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检校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精.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69742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39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准仪检校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精.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准仪检校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精.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准仪检校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准仪检校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精.ppt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一)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1、检验:气泡居中后,再将仪器绕竖轴旋转气泡居中后,再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180,看气泡是否居中。看气泡是否居中。2、校正:用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向中央移动一半用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向中央移动一半,再再用三个用三个“校正螺旋校正螺旋”,使气泡居中。,使气泡居中。第1页/共17页(二)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整平后,用横丝的一端对准一固定点P,转动微动螺旋,看P点是否沿着横丝移动。2、校正:旋下目镜处十字丝环外罩,转动左右2个“校正螺丝”。第2页/共17页(三)水准管轴视准轴(i角)的检校1、检验:(1)平坦地上选A、B两点,约50m。(2)在

2、中点C架仪,读取a1、b1第3页/共17页(3 3)在距)在距B B点约点约2 23m3m处架仪,读取处架仪,读取a2a2、b2b2,得,得h2=a2-b2h2=a2-b2 。若若h2h1,h2h1,则水准则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管轴不平行视准轴。h h1 1无误差无误差 b2b2的误差可忽略不计。的误差可忽略不计。说明:对说明:对S3S3水准仪,若水准仪,若i20i20,需校正。,需校正。(4 4)按下式,可计算出)按下式,可计算出i i角:角:原因?原因?第4页/共17页2、校正 方法有二种:(1)校正水准管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横丝对准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横丝对准(a(a2 2=h=h

3、1 1+b+b2 2),拨动水准管,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校正螺丝”,使水准管气,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泡居中。(2)校正十字丝可用于自动安平水准仪保持水准管气泡居中,拨动十字丝上下两个保持水准管气泡居中,拨动十字丝上下两个“校正螺丝校正螺丝”,使横丝对准,使横丝对准(a2(a2=h1+b2)=h1+b2)。第5页/共17页1、Take me to your heart2、第6页/共17页 2.42.4自动安平、精密、电子水自动安平、精密、电子水准仪简介准仪简介一、自动安平水准仪一、自动安平水准仪(compensator level)1原理望远镜的光路上加有一个补偿器。望远镜的光路上加有一个补偿器。

4、第7页/共17页自动安平水准仪照片自动安平水准仪照片第8页/共17页3检校要增加一项补偿器的检要增加一项补偿器的检验,即:转动脚螺旋,破坏粗平,验,即:转动脚螺旋,破坏粗平,看警告指示窗是否出现红色。看警告指示窗是否出现红色。2使用粗平后,望远镜内观察警告指示窗应全部呈绿色;最好状态是指示窗的三角形尖顶与横指标线平齐。第9页/共17页二、精密水准仪(precise level)1、精密水准仪提供精确的水平视线提供精确的水平视线和精确读数;和精确读数;2、精密水准尺刻度精确刻度精确(铟瓦尺铟瓦尺invar leveling staff)invar leveling staff)。第10页/共17

5、页第11页/共17页3、读数方法:精平后,转动精平后,转动“测微螺旋测微螺旋”,使十字丝的楔形丝精确夹准某一整分划线。,使十字丝的楔形丝精确夹准某一整分划线。将整分划值和测微器中的读数合起来。将整分划值和测微器中的读数合起来。1.48655m第12页/共17页三数字水准仪(digital level)及条纹码水准尺(coding level staff)优点优点:具有自动安平、显示读数和视距功能。具有自动安平、显示读数和视距功能。与计算机数据通讯,避免人为观测误差。与计算机数据通讯,避免人为观测误差。第13页/共17页第14页/共17页2.52.5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来源有:仪器误差、操作误差、来源有: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外界条件影响外界条件影响一、仪器误差主要有: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主要有: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i i角)角)的误差、水准尺误差的误差、水准尺误差第15页/共17页二、操作误差主要有:水准气泡未严格居中、视差、主要有:水准气泡未严格居中、视差、估读误差、水准尺未竖直。估读误差、水准尺未竖直。三、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主要有:仪器下沉、尺垫下沉、地球曲主要有:仪器下沉、尺垫下沉、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气温和风力。率、大气折光、气温和风力。四、注意事项(见课本)四、注意事项(见课本)第16页/共1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7页/共1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