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oc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7969078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 艺 导 则DL/T 55194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Creep Cavity Inspection of Low Alloy Heat Resistant Steel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4-08-03 批准1994-12-01 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导则规定了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的试样制备、复膜方法、孔洞识别以及孔洞定量参数的测定等检验技术工艺。1.2 本导则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经长期运行后的低合金耐热钢高温蒸汽管道、管件、集箱等 承受金相显微镜的蠕变损伤检验,如

2、15Mo、12CrMo、15CrMo、12Cr1MoV、2.25Cr-1Mo 等钢种,9%Cr、12%Cr 及奥氏体不锈钢的蠕变损伤检验,可参照使用。1.3 检验蠕变孔洞的目的在于测定钢中蠕变损伤程度,并为推想管道、管件和集箱等高温部件的剩余寿命供给依据。2 技术术语2.1 蠕变损伤金属部件在确定的温度和持续应力作用下产生缓慢的蠕变变形,由此导致金属材料微观组织和宏观组织上的不连续性,例如蠕变孔洞和蠕变裂纹等,以及蠕变强度下降的现 象。2.2 单个蠕变孔洞个别或少量晶界上的孔洞,主要分布在与主应力垂直的晶界上。2.3 方向性蠕变孔洞优先分布在与主应力垂直的晶界上,数量较多但未成链串状。2.4

3、链状蠕变孔洞孔洞在晶界上呈链状。2.5 微观蠕变裂纹1 个或几个晶粒长的晶间裂纹。2.6 蠕变孔洞参数蠕变孔洞的计量参量,如孔洞平均直径 dcp、孔洞面积率 f 和孔洞密度cp 等。2.7 金相覆膜金相样品外表经浸蚀产生外表浮雕,并以塑性物质膜印复制,再用于观看的一种间接样品。3 检验部位的选择3.1 依据管道及管件金属的蠕变损伤分布规律,检验部位应选在部件应力集中区域或应力 较大区域,如弯管外弧外外表、蒸汽阀门阀壳变截面处、变径管的过渡区、三通肩部和腹部、管系应力危急点及几何尺寸不连续处。3.2 金属组织变化区域,如焊缝熔化金属区域和热影响区。3.3 运行时经常超温的部位。4 试样制备4.1

4、 粗磨4.1.1 用砂轮机磨出供金相检验用的小平坦面,打磨深度原则上以去除氧化脱碳层为准。4.1.2 用磨光机或其他工具打磨出约 20mm30mm 的光面区,有的部位因位置限制或尺寸限制可适当减小。4.2 精磨4.2.1 承受金相精磨机或手工磨制,亦可承受取得同样效果的其他类似方法进展。4.2.2 精磨程度:砂纸粒度由粗到细,每道砂纸的打磨方向换 3090,以前道砂纸磨痕全部消逝为准。4.3 初浸蚀4.3.1 浸蚀液为 4%的硝酸酒精溶液。4.3.2 浸蚀时间约 10s。4.3.3 清洗。4.4 抛光与浸蚀4.4.1 根本方法4.4.1.1 承受抛光-浸蚀交替重复进展,以抛光-浸蚀为 1 次,

5、共需进展 4 次。4.4.1.2 抛光方法有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4.4.1.3 抛光后浸蚀剂为 2%硝酸酒精溶液。前 3 次浸蚀时间每次约 10s,最终 1 次浸蚀时间约 30s。4.4.1.4 在抛光浸蚀中,除承受 2%硝酸酒精外,尚可承受 2%硝酸酒精+4%盐酸酒精溶液混合液。4.4.2 机械抛光浸蚀工艺4.4.2.1 可用任何一种机械抛光方法,如用中厚绒布加抛光膏或抛光粉进展抛光。4.4.2.2 机械抛光-浸蚀方法a. 用 6 m 膏剂(或抛光粉)进展抛光 23min,然后用 2%硝酸酒精浸蚀;b. 用 3 m 膏剂在中厚绒布上进展抛光,抛光时间是 a 的 2 倍,然后用 2%硝酸酒精浸

6、蚀,重复 3 次。4.4.3 化学抛光-浸蚀工艺4.4.3.1 抛光液配方:蒸馏水 100mL,双氧水(30%)40mL、草酸(AR)1)2.53.0g,氢氟酸(AR)33.5mL。配制程序:蒸馏水+草酸搅拌+双氧水搅拌+氢氟酸搅拌。注:1)AR 指分析纯。4.4.3.2 化学抛光-浸蚀程序a. 承受塑料制抛光液瓶,边滴溶液边擦拭,擦拭次数为 3060 次/min 为宜;b. 第 13 次抛光时间每次约 60s,浸蚀时间每次约 10s;c. 第 4 次抛光时间约 60s,浸蚀时间约 30s;d. 第 4 次抛光后的清洗浸蚀清洗吹干程序动作要快速,抛光面上不得消灭银白色灰雾区。4.4.3.3 抛

7、光和浸蚀时间可视部件温度凹凸适当调整。5 金相覆膜5.1 覆膜材料5.1.1 用厚度为 0.51mm 的无色或深色有机玻璃片作为覆膜片,溶剂为三氯甲烷 (AR)。5.1.2 用厚度约为 80 m 醋酸纤维纸作为覆膜片,溶液为丙酮(AR)。5.2 覆膜制作5.2.1 覆膜片与金相检查面间充以溶剂,对有机玻璃片溶解 34s 后稍加压力,加压时间为 23min。5.2.2 枯燥时间应依据覆膜材料和工件温度的凹凸打算,对有机玻璃片在正常温度下枯燥时间一般不少于 2h。5.2.3 待溶剂枯燥后留神将覆膜取下。5.3 覆膜观看 可直接或喷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看蠕变孔洞,并测定其参数。6 蠕变孔洞的识别6.

8、1 受检试样应能正确清楚地显示蠕变孔洞,实物试样上需能觉察最小尺寸为 0.5 m 的孔洞,覆膜上则为 1 m。6.2 蠕变孔洞识别原则6.2.1 晶界是优先生成蠕变孔洞的部位,晶界上析出的碳化物和其他杂质都能促进蠕变孔洞的形成。6.2.2 蠕变孔洞多发生在与最大主应力轴垂直或成确定角度的晶界上。6.2.3 蠕变孔洞外形轮廓圆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6.2.4 蠕变孔洞黑度大,一般内部无任何细节显示。6.3 留意在形态和分布上来区分蠕变孔洞与夹杂物、碳化物和石墨等脱落所形成的孔洞及 抛光所形成的孔洞。夹杂物、碳化物脱落孔洞及抛光形成的孔洞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无关且呈无规律分布。7 蠕变孔洞定量参数测定

9、7.1 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7.1.1 可承受金相显微镜或图相仪测定。7.1.2 孔洞分析测量可使用金相显微镜载物台上的测微计,对所选择的测定区进展平移扫描测量。7.1.3 测定时承受的金相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400 倍。7.2 蠕变孔洞参数的测定计算7.2.1 孔洞平均直径 dcp( m)为多个孔洞直径的平均值。所测孔洞数应不少于 50 个。对椭圆形孔洞以长短轴的平均值作为孔洞直径的近似值。7.2.2 孔洞面积率 f(%)7.2.2.1 承受网格计点法,按下式计算Pf =i 100%Pr(1)式中:P 网格交点落在孔洞上的点数;iP 测量网格交点总数。r需测 60 次,取平均值。7.2.2.2

10、承受面积法测量,按下式计算Sf = c 100%Sr(2)式中: Sc孔洞在该视域中所占的面积;S该视域的总面积。r用图相仪测定,至少 10 次以上,取平均值。7.2.3 孔洞密度(mm-2)按下式计算cpr= ncpSr(3)S式中: 测量视域面积;rn视域面积内孔洞数。测 6 次,取平均值。7.3 由金相覆膜上测得的蠕变孔洞参数可能与实际工件上测得的蠕变孔洞参数有如下偏差:a. 覆膜上测得的孔洞面积率 f 数值比实际工件上的 f 约小 20%。ddb. 覆膜上测得的孔洞平均直径数值比实际工件上的约小 5%15%,且孔洞直cpcp径愈大,其偏差愈大。7.4 蠕变损伤评级可按单个蠕变孔洞、方向

11、性蠕变孔洞、链状蠕变孔洞、微观蠕变裂纹和宏观蠕变裂纹等级别评定。附加说明:本导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本导则由电力工业部部电站金属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导则由甘肃省电力试验争辩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工业部热工争辩院负责起草。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唐齐德、梁焕文、吴非文。1 编写目的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 艺 导 则DL/T 55194编写说明近年来,火电厂高温部件寿命治理和寿命推想有了深入的进展,使金属监视对保证火电厂安全运行有了进一步的主动性。对于诸如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导汽管及其管件、过热器管、再热器管及其集箱等关键高温部件有多种蠕变寿命推想方法,国外较

12、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检查蠕变孔洞的方法。该方法认为,上述高温部件的蠕变损伤是蠕变孔洞萌生和进展的机制,其原理是将蠕变孔洞进展的各阶段与金属的蠕变曲线对应起 来,从而可间接打算上述高温部件的剩余蠕变寿命。这个方法的优点是:以无损的金相检验方法检查蠕变损伤,易于在电厂进展。检验点可以很多,可作普遍检查,不受取样的限制。可以觉察局部部位因应力过高而造成的蠕变损伤,对工件中存在的局部蠕变损伤检查格外有利。但是,蠕变孔洞检验存在两点较大的困难:如何制备合格的试样,准确地显示蠕变孔洞;如何把蠕变孔洞与夹杂物、碳化物脱落以及抛光等工艺中所造成的空洞区分开来。为此,编写此工艺导则的目的在于制定一个标准化的工艺

13、制度,以保证蠕变孔洞能得到正确的显示。另外,导则中也提出了识别蠕变孔洞的原则。这个工艺导则的编制是在几个起草单位的科学试验后提出的,并综合有关电力试验争辩所、电厂、电力修造厂、电力建设争辩所和电力工业部热工争辩院等有关专业同志的意见后修改而成。本工艺导则的作用不仅使火力发电厂高温部件的蠕变孔洞检验工艺操作标准化、统一化和科学化,而且也可使电力系统各单位所进展的蠕变孔洞检验结果及本单位历次检验结果有可比性。此工艺导则适用的对象是低合金耐热钢,即目前火力发电厂中最普遍用于主蒸汽管 道、过热器管及集箱等高温蒸汽管道及管子的钢材,对 9%Cr 钢和 12%Cr 钢及奥氏体不锈钢可参照使用。2 关于一些

14、具体条款的说明(1) 第 3 章检验部位的选择选择的原则是火力发电厂高温部件的温度最高处、高应力区及应力集中处,在这些部位,由于应力和温度较高,会造成较大的蠕变变形和过早的蠕变损伤和破坏。另外,焊缝区域和热影响区也作为优先选择的检验部位而列入导则中,由于这些部位金属组织与母材有较大的区分,是一个薄弱环节。(2) 第 4 章试样制备导则中实行 4 次抛光-浸蚀的反复制样方法,目的在于获得正确的蠕变孔洞显示。在抛光时,会产生两种现象:一是孔洞被变形层金属盖住而显示不出,二是大量消灭虚假的空 洞。承受有限次数的反复抛光和浸蚀,可以去掉变形层的掩盖,同时也不致扩大空洞和出 现虚假孔洞。抛光工艺中并列了

15、化学抛光工艺和机械抛光工艺,这是由于正确地执行这两种工艺中的任一种均可到达目的,但为了不产生抛光变形层及抛光孔洞,我们建议用化学抛光工艺较好。另外,化学抛光也可使碳化物粒子脱落的时机削减,可以更有效地削减虚假孔洞的产生。(3) 第 6 章蠕变孔洞的识别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款,导则中列举的识别原则是依据晶间蠕变孔洞生成机制和对孔洞的观看阅历而制定的,主要的原则是:1) 火电厂大局部高温部件由于其运行温度和应力水平与相应钢的 R 型蠕变机制的温度和应力范围相吻合,因而蠕变孔洞确定产生于晶界上,而不会在晶内。个别由于应力较大而产生的 W 型蠕变由于在三晶界交界处生成楔形裂纹,其特征明确,很易识别。2

16、) 蠕变孔洞优先产生于与外加应力相垂直的晶界上,其次才在与外加应力有确定角度的晶界上产生。3) 蠕变孔洞的进展步骤如下:在垂直于外加应力的晶界上产生个别孔洞孔洞成方向性排列,并且在与外加应力有确定角度的晶界上产生个别孔洞孔洞连成链串状如“糖葫芦”成为很多平行的显微裂纹,有 1 个晶粒或几个晶粒长宏观裂纹。4) 由于孔洞形成与集中有关,为削减外表能,故蠕变孔洞外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的椭圆形是由于磨片方向造成的)。(4) 第 7 章蠕变孔洞定量参数测定1) 孔洞评定时承受的金相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400 倍,之所以如此规定,是由于:统一的放大倍数可使评定结果在量上有可比性。400 倍的放大倍数从有

17、用上来讲已足够。超过 400 倍以上,所觉察的孔洞由于尺寸太小,不会对工件的使用寿命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从热力学上看,过小的孔洞是不稳定的。在工具上易于实现。由于任何一台简易的显微镜或大型工件检查仪均可到达 400 倍的放大倍数。2) 孔洞平均直径 dcp、孔洞面积率 f 及孔洞密度cp 等定量参数测定次数确实定主要是从统计学上削减测量误差并使测量有确定的代表性为动身点而考虑的。3) 目前,这些定量指标与剩余寿命估算尚无一些明确的函数关系。导则中要求作定量测量是为了今后积存更多数据找出火力发电厂部件剩余寿命与这些定量参数间的函数关 系。目前可实际应用孔洞来评价剩余寿命的标准主要还是德国关于蠕变孔洞的六级标准(六级标准可参见热工技术手册 电厂金属卷表 1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