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46890.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83936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4689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4689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4689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46890.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3 课时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 训练课 B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 ,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 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黄庭坚(1045 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 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

2、所。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 宾。醽醁(lng l,美酒名。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老子,作者自指。霜 竹,指笛子。(1 开头三句,作者描写雨后开阔的远景,用语十分传神。请从“净”“染”中任选一词,作 简要赏析。答:_ _(2 上阕词人是怎样从主观上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要赏析。答:_ _ (3 结合下阕内容,分析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 _ 答案(1“净”:化静为动(以动写静,生动地写出了烟消云散、雨水使天空澄清的动态 感。“染”:化静为动(以动写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已是极其妩媚的情态,“染”字更生动 地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2 三

3、个问句,一个反问,一个设问,一个一般疑问,整齐中富于变化,表达十分灵动;运用想象、比喻等手法,让嫦娥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 盘,驰骋长空,旧典翻新,想象奇特。(3 抒发了作者身处逆境乐观、旷达、豪迈的情怀。作者叙说自己“家万里”“平生”“江南 江北”点明其到处漂泊的身世之感(所处逆境;但他“不以迁谪为意”,仍然带领年轻人赏 月喝酒,“最爱临风笛”,先抑后扬,更突出词人面对人生磨难时豪迈乐观的情怀,表达 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向子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 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

4、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 还?【注】公元 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南宋 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同:通“彤”。鸾辂:帝王所乘的车驾。(1 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答:_ _(2“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_ _ (3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 _ 答案(1起笔设境,渲染氛围: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冷苍凉。展开联想(用典,吐露悲意:易水清寒,国家蒙难,其悲不堪。即景述怀,强化情感:彤云密布,关山 重重,肝肠寸断。(2 反衬。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

5、。(3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夜雨 薛 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 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桂玉:喻昂贵的柴米。(1 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答:_ _(2 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答:_ _(3 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答:_ _ 答案(1生活的艰

6、辛;命途的不顺;生命的衰老。(2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 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运用比喻手法,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3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 之景。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 王 珪【注】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

7、(1 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答:_ _(2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答:_ _ (3 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_ _ 答案(1 点题,点明时间、地点;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与尾联中的“故 国凄凉”“谁与问”相响应。(2 别渚孤鸟、数帆归舟,晚风凄凄、红叶凋零,寒云惨淡、楼阁昏暗。此两联一句一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天的萧索,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以哀景衬哀情,表现 了诗人凄凉而沉重的心情。(3 怀乡的孤独寂寞,怀古伤今的凄凉,国势日衰的悲愁,故国凄凉之感。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

8、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注】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 824,此诗当作于此 时。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比喻刘 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1 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答:_ _(2 试分析颔、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答:_ _ (3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答:_ _ 答案(1尚,“尚且”“还”“依旧、依然”之意,先主之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其当年叱咤 风云的英雄气概似存;境界雄阔,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表达

9、了作者面对 先主的崇敬景仰之情。(2 分别是用典和对比的手法。颔联用典故颂扬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英雄之志,意蕴丰富;颈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与他的短于教子和子嗣不肖相对比,抒发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叹。(3感叹后主刘禅的不肖;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总结了古今兴亡 的深刻教训,警策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户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1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答:_ _(2 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答:_ _(3

10、历代咏风的诗很多,如梁武帝、唐太宗的 咏风 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寓意的理解。答:_ _ 答案(1“诗眼”是“有情”二字。全诗扣住“风”的“有情”二字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 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松声。”(2 这首诗以“风”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加”字仿 佛风是急人所需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用“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对 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3 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具有平等普济的美德,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其“青 云之志”,着意赞美了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