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归纳5240.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40352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归纳524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归纳524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归纳524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归纳5240.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归纳 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8B在中,物质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物质是单质 D物质和的分子结构模型不同,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图示可知,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8,故正确;B、由图示可知,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H2、H2O、CO2、C2H6O,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故错误;C、由图示可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故是一种单质,故正确;D、由图示可知,的分子结构不同不是同

2、一种物质,但化学式可都表示为 C2H6O,所以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正确。故选 B。2、阿莫西林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 C16H19N3O5S,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16100%88.9%1 2+16162100%72.7%12+16216100%34.8%122+1 6+162 A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 43 个原子 C阿莫西林中含有 16 个碳原子 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 19:3 答案:A 解析:A、根据阿莫西林的化学式,阿莫西林是由 C、H、N、O、S 五种元素组成的,此选项正确;B、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含有 16 个碳原子、19

3、 个氢原子、3 个氮原子、5 个氧原子和 1 个硫原子,一共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6+19+3+5+1=44 个,此选项错误;C、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含有 16 个碳原子,而“阿莫西林中含有 16 个碳原子”说法错误,此选项错误;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19):(314)=19:42,此选项错误。故选 A。3、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主要是 A地球上的水储量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而人类活动所需的水量又不断增加 C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导致水不断被蒸发 D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使大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答案:B

4、解析:A、地球上水很少,但是合理使用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故 A 错误;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而人类活动所需的水量又不断增加是将来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故 B 正确;C、温室效应的影响是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而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是自然现象,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故 C 错误;3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与水危机没有因果关系,故 D 错误。故选:B。4、规范实验操作是我们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你认为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读数 B液体取用 C过滤 D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A、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水平,错误;B、取用液体时,瓶塞要倒放,错误;C

5、、过滤时要使用玻璃棒引流,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4 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正确;故选 D。5、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A防止水龙头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使用节水器具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答案:B 解析:A、防止水龙头滴漏,节约用水保护了水资源,不符合题意;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不利于节约用水,符合题意;C、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D、将工业冷却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故选 B。实验题 6、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6、(1)电解水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是为了_;(2)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A 中收集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收集气体可用_检验;当其中一5 个电极产生 10mL 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3)电解水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_(写粒子名称),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4)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_组成。答案:增强水的导电性 H2 燃着的木条 50mL 或 20mL 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解反应 氢、氧(或 H、O)元素。解析:(1)电解水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使实验顺利进行;(2)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A 中收集的气体体积大,是

7、氢气(H2),试管 B 中收集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而氢气没有,收集气体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是否能够燃烧;两试管的气体体积比为 1:2,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 10mL 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50mL 或 20mL;(3)电解水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4)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7、下图为小红同学学习了某项操作之后设计的实验装置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进行的操作是_。(2)图中带编号的仪器或用品的名称分别是:_;_;_;_;_。(3)该操作中,仪器的作用是_。

8、(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一些仪器的代替品,如:可以用_来代替,可以用_来代替,可以用_来代替完成此操作。6 (5)若进行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液体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_;_。(6)该操作的要点是:一贴:_。二低:_;_。三靠:_;_;_。答案:过滤 烧杯 玻璃棒 铁架台 漏斗 滤纸 引流 棉布或纱布 筷子 茶杯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所用仪器没有洗干净等(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 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解析:(1)该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2)是烧杯;是玻璃棒;是铁架台;是漏斗;是滤纸;(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一些仪器的代替品,如:可以用棉布或纱布来代替,可以用筷子来代替,可以用茶杯来代替完成此操作。故填:棉布或纱布;筷子;茶杯;(5)若进行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液体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所用仪器没有洗干净等(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故填: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6)该操作的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指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