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79934132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利用轴对称研究某些最短路径问题.2内容解析最短路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初中阶段主要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为基础知识,有时还要借助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进行研究.本节课以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将军饮马问题”为载体开展对“最短路径问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的线段和最小问题,再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2、、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换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应用意识2. 教学目标解析学生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地点”“河”抽象为数学中的“点”“线”,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能通过逻辑推理证明所求距离最短;在探索最短路径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思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最短路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极值问题,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很少接触,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尚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具有实际背景的极值问题,更会感到陌生,无从下手.对于直

3、线异侧的两点,怎样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这一点到这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学生很容易想到连接这两点,所连线段与直线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但对于直线同侧的两点,如何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这一点到这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一些学生会感到茫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证明“最短”时,需要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与所求作的点不重合),证明所连线段和大于所求作的线段和,学生想不到,不会用.教学时,教师可从“直线异侧的两点”过渡到“直线同侧的两点”,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在证明“最短”时,教师可告诉学生,证明“最大”“最小”这类问题,常常要另选一个量,通过与求证的那个“最大”“最小”的量进行比较来证明.由于另取的点具有任意性

4、,所以结论对于直线上的每一点(C点除外)都成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 如图,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条路距离最短?说说你的理由.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说出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引入新课作准备问题2:如图,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村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连接AB,线段AB与l的交点即为泵站修建的位置【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把“同侧的两点”转化为“

5、异侧的两点”做铺垫2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问题3 相传,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城里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一天,一位将军专程拜访海伦,求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从图中的A 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 饮马,然后到B 地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他所走的路线全程最短?精通数学、物理学的海伦稍加思索,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后来被称为“将军饮马问题”你能将这个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吗?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回答,并相互补充,最后达成共识:(1)将A,B 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 抽象为一条直线;(2)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C,使AC与BC的和最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具体感知轴

6、对称图形特征的基础上,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3解决数学问题问题4 如图,点A,B 在直线l 的同侧,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C,使AC 与BC的和最小?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画图,相互交流.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作如下提示:(1)如果点B在点A的异侧,如何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C,使AC 与BC的和最小(2)现在点B与点A在同侧,能否将点B移到l 的另一侧点处,且满足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C,都能保持?(3)你能根据轴对称的知识,找到(2)中符合条件的点吗?师生共同完成作图,如下图.作法:(1)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2)连接AB,与直线l 相交于点C则点C 即为所求【设计意图】教师一步一步

7、引导学生,如何将同侧的两点转化为异侧的两点,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渗透转化思想.4证明AC +BC “最短”问题4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AC +BC最短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证明过程.证明:如图,在直线l 上任取一点(与点C 不重合),连接AC,BC,由轴对称的性质知, 在中,即AC +BC 最短 追问1:证明AC +BC最短时,为什么要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与点C但不重合)?师生活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最后达成共识:若直线l上任意一点(与点C不重合)与A,B两点的距离和都大于AC +BC,就说明AC +BC最小【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作法的正确性,提高逻辑思

8、维能力追问2:回顾前面的探究过程,我们是通过怎样的过程、借助什么解决问题的?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相互补充.【设计意图】学生在反思中,体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思想,丰富数学活动经验.5巩固练习如图,一个旅游船从大桥AB 的P 处前往山脚下的Q 处接游客,然后将游客送往河岸BC 上,再返回P 处,请画出旅游船的最短路径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独立完成画图,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策略和基本方法6归纳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本节课研究问题的基本过程是什么?(2)轴对称在所研究问题中起什么作用?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研究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体会轴对称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的重要价值.7布置作业:教科书复习题13第15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某实验中学八(1)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如图a所示两直排(图中的AO,BO),AO桌面上摆满了橘子,OB桌面上摆满了糖果,站在C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橘子再拿糖果,然后到D处座位上,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能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