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桩灰土桩石灰桩.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3459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桩灰土桩石灰桩.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土桩灰土桩石灰桩.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桩灰土桩石灰桩.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桩灰土桩石灰桩.pptx(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挤密桩法挤密桩法5.1 砂石桩法5.2 石灰桩法 5.3 土挤密桩法和灰土挤密桩法5.4 夯实水泥土法5.5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第1页/共47页5.2 5.2 石灰桩法石灰桩法5.2.1 概述5.2.2 加固机理5.2.3 设计计算5.2.4 施工5.2.5 质量检验第2页/共47页1)灰土桩:以消石灰和土(粉煤灰或矿渣)为桩体材料,成孔夯实并挤密桩周形成复合地基。2)石灰柱(喷粉桩):通过特殊的搅拌机将石灰粉与原位软土搅拌均匀,促使软土硬结,形成石灰柱。3)石灰浆压力喷注法:压力注浆的一种。一.概述石灰桩:成孔后,孔中加入生石灰块,或石灰块中掺入水硬性材料和火山灰。在拔管的同时进行振密,

2、捣密。利用生石灰的的水化反应(吸水,膨胀,发热,离子交换),使桩周土体的含水量降低,孔隙比减小.第3页/共47页石灰桩的定义石灰桩的定义 石灰桩:将不同比例的生石灰与粉煤灰等掺合料,拌合和均匀,在孔内夯实形成竖向增强体,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石灰桩属可压缩的低粘结强度桩。由于生石灰与地基中的水,土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改善桩体周围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使桩间土与桩体形成复合地基,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素填土、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以及透水性小的粉土。适用于道路、码头、铁路、软弱地基的加固工程及托还工程和基坑支护工程。第4页/共47页1)生石灰的水化反应及其特性1.

3、反应过程吸收大量水分:生石灰的吸水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CaO水化所需的水量,另一部分是生石灰的水化产物Ca(OH)2的孔隙吸水量。2.生石灰的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所放热量可使地基土温度提高,产生汽化脱水现象,降低地基土的含水量,从而减少土的孔隙比,增加土的密实度。3.生石灰水化反应中伴随有体积的显著增大:水化过程中,由于固相体积和孔隙体积的增大,生石灰水化后可膨胀到原体积的1.53.5倍。二二.石灰桩的加固机理石灰桩的加固机理第5页/共47页2)可从桩间土、桩身和复合地基三个方面分析1)桩间土a.成孔挤密作用 采用振动沉管法成孔,会对桩间土产生挤密效果。但对灵敏度高的饱和软粘土,成桩过程会破

4、坏土的原状结构,降低土的强度。b.吸水作用:实践证明,1kg纯氧化钙消化成为熟石灰可吸水0.32 kg。对石灰桩桩体,在一般压力下吸水量约为6570。根据石灰桩吸水总量等于桩间土降低的水总量,可得出软土含水量的降低值。c.膨胀挤密:生石灰具有吸水膨胀作用,在压力50100kPa时,膨胀量为2030。膨胀的结果使桩周土挤密。第6页/共47页d.发热脱水:1kg氧化钙在水化时可产生280卡热量,桩身温度可达200-300度。使土产生一定的气化脱水,从而导致土中含水量下降、孔隙比减小、土颗粒靠拢挤密,在所加固区的地下水位也有一定的下降。e.离子交换:软土中钠离子与石灰中的钙离子发生置换,改善了桩间土

5、的性质,并在石灰桩表层形成一个强度很高的硬层。f.置换作用:软土为强度较高的石灰桩所代替,从而增加复合地基承载力。g.减载作用:石灰桩的搀和料为轻质的粉煤灰或炉渣,生石灰的重度约为10kN/m3,石灰桩身饱和后的重度为13kN/m3,因此,当采用洛阳铲或螺旋钻成孔,将桩位处原土取出,换成石灰桩体,并在土中形成大量密集分布的桩体,相当于以轻质的石灰桩置换土,复合土层的自重减轻,置换率越大,则减载作用越明显。由此可减少桩底下卧层软弱土层的附加应力,对减少软土变形有一定作用。第7页/共47页2)桩身加固机理 生石灰桩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改善地基的变形特性。另外要防止出现“

6、软心”现象。如何克服软心:a.必须要求石灰桩具有一定的初始密度,而且吸水过程中有一定的压力,限制其自由胀发。b.加大充盈系数,提高石灰含量或缩短桩距,进一步约束桩的胀发。c.桩顶采用粘土封顶,可限制石灰膨胀而隆起。d.采用掺和料,也可防止软心。第8页/共47页3)复合地基 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由三部分组成:桩身强度;桩间土;桩周形成的硬壳层。通过提高桩身强度、增加桩间土的加固效果都可以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问题1:石灰桩对软弱土的加固机理可分为物理加固和化学加固两个作用,下列属于物理加固作用的是()。A、吸水作用;B、膨胀挤密作用;C、桩身置换作用;D、离子交换作用;E、凝胶作用;F、反应热作用

7、;问题2:对软土采用石灰桩处理后,石灰桩外表层会形成一层强度很高的硬壳层,这主要是由()起的作用。A、吸水膨胀;B、离子交换;C、反应热;D、碳酸反应;第9页/共47页石灰桩的技术特点:1.能够使软土迅速固结。即使是松散的新填土,在加固范围内成桩后7-28天基本完成固结。2.可大量使用工业废料,具有显著社会效益。3.节约钢材,水泥,造价低廉。4.设备简单,可就地取材,便于推广。5.施工速度快。6.人工挖孔施工无振动和噪声,可在狭窄的空间内施工。7.国内受设备限制,大多采用6m内以内的浅层加固。第10页/共47页三三.石灰桩的设计计石灰桩的设计计算算石灰桩的设计以经验为主,无经验要进行试桩1.桩

8、径,桩位及布置:石灰桩成孔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所选用的成孔方法确定,常用300400mm,可按等边三角形或矩形布桩,桩中心距可取23倍成孔直径。石灰桩可仅布置在基础底面下,当基底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小于70kPa时,宜在基础以外布置12排围护桩。2.桩长:取决于加固目的,上部结构条件及成孔机具。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建筑物地基,宜达到计算压缩层底部;对用于地基稳定目的的石灰桩,应穿过可能的滑动面;应满足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要求,并使复合地基沉降控制在容许值之内。第11页/共47页3.桩体材料:石灰桩的主要固化剂为生石灰,掺合料宜优先选用粉煤灰、火山灰、炉渣等工业废料。生石灰与掺合料的配合比宜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9、,生石灰与掺合料的体积比可选用11或12,对于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可适当增加生石灰用量,桩顶附近生石灰用量不宜过大。当掺石膏和水泥时,掺加量为生石灰用量的3%10%。4.垫层:当地基需要排水通道时,可在桩顶设200-300mm的砂石垫层。5.石灰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超过160kpa,当土质较好并采取保证桩身强度的措施,经过试验后可以适当提高。第12页/共47页a.现场荷载试验法b.公式计算方法桩身强度fpk:现场单桩静荷载试验或静力触探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fpk300450kPa。桩间土强度fsk: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051.20倍,土质软弱或置换率大时取高值.面积置换率n:

10、桩面积按1.11.2倍成孔直径计算,土质软弱时宜取高值。第13页/共47页6.6.沉降计算:沉降计算:处理后地基变形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处理后地基变形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设计规范GB 50007GB 50007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变形经验系数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变形经验系数ss可按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可按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 石灰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宜通过桩身及桩间土压缩石灰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宜通过桩身及桩间土压缩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式估算: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式估算:Esp: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MPa);a:系数,可取1.11.3,成孔对桩周

11、土挤密效应好或置换率大时取高值:n:桩土应力比,可取34,长桩取大值。Es:天然上的压缩模量(MPa);第14页/共47页第15页/共47页四四.石灰桩的施工石灰桩的施工1)材料:石灰桩的材料以生石灰为主。MgO含量小于或等于5的生石灰称为钙质生石灰,大于5的称为镁质生石灰。钙质生石灰水化反应能力大,反应速度快。石灰桩不推采用纯生石灰,应掺人一定的掺舍料,一般掺舍料用量控制在30-50(重量比)范围内,使用掺和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石灰用量,降低造价,更主要的是通过石灰与掺台料的化学反应提高桩身强度,掺和料常用有粉煤灰 炉渣、矿渣、松散的亚粘土等。掺合料含水量宜在20-40,便于夯实1.成桩

12、第16页/共47页人工挖孔成桩、冲击法成桩、螺旋钻进法成桩、沉管法成桩、爆扩法成桩等5种施工工艺a.人工挖孔成桩一般多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和淤泥。b.冲击法成桩应用冲击转机将一定质量的钻头,以0.52m的高度周期地冲击土层,每次冲击之后,钻头在钢丝绳带动下回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形成一个规整的圆形断面钻孔。2)成桩工艺1.管内成桩工艺 管内成桩工艺是指用人工或机械成孔后,再填料夯实、封顶,自上而下成孔、自下而上夯填成桩。第17页/共47页c.c.螺旋钻进法成桩螺旋钻进法成桩 螺旋钻进法是一种干式回转钻进方法,特点是用螺旋钻杆不断地将土屑输送到地表,不使用冲洗液,符合石灰桩

13、的施工要求,钻进效率高。长螺旋钻进法可以深孔钻进,但孔壁不能自立的土中无法适用。套管式螺旋钻进法适用于不稳定易塌孔的地层,最深可达35m。第18页/共47页第19页/共47页第20页/共47页第21页/共47页第22页/共47页d.d.沉管法成桩沉管法成桩沉管法包括振动沉管法和锤击沉管法优点:沉管法成孔的孔壁光滑规整,挤密效果和施工技术都较容易控制和掌握缺点:最大成孔深度受桩架高度限制,一般不超过8m第23页/共47页第24页/共47页e.e.爆扩法成孔爆扩法成孔药眼法适用于含水量不超过22的土层第25页/共47页药管法适用于含水量较大的土层第26页/共47页管外成桩工艺管外成桩工艺第27页/

14、共47页2.2.施工要点及顺序施工要点及顺序进行成桩试验和材料配合比试验,确定合理的成桩参数,并制定施工组织设计;防止地表水和邻近水源渗透浸入石灰桩身;打桩顺序按“先外排后内排,先周边后中间”的原则,单排采用“先两端后中间”顺序。第28页/共47页要严格控制填料量和材料质量,掺和材料严格按配合比与生石灰搅拌均匀。成桩后应立即用粘土或混凝土等材料压实封顶,防止地表水流入桩身和防止石灰桩因水化过分激烈而引起桩孔喷料。基础施工应在石灰桩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注意施工安全,防止石灰桩喷料伤人。第29页/共47页五五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一、桩身质量检验检查桩径、桩的外观、桩身材料分布、桩身密实度等静力触探、

15、轻便触探、标贯试验测定桩身质量荷载试验二、桩间土检验静力触探、标贯试验、轻便触探、旁压试验等原位测试手段,同时钻孔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测定加固后的各项指标变化。三、复合地基质量检验采用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第30页/共47页第31页/共47页5.3 5.3 土挤密桩和灰土挤密桩土挤密桩和灰土挤密桩5.3.1 概述5.3.2 加固机理5.3.3 设计计算5.3.4.施工5.3.5 质量检验第32页/共47页一一.概述概述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通过成孔过程中的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通过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

16、好,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的灰土或素土(粘性土)灰土或素土(粘性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设计标高。用灰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用灰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灰土挤密桩灰土挤密桩;用;用素土分层素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二者分别与挤密的桩间土组。二者分别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

17、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为5 515m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大于2424、饱和度大于、饱和度大于65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土挤密桩法。第33页/共47页【例题-1】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A)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B)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C)以消

18、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D)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E)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例题-2】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A)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B)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C)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D)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E)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第34页/共47页二二.加固机理加固机理1.挤密作用 土中成孔时,桩孔内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出,使桩间土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受到挤

19、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2.灰土性质作用灰土桩:石灰与土按一定体积比例拌和,并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3.桩体作用 灰土桩的变形模量远大于桩间土的变形模量,基底下桩可分担近一半荷载,产生应力集中,消除持力层内产生大量变形和湿陷变形的不利因素。第35页/共47页【例题-3】灰土挤密桩法的加固机理有:(A)挤密作用 (B)灰土性质作用 (C)置换作用 (D)排水固结 (E)减载作用 (F)桩体作用【例题-4】土挤密桩法的加固机理有:(A)挤密作用 (B)灰土性质作用 (C)置换作用 (D)排水固结 (E)垫层作用 (F)桩体作用第36页/共47页三三.设计计算设计计算1.处理范围

20、: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局部处理时: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0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1.00m。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2.处理深度: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因素确定。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的有关

21、规定。第37页/共47页3.3.桩间距桩间距及桩位布置:及桩位布置:直径可由成孔设备或成孔方法确定。直径可由成孔设备或成孔方法确定。直径宜为直径宜为300300450mm450mm,以使桩间土得,以使桩间土得到到基本均匀和有效的挤密为原则基本均匀和有效的挤密为原则,保,保证桩间土的证桩间土的湿陷性能完全消失湿陷性能完全消失。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可为桩间的中心距离,可为桩孔直径的孔直径的2.02.02.52.5倍倍,也可按下式估算:,也可按下式估算: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m):桩孔直径(m):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t/m3);:地基处理前上的平均

22、干密度(t/m3);: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对重要工程不宜小于0.93,对一般工 程不应小于0.90。:在成孔挤密深度内,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kg/m3),平均试样不小于6组。第38页/共47页4.桩孔数量:桩孔的数量可按下式估算:桩孔数量:拟处理地基面积(m2):一根桩所承担的处理地基面积(m2):一根桩分担的处理面积的等效直径,三角形布置 正方形布置5.5.桩孔内的填料桩孔内的填料,密实度及配合比:密实度及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或处理地基的目的确定,桩体的夯实质量宜用应根据工程要求或处理地基的目的确定,桩体的夯实质量宜用平均压实系数平均压实系数cc控制。当桩孔内用灰土或素土分层

23、回填、分层控制。当桩孔内用灰土或素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时,桩体内的平均压实系数夯实时,桩体内的平均压实系数 值,均不应小于值,均不应小于0.960.96;消石灰与土的体积消石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配合比,宜为宜为2 28 8或或3 37 7。第39页/共47页6.垫层:桩顶标高以上应设置300500mm厚的28灰土垫层,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一方面可使桩顶和桩间土找平,另方面有利于改善应力扩散,调整桩土的应力比,并对减小桩身应力集中也有良好作用。7.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灰土挤密桩复

24、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2.0倍,并不宜大于250kPa;对上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1.4倍,并不宜大于180kPa。8.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有关规定,其中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采用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代替。故桩和桩间土(复合土层)的变形可不计算,但应计算下卧未处理土层的变形。第40页/共47页【例题-3】某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78m、平均干密度 设计要求消除黄土湿陷性,地基经治理后,桩间土最大干密度要求达到 1.6 t/m3。现决定采用挤密灰土桩处理地基。灰土桩桩径为0.4

25、m,等边三角形布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要求,该场地灰土桩的桩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 取0.93)(A)0.76m (B)0.78m (C)0.80m (D)1.0m【例题-4】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不宜大于多少?采用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不宜大于多少?(A)150kPa (B)180kPa (C)200kPa (D)250kPa (E)280kPa第41页/共47页四.施工b)b)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预留覆盖上层厚度宜符合下列要求: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预留覆盖上层厚度宜符合下列要求:沉管(锤击、振动)成孔,

26、宜为沉管(锤击、振动)成孔,宜为0.500.500.70m0.70m;冲击成孔,宜为冲击成孔,宜为1.201.201.50m1.50m。1 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a)a)成孔时,地基土宜成孔时,地基土宜接近最优(或塑限)含水量接近最优(或塑限)含水量,当土的含,当土的含水量低于水量低于12%12%时,宜对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土时,宜对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土的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的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1.成桩2 2)成孔和孔内夯实要求:成孔和孔内夯实要求:成孔应按设计要求、成孔设备、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等情成孔应按设计要求、成孔设备、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等情况,选用沉管(振

27、动、锤击)或冲击等方法。况,选用沉管(振动、锤击)或冲击等方法。第42页/共47页成孔和孔内夯实施工要求:成孔和孔内夯实施工要求:1.1.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当整片处理时,宜,当整片处理时,宜从里(或中间)向外间隔从里(或中间)向外间隔1 12 2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当局部处理时,宜从外向里间隔采取分段施工;当局部处理时,宜从外向里间隔1 12 2孔孔进行;进行;2.2.向孔内填料前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应夯实,并应抽样检查桩孔的直,孔底应夯实,并应抽样检查桩孔的直径、深度和垂直度;径、深度和垂直度;3.3.桩孔的垂直度偏

28、差不宜大于桩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5%1.5%;4.4.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宜超过桩距设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宜超过桩距设计值的计值的5%5%;5.5.经检验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向经检验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向孔内分层填入筛好的素土、灰土或其孔内分层填入筛好的素土、灰土或其他填料,并应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他填料,并应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第43页/共47页1.1.夯打时孔内有渗水,涌水,积水现象可将孔内水排除地表,夯打时孔内有渗水,涌水,积水现象可将孔内水排除地表,或者将或者将水下部分改为混凝土桩或碎石桩水下部分改为混凝土桩或碎石桩,水上部分仍为土桩。,水上部分仍为土桩。2.2.施工过程中,应有

29、专人监理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并应做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监理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并应做好施工记录。好施工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应立即停止施,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情况或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工,待查明情况或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3.3.铺设灰土垫层前,铺设灰土垫层前,应按设计要求将桩顶标高以上的预留松动应按设计要求将桩顶标高以上的预留松动土层挖除或夯(压)密实土层挖除或夯(压)密实。4.4.雨季或冬季施工,应采取雨季或冬季施工,应采取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和土料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和土料受雨水淋湿或冻结。受雨水淋湿或冻结

30、。5.5.沉管成孔过程中遇障碍物时可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处理。沉管成孔过程中遇障碍物时可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处理。P123P1236.6.夯打时造成缩径,堵孔,挤密成孔困难,孔壁坍塌等情况时,夯打时造成缩径,堵孔,挤密成孔困难,孔壁坍塌等情况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可采取一些措施。2.施工要点第44页/共47页1)成桩后,应及时抽样检验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质量。对一般工程,主要应检查施工记录、检测全部处理深度内桩体和桩间土的干密度,并将其分别换算为平均压实系数和平均挤压系数。对重要工程,除检测上述内容外,还应测定全部处理深度内桩间土的压缩性和湿陷性。五.质量检验2)抽样检验的数量,对一般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l%;对重要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5%。3)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地墓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4)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桩总数的0.5%,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第45页/共47页【例题-5】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的施工顺序可采用哪些顺序?(A)由里向外间隔进行 (B)分段施工(C)由外向里间隔进行【例题-6】夯实质量的检验方法有哪些?轻便触探检验法(B)环刀取样检验法(C)载荷试验法第46页/共4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7页/共4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