,以

20、及电磁波在医用、生活、通信和军事等方面的应用,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成PPT进行展示交流。本章学习可以重组教材,学习目的以扩大知识面为主。第36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2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能够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存在,能够在波形图中识别波长,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能根据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计算波长。教学时要适当进行当场训练,当堂巩固。第37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3 3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教学中可简单介绍光纤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介绍信息高速公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要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教育。第38页/共40页谢谢支持!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跃聪 13799739333第39页/共4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0页/共4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