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生物测定技术.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6936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杀虫剂生物测定技术.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杀虫剂生物测定技术.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杀虫剂生物测定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杀虫剂生物测定技术.pptx(6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标准试虫 标准试虫是指数种被普遍采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经济意义及耐药能力较稳定而均匀的昆虫群体。标准试虫的大量供应与质量均匀是影响生物测定结果正确、稳定与可靠的最基本因子,同时也是保证顺利地开展和完成生物测定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第1页/共61页(1)粘虫(Leucania separate Walker),代表鳞翅目咀嚼式口器食叶性害虫。(可人工饲养)(2)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代表为害杂粮作物的钻蛀性害虫。(可人工饲养)(3)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代表钻蛀性水稻害虫。(可人工饲养)常用的供试昆虫有:第2页/共61页(4)还有三化螟、棉铃虫

2、、地老虎农业害虫等。(5)卫生害虫(如蚊、蝇类)(6)仓库害虫(米象、赤拟谷盗等)(7)刺吸性害虫(蚜螨类)第3页/共61页(1)在分类上或经济上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不同种类的昆虫;(2)对药物敏感性符合要求;(3)容易饲养,能终年提供试材,使测定工作不受地区或季节的限制;(4)在试验中便于控制操作。供试昆虫的要求供试昆虫的要求第4页/共61页二、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1)胃毒作用(2)触杀作用(3)熏蒸作用(4)内吸作用 第5页/共61页u夹毒叶片法夹毒叶片法u液滴饲喂法液滴饲喂法 u口腔注射法口腔注射法 胃毒作用(胃毒作用(stomach action)的测定方法)的测定方法 第6页/共61页

3、叶片夹毒法适合于植食性、取食量大的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如鳞翅目幼虫、蝗虫等。其基本原理是用2张叶片,中间均匀地分布一层杀虫药剂,饲喂试虫,按吞食叶片的面积计算吞食药量。夹毒叶片法夹毒叶片法(sandwich method)第7页/共61页对于舐吸式口器的昆虫不宜用夹毒叶片法,如家蝇、果蝇、蜜蜂等昆虫喜欢食糖液,可将一定量的杀虫剂加入到糖液中,用微量注射器形成一定大小的液滴(0.0010.01ml),直接饲喂昆虫。液滴饲喂法液滴饲喂法(Feeding of measured drops)第8页/共61页 一般适用个体较大的咀嚼式昆虫,如家蚕,鳞翅目幼虫等,处理时,将药剂溶解后用微量注射器或手细管点

4、滴定量的药液注入试虫口器中,昆虫吞食药液后,转入放有新鲜饲料的容器中培养观察。这种方法由于从口腔注入药液时易刺破口腔内软组织,技术难以掌握。因此,应用较少。口腔注射法口腔注射法第9页/共61页触杀作用(触杀作用(contact action)测定方法)测定方法u点滴法点滴法u药膜法或残膜法药膜法或残膜法u浸液法浸液法第10页/共61页 室内定量测定触杀毒力最常用的方法。在测定触杀毒力时,应尽量避免药剂从口器或气孔进入虫体。直接将药液点滴到昆虫的某一部位。多为幼虫的前胸背板,溶剂迅速挥发,药剂在体壁上形成药膜而侵入体内。点滴法第11页/共61页 用喷雾法及喷粉法将药剂定量地分布于一定表面上,如滤

5、纸、玻璃容器内壁及植物叶片等而形成一层均匀的药膜。使昆虫在药膜上接触一定时间(424h),检查击倒率或死亡率。求出药剂对试虫的毒力。药膜法或残膜法第12页/共61页 对于水生昆虫(蚊幼虫、螨类和蚜虫)将药剂配成57个不同浓度有药液,摘取有一定数量蚜虫的豆苗叶片,在不同药液中浸35s,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药液,统计叶片上的蚜虫数量,对照用清水处理。保湿24h,检查蚜虫的死亡数,计算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求出LC50。浸液法第13页/共61页 某些药剂有内吸性如许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可以通过植株的根、茎、叶等部位吸收到植株的内部,随着植物体液在体内的传导,当害虫取食或刺吸植物时,药剂也

6、随之进入害虫的体内并将其杀死。内吸作用(内吸作用(Systemic action)的试验方法)的试验方法第14页/共61页 内吸杀虫剂毒力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2种。直接法包括茎或叶的局部涂药、根际施药及种子处理等。间接法是用处理后的植物,取其叶片研磨成为水剂,加在水中,测定对水生昆虫的毒力。第15页/共61页定定义义杀杀虫虫药药剂剂以以气气体体的的方方式式通通过过害害虫虫的的呼呼吸吸系系统统进进入入虫虫体体,而而起起到到毒毒杀杀的的作作用称熏蒸作用。用称熏蒸作用。目目的的熏熏蒸蒸作作用用毒毒力力的的测测定定的的目目的的主主要要有有2 2个个:一一是是用用鉴鉴别别杀杀虫虫剂剂有有

7、无无熏熏蒸蒸作作用;二是测定熏蒸剂的杀虫毒力。用;二是测定熏蒸剂的杀虫毒力。注注意意要要求求在在一一个个密密闭闭的的条条件件下下进进行行,且药剂不与试虫接触。且药剂不与试虫接触。熏蒸作用(熏蒸作用(fumigation action)测定方法)测定方法第16页/共61页毒力的表示方法及计算致死中量(LD50:Median lethal dose)或致死中浓度(LC50: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药剂杀死某种生物群体50所需的剂量(LD50)或浓度(LC50)。第17页/共61页结果检查与结果检查与LDLD5050计算计算u胃毒作用u触杀作用第18页/共61页以夹

8、毒叶片法以夹毒叶片法为例 昆虫取食后放在干净容器中,加入新鲜的植物叶片,在2472h后检查死亡率。由于各昆虫的取食量不同,因此必须单独观察记录。第19页/共61页根据取食面积、单位面积上的着药量(g/g),根据单位体重受药量,由小至大顺序排列,由于在取食量较小时试虫无死亡;随着取食量加大,出现死、活均有出现的剂量范围;再加大取食量,试虫全部死亡。这三种表现自然分成三组:(1)生存组(2)生死组(3)死亡组。如实验中三组数值均出现,则说明实验成功,如缺其中一组,应重做。生存组和死亡组是划分生死组(中间组)界线的。第20页/共61页 将中间组死虫的每项单位体重药量累加,除以总死虫数得A;中间组活虫

9、的每项单位体重相加除以活虫数得B。将AB除2即得致死中量(g/g),计算公式为 致死中量(LD50)(AB)/2第21页/共61页 供试药剂设计56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4060头,重复46次,每个重复10头。用微量点样器在供试昆虫的前胸背板上点一定体积的药量,2448h后检查死亡虫数。统计死亡率,计算LD50。触杀毒力结果检查第22页/共61页LD50(LC50)的计算死亡率(%)死虫数/供试虫数X100%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度/100对照组死亡率X100 单位体重受药量(g/g)处理浓度(ppm)X点滴药量(l)/试虫平均体重(g)X100第23页/共6

10、1页LD50的计算方法u作图法作图法uExcelExcel法法u最小最小2 2乘法乘法第24页/共61页 例:用点滴法测定辛硫磷对玉米螟5龄幼虫的毒力,试虫平均体重为0.046g/头,每头试虫点滴0.8l药剂丙酮液,48h检查试虫死亡率,结果如表1-1。试计算辛硫磷对玉米螟5龄幼虫的LD50。第25页/共61页第26页/共61页第27页/共61页第28页/共61页第29页/共61页第30页/共61页第31页/共61页第32页/共61页第33页/共61页第34页/共61页第35页/共61页用计算器求毒力方程及用计算器求毒力方程及LD50或或LC50v打开计算器的开关,先按MODE2进入“LR”v

11、按INVAC 清除旧存数字v按INVMR清除贮存数字v将浓度的对数值作为X输入到XD,YD,将死亡率查机率值作为Y输入到RUNv顺次输入,输完后,按Kout 3 检查输入数字的组数。第36页/共61页按INV7显示的数字为a值按INV8显示的数字为b值按INV9显示的数字为r值已知 a b,就可写出回归方程y=a+bx第37页/共61页求LC50或LD50、LC90、LC95 求LC50,按5INVYX;再按INVLog,显示的数字为LC50求LC90按6.2816 INV Y X;再按INVLog,显示的数字为LC90 LC95 按6.6449 INV Y X;再按INVLog,显示的数字为

12、LC95 第38页/共61页第39页/共61页(1)死亡率的校正:一般情况,若有对照死亡,需要校正,若对照死亡超过20%,应重做;如对照死亡率小于5%时,也可不必校正。(2)死亡率的范围:一般,至少有4个浓度处理试虫的死亡率应在1090%。这样计算得到的LD50更可靠。(3)相关系数R:一般应在0.9以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第40页/共61页u叶片浸液法u玻片浸液法u叶片残毒法 杀螨剂的毒力测定方法第41页/共61页1 用盆栽豆苗(大豆苗)繁殖叶螨(如棉叶螨),测定时用成螨,且发育时间(日龄)一致。2 将成螨转到无虫豆苗上,每株40头左右。叶片浸液法第42页/共61页3 将待测药剂(乳油或可湿性

13、粉剂)用水稀释成系列浓度,每一浓度可配4050ml,置于小烧杯中。4 将接上螨的豆苗浸入药液6s,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处理时先用清水处理对照(CK),再由低浓度至高浓度处理,每一浓度重复45次。第43页/共61页5 处理后豆苗置于25恒温箱中,保持24h后检查死亡率。为了防止红蜘蛛逃逸,可在叶柄基部涂上一圈凡士林。6 将药剂浓度取对数值,24h校正死亡率(或减退率)取机率值,用统计分析法求出毒力回归式Ya+bx及LC50值。第44页/共61页 本法适于测定各种雌成螨,饲养时必须将螨种鉴别、纯化,使之为单一种类。以苹果实生苗饲养山楂红蜘蛛,以柑桔苗饲养柑桔红蜘蛛,螨的龄期应一致。浸玻片法

14、第45页/共61页1将双面尼龙胶带剪成2cm长,贴在常用的载玻片的一端。2用零毫毛笔挑起34日龄的雌成螨,将其背部粘在胶带上,每行10头,粘23行或用毛笔将雌成螨集中在一起。然后将贴在胶带的玻片的胶面部分轻轻地压向成螨背部,以粘着为准,再用毛笔将重叠或不规则的或死亡的挑去,使其成行保留,这样比较省时也省工。第46页/共61页3用水将药剂配成系列浓度,置于小烧杯中,用手持纸片无螨的一端,将粘有螨的一端置药液中浸5秒钟,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对照用清水处理。各处理重复4次。第47页/共61页4取一白瓷盘,盘底铺厚2cm的海绵,其上铺一块略小一点的蓝布,再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加蒸馏水至蓝布。将

15、粘有螨的玻片平放在盘中,再用纱布罩住,置25,相对湿度85左右温室中,经24h检查死亡率。用毛笔尖轻轻触动螨足,以不动者为死亡。求出毒力回归式及LC50值。第48页/共61页编号浓度名称日期。浸玻片法示意图注:。表示为成螨第49页/共61页叶片残效法叶片残效法此法适用于测定卵、若螨及背部刚毛过长的雌成螨(不易用浸玻片法)。1 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内放入保温的叶片2 在叶片上接20头雌成雌成螨,让其在叶片上产卵,24h后移去成螨,保留螨卵。3 将待测药剂用水稀释成5个系列浓度第50页/共61页4 将有螨卵的叶片在待测药液中浸5s,每一药液浓度重复5次,对照用清水处理。5 将培养皿保持在22,相

16、对湿度95恒温箱内,每天观察记载卵的孵化数及若螨存活数,直至对照组全部孵化成若螨。6 计算药剂各浓度的杀卵或杀死若虫的效果。求出药剂杀卵或若虫的毒方程及LC50。第51页/共61页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第52页/共61页 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校正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X100注意:u自然死亡在20 以内,可以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否则不行;u自然死亡在5以内,不必校正死亡率。第53页/共61页田间防治试验中最常用的是虫口减退率:第54页/共61页Henderson-Tilton(享德森递尔顿)公式:Ta处理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Tb处理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Ca对照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

17、Cb对照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第55页/共61页一、填空1。胃毒作用的测定方法有夹毒叶片法、液滴饲喂法和口腔注射法。2。触杀作用的测定方法有点滴法、药膜法或残膜法和浸液法。3。内吸杀虫剂毒力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2种。第56页/共61页4。杀螨剂的毒力测定方法有叶片浸液法、玻片浸液法和叶片残毒法。第57页/共61页1.供试昆虫有哪些要求?2.在杀虫剂的毒力测定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3.依据的熏蒸作用原理,设计一个对根结线虫的方案。二、简答题第58页/共61页4.依据的内吸作用原理,设计一个对蔬菜蚜虫的毒杀作用方案(用直接法)。第59页/共61页三、计算题根据所给的数,计算LD50或EC50第60页/共6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1页/共6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