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上.doc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7982543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上.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 -【道 经】-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以观其眇也;恒有,欲以观其所徼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道,是可以被掌握和遵循的,它不是恒定不变的。用名称对它进行表述是能够表述清楚的,这种表述不是恒久不变的。无,可以把它比喻为天地已经孕育,但是尚未诞生的那个状态;有,可以把它比喻为万物已经从母体出来了的那个状态。所以,长期的用“无”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以便观察它们细微的变化;长期的用“有”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以便观察它们所运动的轨迹。无与有两者都来自于道,名字不同,意义相同。它们扭曲了又扭

2、曲,旋转了又旋转,共同构成一个圆形的门,所有的奥妙都来自于这里。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都爱美,美是怎么来的呢?美是与丑比较而得来的。天下的人都喜欢好的,都追求好的,好的概念也是通过不好的东西比较而得到的。“有”与“无”是比较而存在的;难与易是相比较而存在的;长与短是相比较而存在的;高与低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声音也是高低音调配合而存在的;先与后也是相比较而存

3、在的;这个道理是不变的。基于上述道理,修德有成的圣人主动选择在事物尚未显化的时候去处理和解决问题,(或者翻译成:“圣人总是以“未雨绸缭”、“防微杜渐”的“无为”的方式去对待和处理问题。”)施行的是不用语言的教化;巧妙的让万物运作起来,而又觉得不是圣人发起的;把事情做成功了,不去享受功劳;正是因为不去享受功劳,因此不会被人们抛弃。第三章不上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 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则无不治矣。译文:即使是能力很强的人也不让他们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量才为用,各尽所能,使民众不因

4、为非分之想而产生争斗之心。不因为货物难得而把酬劳给的很高,按劳动的付出获得酬劳,使民众消除走捷径发财的心理,从而不生出盗窃的心态。不出现可能诱发贪欲的管理漏洞,避免民众不按照管理的规矩做事而获得好处,从而避免社会的管理陷入混乱。所以,修德有成的圣人治理民众使用的方法是:使民众心灵空明,使民众衣食富足,使民众削弱争斗,使民众身体强健。永远不让有才无德的人得势,不让欲望的力量过于强大;让民众明白哪些是不敢随便做的事情;这样就没有什么是治理不好的了。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具有作用力越大,反作用

5、的力量也越大的特性,当使用“有”的这种相对强大能量的时候,不能把它用到极致,要避免产生物极必反的后果。它像打漩涡的水一样,好像万物都按照这个规律在变化发展。因此它能够,消磨万物的锋锐、拆解万物的纠纷、调和万物的光芒、使万物同归于微尘。它像水那样清澈透明,似乎好像是若有若无一样。道是怎么产生的,我也不知道,应该说,它在还没有人类文明的时候就存在了。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天地运行的法则不是仁慈,而是把万物作为这个法则的参与者。圣人治理的法则不是仁慈,而是把百姓作为这个法则的参与者。天地之间的

6、道理,与拉风箱的道理是一样的。拉风箱的时候,回缩是在蓄势,越是推进就越把所蓄之势释放掉了。收集的意见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少。最好的办法是广泛收集意见之后,按照均衡的原则去解决问题。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译文:像山谷那样谦逊,神圣,不会消亡,这就是旋转的太极。这个旋转的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源,绵绵不绝啊,它似乎存在于任何事物之中,万物都使用它而它却没有减少。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而久,是因为天地不

7、是为了它们自己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才能够长久的生存着。所以,修德有成的圣人,总是最后考虑自身的利益,民众反而把圣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总是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民众反而把圣人很好的保护起来;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吗?因此才能够成就他最大的心愿。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 ,心善渊,予善天,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译文:最恰当的(处置方式)要像水那样。水,以恰当的方式利益万物,但是它所蕴含的相对强大的力量却是偏向于宁静的,水驻留在众人都不愿意驻留的低处,所以,几乎与道的法则相同。驻留在恰当的位置,具备恰当的包容和凝聚的品质

8、,根据天气的不同,恰当的变化为云、雾、雨、雪、霜、冰,水声恰当的反应水流的大小、缓急,通过河道和水渠的规正能够恰当的得到治理,依据水力的大小做恰当的事情在不同的季节恰当的作出不同的变动,正因为它不与万物争夺,因此没有忧患。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端着盛水的器物,已经满了,还要继续再往里面加水,还不如把这件事结束了。把刀磨的再锋利,也不可能长期让它保持锋利。金钱玉器装满房间,没有人能把它守得住。富贵之后骄傲自大,这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灾祸。完成了功业之后全身而退,这是天道的规律。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9、。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修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活国 ,能毋以知乎。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译文:将身体所承载的精神和营气合而为一,随时保持聚精会神的状态,而不能让精神与营气散漫。保持精神状态的专注并达到柔和的境界,去体会和学习婴儿的那种天真自然的状态。慢慢的练习,逐渐的清除那些浮现于脑海的、干扰自己清净和专注的画面。最后达到一点杂念都没有。因为对人民充满热爱,为国家的富强而付出努力,这样的人难道不可以让他们运用智巧吗?掌握了自然变化的众妙之门,对于道的这种众妙之门,无论是打开它或者关闭它都能够运用纯熟。这种人还需要继续当软

10、蛋吗?修德有成的人要把个人所了解的东西向四方普及和传播,这样的人难道不可以让他们运用智巧吗?保持德的生生不息,使德不断的积累,不断的生长德而不能大量的消耗它,使德不断的增加而不能去毁灭它,这就叫做变化的德。第十一章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而为器,当其无,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 ,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译文:用30根车辐条完成了车轮的制作以后,对这个车轮的关注力度就减小了,而对于用车轮制作车的关注力度就增大了。这种情况下,对于车轮的态度,就是“无”,对于制作车的态度就是“有”。用水和泥土制作成为器具以后,对制作器具的关注力度就减小了,而对于使用器具的关

11、注力度就增大了。这种情况下,对于制作器具的态度,就是“无”,对于使用器具的态度就是“有”。在房屋的墙上造窗户以后,对造窗户的关注力度就减小了,而对于使用房间的关注力度就增大了。这种情况下,对于建造窗户的态度,就是“无”,对于使用房间的态度就是“有”。所以,对事物的关注力度大就叫做“有”,之所以“有”,是因为需要利用它。对事物的关注力度小就叫做“无”,之所以“无”,是因为已经使用过了。第十二章五色使人之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五味使人之口爽,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译文:五色看多了眼睛不好,五音听多了耳朵不好,五味吃重了味觉不好,骑马

12、飞奔打猎容易使人心发狂,(情绪失去控制) 稀世珍宝会招来别人不留情面的强行抢夺。(财物失去控制)基于上述道理,修德有成的圣人治理国家,总是引导百姓要注重真实的、实际的生活,而不要注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东西。所以,思维的诱导是很重要的,民众去掉什么、选择什么要看怎么引导。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有何患?故贵为身以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己身以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译文:对待受宠和受辱,都应该像受到惊吓那样的小心和谨慎。最珍贵的道理是:最大的忧虑就是考虑自己的得失。什么叫做“对

13、待受宠和受辱,都应该像受到惊吓那样的小心和谨慎”?处在别人的下面被别人管制,才存在被上面宠爱的条件。无论是得到宠爱或者是失去宠爱都应该像受到惊吓那样的小心和谨慎。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最珍贵的道理是:最大的忧虑就是考虑自己的得失”?我之所有大的忧虑的原因,是因为做事情的时候我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如果我很少在乎自己的得失,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所以,最珍贵的是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天下民众之中,就像可以把自己全部托付给天下民众一样,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天下民众,这个时候,你还有什么东西需要单独拿出来再寄放在天下民众那里呢?第十四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

14、曰夷。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同眼睛去看,又看不见,所以把它叫做“微”。用耳朵去听,又听不到,所以把它叫做“希”。用手去抚摸,又感觉不到,所以把它叫做“夷”。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够彻底的把它追究清楚,所以综合起来把它叫做“一”。“一”这个东西:站在它的角度向上探究,它并不是没有依据的。站在它的的角度向下探究,它并不是不能明白的。寻找啊寻找啊,始终找不到最恰当的名称去表述它;它最终又归于什么都没有的境界,因此说它是“没有形状的那

15、个形状”;它是没有物象的那个物象。因此说它“隐没于视线之外的远方”;想跟随在它后面,又并没有看见它的结尾;想在前面迎接它,又并没有看见它的开头;它把握着当前的道,驾驭着现在的存有,凭借它就能知道过去的事物是如何开始的,因此说它是道的规律。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 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俨呵;其若客,涣呵; 其若冰泽,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 故能蔽而不成。 译文:过去那些能够恰当的运用道的人,对细微的事物观察的很仔细、对扭曲变化的整个过程了解的很透彻,他们做

16、得太深入了,没有办法用文字完全的记录下来。正因为没有办法用文字完全的记录下来,因此勉强做一个形容的话叫做“付出啊”。它就像冬天要去踩着河水过河,犹豫不决啊。它就像敬畏周围的邻居,恭敬而庄重啊。它就像去朋友家做客,轻松自在啊。它就像冰川湖泊蕴藏的水,蕴含丰富啊。它就像还没有加工过的木料,沉稳而厚重啊。它就像河流暴涨的浑水,浩浩荡荡啊。它就像河谷,浊流在这里经过变得安静,慢慢的清澈,安详的流动着,缓慢的向外流出。确保这种道的法则不让它走向极端。正是由于不让它走向极端,所以能够不断的面对和处理新鲜的事物不会因为不合时宜而被淘汰。第十六章致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天物芸芸,各复

17、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 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译文:在万物修养生息的时候,致力于不去打扰它们,这个态度要极端的鲜明。守护这种安宁的环境,在旁边监督。万物在我身旁自然的运作,我通过观察身旁的事物来了解万物复苏的进展情况。天下众多的万物,在恢复的时候生命的能量都回归到它们的根部,要宁静。宁静就叫做恢复生机。让万物恢复生机,这是一个常识。知道常识,是明智的表现。不知道常识就是荒谬。荒谬的胡乱作为就是灾难。知道这个常识,就会宽容,宽容就能够公正合理,公正合理就能够成为领袖,成为领袖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天下就能

18、够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就能够保持长久,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做,到死的时候都没有危险。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功成事遂,而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档次最高的是:下面的民众能够感觉到“道”的存在,并体会到它所带来的好处。档次差一点的是:因为没有掌握“道”,不能通过使用“道”带来的好处,因而去亲近赞美而实践“道”。档次再差一点的是:(对于“道”)不去亲近赞美和实践,而仅仅是敬畏而不冒犯。档次是最差的是:因为不相信道的存在,而不敬畏道,并且轻慢它、冒犯它。在信任不足的时候,就会产生不信任。(不信任就浮现出来了)谋划啊,我在谋划如何把讨论

19、“道”变得很高贵,当这个事情办成功以后,百姓因而都说是他们自己主动这样做的。第十八章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译文:所以,在“道”被广泛的荒废的时候,仁义就通过比较而产生了。在谋略和聪明通过比较而出现的时候,大骗子也就通过比较而产生了。在各种亲情不和睦的时候,孝顺和仁慈就通过比较而产生了。盟邦和国家黑暗混乱的时候,有节操的大臣就通过比较而产生了。第十九章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消灭了“圣人”的概念、不存在“智谋”的概念的时候,人民的

20、利益就能够百倍的增长。消灭了“仁慈”的概念、不存在“义气”的概念的时候,人民就能够恢复孝顺和仁慈。消灭了“奇巧”的概念、不存在“利益”的概念的时候,盗贼就没有了。下面这三句话,仅仅是用条文表述出来是不够的,要在所执行的法令中把它的含义包括在里面。反对弄虚作假,主张实事求是减少主观想象,消除贪得无厌。断绝盲目追求攀比,根除不满足的心态。第二十章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人熙熙,若享于太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之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鬻人察察,我独闵闵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

21、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译文:奉承的应答与反感的应答,这两者相比较它们之间的反差有多大?善良与邪恶,这两者相比较它们之间的感觉差异如何?别人敬畏你,你也不能够不敬畏别人。我看啊,这个道理一直都是生机勃勃而没有尽头的。众人都热闹而欢乐,就像是参加大型的庆典一样,就像是春天登高眺望美景一样。我保持淡泊的心境,而不是也像众人那样显现出兴奋的样子,就像没有发出笑声时候的婴儿一样保持着自然平静而纯真的状态,持续不断的保持着这种状态啊,就像没有结束的时候。众人都觉得很满足的时候,我却保持着警觉检查是否还有遗漏的地方。我的心是愚蠢的吗?稀里糊涂的样子啊。别人像摆摊的商人那样对细小的利益

22、精于算计,而我一个人却保持着庄重、关切、沉稳、低调的状态啊。像大海那样包容宽广而不在乎细小的得失啊!看问题看得很远啊!就像没有尽头一样。众人都觉得可以了的时候,而我却还要继续坚持甚至被人鄙视。我的目标完全与众人不同,而是把从道那里吸取养分看得很珍贵。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打一个洞去看德是什么样子的话,它是跟随于道的。道这个东西,似乎看得见又似乎看不见。似乎看不见啊!又似乎看得见啊!在这其中是有形象的;似乎看得见啊!又似乎看

23、不见啊!在这其中是有实体的。它深远而幽静啊,深奥而深沉啊。它里面有精华的东西,它里面有真实的东西。从古至今,它一直都在那里存在着,观看了所有事物的开端。我是如何了解到所有事物开端的情况的呢?就是因为这个。第二十二章炊者不立, 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译文:跪坐下来在桌子上做烹饪就不可能站着。只在乎自己的人,对其他事物就缺乏了解。自己看自己是看不完整的。自己征伐自己不算是功劳。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人就不会有进步。这是符合道的法则的。所以说,多余的食物会成为行走的拖累,万物都不喜欢这样。因此,欲望大的人不会在一个地方长久的

24、呆下去。第二十三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视,故章;不自现,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归之。 译文:有弯曲才能够首尾相顾,有偏斜才能够体现端正,有低洼的东西才能够盛水,有陈旧才会有新鲜,因为少,才能够得到,因为多,反而被多困惑。基于上述原因,修德有成的圣人始终以道的法则为天下百姓树立楷模。不刻意关注自己,因而对事物能够全面了解;不刻意显示自己,因而能够保持清醒和明智;赏罚不是出于自己的私欲,因而能够对社会有贡献;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不断的进步。正因为不与百姓争利,所以人们就没

25、有必要与他争利。古语说“曲则全”,并不是没有依据乱说的,这是因为用完全坦诚的心而使天下人心归服的原因。第二十四章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译文:少发号施令,利用自然的变化之道做事。冬日的狂风不可能刮一个早上,暴雨不能下一整天。一直持续不断谁能够做得到?天地之间的自然现象都尚且不能持久,更何况人呢。所以,研究道的人他们的共同点在道的问题上,修炼德的人,共同点在德上,那些迷失的人,共同点在迷失上。共同点在德上面的人,通过交流,能够加深对道的理解,道而能够使他们进步。共

26、同点在迷失的人,通过交流,反而让他们更加迷失,最终仍然被道淘汰。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那个事物是浑然天成的,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寂静啊,空旷啊,它唯一的存在着而没有变化,它可以孕育出天地,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给它取名叫做道,勉强对它做一个概括的话,就是“大”。这个“大”的特点是:它无限远的扩散开去,而又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道具有大的特性,天具有大的特性,地具有大的特性,统治权力具有

27、大的特性。国家有四个大的特性,而统治权力是其中的一个大。人的生存法则来自于他们所赖以生存的土地,那片土地的生存法则来自于那里的天空,那片天空的生存法则来自于道的法则,道的法则来自于本来就是的那个东西。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译文:以稳重作为轻松的根基;以宁静作为急躁的主导。因为这个原因,才德出众的人每天做事情都带着各种“轻重装备”,(适合用什么就用什么)。做官的人只有像圆环那样把各个方面都照顾到。才能像燕子那样光明正大的随意外出迁居而不招人厌恶。手握重兵、执掌天下大权的一国之主怎么能够对天下的百

28、姓轻率呢?轻率会导致国家的根基受到损失,急躁会导致国君领导地位的丢失。第二十七章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眇要。 译文:最恰当的行驶,不会留下车轮印。最恰当的言辞,没有值得指责的瑕疵。最恰当的计算,不需要计算工具。最恰当的封闭,没有打开的机关就无法开启。最恰当的绳结,不知道打结的约定就无法解开。所以,圣人永远用最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并且不抛弃任何人,对器物不因为东西不值钱而丢弃,这叫做完全彻底的明智。所以说

29、,最恰当的帮助人,是用最恰当的方式去教导他们。不恰当的帮助人,是用恰当的金钱去资助他们。不觉得教育他们是很珍贵的,不贪爱资助他们的金钱,虽然这种人对事物的认识完全的糊涂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是难得而可贵的。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译文:肯定刚健,坚守柔静,像溪流那样滋润天下。像溪流那样滋润天下,才能够使德长久保持而不会失去,只有德长久保持而不失去,才能够使自己

30、的德性回归到象婴儿那样的“专注、真实、自然、坦诚、清净”。肯定荣华,坚守忍辱,象山谷那样为天下而谦逊包容。象山谷那样为天下而谦逊包容。才能够使德长久保持充足,德长久保持充足,才能够恢复坦诚自然的人文精神。肯定显耀,坚守暗淡,为天下树立榜样。为天下树立榜样,才能够使德长久的传承而不出现偏差,德的传承不出现偏差,才能够使德永远的传承下去。当坦诚自然的人文精神扩散开来以后,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有用的人才,圣人量才为用,使得每个人才都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

31、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太,去奢。 译文:单纯依靠军事手段而想夺取天下并因此而行动的,我可以预见他们最终都不会成功。天下,是个神圣的东西,并不是单纯凭借强力可以得到的。单纯凭借强力去夺取天下的,终究都要失败,单纯凭借强力去执掌天下的,也必然失败。事物总是变化的,并行也可能变成跟随,呵气也可能变成吹气,陪同也可能变成分离。基于上述道理,圣人极力避免过度、极端、奢侈。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 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不以取强焉 。果而勿娇,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蚤已。译文:运用道的法则辅佐一国之君的时候,不以单纯

32、的强大武力而称雄天下。任何事情都存在反作用的力量。战争军队所经过的地方,留下的是一片荒芜。善于运用武力的,讲求的是最终达到的目的,而不在于是不是通过武力征服而得到。达到了目的,就不要再继续施展强大的武力;达到了目的,就不要再继续炫耀强大的武力;达到了目的,就不能够对被征服者横征暴敛;使用其他手段达不到目的,只能选择武力征服,就算是达到了目的也算不上真正的强大。任何事物,当步入到必须使用强力解决问题的阶段,就意味着衰退开始了。这叫做不符合道的法则,不符合道的法则就把死亡的时间提前了。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

33、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 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 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译文:兵器这个东西,不是祥和的器具。任何生命都可能厌恶它。所以,千万不能让那些欲望大的人掌握这个。才德出众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偏向于积极的态度;在使用兵器的时候,要偏向于保守的态度。所以,兵器不是才德出众的人经常使用的器具。正是因为兵器是不祥和的器具,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用。用兵,要快速解决战斗,不能让人们觉得美好,如果把它夸得很美好,那么就是在引导百姓变得喜欢杀人。一旦喜欢杀

34、人这种观念扩散开来,就不可能用这个方法带领人民实现取得天下的愿望了。基于上述道理,吉利的事情要积极的重视,不吉利的事情重视的程度应该保守一些。基于上述道理,管理军队的副职将领,要选择那些积极的人担任;管理军队的正职将领,要选择那些保守的人担任。要采取对待不吉利事务的处理态度与军队将领们交流。杀的人多了,就要表示悲哀、哭泣,在战争胜利以后,要给这些死亡的人举办丧礼,妥善的处理这些后遗症。第三十二章道恒无名。 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于江海也。译文:道永远都是存

35、在于那些细微的概念之中。自然质朴的文化底蕴虽然是小事情,天下没有人敢轻视这件事。王侯们如果能够坚守这种自然质朴的文化底蕴,天下万物就会自然而然的归顺和服从,天地就和谐交融,就会风调雨顺,民众不需要强行的命令就能够做到自然均衡。最开始制定管理规则的时候就要着重强调这种自然质朴的文化底蕴。当自然质朴的文化底蕴已经在管理规则中进行了表述并且得到了强调的时候,也应该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就不会有危害了。使道在天下传播开来,就像谋划如何把小溪汇入江海一样。第三十三章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36、。译文:能够了解别人的表面和内在,才是真正的了解。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是真正的明智。能够战胜对手,才是真正的有力。能够战胜自我,才是真正的强者。能够知到满足,才会真的富有。能够在困难和挫折中坚强前进,才是真正的有志气。能够始终保持本色,才是真正的长久。能够在死去以后不被后世忘记,才是真正的长寿。第三十四章道泛兮,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译文:道如同水面的波浪一样是起伏波动的,并不是恒定的处于静止的状态,因而圣人对待这种现象的方法也是可以左、可以右的,可以激进也可

37、以保守的。圣人把事情办成功、办妥当,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显赫。万物都归顺于他,而他自己从不把自己当成主宰。因为他的欲望永远是最小的,也可以说它渺小。万物都归顺于他,而他自己从不把自己当成主宰。也可以说他伟大。所以,圣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是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伟大,所以才能成就伟大。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译文:(圣人)驾驭着大的方向,让天下民众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而没有受到危害,使天下民众得到安定、公正、顺畅而和谐。使民众因为得到奖励而快乐,事情做出格了能够得到

38、及时制止纠正。所以,依据道的法则所宣布的奋斗的大目标应该这样表达:它平淡啊,就像是品不出味道一样;仔细看它,又是看不完整的;仔细听它,又是听不完整的;使用它,又是永远都没有结束的。第三十六章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兴之。将欲夺之,必古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示人。译文:要想拾取,就需要先有丢掉。要想弱化,就需要先有强化。要想去掉,就需要先有兴盛。要想夺取,就需要先有给与。这就叫做秘密的进行、聪明的举动、利用柔弱方法战胜刚强。就像鱼依靠深渊来隐蔽自己一样,能够为邦国带来利益的东西不能轻易泄露给别人。第三十七章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译文:道永远存在于那些细微的概念之中,王侯们如果能够坚持重视事物发展变化的细节,天下万物就不需要外力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而然和谐的转化。在万物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欲望这种空隙,我就用自然质朴的文化底蕴这种细小的观念去把这些空隙填满。这是为了不让欲望这种东西有存在的空间,由于欲望这种东西没有存在的空间,因而就能够让民众得到安宁,天地也就自然而然的回归正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