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心境提高教学效率.doc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79723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和谐心境提高教学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设和谐心境提高教学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设和谐心境提高教学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和谐心境提高教学效率.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设和谐心境提高教学效率创设和谐心境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心理调控和优化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心理调控和优化的实践与研究的实践与研究摘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汲取了近年来成就目标理论的积极因素,在历经两年的实践研究中,针对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优化,初步探究出一些学生课堂学习心理调控和优化的策略和方法:教师方面激发认知冲突,引起学习需求;学生方面通过亲身体验,改变学习态度;师生群体开展团体协作,享受成功的乐趣。关键词激发认知冲突亲身体验团体协作一、问题的提出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和核心部分,这一方面与教育实际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关,另一方面还由

2、于许多心理学家都把学习心理看作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在 20 世纪初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前,心理学家们就已十分重视学习心理的研究。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习心理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早期的联结论逐步转化为现代的认知观。与之相适应,教学的重心从课程转向学生的认知,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就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心理学研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大多数课题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际,这使学习心理研究长期停留于从理论到理论的层面,而难以切实地解决一些教育实际问题。尽管现代认知理论提倡学习的应用研究,但很多研究成果仍然与教育实际有较大差距,

3、难以真正地为教育实际服务。(二)学习心理研究领域尚需进一步扩大学习心理的研究多停留于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研究,而较少涉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以及影响学习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研究。对教育实际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如何学习阅读,如何建立良好、有效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优化等等,缺少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因此,很难起到对教学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

4、己的学习方式。 ”并且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就目前教育、教学现状看,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偏重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忽视了学生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这种教育功利主义的倾向,不仅使学生发展空间变窄缩小,造成了他们人格依附、心理危机四伏的不良现象,而且戕害了学生的心灵、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尽管众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惧怕学习、不思学习、回避学习,这与我们正在倡导的“学习化社会”、 “终身学习”形成强烈的反差。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学生学习心理的实践和研

5、究,旨在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入手,调控和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二、采取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在课堂教学的心理结构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组成学生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智力因素可以具体地形成和表现为各种能力,它们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和处理工作;非智力因素可以形成和表现为学习态度或情绪,它们不直接介入学习,而是以动机作用为核心,调节着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情感手段的主要方式之一;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研究和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它能有效

6、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体验,学生的学习具有能动作用。所以教学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抓智力因素之外,还必须强调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做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补。在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待学习的心理态度或情绪反应(以下出现的学习心理都仅指心理态度或情绪反应) ,采取良好、有效的课堂教学心理调控策略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诸方面进行调控,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一)教师方面-激发认知冲突,引起学习需求认知冲突是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重要诱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试图以

7、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知心理上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的反射,从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架设起学生认知结构与教材认知结构间的桥梁,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调控和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调控和优化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语文,达成目标的内在动力。在学习动机里,起积极主导作用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价值的认识。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认识上的需要,以及发现知识的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新奇、疑难之处,激起学生思维

8、冲突,激发需要,使之认识到学习语文本身的价值,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地去学习语文。强化认识情感。在语文学习的价值认识与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体验中强化学习动机。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重要性教育灌输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悟文本,强化热爱祖国语言的内心体验,并将其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因。强化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及学习价值,激发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全力以赴投入到学习之中。当然,每篇文章每堂课的目标要求不可能也不会是一样的。教师要探索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教材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了解学生的

9、已有知识水平、思想觉悟与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导学方法。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要把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正在成熟阶段的一系列机能激发和调动起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两幅或多幅生动画面让学生观察,比较异同,学生往往会兴趣浓厚,爱看爱说,容易引起探究的需求。在啄木鸟和大树一课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两幅色彩鲜艳而又富有动感的画面,一幅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另一幅是一棵枯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了两棵树的异同点。并随机告诉学生,这两棵树干同样粗大的树,其实本是一棵树,这棵枯树原先就是那棵枝叶茂盛的树(多媒体演示) 。结果,学生提出了问题

10、:“原来枝叶茂盛的树怎么会成了一棵枯树?”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正是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趣的形象比较,引起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津津有味的学习活动中。强化社会信息。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信息交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视野,广阔的追求,以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依据课内教材内容,随机引导与文本思想内容相近读物的带读或信息的收集,注意引进时代活水,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以便与社会生活的节奏、科学发展的节奏相适应,使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现代社会同步。最终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读的书越多,就越感到自己知之太少,也就越激发起学习知识的强烈欲望。我在上三年级青蛙的眼睛 (浙教版第六

11、册)这一课时,让学生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们有的说,人们利用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有的说,人们研究青蛙的眼睛敏锐的特点制成了“电子蛙眼”,用来监视飞机,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等。我随机出示“人们还研究了() ,制成了() ,用它来干() 。 ”让学生试着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大家发言热烈,有的说,人们研究了鱼的体形造出了船,用它来跨越江湖;有的说,人们研究了飞鸟制成了飞机,用它来飞行等等。我问学生:“如果我们想知道得更多,你还有什么办法呢?”学生们有的说,上网寻找资料;有的说,到新华书店、图书室去收集资料;还有的说,向爸爸、妈妈、老师请教,也可以向有关的专家请教等。接着老师就带

12、领学生分组到电脑室上网,到图书室寻找资料。学生们在收集资料中知道人们研究了鱼的眼睛造出了鱼眼相机,用它来航天摄影,军事侦察;研究了蝙蝠造出了雷达,用它来反空袭;研究变色龙,研制出了人造保护色,用它来保护自己等,这些信息的了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纷纷表示自己现在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创造出更先进更神奇的东西,为人类服务。2、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一种以精神需要为基础的认识兴趣,它表现为对语文学习本身具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强烈地倾向于去掌握语言表达艺术。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稳定的因素。它可以消除由紧张的思维活动带来的心理疲

13、劳,调节重复的学习活动带来的生理疲劳,淡化情绪生活中的焦虑水平,恢复业已倾斜的心理平衡等,使得教学在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中获得寓教于乐的功效。因此,诱发兴趣是调控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采取了下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因素。教师的语言儿童化,力求形象生动,以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兴趣盎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情境诱导,或用直观演示、模拟表演、暗示启发等多种方法,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个性化。课前认真备课,了解学生,使输入的信息符合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课堂上仔细观察,以敏锐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捕捉学

14、生瞬间的语言、表情、姿势等表现以及时调控,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和教材融为一体,能和学生融为一体。课后热情关心、帮助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情境之中。3、调适和激励学习情感。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人们感受、理解、记忆、思考并运用知识的过程,始终离不开情感活动参与。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梁启超曾形象地指出:“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这就是说,情感在人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

15、用,它不是人的行为的简单伴随物,而是能对人的行为以及其他心理能力发生强有力影响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情感体验向人们提供不同的行为动机,积极的情感有利于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中需要的满足与否密切相关,并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当学生获得成功,得到师生好评,学到新知识,满足求知欲,产生兴趣时,就会得到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为此,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过程。课始,教师帮助学生向课文相应的情感转换,进入角色,诱发“预备情感”和“接受情感”。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或对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形成一种期盼欲望,关注心理,我常常从课文中

16、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结局,或者几句饶有趣味的导语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起学习的欲望和情感。例:寒号鸟是一个民间故事。在揭示课题时,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来讲一个民间故事(只一句话,令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坐好,因为他们最爱听故事) 。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的山脚下,有一堵石崖(随机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你从这山脚下经过(一个假设,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进入情境) ,你会听到从石崖里来的小鸟的哭叫声:哆啰啰,哆啰啰,叫声十分凄惨(这哭声开始牵动孩子的心:小鸟为什么会哭?) 。人们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在石崖图上出示一只寒号

17、鸟) 。 (随着板书课题,教学号,是号哭、 号叫的号,读第二声。 )他们一直觉得这小鸟的叫声多么难听,又多么可怜。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冬夜号叫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石崖对面的大杨树上(石崖图的对面出示大杨树和树上的喜鹊图) 。这一段启始课的导入,不但帮助学生搞清楚课文的主要角色,居住的空间位置,并且以角色的特点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激起,关注寒号鸟悲惨的命运的造成原因,促使他们伴随内心情感去初读课文。课中,教师深切关注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激情点,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使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多元互动,相互碰撞而产生共鸣

18、。在上小小的船一课感悟课文时,学生从“弯弯的”、 “小小的”等形容词的重迭,体会到月儿很可爱,接着大屏幕出示一张蓝天新月图:“这弯弯的月儿怎么样?”促使观察与想象的结合,学生说:“这弯弯的月儿两头尖尖的像小船, ”“这弯弯的金黄的月儿,像香蕉”这种幼小心灵对月亮的憧憬,为下面飞上月亮作了必要的铺垫。这时,我顺势一问:“那为什么课文中的小朋友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而不说像香蕉?他想做什么呀?”这一问一启,学生顿觉感悟:“像小船才好坐,香蕉好吃不好坐。 ”“那你们想不想到这小小的船上去?”问题顺乎孩子的情感发展,他们眯上眼看着弯弯的月儿,听着琴声,看着,听着,美美地想着,片刻,他们兴奋地说:“我上去

19、了!”“我的腿变长了!”“我的身子变轻了!”啊,多么真切的感受,图画、音乐与老师的描述结合,使他们体会到诗人在这四行小诗中倾注的情感。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景中,教学活动一旦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必然的。课尾总结“高浓度”,做到水到渠成,过渡自然。根据学生的归纳概括,并更深层次地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使学生带着激情,带着悬念走向课外,将课内活跃的思维、涌动的创造精神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意未尽”的效果。学了动物过冬一课,可激发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其他小动物的过冬方

20、式的兴趣;学了家乡的秋白梨 ,可激发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大头菜、一口茄等的兴趣。(二)学生方面-通过亲身体验,改变学习态度一个对学习积极乐观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是不会轻易放弃学习的,只会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欣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尝试体验,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起学习的乐趣,改变以往消极的学习心理,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就某个问题、某个情节,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感悟文本、合作探究、学当小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不注意的细节,引发其潜在的好奇心。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当当小老师,把自己在自读课文时觉得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提出来领着大家读一读;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问

21、问同学,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在感悟课文时,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例如,采用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角色换位,理解他人的感情,共享他人的快乐,分担他人的痛苦,移他人之情于自己之心中,通过换位体验,把他们的情感和精神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心灵,使教学活动变得生机勃勃,把课堂变成学生精神的家园。在教学小马过河一课时,课文的对话比较多,角色也多,在朗读指导中,我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假如你是老马、小马、小松鼠、老牛,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那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读?你能试试吗?”学生的朗读兴趣很浓,学习热情很高,通过生动有趣的朗读,表演读,学生感受到课文的情意,增强了情感体验,受到了

22、情感的熏陶。班中有几个朗读能力较差不喜欢读课文的学生,自从让他们当着全班同学多次尝试朗读后,竟喜欢上了朗读,不但朗读能力提高很快,而且喜欢上了学语文。(三)师生群体开展团体协作,享受成功的乐趣追求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心理倾向。当一个学生遭遇失败时,同伴的讽刺、嘲笑,容易加重其心理负担,使他产生沮丧、羞愧乃至暴怒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等消极情绪。反之,如果老师、同学们能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就能增加其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观念,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教师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

23、心境、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交流、合作,使人人都能在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体中健康成长。三、实践所取得的成效由于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教学中度过,因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调控和优化的主要阵地。只有在课堂中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并调控和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乐学、会学和善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克服课堂中的消极学习心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从教学实践看,效果明显根据平时教学实践,特别是研究课、公开课的上课情况看,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民主交流气氛和谐,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充

24、满自信,愉快学习。从课堂反馈情况,以及学生作业、考查、说话和作文比赛等成绩来看,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大提高。1、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顺其自然,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所谓“自然”,是指学生的本身特点和发展规律,所谓“顺其自然”,就是教学必须遵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认知、情感发展不均衡,所以还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即因材施教。“顺其自然”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学生在智力发展上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决定他们在学习态度,认识水平方面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分层教育。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能使每个学生做到学有所得,使每个学生亲身体验到克服困难而

25、得到的成功喜悦,从而产生更大的自信心,使求知欲更加旺盛。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不以知识为本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之自由、舒展、健康地成长。对于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引导其发挥自己的观察、想像和综合能力,指导其阅读课外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多答有深度的问题,激发其探索精神。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多创造成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成功的愉快。如,上课时复习提问、判断是非等,教学中多在学困生中进行。由于是基础知识练习,他们很容易获得成功,从而改变了他们自卑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又使学困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重

26、视和信任。我还采取问卷、交谈、游戏和观察等方式对 53 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 20 位学生或多或少惧怕学习,不思学习,回避学习,表现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较被动,缺乏自信,喜欢做小动作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方面的,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当然也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形成了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这部分学生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传授方式,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

27、机会,让学生主动和文本对话,和同学对话,和老师平等对话。同时,教师珍惜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加以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改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不懂的地方打个“?”。学生读完后,提了好多问题。作为老师的我就称赞这些同学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结果,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更高了。其中有一位学生提出:“小鸟说青蛙弄错了,青蛙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青蛙到底弄错了没有?”于是,我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再把各自的看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一听说要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学

28、习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先认真地在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去读去思考,在小组内大胆提出各自的看法,合作研究问题。在小组交流探究结果时,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小组认为青蛙弄错了。因为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而天应该像小鸟说的那样无边无际,很大很大的。结合这些小组的发言,我请大家一起看一段动画演示。学生们看到小鸟飞过田野、大海、森林小鸟飞的地方很多,知道的也很多。天确实像小鸟说的那样很大很大的。但还有的小组认为青蛙也没有弄错,它坐在井底看天,天确实只有井口那么大。于是,老师引导学生把作业本卷成筒当作井看天花板,学生看到筒壁挡住了视线,看不到筒口以外的天花板,看到的天花板就只有筒口那么大。同样,青蛙坐在井里

29、看天,井壁挡住了视线,看不到井外的天。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弄错。那么,青蛙到底有没有弄错?各小组再一次读书、讨论,最后,在老师的点拨下,一致认为青蛙确实弄错了。青蛙坐在井底看天是错误的,只要它跳出井口来看天,就会认为自己弄错了。小鸟没有弄错,天应该是很大很大的。由此可见,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自己提出问题,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合作中探究问题,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是他们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平等与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情感效应,老师掌握得好,会使学生备感亲切,激发其认

30、识向纵深发展,丰富其知识内容;反之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反感的心理。教学中,我们努力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尊重学生所表达的感受,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对学生的发言使用“答得好”、“对”、 “不错”、 “这样好”、 “试试看”、 “说下去”等一些赞赏或鼓励的话,并接纳来自学生的意见、建议,把学生的思想整理后再重述出来;对学生的发问,有意要学生回答,从而引发较多学生的自发行为,进而达到乐学、会学和善学。但是,小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常常缺乏理性认识,他们的目的性、自制力、持久性等不够成熟,却又天生好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所以,我总是以稳定

31、的情绪,激励的手段,耐心的引导,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例如,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发现有一位学生不守纪律,低着头正津津有味地玩着铅笔盒中的铅笔和尺子。我就趁着学生们自读课文的机会,走到他的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以信任的目光看着他,对他点点头,悄悄地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接下来的时间中他在课堂的表现是认真的、积极参与的,他觉得:这是老师对他的关爱。事实上,老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个眼神,一句话,无一不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师生的情感互动一旦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就能成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实践证明,没有愉快的学习势必导致被动,甚至对立、封闭;而愉快

32、的体验则会起到积极的诱导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生命与活力,孩子又怎会厌倦?(二)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正是教师艺术成熟的标志,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我们课题组创建的小学语文“说图悟文尝试发现”教学模式正体现了这种特色。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口语、思维活跃,识字进程滞后的特点,扬其长,补其短,大胆采用变序教学,依据教材插图多的优势和儿童喜欢看图听、说故事的特点,通过观察说话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在学生主动参与中有目的有层次地培养观察说话的能力,力求看说听读写与字词句段篇的有机结合,力求教师的主导、教材的示范和教

33、具的运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观察说话的愉悦尝试中学会知识,在尝试感悟中学习探索,学得主动、学得开心,负担轻,效果好。(三)调控课堂教学心理,优化教学过程,培养了健康的学习心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好问、好奇、好动、好胜,但意志力薄弱,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稳定。新鲜、新奇的东西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直观的,情感容易受到感染等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让学生想学、乐学。低年级的教材,插图精美,课件生动鲜明,引人入胜。在教学中我

34、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图像、音乐渲染等方法创设情境,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引发澎湃的情感冲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阅读教学时,我更重视教师的感情范读,恰当地用声音、身体语言准确地传情达意,震动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为课堂创造生命与活力,激发了学生想学的内在动机,促进了学的效果。事实证明,把时间还给学生,敢于放松,善于放松,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包揽太多是无益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的,灌输只能压抑孩子的天性,抹杀兴趣的火花,课堂上看不到兴趣的火花,那就会是一潭死水,毫无生命力。我努力把握好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通过分层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感到成功的

35、喜悦,学生个性品质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学习的新动力。这样,孩子们不但乐学、会学,善于学习,并且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营造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活用教材,教师教学要个性化,能激发学生学习需求。(二)提供创造学习的气氛:民主、安全、幽默、开放,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情境。(三)善于运用创造性的提问技巧,多鼓励学生提问,并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四)不过早下结论、作判断,鼓励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五、课题研究的结论及思考通过两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我班 53 位学生中,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或多或少有学习消极心理的近 20位学生学习自信心大大增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语文老师,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兴趣,乐学、会学语文了。思考一: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入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还需进一步探究。思考二:促进体验成功,自我发展的评价还需进一步研究。思考三: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反省学习思考的内在过程”, “启发学生不断调控,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