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道地药材.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2571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205 大小:40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道地药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中药道地药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道地药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道地药材.pptx(20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道地药材的含义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道”是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实用大辞典解释为:汉代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县称为道;唐代凡州府三百五十八,依叙为十一道,后析增五道(是唐之道制,后世及日本,高丽皆承袭);清以布政司领道,民国初改为道尹(将每省分为几道)。辞海对“道地”的解释为“真正;真实”的意思。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一名詷药有“好道地药材”之说。第1页/共205页因而道地药材可以理解为由某个或某几个行政区划所出产的,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产量丰富、加工考究、疗效稳定可靠,并得到公众认可的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第2页/共205页中医中药治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古人长期实践的

2、经验总结。古人讲究阴阳平衡,当人的机体平衡失调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则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调整,但并不清楚药物内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实际上是中药内部多种物质在共同起作用)。第3页/共205页药材受种质、环境、生长年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疗效常常不稳定,因此古人对药材的道地性早有清楚的认识,古代本草中对药材的产地有详细的记载,很多带产地的中药名如川芎、云木香、广藿香、浙贝母、秦皮等说明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第4页/共205页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有“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的记载,从理论上阐明了道地药材的意义。第5页/共205页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西汉

3、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的记载,强调了药材有产地好坏之分。梁代陶宏景本草经集注有“诸药所生,皆的有境界。秦汉以前当言外国,今郡县之名,后人增尔,自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的记载。第6页/共205页唐代的唐本草有“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的记载。宋代寇宗的本草衍义有“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的记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性从地变,质与物迁”的记载。均指出药材产地选择的重要性,尽管其它地方也生长有相同的药物,但药性、疗效往往较差。第7页/共205页其他如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金代李

4、杲的用药法象、明代刘文泰的本草品汇精要、陈嘉谟的本草蒙签、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汪昂的本草备要、徐大椿的药性变迁论等等均对药材的道地性有较详细的论述。第8页/共205页二、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道地药材应具备的条件是优良的品种、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当地药农良好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中医理论指导下良好的疗效。第9页/共205页1优良的品种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出品质好、长势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良特性的品种。药用植物(动物)长期在适宜的环境(地理、气候、土壤等)下生长,优胜劣汰,形成了健壮的植株(个体)和稳定的遗传基因,保证了优良种质的繁衍。然而药材和农作

5、物一样易受生长环境、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种质会发生退化,有效成分会降低或丧失,以致没有疗效。如何保持药材种质的优良,与生长环境、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道地药材产地的种质一般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第10页/共205页2适宜的生长环境与采收时间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形成了不同的道地药材。第11页/共205页如内蒙古的黄芪,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四川的黄连、附子,广西的蛤阶,山西的党参,山东的北沙参、金银花,河南的地黄、怀牛膝,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浙江的玄参、浙贝母,福建的泽泻等等。

6、第12页/共205页其中,有些药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长势良好,如吉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宁夏的枸杞子等,在其它地方长势差或不能存活,而有些药材虽在其它地方能生长,但往往会发生品种退化,药材性状改变,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或完全丧失,导致药效降低等情况,如上海崇明县曾引种的黄芪,直条形的根变成了分枝极多且细的鸡爪形的根。第13页/共205页因此,生长环境与道地药材关系密切,适宜的生长环境造就了道地药材的种质。另外,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也是道地药材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与药材外观性状、有效成分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道地药材都有严格的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没有达到一定年限的药材不可药用,如人参、三七、麦冬等,非采收

7、时间不可采收,如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等。第14页/共205页3良好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道地药材产区都有悠久的栽培(养殖)历史,当地药农掌握了丰富的种植(养殖)技术,重视品种的改良、优化,常常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如选种、育苗、移栽、嫁接、剪枝等,在防涝、施肥、防虫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已成为道地药材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在产地加工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加工方法,根据不同药材质地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拣、洗、切片、蒸、煮、烫、熏硫、发汗、干燥等及时进行加工,形成统一的外形和等级规格,使药材有稳定的性状、含水适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避免生虫、霉烂,便于包装、储藏和运

8、输,便于成分煎出,发挥疗效。第15页/共205页4中医理论指导下良好的疗效中药和中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中医,就没有中药,中药治病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古代医药学家通过尝百草,通过临床辨证施治,知晓了哪些药材疗效好,哪些药材疗效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药材的道地性,并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因此道地药材就是有良好疗效的药材。第16页/共205页三、道地药材的变迁道地药材是由中医药学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果,它固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政治、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古代由于交通、通信不发达,使历代本草对药材的道地性记载很不一致,但从应用的历史和实际疗效来看,有些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都是上乘的,并应用至今,如

9、麦冬有川麦冬、杭麦冬,金银花有怀银花、济银花,菊花有杭菊、贡菊、滁菊、亳菊等。因此道地药材的产地并不局限于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地理环境里可以有多个地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是道地药材产区发生变化的一个因素,如可药用的经济作物产地战略大调整等。第17页/共205页四、传统道地药材的评价传统道地药材的评价是通过感觉器官即眼看、手摸、口尝、鼻嗅、耳听等来进行评价,又称经验鉴别,工作人员需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作出较正确的判断。古代本草以优劣、善恶等来评价药材,近代以粒大、条长、粗壮、肉厚、香气浓、味甜等来评价药材。第18页/共205页现代研究证实,很多药材的外观性状和其内在的成分有正比的关系,和疗效有正比

10、的关系,如黄芪一直是以长圆柱形、绵性大、粉性足、味甜,色泽黄白为优质黄芪,所含的黄芪甲苷等化学成分含量也较高,疗效也较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每一味药材的性状都有详细的描述,基层单位的药材产销、经营等大多以药材的性状进行鉴别,判断其道地性、品种真伪和优劣,因此经验鉴别在现代对药材性状质量的评价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19页/共205页五、现代道地药材的评价现代道地药材的评价是通过理化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评价,避免经验鉴别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分辨率较低、定量标准误差大等的不足,要求将道地药材的道地性数据化、标准化,如测定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挥发油、化学成分以及有害物

11、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全面地衡量,并和疗效联系在一起。第20页/共205页随着研究、应用的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中药治病发挥作用的不是药材中的一种成分,而是很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同中药的复方一样,单一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并不能真正体现中药的质量,因而引入了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概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以及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谱等对中药材,特别是道地药材进行研究分析,并与药理作用结合起来,以获得全面的信息,反映中药材的质量。第21页/共205页对道地药材产区和非道地药材产区药材成分的比较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如不同产地的山药中淀粉、浸出物、多糖含量不同,道地药材产区怀山药中

12、的淀粉、多糖含量较高。又如对不同产地枳壳中柚皮苷及辛弗林含量进行比较,道地产区江西新于产的枳壳,袖皮苷含量较高;而江西弋阳产的枳壳(从道地产区江西新干引种)辛弗林含量最高。第22页/共205页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使道地药材的研究进入了生物基因组领域。以DNA分子标记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用于道地药材基原起源、演化规律及生态分布中心、居群变异与中药材化学成分和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对阐明道地药材的形成、演变规律和实质具有重大意义。第23页/共205页在实际的质量评价中,由于药材的生产受大自然、不同地区、不同种植(饲养)水平、不同采收时间等影响,往往质量变化较大,不易控制。为解决这些问题,在道

13、地药材的生产中人们引入了很多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城市药材公司和农村种植公司签订生产销售合同、药材公司和农民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等,由药材公司对农民进行生产指导。第24页/共205页目前,随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发布实施,对道地药材的来源、栽培(饲养)、土壤、气候、加工、质量控制等也有了标准化的规定和要求,从而保证将中药材质量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第25页/共205页六、常见道地药材举例(一)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1人参【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园参:吉林、辽宁、黑龙江。栽培,5年后采收。林下参:北纬

14、3948,东经1175134。人工播种,野生,参龄15年以上。【质量要求】圆参:支大,体轻质脆,皮细纹深,表面色黄白,断面色白,粉性,香气特异,味微苦、甘。林下参:生长年久,芦细长,上部芦碗密,体丰满,纹细深,收腿,皮条须,珍珠点明显。第26页/共205页2五味子【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主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小兴安岭、长白山区为主产区,野生为主。【质量要求】粒大,色紫红,皮肉厚,油润光泽,多双核。第27页/共205页3鹿茸(梅花鹿)【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

15、emminck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习称“花鹿茸”【主产地】吉林、辽宁。饲养,二杠茸于清明后4550天采收第一次,并于采后5060天采收第二次。【质量要求】体轻,质嫩,圆短粗壮,茸尖饱满,皮色红棕,毛细柔软,油润光泽。第28页/共205页4哈蟆油【来源】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雌蛙的干燥输卵管。【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野生或放养,秋季采收。【质量要求】块大肥厚,色黄白,油润,皮膜少,无黑色卵子。第29页/共205页5细辛(北细辛、汉城细辛)【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

16、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或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的干燥根及根茎。习称“辽细辛”。【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野生或栽培。野生于56月采收,栽培在3年后于89月采收。【质量要求】根细,质软,色灰黄,叶小色绿,气辛香,味辛辣而麻舌。第30页/共205页6龙胆(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阻)【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u.、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的干燥根及根茎。习

17、称“龙胆”。【主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大兴安岭及松辽平原为主产区,野生为主。古代产地以浙江、山东、河南、湖北为主,现已资源枯竭,主产地转为东北及云南、贵州(坚龙胆)。【质量要求】根茎小,根粗长,色黄棕,有横纹,味极苦。第31页/共205页7藁本(辽藁本)【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干燥根茎及根。【主产地】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野生,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质量要求】根茎粗壮,大小均匀,质坚,地上茎短,香味浓。第32页/共205页8关白附【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

18、evl.)Raipaics的干燥块根。【主产地】辽宁等省。野生,秋季89月采收。【质量要求】子根个大皮细,饱满充实,粉性大。第33页/共205页9平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干燥鳞茎。【主产地】吉林、黑龙江、辽宁。栽培为主。【质量要求】颗粒扁平圆形,大小均匀,色白光滑,质坚粉细。第34页/共205页10白鲜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主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野生为主。春、秋季采收。【质量】条粗长,根皮厚,粗皮净,色灰白,无木心,有羊膻气。第35页/共2

19、05页11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野生为主。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带根茎,须根粗长、条匀,质坚实,断面粉性,灰白色,无地上茎,无泥土。第36页/共205页12车前子(平车前)【来源】为车前科植物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野生为主,秋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质坚,体轻松,外皮黑褐色,断面黄绿色。第

20、37页/共205页13升麻(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或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的干燥根茎。【主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大三叶升麻习称“关升麻”,兴安升麻习称“北升麻”。野生,秋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质坚,体松,外皮黑褐色,断面黄绿色,无须根。第38页/共205页14关黄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主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栽培,生长10年后每年7月采收。【质

21、量要求】片大,皮厚,无栓皮,色鲜黄,味极苦。第39页/共205页15桔梗【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习称“北桔梗”。野生或栽培,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长均匀,体直色白,味微甜后苦。第40页/共205页(二)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1党参【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fa(Franch)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

22、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主产地】党参(潞党、白皮党):山西、甘肃;素花党参(西党):甘肃、四川;川党参(条党):湖北、重庆、陕西。栽培或野生,生长3年后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长粗壮,横纹紧密,体稍硬质柔,断面黄白,气香味微甜,嚼之无渣。第41页/共205页2黄芪【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a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主产地】山西、内蒙古、甘肃、河北、宁夏等省区。栽培,生长3年后秋季

23、采收。【质量要求】条直粗长,两端均匀,分枝少,绵性大,粉性足,味甜,豆腥气浓。第42页/共205页3甘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新疆。野生为主,春、秋两季采收。【质量要求】条长均匀,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粉性大,味甜。第43页/共205页4黄芩【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产地】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野

24、生为主,生长34年后采收。【质量要求】条长,根头少,质坚实,色黄光洁,空心少。第44页/共205页5麻黄【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主产地】内蒙古、新疆、山西、宁夏、甘肃。野生为主,秋季采收。【质量要求】茎粗,外色淡绿,内部充实,髓心棕红,味苦涩,木质茎少。第45页/共205页6甘遂【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 的干燥块根。【主产地】陕

25、西、山西等省。野生,秋季采收。【质量要求】肥大饱满,色白,粉性足。第46页/共205页7远志【来源】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主产地】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野生为主,生长3年后秋季采收。【质量要求】筒粗,肉厚,质软,无木心。第47页/共205页8香加皮【来源】为萝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主产地】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野生,春、秋两季采收。【质量要求】无木心,香气浓厚,味苦。第48页/共205页9苍术(北苍术)【来源】为菊科植物北

26、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主产地】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等。野生为主,生长34年后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质坚实,断面“朱砂点”明显,油性足,香气浓郁。第49页/共205页10知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主产地】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等。野生为主,春、秋两季采收。【质量要求】根茎肥大,质坚而柔润,断面黄白色,嚼之带黏性。第50页/共205页11牛黄【来源】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主产地】京黄:河北、内

27、蒙古、山西、北京、天津;西黄:陕西、甘肃、新疆;东黄:辽宁、吉林、黑龙江。全年采收。【质量要求】个大完整,色棕黄,体轻,质松,断面层纹薄而清晰,气清香,味先苦后甜,有清凉感。第51页/共205页12白芷(白芷)【来源】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的干燥根。【主产地】河北、河南。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根肥大,挺直,质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郁。第52页/共205页13柴胡(柴胡)【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干燥根。【主产地】河北、北京、山西等,习称“北柴胡”

28、。野生为主,春、秋两季采收。【质量要求】根条粗长,无残茎、叶及须根。第53页/共205页14肉苁蓉【来源】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主产地】内蒙古、甘肃、宁夏。野生,春、秋两季采收,晒干者为甜苁蓉,盐湖腌13年后晒干者为盐苁蓉。【质量要求】甜苁蓉:条粗壮,色棕褐,鳞片密,质柔润,不中空。盐苁蓉:条粗大,鳞片细,色黑,质软,断面有光泽。第54页/共205页15土鳖虫(冀地鳖)【来源】为鳖蠊科昆虫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主产地】河北、河南、山东、北京。野生或养殖,野生59月捕

29、捉,养殖1011捕捉。【质量要求】体肥,质轻,大小均匀,色紫褐,有光泽。第55页/共205页16天仙子【来源】为前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地】河南、内蒙古、甘肃。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粒大,饱满。第56页/共205页17紫菀【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河北、安徽、河南。栽培,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采收。【质量要求】根条粗长,皮色紫红,质柔软,无残茎。第57页/共205页18酸枣仁【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

30、)Hu es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地】河北、北京、天津等。野生,秋季采收。【质量要求】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光滑油润,种仁黄白色,无核壳杂质。第58页/共205页19蓼大青叶【来源】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的干燥叶。【主产地】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栽培或野生,夏季叶茂盛时采收。【质量要求】干燥,叶完整,蓝绿色或蓝黑色。第59页/共205页20.漏芦【来源】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L.)DC.的干燥根。【主产地】河北、山西、辽宁。野生或栽培,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粗,色灰褐,体轻,不开裂。第

31、60页/共205页(三)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和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甘肃、青海、四川、西藏。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质坚实,外表细洁,内色红黄,“锦纹”、“星点”明显,气清香,味苦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第61页/共205页2川贝母(甘肃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主产地】甘肃。

32、野生为主,56月采收。【质量要求】粒小,均匀,色白,粉性,质坚,体重,味微苦。第62页/共205页3冬虫夏草【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产地】青海、西藏、云南。野生,4月中旬至6月底采收。【质量要求】虫体长大、粗壮,色黄,质硬,断面色白,子座粗短,气香。第63页/共205页4枸杞子【来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地】宁夏、甘肃、新疆。栽培,夏、秋季果实变红时采收。【质量要求】粒大,色红,肉厚,子少,柔软滋润,味甜不苦。第64页

33、/共205页5当归【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主产地】甘肃、云南、四川、陕西、湖北。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根肥大,身长腿少,质坚性柔,外表黄棕色,断面粉白色,油润,气清香而浓郁,味甘。第65页/共205页6细辛(华细辛)【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陕西、四川、重庆、湖北等。野生或栽培。野生于56月采收,栽培在3年后于89月采收。【质量要求】根细,质软,色灰黄,叶小色绿,气辛香,味辛辣而麻舌。第66页/共205页7秦艽【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34、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充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entiana 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主产地】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等。野生为主,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根粗长,体坚实,气味浓厚。第67页/共205页8款冬花【来源】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主产地】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宁夏、四川、重庆、内蒙古等。野生或栽培,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采收。【质量要求】蕾大,饱满,色紫红而鲜艳。第68

35、页/共205页9红芪【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主产地】甘肃。春、秋二季采挖。【质量要求】根粗均匀,色棕红,质坚而柔韧,粉性足。第69页/共205页9红芪【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主产地】甘肃。春、秋二季采挖。【质量要求】根粗均匀,色棕红,质坚而柔韧,粉性足。第70页/共205页10沙苑子【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地】陕西。野生或栽培,秋末冬初采收。【质量要求】粒大

36、,饱满,色绿褐。第71页/共205页11银柴胡【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主产地】内蒙古、宁夏、陕西。野生或栽培,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圆柱形,条长均匀,有“珍珠盘”,皮细,断面黄白色,质轻松。第72页/共205页12藁本(藁本)【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的干燥根茎及根。【主产地】陕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根茎粗壮,大小均匀,质坚,地上茎短,香味浓。第73页/共205页13秦皮(尖叶白蜡树、宿往白蜡树)【来源】为木

37、樨科植物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主产地】陕西。栽培,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长,外皮薄,光滑,味苦。第74页/共205页14阿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或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M.Shen的树脂。【主产地】新疆。栽培,春、夏季采收。【质量要求】块状,蒜气强烈,断面乳白或稍带微红色,无杂质。第75页/共205页15羚羊角【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

38、eus的角。【主产地】新疆、陕西。饲养,秋季采收。【质量要求】质嫩,色白,光润,内含红色斑纹,无裂纹。第76页/共205页16马鹿茸【来源】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主产地】新疆、青海、黑龙江、肉蒙古、吉林。饲养,二杠茸于清明后4550天采收第一次,并于采后5060天采收第二次。【质量要求】粗壮饱满,皮毛完整,质嫩,不起筋。第77页/共205页17紫草(新疆紫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的干燥根。【主产地】新疆,习称“软紫草”。野生或栽培,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木

39、心小,皮层多,质松软。第78页/共205页18锁阳【来源】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干燥肉质茎。【主产地】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陕西。野生,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粗壮,体重,坚实,色棕红,断面粉性,无筋脉。第79页/共205页(四)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1干姜【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主产地】四川。栽培,12月至第二年1月采收。【质量要求】根茎肥壮,皮细,坚实,内色白,粉性足,味辛辣。第80页/共205页2大黄(药用大黄)【来源】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40、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四川、重庆。栽培或野生,秋季采收。【质量要求】外色茶黄,内色黄褐,质坚实,气清香,味苦、微涩。第81页/共205页3川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主产地】四川。栽培,夏、秋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饱满,质坚实,内粉白。第82页/共205页4川木香【来源】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 var.cinerea Ling的干燥根。【主产地】四川、西藏。野生,秋

41、季采收。【质量要求】条均匀,质坚实,香气浓,味苦。第83页/共205页5杜仲【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主产地】四川、重庆、陕西、贵州等。栽培,春末、夏初采收。【质量要求】皮厚,片大,无粗皮,内表面暗紫色,胶丝多。第84页/共205页6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前两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

42、炉贝”。【主产地】四川、西藏、青海、云南。野生或栽培,夏、秋季采收。【质量要求】粒小均匀,色白粉性,质坚体重,味微苦甜。第85页/共205页7川牛膝【来源】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主产地】四川。栽培,生长34年后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粗直,分枝少,皮细,质柔,断面浅黄色,味甜。第86页/共205页8川芎【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主产地】四川。栽培,茎节繁殖,次年5月采收。【质量要求】个大饱满,质硬体重,外色黄褐,内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第87页/共205页9川楝子【来源】

43、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地】重庆。栽培,秋、冬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肉厚,外皮金黄色,果肉黄白色。第88页/共205页10升麻(升麻)【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茎。【主产地】甘肃、四川。野生,秋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质坚,体轻松,外皮黑褐色,断面黄绿色,无须根,残茎短。第89页/共205页11丹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四川、河南、陕西、山西等。栽培或野生,四川以栽培为主,秋季采收。【质量要求】野生者

44、:根粗长,色砖红,茎短,须根少。栽培者:根粗壮,分枝少,色红,皮细,质坚实。第90页/共205页12巴豆【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地】四川、重庆。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颗粒饱满,外壳淡黄,种仁黄白,不泛油。第91页/共205页13甘松【来源】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或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四川、青海。野生,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粗壮,色紫黑,质轻松,香气浓。第92页/共205页14龙胆(坚龙胆)【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坚龙

45、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云南、贵州、四川。野生,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根茎小,根粗长,色黄棕,味极苦。第93页/共205页15仙茅【来源】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的干燥根茎。【主产地】四川,贵州等。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根粗壮,无芦头和须根,质坚,断面棕褐色。第94页/共205页16花椒【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nl Sieb.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主产地】四川、重

46、庆、河北、山西等。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粒大,青椒外色青绿,花椒外色紫红,油性足,香气浓。第95页/共205页17佛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干燥果实。【主产地】四川、重庆、广东等。栽培,秋季采收,切片。【质量要求】片大完整,肉白,气清香。第96页/共205页18羌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及根。【主产地】四川、青海、甘肃等。野生或栽培,栽培者生长3

47、4年后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粗壮,环节紧密,断面紫红色,“朱砂点”明显,气清香。第97页/共205页19补骨脂【来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地】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南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质量要求】颗粒饱满,色绿、不开口,坚实,香气浓。第98页/共205页20.郁金(黄丝郁金)【来源】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块根。【主产地】四川。栽培,冬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饱满,质坚,气香。第99页/共205页21使君子【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48、【主产地】四川,重庆,广西,福建。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色紫褐,仁饱满,色黄白,油性足。第100页/共205页22.金钱草【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主产地】四川,陕西。野生或栽培,野生者57月采收,栽培者6月和9月采收。【质量要求】茎红,叶大、色绿。第101页/共205页23.枳实【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主产地】四川、重庆。栽培,56月采收。【质量要求】质坚体重,皮色清黑,肉厚色黄,瓤小,气清香。第1

49、02页/共205页24.厚朴(厚朴)【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习称“川朴”。【主产地】四川、重庆、湖北等。栽培,56月采收。【质量要求】皮厚,内表面色紫棕,油性足,香气浓,味辛辣、微苦。第103页/共205页25.黄连【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主产地】四川、重庆、湖北、云南等。栽

50、培,一般播种7年后采收。【质量要求】味连、雅连:条粗壮,质坚实,断面红黄色,味极苦。云连:条细结密,质坚光洁,外色黄亮,内色黄绿,味极苦。第104页/共205页26.黄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主产地】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栽培,春季采收。【质量要求】皮厚,片大,内色深黄,外色鲜艳,味极苦。第105页/共205页27.银耳【来源】为银耳科真菌银耳Tremlla fuciformis Berk.的子实体。【主产地】四川、贵州、陕西为老产区。栽培,夏季采收。【质量要求】朵大厚实,黄白色,有光泽,体轻,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