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53462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pptx(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3月18日1一、曝气池容积计算A、活性污泥负荷率:LS基于微生物增殖曲线,以F:M为控制因素1、有机物负荷率法B、曝气区容积负荷率:LV第1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一、曝气池容积计算2、污泥龄法第2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二、剩余污泥量计算1、污泥龄法2、产率系数第3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三、需氧量计算1、有机物降解+内源呼吸需氧量2、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内源呼吸需氧量常用第4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5例题:121第5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6第六节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其设计传统活性污泥法去除率较低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第6页/共49页2023

2、年3月18日7一、生物脱氮工艺A)活性污泥法脱氮传统工艺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氧化段、硝化段、反硝化段 将有机物氧化、硝化以及反硝化段独立开来,每一部分都有其自己的沉淀池和各自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第7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8改进类型第8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9B)前置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系统将BOD去除与反硝化脱氮在同一池中完成缺氧/好氧(Anoxic/Oxic,简称A/O)系统较常用。反硝化反应以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曝气池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的回流混合液,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第9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10C)后置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系统第10页/共49页2

3、023年3月18日11D)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取消三段生物脱氮工艺的中间沉淀池 设立两个缺氧段,第一段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和第一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硝态氮的混合液进行反硝化反应。第11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12E)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SNdN)在无明显缺氧区时出现显著的脱氮过程解释:1、反应器DO分布不均2、缺氧微环境理论3、微生物学第12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13生物脱氮工艺设计1、缺氧区设计基于反硝化速率NNO3=VnKdeXv=Q(Nk-Nte)-0.12Xr第13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142、好氧区设计第14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15

4、3、需氧量计算氨氮NH4N硝氮NOxN第15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164、混合液回流量好氧区产生的硝酸盐量内回流中的硝酸盐+污泥回流中的硝酸盐+出水中含的硝酸盐QNNO=QRiNNOe+QRNNOe+QNNOe5、碱度平衡第16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17二、生物除磷工艺及其设计1、Ap/O工艺第17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182、Phostrip除磷工艺第18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19生物除磷工艺设计1、厌氧区容积VpQ tPtP=1-2h2、好氧区容积c:2-3d(20);4-5d(10)第19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0三、生物脱氮除磷工艺1、

5、A2/O工艺第20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12、改进的Bardenpho工艺第21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23、UCT工艺第22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34、SBR工艺第23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4四、脱氮除磷工艺影响因素1 环境因素:温度、pH、溶解氧2 工艺因素:泥龄、各反应区水力停留时间3 污水成分:营养物质比例第24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5功能:澄清;污泥浓缩第六节第六节 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处理效果沉淀效果不好,不但影响出水水质,而且会降低回流污泥浓度其结果是:要保证曝气池的设计污泥负荷,就

6、得加大回流比,如果保证原定的回流比不变,就会降低曝气池混合液浓度。增大回流比的结果,减小了废水在曝气池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混合液浓度的结果,增大了污泥负荷。可见沉淀效果将从各方面影响到出水水质。第25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6第26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7第27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8第28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29二沉池沉淀特点二沉池沉淀特点二沉池澄清能力与混合液进入池后的絮凝情况相关,也与二沉池表面积相关二沉池浓缩能力主要与污泥性质及泥斗容积有关第29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0构造和设计构造和设计要考虑的问题1)进水要布水均匀,利于泥花结

7、大;2)限制出流堰流速不超过10m3mh,防止挟走污泥絮体;3)污泥斗容积要考虑污泥浓缩要求,停留时间不超过2h,防止缺氧时间过长产生反硝化,造成污泥上浮。竖流式沉淀池:能获得较大的污泥浓度,占地少以及排泥方便,应用较广辐流式沉淀池:流量较大时可采用圆型辐流式沉淀池多采用机械排泥,方形辐流式沉淀池常用多斗静压排泥。第30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1二沉池计算二沉池计算较常采用的沉淀时间为l.52.5h,水力表面负荷为1.l1.8mh,污泥浓度高时用低值。A=qV/u V=rqvt一般按沉淀时间计算容积,然后确定池水深度,如果采用平流式沉淀池,水平流速最大值比初沉池小一半,原因是异重流导

8、致有效过水断面减小第31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21 1、水力负荷、水力负荷2 2、有机负荷、有机负荷3 3、微生物浓度、微生物浓度4 4、曝气时间、曝气时间5 5、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6 6、氧传递速率、氧传递速率7 7、回流污泥浓度、回流污泥浓度8 8、回流污泥率、回流污泥率9 9、曝气池的构造、曝气池的构造1010、pHpH值和碱度值和碱度1111、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浓度第七节第七节 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与运行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与运行第32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3影响水力特征的因素:水力负荷的变化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污水在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方

9、法:设调节池泵站采用螺旋泵预留安全流量1 1、水力负荷、水力负荷A 流量变化与当地生活方式及集流范围相关有日变化、季节变化,变幅与城市大小有关B 排水体制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雨水流量的冲击C 泵站的影响第33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4有机负荷率高-曝气池体积小-出水水质下降,污泥处理困难有机负荷率低-曝气池体积大-出水水质好,污泥量少2 2、有机负荷、有机负荷主要的设计参数第34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53 3、微生物浓度、微生物浓度MLSS浓度提高:Ns降低,曝气池容积减少。常规鼓风曝气的活性污泥法的MLSS约2000mg/L1、MLSS不等于活性微生物量 提高MLSS浓度使

10、回流比增大,泥龄大,MLVSS/MLSS降低2、高MLVSS影响二沉池沉淀3、高MLSS要求相应的曝气设施一般曝气设施有其合理的氧传递速率范围,否则将降低其充氧动力效率MLSS浓度不能无限提高第35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6曝气时间曝气池容积有机负荷供氧关系有除氮的要求:增加曝气时间延时曝气法4 4、曝气时间、曝气时间曝气时间与有机负荷相关城市污水曝气时间最短为3小时曝气池小曝气时间短有机负荷高需氧速率大供氧量大曝气池大曝气时间长有机负荷低需氧速率小供氧量小曝气时间长可降低剩余活性污泥量第36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75 5、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表示活性污

11、泥更新速度的快慢停留时间长短对活性污泥絮凝条件的影响过短:微生物浓度低,絮凝性差过长,微生物老化,絮凝性差有机负荷率和MLSS浓度决定了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停留时间与回流关系无回流: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有回流: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 水力停留时间通常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20:1第37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85 5、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与微生物两阶段去除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稳定时间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与微生物组成 世代时间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 则不能繁殖第38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39氧的传递过程包括1)氧从气

12、相向水相的传递和 2)水相向生物表面的传递表面曝气装置和水下曝气装置的传氧过程与设置6 6、氧传递速率、氧传递速率第39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07 7、回流污泥浓度、回流污泥浓度回流污泥浓度与活性污泥沉淀特性、污泥回流速率有关一般为SVI=100,相应的Sr=10000mg/L曝气池二沉池rqV SrqV,S0Sa,qV+rqV按物料平衡第40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18 8、回流污泥率、回流污泥率常量污泥回流的优点按则高回流比增大了二沉池负担第41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2推流式:短流问题(纵向混合)完全混合式:池体较大时的混合问题9 9、曝气池的构造、曝气池

13、的构造第42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31010、pHpH值和碱度值和碱度正常运行时pH6.5-8.5污水中的碱度(缓冲)来源:1)蛋白质代谢产生碳酸铵 2)水中的天然碱度污水中的酸的来源: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O2和有机酸第43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41111、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浓度混合液最低溶解氧浓度:0.5-2.0mg/L过分曝气不利于沉淀第44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5一、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恶化与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恶化现象:1、分散生长:出水混浊,没有成层沉降,没有絮体2、微细或针状絮凝体:SVI低,雾状混浊出水3、污泥膨胀:SVI高,上清液清澈,回流污泥

14、浓度低4、粘性污泥:污泥无法分离,有粘性泡沫5、污泥上浮:二沉池表面形成浮渣层,有大量气泡6、泡沫:二沉池表面形成大量泡沫,难以清除和破碎1212、污泥膨胀及其控制、污泥膨胀及其控制第45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6一般SVI为50-150,大于200可认为处于污泥膨胀Palm:SVI150为污泥膨胀Pulol:SVI200为污泥膨胀实际情况:SVI在200ml/g时,许多污水厂仍能正常运行。二、污泥膨胀的描述指标和标准由于某种原因,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恶化,SVI不断上升,沉淀池污泥面不断上升。造成污泥流失,曝气池中的MLSS浓度降低,从而破坏正常的处理工艺操作的现象1212、污泥膨胀

15、及其控制、污泥膨胀及其控制第46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71 1、丝状菌性膨胀(丝状菌过度生长)、丝状菌性膨胀(丝状菌过度生长)9090以上以上2 2、非丝状菌性膨胀(菌胶团细菌体内大量积累高粘性多糖物质)、非丝状菌性膨胀(菌胶团细菌体内大量积累高粘性多糖物质)主要因素:1)污水水质;2)运行条件;3)工艺方法低温高负荷时发生三、活性污泥膨胀类型:活性污泥是菌胶团细菌与丝状菌共生体系主要类型:1)低基质浓度型;2)低DO型;3)营养缺乏型;4)高硫化物型;5)低pH型主要成因理论:表面积容积比(A/V)假说;积累/再生(AC/SC)假说;选择性准则等污泥膨胀及其控制污泥膨胀及其控制第47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48运行时的控制措施:运行时的控制措施:1、控制曝气量2、调整pH 值3、调整营养比例4、投加药剂5、不经初沉池设计时的措施:设计时的措施:1、减小初沉池2、采用两级生物处理法3、曝气池前端加补填料4、用气浮池代替二沉池四、控制措施四、控制措施污泥膨胀及其控制污泥膨胀及其控制第48页/共49页2023年3月18日罗朝晖49感谢您的观看!第49页/共4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