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古镇阅读理解22893.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39963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宁古镇阅读理解2289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永宁古镇阅读理解2289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宁古镇阅读理解2289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宁古镇阅读理解22893.pdf(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永宁古镇阅读理解 永宁古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是座具有 600多年历史的古卫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历来为闽东南地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永宁古称“水沃”,唐时称“高亭”,宋时称“凉恩亭”。永宁,状若鳌鱼,别称“鳌城”。唐时称高亭,宋初称凉恩亭,在海口一带,则称“水湾”,又称“水澳”,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及海防要地。南宋乾道八年(1172 年),为防外患,于此建水澳寨,称“永宁寨”,寓意永得安宁,因此得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为防倭患,朝廷于此置卫,作为泉南屏障,称永宁卫。下辖福全、崇武、中左(厦门)、金门、高浦 5 所,设 3 个巡检司,分置于祥芝、深沪、围头。明

2、嘉靖年间,俞大猷曾率军民于此抗倭。永宁是一个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卫城遗址、城隍庙、观音亭、镇海石、大夫第、大洋楼、西式教堂、铁匠铺、油坊、钱庄、水街这些是永宁的文化符号,也是永宁这座古老卫城的注解,它从不同角度诠释永宁,丰富它的文化内含。时光剥蚀,小镇越发古朴。今天,你在永宁老街上再也难觅陇西建筑的遗存,再也找寻不到陕甘民居的装饰,宗祠和庙宇门前石雕木雕上的中原印迹也已斑驳,林林种种源于天南地北的文化符号正渐渐模糊,慢慢消失,或悄悄融入本土文化,形成永宁独一无二的“杂合”文化现象。漫步永宁的街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层层叠叠翘着燕尾脊的红砖厝,当地人叫它“皇宫起”。这种建筑集红砖

3、、青石、木料于一身,石雕、砖雕、木雕、影雕被创造性地搭配组合在一起,构成美轮美奂的外观,它的色彩和造型源于宫廷,有皇家血统。番仔楼是永宁民居的另一个特色。和闽南其他地方一样,永宁镇区和周边的乡村,散落着许多宏伟的番仔楼。番仔楼是“泊来品”,中式骨架,西洋装饰,又具南洋风情,相比古典的红砖厝,番仔楼更具时代气息,它曾是那个特定年代下南洋的人们财富的象征。永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沿着永宁街边古厝门楣上的墨迹和庙宇宗祠里的石刻木雕,踏着老街的遗存,循着清河衍派、九牧传芳的匾额就能回到陕甘,回到渭水,回到陇西,回到南阳和颍川回到信仰和文化的源头,找到它们曾经的出发地。永宁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驿站。一个古镇,一座卫城,一条老街,串起一段沧桑的历史:你看那悠深的小巷、恢宏的庙宇、古朴的宗祠、曾经辉煌的大夫第和老宅院,它们一起见证并沉淀老街的历史,有这些传奇、凄美、悲壮历史文化的滋养,更具沧桑之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