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考点大全41279.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85665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3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工程师考点大全4127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网络工程师考点大全4127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工程师考点大全4127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工程师考点大全41279.pdf(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大全 第 1 章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3 1.1 计算机组成 3 1.1.1 运算器 3 1.1.2 控制器 3 1.1.3 存储器系统 5 1.1.4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5 1.1.5 指令流、数据流和计算机的分类 6 1.1.6 处理器性能 7 1.2 指令系统 9 1.2.1 寻址方式 9 1.2.2 指令类型 10 1.2.3CISC 和 RISC10 1.2.4RISC 结构特点 11 1.3 并行处理和并行处理机 12 1.3.1 并行性概念 13 1.3.2 并行性的等级 13 1.3.3 提高计算机并行性的措施 14 1.3.4 并行处理机 14 1.3.5

2、 双机系统 16 1.4 多处理机系统 16 1.4.1 访问存储器方式 17 1.4.2 互联方式 19 1.5 输入/输出及其控制 20 1.5.1 主要输入/输出设备 20 1.5.2 输入/输出控制器 21 1.5.3 外设的识别 21 1.5.4 外设的访问 22 1.5.5 常见输入/输出接口 26 1.5.6 联机、脱机和假脱机 28 1.6 流水线技术 28 1.6.1 流水线 28 1.6.2 影响流水线效率的因素 30 1.7 例题分析 31 第 2 章存储器系统 41 2.1 主存储器 41 2.1.1 主要知识点 41 .2.1.2 本节例题分析 42 2.2 辅助存储

3、器 44 2.2.1 磁带存储器 44 2.2.2 磁盘存储器 45 2.2.3RAID 存储器 45 2.2.4 光盘存储器 47 2.2.5 存储网络 47 2.2.6 本节例题分析 48 2.3Cache 存储器 52 2.3.1Cache 的实现 52 2.3.2Cache 的性能 55 2.3.3 本节例题分析 56 第 3 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59 3.1 嵌入式系统简介 59 3.2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 60 3.2.1 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 60 3.2.2 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 62 3.2.3 嵌入式系统的外围元件 63 3.3 嵌入式操作系统 64 3.3.1 嵌入式操作

4、系统简介 64 3.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66 3.3.3 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69 3.4 嵌入式网络与通信 74 3.5 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 78 3.6 嵌入式数据库技术 84 3.6.1 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特点和数据准确性 85 3.6.2 几种嵌入式移动数据库 86 3.7 嵌入式系统应用和发展 87 第 4 章操作系统知识 89 4.1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89 4.1.1 操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 89 4.1.2 多道程序设计 92 4.1.3 核和中断控制 93 4.1.4 进程和线程 94 4.2 处理机管理 94 4.2.1 进程的控制 95 4

5、.2.2 进程互斥与同步 95 4.2.3 进程调度与算法 97 .4.2.4 死锁 98 4.3 存储管理 98 4.3.1 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98 4.3.2 单一连续区管理 99 4.3.3 分区存储管理 99 4.3.4 虚拟存储器 100 4.3.5 页式和请求页式存储管理 101 4.3.6 段式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101 4.3.7 页面置换算法 101 4.4 设备管理 102 4.4.1 设备管理的概念 102 4.4.2 数据传输控制方式 102 4.4.3 缓冲技术 103 4.4.4 设备分配 104 4.4.5 虚设备与 SPOOLING 技术 104 4.4

6、.6 即插即用技术 105 4.5 文件管理 105 4.5.1 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 105 4.5.2 文件的结构和存取方式 106 4.5.3 文件共享和安全 107 4.5.4 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107 4.6 作业管理 108 4.6.1 作业的状态及转换 108 4.6.2 用户接口 109 4.6.3 作业调度算法 109 4.7 例题分析 109 第 5 章系统配置方法 121 5.1 系统配置技术 121 5.2 系统性能 131 5.3 系统 RAS 技术 135 5.4 例题分析 138 第 6 章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143 6.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案 143 6.1.1 软

7、件工程基本知识 143 6.1.2 结构化方法学概述 145 6.1.3 结构化分析 146 6.1.4 结构化设计 149 6.1.5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 156 .6.1.6 面向对象的分析 158 6.1.7 面向对象的设计 160 6.1.8 例题分析 161 6.2 开发环境 167 6.2.1 软件工具 167 6.2.2 集成开发环境 168 6.2.3 例题分析 169 6.3 软件测试与软件评审 169 6.3.1 软件测试基础 169 6.3.2 软件评审 171 6.3.3 测试设计和管理 172 6.3.4 例题分析 177 6.4 项目管理 179 6.4.1 制定项

8、目计划 179 6.4.2 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估 180 6.4.3 过程管理 184 6.4.4 配置管理 186 6.4.5 人员计划和管理 187 6.4.6 文档管理 189 6.4.7 开发组织和作用 190 6.4.8 成本组织 191 6.4.9 风险管理 193 6.4.10 例题分析 193 6.5 系统可审计性 194 6.5.1 审计方法 195 6.5.2 审计跟踪 195 6.5.3 在系统中纳入可审计性 195 第 7 章系统运行和维护知识 197 7.1 系统运行 197 7.1.1 系统运行环境管理 197 7.1.2 系统成本管理 197 7.1.3 系统运行

9、197 7.1.4 用户管理 199 7.1.5 设备和设施管理 199 7.1.6 系统故障管理 201 7.1.7 安全管理 201 7.1.8 性能管理 202 7.1.9 系统运行工具 202 .7.1.10 系统转换 202 7.1.11 系统运行服务标准 203 7.1.12 例题分析 203 7.2 系统维护 204 7.2.1 维护的类型 204 7.2.2 维护的实施 204 7.2.3 硬件维护、软件维护、维护合同 205 7.2.4 例题分析 206 第 8 章网络体系结构 207 8.1 网络拓扑结构 207 8.2OSI/RM209 8.3 应用层协议 212 8.3

10、.1FTP212 8.3.2Telnet214 8.3.3SNMP215 8.3.4DHCP216 8.3.5 电子协议 218 8.3.6HTTP219 8.4 传输层协议 220 8.4.1TCP220 8.4.2UDP224 8.5 网络层协议 224 8.5.1IP 地址 225 8.5.2 子网掩码 226 8.5.3IP 首部 227 8.6 数据链路层协议 228 8.6.1ARP 与 RARP228 8.6.2SLIP229 8.6.3PPP230 8.7 物理地址 231 8.8 例题分析 232 第 9 章编码和传输 239 9.1 调制和编码 239 9.2 传输技术 2

11、42 9.2.1 通信方式 242 9.2.2 差错控制 244 9.2.3 同步控制 246 9.2.4 多路复用 247 .9.2.5 压缩和解压缩算法 250 9.3 传输控制 255 9.3.1 逻辑链路层 256 9.3.2HDLC260 9.4 例题分析 265 第 10 章网络分类 273 10.1 网络分类 273 10.1.1 按地域围分类 274 10.1.2 按服务分类 275 10.2LAN276 10.2.1 访问控制系统 276 10.2.2 高速 LAN 技术 279 10.2.3 无线 LAN280 10.2.4VLAN283 10.3MAN 解决方案 286

12、10.4WAN 与远程传输服务 288 10.4.1ISDN288 10.4.2VPN289 10.4.3 帧中继 291 10.4.4ATM296 10.4.5 卫星通信服务 301 10.4.6 移动通信服务 303 10.5IP 路由 307 10.5.1 路由算法 307 10.5.2 网络协议 308 10.6QoS311 10.6.1QoS 技术 312 10.6.2QoS 管理和测量 313 10.7CGI314 10.7.1CGI 的工作原理 314 10.7.2CGI 与其他 WWW 技术的关系 315 10.8VoIP316 10.8.1VoIP 的基本传输过程 316 1

13、0.8.2VoIP 协议 317 10.9 例题分析 318 第 11 章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327 11.1 接入网的概念 327 11.2xDSL 接入 327 .11.3HFC 接入 329 11.4 高速以太网接入 330 11.5 宽带无线接入 331 11.5.1 主要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331 11.5.2WiMax332 11.5.3CDMA2000333 11.5.4WCDMA336 11.6X.25 接入 338 11.7DDN 接入 341 11.8 光纤接入技术 342 11.9 例题分析 344 第 12 章网络通信设备 347 12.1 传输介质和通信电缆 347 1

14、2.1.1 有线介质 347 12.1.2 无线介质 351 12.1.3 配线架 352 12.2 各类通信设备 353 12.2.1 多路设备 353 12.2.2 交换设备 354 12.2.3 转接设备 357 12.2.4 线路连接设备 357 12.3 网络连接设备 359 12.3.1 网卡 359 12.3.2 网桥 360 12.3.3 路由器 364 12.3.4 中继器 366 12.3.5 集线器 366 12.3.6 交换机 367 12.4 例题分析 370 第 13 章网络软件系统 375 13.1 网络操作系统 375 13.1.1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3

15、75 13.1.2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378 13.1.3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 378 13.1.4 网络通信的系统功能调用 378 13.1.5 远程过程调用 379 13.1.6 交易处理中间件 379 13.1.7 分布式文件系统 380 .13.1.8 网络设备共享 381 13.2 网络管理 381 13.2.1 网络管理的功能域 381 13.2.2 网络管理协议 382 13.2.3 网络管理工具 384 13.2.4 网络管理平台 387 13.2.5 分布式网络管理 388 13.3 网络应用与服务 389 13.3.1WWW 万维网 389 13.3.2DNS 域名服务 3

16、90 13.3.3 代理服务器 392 13.3.4 搜索引擎 393 13.3.5 视频点播 396 13.3.6 网络会议 397 13.3.7 远程教育 397 13.3.8CSCW 和群 398 13.4 例题分析 398 第 14 章网络安全 407 14.1 性和完整性 407 14.1.1 私钥和公钥加密标准 407 14.1.2 认证 409 14.1.3 完整性 411 14.1.4 访问控制 412 14.2 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护 414 14.2.1 防火墙 414 14.2.2 入侵检测 416 14.2.3 安全协议 416 14.2.4 硬件安全性 422 14.2

17、.5 计算机病毒防护 423 14.3 可用性 424 14.3.1 文件的备份 424 14.3.2 在线恢复 425 14.3.3 灾难恢复 426 14.4 安全保护 426 14.4.1 个人信息控制 427 14.4.2 匿名 428 14.4.3 不可跟踪性 428 14.5LAN 安全 429 .14.5.1 网络设备可靠性 429 14.5.2 应付自然灾害 429 14.5.3 环境安全性 430 14.5.4UPS431 14.6 风险管理 432 14.6.1 风险分析和评估 432 14.6.2 应付风险对策 433 14.6.3 部控制 434 14.7 例题分析 4

18、36 第 15 章标准化知识 441 15.1 标准化概述 441 15.2 标准的层次 443 15.3 编码标准 444 15.4 信息安全标准 446 15.4.1 国际信息安全等级标准 446 15.4.2BS7799 标准 447 15.4.3 国际信息技术安全标准 448 15.4.4 中国的信息安全标准 450 15.5 开放系统 450 15.6 数据交换标准 452 15.7 标准化机构 454 15.8 例题分析 456 第 16 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459 16.1 信息与信息化 459 16.1.1 信息的定义及其特性 459 16.1.2 信息化 460 16.1.3

19、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 461 16.1.4 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 462 16.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463 16.2.1 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义 464 16.2.2 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历程和策略 465 16.2.3 电子政务的概念、容和技术形式 467 16.2.4 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 469 16.2.5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470 16.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473 16.3.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 473 16.3.2 企业资源规划的结构和功能 476 16.3.3 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478 .16.3.4 企业门户 481 16.3.

20、5 企业应用集成 483 16.3.6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485 16.3.7 商业智能 487 16.3.8 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 489 16.4 信息资源管理 491 16.5 信息化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493 16.6 例题分析 494 第 17 章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497 17.1 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 497 17.1.1 著作权法客体 497 17.1.2 著作权法主体 498 17.1.3 著作权 498 17.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499 17.2.1 条例保护对象 500 17.2.2 著作权人确定 500 17.2.3 软件著作权 500 17.3 商标法及实施条例

21、 502 17.3.1 注册商标 502 17.3.2 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 502 17.3.3 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 503 17.4 专利法及实施细则 503 17.4.1 专利法的保护对象 503 17.4.2 确定专利权人 503 17.4.3 专利权 504 17.5 反不正当竞争法 505 17.5.1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 505 17.5.2 商业秘密 506 17.6 例题分析 506 第 18 章计算机专业英语 511 18.1 综述 511 18.2 试卷分析 511 18.3 例题详解 512 下篇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篇 第 19 章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521 19.1 应用需

22、求分析 521 19.1.1 应用需求调研 521 19.1.2 网络应用的分析 522 .19.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523 19.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523 19.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24 19.3 需求分析 526 19.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526 19.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527 19.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527 19.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528 19.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531 19.4 例题分析 532 第 20 章网络系统的设计 535 20.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535 20.

23、1.1 网络产品 535 20.1.2 网络技术 540 20.2 网络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541 20.2.1 网络设计目标 541 20.2.2 网络设计原则 542 20.2.3 网络设计标准 543 20.2.4 层次模型 544 20.3 网络系统的设计 545 20.3.1 确定协议 545 20.3.2 确定拓扑结构 546 20.3.3 确定连接 548 20.3.4 确定结点 549 20.3.5 确定网络的性能 549 20.3.6 确定可靠性措施 550 20.3.7 确定安全性措施 551 20.3.8 网络设备的选择 551 20.3.9 机房工程设计 552 20.3

24、.10 安全平台方案设计 552 20.4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 553 20.4.1 计划的制定 553 20.4.2 计划的实施 555 20.5 设计评审 555 20.5.1 评审容 555 20.5.2 评审的形式 556 20.5.3 评审的过程 556 20.6 备份路由设计 557 .20.7 例题分析 558 第 21 章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 567 21.1 物理层测试设备 567 21.1.1 电缆测试仪 567 21.1.2 网线测试工具 568 21.2 光纤测试技术 570 21.2.1 测试仪器 570 21.2.2 光纤布线系统测试 571 21.2.3 光纤连接

25、与链路损耗估算 572 21.2.4 光纤测试仪 576 21.3 网络监视器和分析仪 576 21.3.1 概述 576 21.3.2 微软的网络监视器 577 21.3.3 网络分析软件 578 21.4 过程监督 578 21.5 测试标准 579 21.6 连接测试 581 21.6.1 概述 581 21.6.2 电缆的 2 种测试 582 21.6.3 物理连接测试 583 21.6.4 逻辑连接验证测试 584 21.7 性能测试 584 21.7.1 性能指标 584 21.7.2 测试工具 585 21.8 其他测试技术 586 第 22 章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587 22

26、.1 概述 587 22.2 用户措施 588 22.3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 588 22.4 备份与数据恢复 590 22.4.1 网络备份系统 591 22.4.2 网络备份存储管理系统 592 22.4.3 存储的体系结构 592 22.4.4 备份策略 592 22.4.5 灾难恢复措施 593 22.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 594 22.6 实例配置 594 22.6.1 配置路由器 594 .22.6.2 主要命令介绍 595 22.6.3PIX 防火墙配置命令 596 22.7 例题分析 597 第 23 章网络系统的管理 605 23.1 网络管理概述 605 23.1

27、.1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元素 605 23.1.2 网络管理的功能 605 23.2 网络管理协议 606 23.2.1SNMP606 23.2.2MIB607 23.2.3RMON609 23.3 网络性能管理 610 23.3.1 网络性能分析 610 23.3.2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LAN 控制器)611 23.4 网络故障管理 613 23.4.1 常见的网络故障 613 23.4.2 网络故障的判断和恢复 614 23.4.3 常见网络故障诊断工具 615 23.5 网络安全管理 618 23.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618 23.5.2 构建安全的防护 619 23.5.3

28、安全机制 620 23.5.4 网络防病毒措施 623 23.5.5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624 23.6 例题分析 625 第 24 章网络系统的评价 627 24.1 系统评价 627 24.1.1 系统能力的限制 627 24.1.2 潜在的问题分析 628 24.1.3 系统评价的要点 629 24.2 改进系统的建议 633 24.2.1 系统生命周期 633 24.2.2 系统经济效益 634 24.2.3 系统的可扩充性 636 24.2.4 建议改进系统的要点 636 第 25 章网络系统实现技术 639 25.1 商用网络协议 639 25.1.1SNA/APPN639 .

29、25.1.2IPX/SPX641 25.1.3AppleTalk643 25.2 商务协议 645 25.2.1 扩展标记语言 XML645 25.2.2CORBA649 25.2.3COM/DCOM654 25.2.4EJB657 25.3Web 服务 660 25.3.1Web 服务相关技术 660 25.3.2Web 服务的特点 662 25.4 可靠性设计 662 25.4.1 硬件高可靠性技术 663 25.4.2 软件高可靠性技术 666 25.4.3 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 666 25.4.4 容错技术 668 25.5 远程访问服务器 670 25.6 多协议共存 672 25

30、.7 地址服务 675 25.7.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675 25.7.2IP 协议 676 25.7.3IPv6 技术 677 25.8DNS 系统 679 25.9 电子 680 25.9.1SMTP 协议 680 25.9.2POP3 邮局协议 681 25.9.3 多用途互联网扩展协议 MIME683 25.9.4 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 IMAP684 25.9.5LDAP 协议 685 25.9.6 列表 686 25.9.7WebMail687 25.10 电子新闻 688 25.11WWW 服务 689 25.12 负载均衡 690 25.13 电子身份认证 692 25.14

31、服务机制 695 25.14.1 服务供应商 695 25.14.2 供应商漫游服务 696 25.14.3 拨号 IP 连接 697 .25.14.4CATV 连接 698 25.14.5IP700 25.15 因特网广播 702 25.16 移动通信 706 25.17EZweb708 25.18 电子数据交换 709 25.19 电子商务 710 25.19.1 电子商务概念 711 25.19.2B2B712 25.19.3B2C714 25.20 电子政务 716 25.21 主机服务提供者 717 25.22ASP719 25.23 数据中心 720 25.24 例题分析 721

32、第 26 章网络新技术 727 26.1 光纤接入 728 26.1.1FTTH 接入 728 26.1.2 无源光网 729 26.2 无线接入 735 26.2.1 移动系统 735 26.2.2 无线局域网接入 740 26.2.3 微波接入 743 26.2.4 卫星接入 750 26.2.5 蓝牙接入 750 26.3 主干网络 751 26.3.1IPoverATM751 26.3.2IPoverSONET/SDH753 26.3.3IPoverWDM755 26.4 通信服务 757 26.4.1 全天候 IP 连接服务 757 26.4.2 本地 IP 网 758 26.4.3IPv6759 26.5 网络管理 762 26.5.1 基于 TMN 的网络管理 762 26.5.2 基于 CORBA 的网络管理 763 26.6 网格计算 765 26.7NGN 下一代网络 767 .26.8 光以太网 7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